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能篡權,壹方面是他個人努力的結果,另壹方面是皇太後王政君幫了大忙,還有就是日暮西山的西漢王朝也到了氣數已盡的時候。
王莽的壹生,可以分為代漢自立前後兩個階段。代漢自立前,王莽也算是費了壹番苦功,方才從王氏集團裏壹個小嘍_的身份,混到了後來的大司馬,之後才能篡權奪位。王氏集團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到漢宣帝時期的王政君入宮。這個後來為患西漢朝政30余年的外戚集團的核心人物,在初進宮時,並不是壹個受寵的嬪妃,她被選入宮的目的,竟然僅僅是為了傳宗接代。於是這個王政君在受“幸”懷上後來的漢成帝劉驁之後,就開始深居冷宮,與劉驁壹起,難得見漢元帝劉_壹面。熬了18年後,太子之位差點被廢的劉驁終於即位稱帝,生母王政君也就自然而然地成為皇太後,自此開始,以皇太後王政君為首的王氏,把持了大漢帝國的權柄。
這時候的王莽壹家,沒有因為王氏的當政,而獲得什麽時來運轉的機會,仍然過著孤貧寒酸的生活。王莽在家裏恭謹地侍奉寡母和寡嫂,教育亡兄留下的侄兒。不過,素有誌向的王莽,還是時刻準備著進入官場,壹展才華。所以在社會上,他廣交名人儒士,在家族裏,他小心翼翼地侍奉執掌朝廷大權的伯父與叔父。逐步贏得了王鳳的好感。這位權臣彌留之際囑托王政君和漢成帝授給王莽壹官半職。王政君答應了,於是王莽做了黃門郎,不久升為射聲校尉。
小心謹慎的王莽,又得到了叔父成都侯王商的側目,王商上書漢成帝,願分自己的鹿邑以封王莽。王商搖旗,長樂少府戴崇、侍中金蛇、胡騎校尉箕閹、上谷都尉陽並、中郎陳湯等壹班名士在壹旁擂鼓,終於讓漢成帝封王莽為新都侯,晉官為騎都尉光祿大夫侍中。騎都尉是個武官,秩俸與射聲校尉相同。光祿大夫和侍中都是加官。加上光祿大夫壹官,便可參與朝政,議論國家大事;加上侍中壹官,便可在皇帝左右侍奉。年方30的王莽,開始進入了朝廷的權力中樞。
與那些終日追逐聲色狗馬的王氏子弟相比,王莽絕非那種誌驕意滿之輩,他爵位越高,節操愈謙,散盡家財,以求名聲;收贍名士,結交將相卿大夫。王莽的付出終於得到了回報,公元前8年,王莽的叔父、處在重病之中的大司馬大將軍王根,要求離職養病。於是人品出眾的王莽,靠著王氏外戚多年來的勢力,獲得了這個高位。
登上這個壹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高位後,王莽仍舊克己修行,延聘賢良名士幕僚,賞賜的錢財全用來分給這些名士,而自己更加儉樸,他母親生病,公卿大臣派其夫人前來探視,出來迎接客人的王夫人,穿著短衣布裙,那些貴夫人竟把她當作王莽家的奴婢了。
但王莽即使深藏不露,還是沒有在大司馬的位子上坐舒服,就被趕下了臺。原因是劉欣上臺了。劉欣是藩王入宮做皇帝,從小就聽說王氏外戚驕橫,心中十分不滿,於是王莽就成了王氏集團的替罪羊,被劉欣趕下了臺。過了兩年,又把他趕回南陽新野都鄉封地。但是,劉欣未徹底剪除王氏外戚的勢力,特別是不敢絲毫觸動太皇太後王政君,給王莽留下了卷土重來的機會。
蟄居南陽的王莽,積極結交士人,沽名釣譽,等待時機,試圖東山再起。這時候,王莽的兒子王獲又幫了他壹個大忙。這王獲適時地殺死了壹個奴隸,這本來算不了什麽大事,但王莽痛斥兒子,叫王獲自殺以償命。王莽的行為贏得了極大的聲譽,朝野上下為王莽喊冤叫屈者以百數,紛紛請求恢復王莽的官職。終於,劉欣迫於壓力,以侍奉太皇太後的名義,征王莽回京師長安。
漢哀帝劉欣死後,新即位的漢平帝太過年幼,於是太皇太後下令把軍政大權交給王莽。王莽上任後的第壹件事情就是,奏免了漢哀帝的男寵大司馬董賢,接著又把丁、傅兩家外戚趕出京師。他還不準平帝的母親衛氏人京。大權在握的王莽開始對朝廷進行大清洗,排斥異己,結黨營私又沽名釣譽,廣施恩惠,最後還獲得了“安漢公”的封號。
為了進壹步鞏固自己的位置,王莽費盡心機,使女兒成為漢平帝的皇後。不久,王莽便獲得了“宰衡”的稱號,位列上公。王莽十分得意,讓禦史給他刻了壹枚“宰衡大傅大司馬”的印章。
已生篡位之心的王莽,發現日漸長大的漢平帝對自己的不滿,將會成為自己代漢稱帝路上的壹個絆腳石,於是便先下手為強,鴆殺了平帝,擁立年僅兩歲的劉嬰做“孺子”,自己做起“攝皇帝”來。王莽代漢自立之心,已是路人皆知,年邁的太皇太後有名無權,已經沒有什麽力量能阻止王莽代漢自立了。
公元8年,梓潼縣壹個無賴哀章見王莽有代漢而立之勢,決定來壹次大的政治冒險。他偽造了兩個銅匱,壹個上寫著“天帝行璽金匱圖”,另壹個上寫著“赤帝行空某傳予皇帝金穗書。”“某者”,指漢高祖劉邦。書中說,王莽繼漢而立,為真天子,太皇太後應遵奉天命。圖書中都寫著王莽八個大臣的名字,又自造了王興、王盛兩個名字,還有他自己的名字,說這11個人是新王朝的輔佐。壹天黃昏,哀章穿著黃衣,拿著銅鐘,跑到漢高祖劉邦的祀廟,把兩個銅匱交給仆射。仆射馬上報告王莽。次日清晨,王莽鄭重其事地來到高廟,拜受銅匱,又戴上皇冠去見太後,說明自己將承天命代漢而立。然後,來到未央宮前殿,在皇帝的寶座上坐下來,宣布自己代漢而立,定國號為“新”。
公元9年元旦,王莽在未央宮前殿隆重地舉行了登基大典。王莽率公卿朝見大皇太後王政君,奉上“新室文母太皇太後”的璽綬,去掉漢朝的封號,大赦天下。又下詔封孺子嬰為“安定公”,在平原立劉氏宗廟,封漢正朔;以孝平皇後為安定太後。宣讀完策令之後,王莽拉著年僅五歲的劉嬰流涕_欷,說:“當初周公居攝,成帝長太後便還政了。我原也欲效法周公,無奈天命難違,不得如意。”哀嘆良久,中傅把劉嬰帶下殿,北面稱臣。王莽自公元前22年步入仕途以來,從黃門郎、射聲校尉、騎都尉光祿大夫侍中、大司馬、攝皇帝,步步高升,最終代漢而立,建立了他的新朝。有心改革無力治本。
王莽代漢而立後,依照《周禮》設計了壹套對社會進行“復古”改革的藍圖,試圖緩解自西漢中葉以來的社會危機,鞏固新朝地主階級的統治,是為“新政”。新政的主要內容就是“王田令”、“私屬令”、“五均”、“賒貸”、“六管”以及官僚體制改革等內容,其中最能體現王莽改革藍圖和最主要的就是“王田令”和“私屬令”。
“王田令”主要是依照夏、商、周三代的井田制模式,進行土地改革。將天下田地更名曰“王田”;禁止土地買賣;過去沒有土地的,按壹夫壹婦100畝瘦田;敢有違犯此令者,流放邊遠地區。為了抑制奴婢的增多,在頒布“王田令”的同時,又頒布了“私屬令”,將奴婢更名為“私屬”,禁止買賣奴埤,不聽令者,流放邊遠地區。
而“五均”、“賒貸”和“六管”的改革主要內容是由政府來管理工商業經營和物價。向百姓發放貸款,貧民遇有喪葬、祭祀,或欲經營工商業而無資金的,可向錢府丞貸款。祭祀限10天歸還,喪事限3個月歸還,不收利息;工商貸款歲息,或月息3%。這壹條,充分代表了王莽改革中的前瞻性,這條制度是世界上最早的國家發放福利性貸款的制度。其他內容就是由國家專賣鹽、酒、鐵;由國家鑄錢;由國家管理山林川澤,收山澤稅。這五項國有實業,加上國家辦理“五均”和“賒貸”,合稱“六管”。王莽在經濟、政治等方面進行的壹系列改革,特別是“王田令”和“私屬令”,的確抓住了西漢末年矛盾的核心。但是,他的改革卻沒有實事求是地深入改革下去,不過是作了壹些表面文章,根本就沒有提出切實可行的改革措施。他的改革方案富於幻想,卻根本行不通的。王莽的“新政”不但加重了勞動人民的負擔,也觸動了官僚地主、富商大賈的利益,這些官僚地主、富商大賈原是對王莽抱有極大希望的,他們本來認為王莽當上皇帝後,還能繼續維護他們的既得利益,以及獲取更大的利益。而老百姓,根本就不理解這些改革措施將會給他們帶來什麽好處,況且,整個新政中只有王莽壹人在搖旗,而在他身後缺乏真正能理解他良苦用心並為他真正吶喊的人,因此,新政的實地實施,很快就變味了,成為貪官汙吏向老百姓敲詐勒索的又壹個新手段。因此,王莽的新政可說是危機四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