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人生格言 - 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四組整體優秀教案

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四組整體優秀教案

生活是壹本書,是壹本有著豐厚知識的書。很長壹段時間,我們太過關註書本學習而忽視了對生活的觀照。其實生活中有很多的學問需要我們細致地體會。凡是,善於閱讀生活這本書的人肯定是壹位智慧滿懷的人。本組課文就是為了吸引學生成為壹個具有生活智慧的人。

本組課文由《釣魚的啟示》《落花生》兩篇精讀課文和《通往廣場的路不止壹條》《珍珠鳥》兩篇略讀課文組成。這四篇課文圍繞本單元的學習主題“生活中的啟示”,分別告訴我們:道德判斷也許很簡單,但實踐起來卻很難;通往廣場的路不止壹條,生活也是這樣;做人不能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信賴,往往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讓人真切地感受到,生活的確是壹本永遠讀不夠,也讀不完的書,雖然書上沒有壹個字,卻處處都是學問,就看我們善不善於去讀它。

這四篇課文,雖情節性強,語言質樸簡潔,但含義深刻,學生不壹定能真正讀懂,這正是本單元課文教學的重點所在。好在每篇課文,特別是兩篇精讀課文,都有直接點明文章主旨的重點句,我們可以憑借這些關鍵詞句,引導學生深入體會,不僅讀懂課文本身,而且能延伸到從生活這本特殊的書中有所發現,得到啟示──這也是本單元重點要培養的語文能力和需要落實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目標。除課文之外,本組教材還在“口語交際?習作”“回顧?拓展”中安排了與本單元主題相關的讀寫結合學習內容。“口語交際?習作”要求從日常生活中選取壹件讓自己獲得啟發的事(或憑借課文提供的漫畫故事),以及給自己留下印象特別深的名言警句,聯系具體事例,寫清事情的經過和從中受到的啟示;“回顧?拓展”中的“交流平臺”“日積月累”和“成語故事”,既幫助學生回顧和整理了本組課文的重點語句,又補充提供了富有警戒意義的名言佳句,為學生積累感悟進壹步打開了思路,豐富了材料。

教材文本解讀

《釣魚的啟示》這篇課文以第壹人稱的口吻記敘了壹個感人至深的故事:在34年前,鱸魚捕撈開放日的前壹個傍晚,“我”和父親去釣魚,由於離捕撈鱸魚開放的時間還差兩個小時,爸爸要“我”把好不容易釣到的又大又漂亮的鱸魚放回湖裏,當時“我”對爸爸的做法很不理解,甚至感到十分“沮喪”,但最後“我”還是依依不舍地把魚放回湖裏。34年後,“我”成了壹名著名的建築工程師,功成名就的我,從自身成長的經歷中深深體會到“從小受到嚴格的教育,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的道理。那個令人難忘的夜晚,使“我”獲得的是終身受益的啟示──那是壹份無法用金錢換取的人生財富。

課文回憶了十壹歲時發生的壹件事,事情按發展過程記敘的:從去釣魚寫到釣到壹條罕見的大魚,從不肯放魚寫到依依不舍把魚放回湖裏,最後寫34年後的感悟。課文最後壹部分壹些句子的含義比較深刻,這些句子內涵豐富,承載著思想和人文內容,學生受年齡、經歷的局限,領會起來會有壹定的困難,它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課文在敘事過程中插入了不少細節描寫以及人物心理活動的描寫,這是本文在表達上的壹個特點。抓住課文這壹特點,體會文中細節,解讀人物的心理活動及變化,能促進學生對課文主旨的把握,同時也能更好地發揮文章教育人的作用。

《通往廣場的路不止壹條》為略讀課文。這是壹篇富有哲理,引導人生,讓人終身受益的文章。文章從“我”回憶小時候,有壹次隨父親登上高高的塔頂,看蛛網般通往城市廣場的街道,父親給我上了生動的壹課,“通往廣場的路不止壹條”給了我壹把開啟心扉的鑰匙切入;隨後記敘了“我”人生道路上兩次身陷困境,面臨挑戰的時候,就是父親從小的教誨使“我”得到了“走另壹條路試試”的靈感和勇氣,最後走出困境取得成功的事實,讓人從中感悟到:成功是壹種態度,只要帶著希望出發,成功就會離妳越來越近。頑強的意誌可以幫助人克服許多困難,當再壹次沖破艱難險阻,經歷了苦難後,通往廣場的路就會又多了壹條。

精讀課文《落花生》,是壹篇敘事散文,真實地記錄了作者小時候的壹次家庭活動和所受到的教育。課文著重講了壹家人過花生收獲節的情況,通過談論花生的好處,借物喻人,揭示了學習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的主旨,說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表達了作者不為名利,只求有益於社會的人生理想和價值觀。許地山始終沒有忘記父親對他的教誨和希望,他以“落花生”作為自己的筆名,時刻激勵自己,做壹個有用的人,並用行動實踐了這壹心願,成為優秀的作家。

這篇課文是按事情發展順序記敘的,可以分成以下三段理解,第壹段(第1自然段),先寫種花生、收花生;第二段(第2自然段),寫母親提議過壹個收獲節,並為過收獲節做了準備;第三段(第3自然段到最後),寫父親和我們邊吃花生邊議論花生,爸爸對於花生品格的贊揚,使我們對普普通通的花生產生了敬佩之心。如果學生把二、三兩段合並成壹段理解也可以。文章在表達上頗具匠心:詳略分明,以物喻人,同時言辭樸實無華。盡管文章篇幅很短,也沒有什麽華麗的辭藻和深奧的說法,卻給人以清晰深刻的印象,使人從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尋味的道理。

教材中配有插圖壹幅,畫的是在壹個天色不太好的夜晚,全家人聚在後院茅亭裏過花生節的情景。桌上擺滿了花生做的各種食品,難得回來的父親正在和顏悅色地對孩子們說著什麽。從畫面上看,作者“我”還很小,只有七八歲,可父親關於花生的壹番評議,卻深深印在了他們姐弟們的心裏。由此,再次印證了壹個人從小受到嚴格的,積極的教育的重要。

本課教學的重點是由表及裏地了解花生的可貴之處,理解父親贊美花生的話的深刻含義,從中體會出做人的道理;分清文章的主次,體會文章詳略的合理安排,也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之壹。

《珍珠鳥》本文是壹篇描寫生動、富有詩情畫意的狀物散文。課文以細膩親切的語言寫出了小鳥由“怕”人到“信賴”人的變化過程。課文前半部分寫了兩件事, 細膩地表現了作者對小生靈真誠的、無微不至的愛。第壹件事,是為剛來家的小鳥,安排了壹個安全的住處。雖然朋友把珍珠鳥送來時,它們已經有了壹個“舒適又溫暖的巢”,但作者仍然精心為它們重新布置了壹個幽靜的居室,使小鳥能在溫馨和諧中開始新的生活。第二件事,是珍珠鳥做爸爸媽媽了,作者決不去驚動它們,每天精心為小鳥壹家添食加水,讓讓鳥媽媽和小鳥們無憂無慮地生活。

課文後半部分,生動地記敘了小珍珠鳥與作者之間逐漸挨近,直至熟睡在他的肩頭,對作者真誠信賴的變化過程。在這壹部分的敘述過程中,文章三次出現了“小家夥”這個詞,讓人深深感受到了作者對雛鳥的喜愛之情:第壹次:出現在寫小鳥的活動範圍越來越大,膽子越來越大時;第二次:是在寫小珍珠鳥跑到稿紙上,圍著作者的筆尖蹦來蹦去的發出“嚓嚓”的響聲的時候,作者說他“不動聲色地寫,默默地享受著這小家夥親近的情意”;最後壹次出現在小鳥在作者的肩頭睡覺時,作者驚喜地發現“這小家夥竟趴在我的肩頭睡著了”,而且“睡得好熟”。小鳥把他的肩頭當成最安全的地方,這種人鳥之間的真情,深深感動了作者,於是,作者於筆尖流瀉下了“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感受。我們從中感悟到:無論是人與鳥,還是人與人之間,都需要真誠的信賴,信賴,是創造美好境界的基礎。

本文語言清新、明快,像壹潭清泉,與文章的意境融為壹體,應引導學生好好朗讀,細細品味。體會作者對鳥的真誠、細膩的愛,認識珍珠鳥在“我”的照料和呵護下從害怕到親近、到信賴的變化過程是教學的重點。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是本文教學中的難點。

學情分析

1.經過四年的語文學習,學生已經初步學會了朗讀、默讀,初步學習了聯系上下文或生活實際來理解詞句的意思,能夠在閱讀中抓住主要內容、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也有了壹定量的語言積累。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也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經驗的不斷豐富而提高,抽象思維能力也逐步發展。根據學生思維發展的規律,閱讀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把閱讀和思考結合起來,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享受閱讀的樂趣。

2.學生已經有了十來年的人生閱歷,他們對生活也已經形成了初步的看法。要讓他們全盤接受作者對生活的思考肯定是不現實的。因為,作者的思考肯定是在他所在的時代與境遇下的,比如《落花生》壹文,許地山提出了壹種樸素為人的觀念,但是,學生卻認為現代社會人各有各的活法。所以,作者的思考只能是壹個引子,引發學生對生活的思考,引導學生對他眼下的生活進行思考。

3.同時,因為這四篇課文的意蘊比較深刻,要註意體會文章中重點句子的含義,所以,學生閱讀起來可能會感覺到壹定的困難,特別文章所講述的壹些道理因為有當時社會環境的影響等因素的存在,所以顯得更加難以理解,所以,學生如果想完全理解這幾篇課文內在的道理是存在壹定的難度的,所以,教師應該側重引導學生聯系課文和生活來理解。

教學目標

1.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抄寫、聽寫詞語,積累詞語。

3.聯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意思,體會其表達效果。

4.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在交流和討論中,敢於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

5.閱讀敘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簡單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場景、人物、細節,說出自己的喜歡、憎惡、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6.能夠講清楚給自己帶來啟示的壹件事情。

7.根據漫畫編故事,讓讀故事的人自己去體會漫畫的含義。

整體構思及設計

這四篇文章分別從道德實踐、成功方略、為人處事、人與自然這四個不同的方面介紹了作者對生活的感悟與思考。只有將課文納入壹個完整的體系才能使每壹篇課文都發揮出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會使每篇課文組合成壹個集中的影響力模塊。本組整體教學的步驟如下:

壹、以話題為引,將文本教學納入話題的討論的情境中。

通過這組課文的教學,我認為本組課文主要帶給孩子的是壹種“今天,我們該怎樣生活”這樣壹種理念。因此,我覺得,本單元的教學可以以這樣壹個話題串起來。在學習之初,可以引導學生壹起討論這個話題。先讓學生自由發揮自己的看法。學生可以發現生活的方面是很多的,他們所談到的僅能是壹個方面,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概括出生活的各個方面(當然,最好是和課文內涵暗合起來,當然,也要超過課文所概括的幾個方面),接著,教師可以用這樣的話語來引導:同學們,我們究竟如何讓我們的道德在社會現實的種種考驗中立於不敗之地呢?讓我們來看壹個精彩的故事,讓我們看看文章中的“我”和父親有沒有經受住這樣的考驗。將課文的學習置於這樣的大環境中,學生是很感興趣的。

二、以閱讀為窗,幫學生搭建眺望生活的平臺。

其實,本組每篇課文為學生眺望生活搭建了壹個平臺。從《釣魚的啟示》中學生可以感受到道德實踐所面臨的困境以及實踐成功的魅力,其實,這是每個人在現實生活中都會遇到的話題。《通往廣場的路不止壹條》告訴我們“條條大道通羅馬”,學生可以從中感受到成功的路其實也就是走自己的路。《落花生》講究的是壹種做人的境界,學生可以從中享受到許地山那淳樸為人的思想。《珍珠鳥》給我們講述了鳥與人和諧相處的故事,學生可以感受到生活中最重要的其實是和諧,與人,與社會,與自然。

因此,學習本組課文就像在某個地方參觀。只不過,這是生活的參觀,是精神的遊歷。每篇課文就像壹個展廳,有自己的主題,有自己獨特的味道。教師將學生帶入每個展廳,引導學生在這個場景裏駐足、談論,最後栽著沈甸的收獲轉入下壹個展廳。想必,學生肯定會沈醉在著如旅遊般的語文學習之中的。

因為每篇課文都蘊涵著壹個深刻的道理,所以,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把這些深刻的道理用書上的原話或者用自己的語言記住。

三、走出書本為旨歸,讓學生到生活中去體驗。

生活是需要我們體驗的,學生所學到的這樣壹些生活的道理不壹定能夠用到他們的生活中去,所以,教師還應該讓學生回歸生活,到生活中去學習,去發現生活、熱愛生活。課文中時刻註意書本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如《釣魚的啟示》壹文課後作業第三題:“課文中有壹些含義深刻的句子,如‘道德知識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請把這樣的句子找出來,並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說說自己的理解。”編者在這裏強調了生活實際。又如《落花生》壹課的小練筆:“作者由落花生領悟到了做人的道理,妳從身邊的事物中領悟到了什麽?試看選擇壹種事物寫壹寫。”編者在這裏強調的也是從身邊的事物中領悟到什麽。本組的口語交際也是要求學生從自己的'日常生活中選壹件事情講講事情的經過,講講事情給自己帶來的啟發。本組的習作雖然是漫畫的形式,但是,漫畫的內容卻是日常生活小事,可見,教材的編寫始終在圍繞著生活這樣壹個主題。

下面,我將《釣魚的啟示》壹文的兩課時完整的教學設計呈現在此,以求更好地探討如何在教學中實施整體教學的理念。

第壹課時

壹、 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導語:上堂課我們壹起討論了“今天,我們該怎樣生活”這樣壹個話題,下面,我們就來看看美國的壹位著名的建築師詹姆斯?蘭費蒂斯講述的故事,故事原來的題目叫做《做得對做得好──天知地知》。天知地知,就是無人知,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有件事做得對做得好。這究竟是壹件什麽事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壹篇課文。選入課文時題目改為《釣魚的啟示》(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通讀課文。

1.檢查預習情況:生字生詞,朗讀情況。

2.重點理解“乞求、不容爭辯、誘惑、告誡、抉擇”等詞語。

1、 通讀全文,思考課文大意。

三、揭題質疑,梳理課文。

讀課題妳有什麽疑問?

教師歸納:“啟示”是什麽意思?課文中作者受到了什麽啟示?為什麽釣魚會使我從中受到啟示?這節課我們就圍繞大家提出的問題閱讀課文,解決疑問。

教師組織學生匯報交流自己讀課文後的理解。

四、小結。

第二課時

壹、情景導入,細讀感悟

1.在我十壹歲那年的壹個夜晚,和往常壹樣我和父親來到了附近湖中的小島上釣魚,而三十四年前的那個月光如水的夜晚,卻給我留下了永久的回憶和終生的啟示.這是為什麽呢? 自由讀第3自然段,妳讀懂了什麽?

a.“我”好不容易釣到了壹條誘人的大鱸魚:

來之不易:“我小心翼翼地壹收壹放,熟練地操縱著.”“我等那條魚掙紮得筋疲力盡了,迅速把它拉上岸來。”

真誘人的大鱸魚:“啊,好大的魚! 我從來沒有見過這麽大的鱸魚.我和父親得意地欣賞著這條漂亮的大鱸魚,看著魚鰓在銀色的月光下輕輕翕動著.”

b.分別指導朗讀相關句子,體會鱸魚的來之不易和誘人之處.

c.齊讀第3自然段.

2.多誘惑人的魚呀! 我和父親是多麽興奮、得意呀! 可父親卻讓我把這條鱸魚放回湖裏去.請默讀第4自然段,同桌說壹說,這是為什麽?

3.讀5~8自然段,思考:11歲的我好不容易釣到了壹條漂亮的大鱸魚,父親卻要我放回湖裏去,假若妳就是文中的“父親”和“我”,請妳們討論討論“這條如此誘惑人的‘魚’該不該放”?各自說出自己的理由.聯系上下文,與周圍的同學合作、討論。

小組匯報,妳從中體會到了什麽?

找到描寫我心情的詞語,壹起來體會“我”的心理變化過程.

四周到處都是靜悄悄的,皎潔的月光下看不見其他任何人的影子,盡管沒有人看到我們,更無人知道我是在距捕撈鱸魚還有兩個小時的時候釣到這條鱸魚的.但在父親不容爭辯的聲音中,我依依不舍地把魚放回到湖中.

對比讀第3.9段,對比感受我釣到魚時的喜悅以及放魚時的不舍心情。

4.轉眼問三十四年過去了,當年沮喪的我,已經成為著名的建築設計師了.我對父親當年的舉動有了新的理解。

a.出示:“我再沒有釣到過像三十四年前那個夜晚所釣到的那樣大的魚.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卻不止壹次地遇到了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

b.默讀感悟:這裏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究竟指的是什麽呢?結合父親告誡我的話談感受:放不放鱸魚只是個簡單的對與錯、是與非的問題,但是做起來卻很難!

c.齊讀“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

二、拓展延伸,積累運用

正因為如此,三十四年前那個月光如水的夜晚在作者的腦海中留下了永久的回憶和終生的啟示.我相信,這個故事也壹定給大家帶來了啟示.讀了父親告誡“我’’的話,妳是怎麽想的?請同學們結合今天妳所感受到的對“我”或父親說壹句話,還可以寫壹句話,送給妳的朋友;也可以背誦文中妳最喜歡的壹兩句話。

教學資源

只有善於向生活學習的人才會有所收獲。因此,教師要在本組課文教學的過程中漸漸把生活的美麗與豐饒展現給學生,引發學生的好奇,讓學生真正地體會到生活的意趣。所以,本組課文只是給學生采擷了生活的幾片葉子讓學生欣賞,這些還不足以概括生活的林林總總。所以,教師應該努力開發關於本組的教學資源。現建議如下:

壹、編撰生活美文的輔助讀本。

教師可以發動學生每人找壹篇描寫生活感悟的美文,然後經過篩選,選出二十篇左右的生活美文,把這些生活美文編撰成壹冊子讓學生閱讀、收藏。

當然,當學生在進行本組口語交際後,教師也可以把學生的生活小感悟也編撰在生活美文裏面,讓學生壹起分享。

二、開展傳遞格言小背簍活動。

教師可以在黑板報上開設壹個格言小背簍,每天由壹個同學介紹壹條自己收獲的生活小格言,由這位同學帶領大家壹起理解、背誦。這就是傳遞格言小背簍的活動。在這個活動中,學生肯定能夠收獲很多生活的道理。最後,教師可以把大家曾經記誦的格言打印發給大家留做紀念。

上面兩點是我就教師如何引導學生開發關於本組教材教學資源的建議,其實,我們能夠實踐得還很多。這裏就不壹壹贅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