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族人所以迷戀於壯劇,除了戲的內容吸引人以外,樂神消災、人壽年豐也是其中壹個重要原因。如師公戲的舞蹈本身就是樂神的動作,師公戴木面具或紙畫臉譜,穿長紅袍,唱歌跳舞以娛神,古時候人們稱之為“儺”。
南宋地理學家周去非在《嶺外代答》中記述壯族的歌唱習俗時說:
廣西諸郡,人多能合樂,城郊村落,祭祀、婚嫁、喜葬,無不用樂,雖耕田,亦必口相樂之。
由於壯劇是由7種流行在壯族人民生活區域的戲劇種類***同組成的,所以壯劇的唱腔也是復雜多變的,並不是統壹的模式。
北路壯劇的音樂唱腔屬聯曲體形式,唱腔主要包括正調、平調、蔔牙調、毛茶調、罵板、恨板、哭調、哀調等,部分角色有特定唱腔。
除正調外,還有供不同角色使用的幾種唱腔,如武士用“武公調”,老人用“老漢調”、醜角用“醜角調”等多種曲版。
南路壯劇包括壯族提線木偶戲和馬隘壯戲,唱腔主要包括平板、嘆調、采花、喜調、快喜調、高腔、哭調、寒調、詩調等。
南路壯劇在行腔時,還采用“壹人唱眾人和”的幫腔形式,演員在臺上演唱,樂隊在後臺助唱。幫腔多用在起板首句和唱段收尾的襯詞、拖腔,末句為重句全幫。這種幫腔手法,無論在制造舞臺氣氛,烘托劇情環境,還是對人物內心感情的揭示,渲染等方面,都具有強烈的藝術效果。
壯劇的主要唱腔叫正調,女角色起唱都帶“快哥來”3字,意即“哥快來”,男角色起唱都帶“儂阿裏”3字,意即“妹在哪裏”,明顯帶著壯族情歌風味。
壯劇主要唱腔的唱詞,都保持了壯族傳統民歌的特有韻律結構:押腰腳韻形式。所謂“腰腳韻”,即上壹句的末壹個字與下壹五字句的第二或第三字,七字句的第五字互相押韻。
壯劇唱詞這樣的押韻,唱起來使人覺得簡中有繁,同中有變,婉轉起伏,連綿不斷,聽而不厭,韻味無窮。這在我國戲曲中是獨具壹格的。壯族人迷壯劇,因為不但劇情是壯族人熟悉的,而且唱詞、道白也是壯族的方言土語,聽來特感親切。
從藝術上看,壯劇聲腔可大致分成3類:第壹類的音樂接近板腔體,表演程度接近京劇、粵劇、滇劇等大劇種,以“哎咿呀”、“哎的”和“乖海咧”三大聲腔為代表;第二類的音樂為聯曲體,類似廣西彩調、雲南花燈那樣的民間小戲,以“咿嗬海”聲腔為代表;第三類是解放以後吸收了當地民間歌舞新發展起來的品種,以《螺螄姑娘》為代表。
壯劇按其所唱襯腔的不同,分為“哎咿呀”、“哎的呶”、“乖嗨咧”和“咿嗬嗨”4類。所謂襯腔,就是在每段唱詞的開頭或壹句唱詞的結尾,加上幾個有聲無義的引腔或拖腔。“哎咿呀”、“哎的呶”、“乖嗨咧”屬於前壹種,如“哎的呶啊,我名儂智高”,這種腔調就叫“哎的呶”;“咿嗬嗨”屬於後壹種,如“稻谷金黃就要收啊,那斯嗬留嗨呀咿嗬嗨呀嗬嗨”。“咿嗬嗨”是富寧壯劇的主要襯腔之壹。
壯劇曲調變化非常鮮明,因為壯劇的主要唱腔叫正調,其曲調比較自由,可根據劇中人物感情需要加以變化發揮。此外,還有悲調、小調等。
壯劇慢板中的詠嘆調,中板中的喜調、采花調、高調,快板中的高腔、快喜調、快采花,散板中的哭調、寒調、詩調、掃板等等,無不來自壯族人所熟悉的民歌曲調,令人喜愛。
壯劇的音樂曲調充滿著壯族民歌風味,而且每個曲調都是結合行當來伴奏。
大調是用於伴奏小旦的唱腔的。曲調婉轉抑揚,異常優美。多半是用十六音符,全曲以曲子的第壹句為主。反調是用於伴奏武生打仗時用,節奏強烈,多用八分符及四分音符,十六分音符很少用。
沙調是小生出場時的伴奏曲,附點八分音符二分音符較多。
過場調是旦角走路時的伴奏曲,旦角走路時作舞蹈身法,用扇子遮臉,走壹步要半蹲壹下。這支曲調也可以說是壹支舞蹈伴奏曲,華麗、優美、感人。
皇帝出場有時也用過場調伴奏。加冠調只能用於皇帝出場時用,多半是八分音符及十六分音符,婉轉動聽,非常柔和。
壯劇的伴奏樂器主要是馬骨胡,用馬腿骨做琴筒,金屬弦,比京胡細長,音色清脆、明亮。配器是土胡、葫蘆胡和二胡、三弦、簫筒或笛子,有時吹奏木葉作為輔助,此外還有木魚、小鼓、大鈸、星鑼、高邊鑼等打擊樂器。其中以師公戲的蜂鼓最有特色,音色沈厚,音響如甕甕聲。
壯劇的伴奏音樂,采用多聲部的手法,各種樂器定弦不同,在旋律上形成多種的和聲關系,演奏起來饒有情趣,是我國少數民族多聲部音樂寶庫中的珍品。
北路壯劇主要以馬骨胡、葫蘆胡、月琴等伴奏樂器;南路壯劇主要以清胡、厚胡、小三弦等為伴奏樂器;壯師戲以蜂鼓、鑼、鈸和無膜笛為伴奏樂器;富寧壯劇主要以土鑼、土鼓、铓、鈸和土二胡、土三弦、笛、嗩吶等為伴奏樂器。
廣南壯劇的伴奏樂器有胡琴、二胡、三弦、月琴等。打擊樂器有脆鼓、大鼓、铓鑼、大鑼、大小鈸、大號等。
南北路壯劇的表演,皆有特色。北路壯劇的表演,生、旦都拿扇子,醜行彩旦用團扇,小生、花旦用折扇。南路壯劇的表演,角色也有分工。花臉分大小花臉,小生有文生、武生,旦角有正旦、武旦、老旦。
師公戲的表演,早期有72種面具,每種代表壹類人物,各有自己的典型身段。以後創作、改編演出的《紅銅鼓》、《夜明珠》、《玫瑰花》、《百鳥衣》、《水輪泵之歌》等,皆博得觀眾的好評。壯師戲表演初時著紅衣戴木面具,後改為化裝著戲服。
廣南壯劇的表演特點是舞蹈性強,以扇子為主要道具,生用團扇,旦用折扇。主要曲調為女唱“乖哥來”,男唱“依阿裏”。
廣南壯劇演出前由班主進行開臺儀式。在後臺設壹香案,燒香3柱,酒3杯,敬獻戲神,班主口中念念有詞,祈禱演出成功,乞求神靈保佑全村寨人安畜旺、五谷豐登,演出結束,以同樣形式收臺。
廣南壯劇演出壹般是在廣場上壘土臺或用石條木板搭臨時戲臺,頂上蓋壹塊大布篷,壹塊橫幕從中壹隔,分為前臺和後臺兩部分。橫幕中畫麒麟、龍鳳等圖案,兩邊掛門簾,簾上畫荷花、石榴、壽星等圖案;後臺置條桌壹張,上供老郎神牌位.兩邊放衣箱、頭盔、把子等;前臺置壹桌二椅,文場居左,武場居右,戲師傅坐在桌後提示臺詞,指揮演出。
廣南壯劇演出有“文不離扇,武不離刀,側身出場,臺中亮相,先禮後唱,拜揖人場”的傳統表演程式。文官出場的“上引臺”程式接近漢族劇種的“排朝”;武將出場的“上跳臺”接近滇劇早期的“推衫子”。
廣南壯劇在表演過程中,藝人所表演的角色被人們稱為:
小姐莊重,書生文雅,大王草莽……惟小醜放蕩不羈,可以唱前不禮人,入場不揖,插科打諢,任意發揮。
壯劇的劇目比較豐富,現在能說出名字的有340多出。其中,壹類是反映民族鬥爭歷史故事及神話故事的;壹類是根據演義小說改編的連臺本;另壹類是取材於民間唱話的;還有就是生活小戲及創作、改編的劇目,如《劉三姐》、《螺螄姑娘》、《梁山伯與祝英臺》,移植劇《焦裕祿》等。
壯劇題材多反映本民族生活內容,如《布伯》、《儂智高》、《張四姐下凡》、《寶葫蘆》、《紅銅鼓》、《金花和銀花》、《蔔牙》、《文龍與肖尼》、《劉二打番鬼》、《莫壹大王》、《百鳥衣》、《白馬姑娘》、《夜明珠》、《玫瑰花》、《水輪泵之歌》、《解臼》、《雙狀元》、《雙花配》、《牛郎》、《順知戽海》、《螺螄姑娘》、《換酒牛》、《窮山巨變》、《瞎子鬧店》、《李元慶舂碓》、《薛平貴》、《金紗帕》、《瓦氏夫人》、《萬年樹》、《曲折的水溝》等。
壯劇音樂主要來源於山歌、民間說唱、道場音樂等,按戲曲音樂的劃分可分為腔、曲牌、唱詞、樂器幾個部分。壯劇表演也有壹些傳統步伐、調度規則,但不拘泥於過多的程式,而是根據壯族宗教歌舞及劇目需要,不斷吸收民間及漢族戲等各類表演技藝進行充實,形成載歌載舞的表演形式。
壯劇的化妝有俊扮和臉譜之分,俊扮是生、旦行的壹般裝扮,搽底油、拍底色揉紅、描眉眼,臉部幹凈沒有勾畫其他的線條圖案。臉譜有壹定的格式,人物性格品性自然分明。
壯劇的唱腔,不像其他劇種有各式各樣的調及板眼,只分生、旦、凈的唱法。旦角唱腔婉轉、優美、細膩,滑音較多。演員與音樂配合上較自由,只要音樂拉到中音的地方演員就可起唱。
壯劇在打擊樂的配合方面,每唱完兩句,打擊樂就打壹次,生角的唱腔明朗,行腔較多。演員與音樂、打擊樂的配合與旦角同,只是不要小鑼,花臉唱腔,聲音渾厚、有力,打擊樂的配合是幾樣樂器壹齊打,在音樂上只能用反調伴奏。
壯劇的打擊樂與其他劇種也不同,只有壹種鑼鼓經,在用法上與弦樂緊密結合。唱腔與音樂打擊樂的結合也是很緊的。不管什麽行當,每唱完兩句,總要打壹次打擊樂。
壯族人民最喜歡武術,特別是打拳。壯劇舞蹈就是在這個基礎上發掘的。壯劇的武生表演,動作有力,節奏很強,身段不多,但有濃厚的民族風格,表演藝術看起來雖然粗糙,但具有壹定的民族獨特風格。
壯劇原來沒有服裝道具。清朝光緒年間有人到廣西經商,才帶回壹批服裝道具。在這之後壯劇藝人開始根據不同角色,逐年增補改制,才豐富起來。但服裝有民族特色,大部分用黃褐色。
旦角穿的與平常的壯族服裝壹樣,只在頭上包手巾,然後在手巾上戴上壹道箍。傳統壯劇的服裝多為自制,大多用自織的土白布,布料按戲服的式樣繪制各種圖案。
壯劇上演劇目大多來自本民族的生活實踐,反映壯民族的生活意願和審美習慣,謳歌真、善、美,鞭撻假、醜、惡,因而形成了鮮明的民族風格和深刻的思想性特色。
壯劇在演出中多伴隨著民族的活動而產生和發展。壹般都在婚嫁喜慶,節日歌圩才登臺演出,具有濃烈的民間習俗特色。
壯劇既有源於本民族的土曲、土調,民間雜耍和民間舞蹈的繼承,也有對民歌、八音、時令、小調的吸收,還有從兄弟劇種的音樂、曲牌、表演形式、技巧的引進。形成了壯劇自身藝術的多源性特色。
壯劇演出唱、念都用壯語,引用本民族諺語、比喻、俚語和格言,語言生動、詞匯豐富,對仗工整、押韻上口,醒人耳目,形成了獨樹壹幟的戲劇語言特色。
壯劇作為壹種綜合性的藝術形式,其題材內容、音樂唱腔、表演技藝等幾乎融了壯族原生態文化,並通過舞臺藝術形象來加以展示,成為壯族文化的寶庫和傳承重要載體。
壯劇是在壯族民間歌舞和民間宗教藝術的基礎上發展而成,它經歷了從事娛神、人神並娛,再到娛人為主的幾個發展階段:其唱腔也是從山歌小調、坐唱事到扮角色演唱的演變過程。同時,又吸取了漢族地方劇種的藝術養分,是民族文化交流的生動體現,對我國少數民族戲劇發展史的研究具有實證性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