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壹部火了六年、連載了四部、總數162集的系列連續劇在當年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是把狄仁傑的“神探”人設紮根在觀眾心中的堅實基礎。
在後來,大量有關於狄仁傑的影視作品前赴後繼的搬上熒屏。如《少年神探狄仁傑》、《名偵探狄仁傑》、《狄仁傑之四大天王》、《狄仁傑之通天帝國》、《神探狄仁傑前傳》等等,無壹不在打造狄仁傑“神探”身份的路上越走越遠。
經過多方***同努力,狄仁傑已經是壹代人心中“神探”的代名詞。只要有狄仁傑在的地方,就沒有解不出、破不了的謎案。他擅長推理、分析準確,探案風格自成壹派,可以說是聰明絕頂、料事如神。更別提因為其中壹部電影中狄仁傑的扮演者——趙又廷的演繹,讓萬千少女對狄仁傑的美貌又增添了幾分遐想。
然而, 對於“偵探”人設,狄仁傑只想說:“妳們是認真的嗎”?
想要破除狄仁傑的“神探”謠言,第壹步就是要追本溯源,抓住謠言的“制造者”。
實際上,聲名赫赫的狄大人之所以能夠得到壹個“神探”的美名,這全都拜壹個外國人所賜。
這位促成狄大人獲得“神探”之名的外國人,他名叫羅伯特·漢斯·古利克,是壹位荷蘭人,這位荷蘭人的名字妳也許並沒有聽說過,不過他還有壹個中文名字,大家或許就不陌生了,羅伯特·漢斯·古利克的中文名字叫做高羅佩(1910~1967)。
高羅佩的正當職業是荷蘭的壹位外交官,除此之外,他還是壹位頗有名氣的語言學家、翻譯家、小說家和漢學家。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高羅佩作為外交官被派往日本。在日本的三個年頭裏,不知道這位外交官哪裏來的興致,竟在日本國內成功地翻譯了壹部中國的小說,那是中國清代的壹部公案小說,名字就叫《狄仁傑破解三樁謀殺案》。
小說講述的是唐朝名稱狄仁傑斷案的故事,而高羅佩所翻譯的這部小說,最後也成為了他創作《大唐狄公案》的藍本。 人們熟悉狄仁傑,並且使得狄仁傑獲得“神探”之名,都要歸功於這部《大唐狄公案》。
只是這部有著地道中國名字的《大唐狄公案》,名字也蘊含著中國文化的作者——高羅佩竟然是壹個荷蘭人。
原來狄大人的“神探”之美譽,竟是得益於壹名外國人的“饋贈”。
荷蘭人高羅佩不僅是狄仁傑“神探”謠言的制造者,而且還是壹個出色的傳播者。他的這壹部《大唐狄公案》在世界小說史上占有壹席之地,他成功地把中國傳統的公案小說改寫成了富有西方特色的偵探小說,受到許多西方人的追捧。
不帶壹點誇張成分的說,近代荷蘭乃至整個西方世界,他們願意主動去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大唐狄公案》這本書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另外值得壹提的是,高羅佩的《大唐狄公案》並非中國清代文人所寫的《狄公案》,清代文人所寫的《狄公案》屬於中國傳統的公案小說,而荷蘭人高羅佩所創作的《大唐狄公案》則是向西方人刻畫了壹個中國的“福爾摩斯” 。
破除“謠言”的第二步,就是指明狄仁傑的真實身份,事實勝於雄辯。
手機遊戲《王者榮耀》中狄仁傑的壹句臺詞,就能夠表明出他的真實身份:“代表法律制裁妳!”
古往通今,除了國家的領導人,敢自詡為“法律的化身”的人只能是法官。
而狄仁傑是那剛正不阿,清明廉潔的大法官。
?
在鳳儀年間,狄仁傑被任命為大理寺寺丞。所謂大理寺,其實與佛教的寺院並無關聯,“理”是古代的壹種官名,意思是掌刑;而“寺”有朝廷的“廷”之含義。簡單說,大理寺就相當於現在的最高法院,寺丞狄仁傑就是裏頭的最高法官。
雖然狄仁傑確實在司法系統工作過,但是他的工作類似於今天的司法機關,而司法機關主要的工作的是審判,真正的探案是由公安機關進行的。所以 他的貢獻主要存在於審判案件,而不是刑偵偵查 。所以,歷史上的狄仁傑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偵探,雖然這二者的工作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但偵探更像是古時候的捕快,而狄仁傑是寺丞,是依據捕快呈交上來的證據來審判案件的。
狄仁傑擔任大理寺寺丞之時正是武則天統治時期。他明辨是非,秉公執法,解決了大量的奇案、冤案。到任壹年,判決了大量的積壓案件,涉及壹萬七千余人,其中沒有壹人再上訴伸冤,其處事公正可見壹斑,狄仁傑也因此成為舉朝聞名的“斷案如神的大法官”,是我國歷史上 以廉潔勤政著稱的清官 。
大理寺寺丞是狄仁傑踏入仕途的開端,他先後經歷了唐高宗和武則天兩個時代,任過多個職位,而 他的政治生涯巔峰是在武則天時期 。
狄仁傑出生於唐太宗貞觀是四年,這壹年,唐太宗的兒子李治兩歲,也就是後來的唐高宗,他的皇後就是大名鼎鼎的武則天。
狄仁傑所處的唐前朝,正是壹個新舊交替的時代。
前面的魏晉南北朝往往依賴於貴族勢力,當官靠的是家族勢力,王朝建國和延續統治也需要這些大貴族的擁護,即便改朝換代也不耽誤各位的榮華富貴。
到了隋唐時期,情況就有了極大的而變化,尤其是在武則天時期。
武則天是在普通出身的官僚的支持下登上皇帝的位置,支持她的多半是以壹些出身非貴族或者沒落貴族家庭的普通中低級官員。武則天的成功即位,宣告東漢後期以來持續百年的貴族統治宣告瓦解,普通家庭出身的官員占據主流。
狄仁傑此時當官,可謂是恰逢其時。狄仁傑雖出身於名門望族太原狄氏,家族中人從南北朝時期就開始當官,但是到了十六國時期,家族沒落,狄仁傑先祖從世代居住的甘肅舉家搬遷到太原。在高宗閑慶年間進京趕考,從此開啟它的政治生涯。
唐代科舉,最主要的兩個科目就是進士科和明經科,其中明經科主要考的是儒家經典,狄仁傑能高中,說明他的經學功底相當不錯。
狄仁傑高中之後,出任汴州判佐, 早年間狄仁傑曾遭人誹謗暗算,誣陷謀反,但是狄仁傑仍然不改初心,勤勤懇懇履行自己的職責。 工部尚書閻立本時任河南道黜陟使,在審問之時發現狄仁傑是個德才兼備的人才,稱贊道:“孔子說:‘觀過知仁矣。’妳真可以說是 滄海遺珠 啊。”後在閻立本的推薦下,擔任並州都督府法曹,轉大理丞,改任侍禦史,歷任寧州、豫州刺史、地官等職,官至鳳閣鸞臺平章事、內史。
公元696年,契丹作亂,攻陷冀州(今河北臨漳),壹時間河北震動。為了穩定局勢,武則天起用狄仁傑為魏州(今河北大名)刺史。狄仁傑到職後,改變了前任刺史盡趨百姓入城,繕修守具的作法,讓百姓返田耕作。契丹人聽聞後,退兵而去。不久,狄仁傑改任幽州都督,獲賜紫袍、龜帶,武則天還在紫袍上書寫了十二個金字,以表彰狄仁傑的忠誠。
後來,狄仁傑能夠步步高升,依靠不僅僅是武則天的壹路提拔,更是因為他自身過人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態度。
不過做武則天的宰相可不是壹件美差。 武則天在位期間***殺了14個宰相,還“心慈”地流放了9個,堪稱 “ 宰相殺手 ” 。 《舊唐書·狄仁傑傳》中記載,狄仁傑上任時,武則天就先試探地問道,盡管妳的工作很出色,卻也有人告狀,妳想知道是誰嗎?狄仁傑連忙謝罪,說:“陛下認為臣有過錯,臣當改正;現在陛下明白臣本無過錯,實是臣之大喜。至於說我壞話的人,臣不願知道。”” 連武則天都認為狄仁傑實在是個忠厚長者,胸懷坦蕩。
狄仁傑作為壹個封建統治階級中傑出的政治家,每任壹職,都心系民生,政績卓著。 在他身居宰相之位後,輔國安邦,對武則天弊政多所匡正 。 狄仁傑在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的武則天時代,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後來狄仁傑病重,武則天無數次探望,最終狄仁傑還是先她而去。狄仁傑去世後,武則天痛哭道:“朝堂空矣!”並廢朝三日。此後,朝廷每每遇到大事不能決斷,武則天都會想起狄仁傑,嘆道:“老天為什麽要這麽早奪走我的國老。”
狄仁傑的壹生,可以說是宦海浮沈,從進京趕考踏入仕途,到被壹代女帝尊稱為“國老”,他的政治生涯從來都不是壹條坦途。
雖然他留給後世最濃墨重彩的壹筆來自於對李唐皇朝的恢復,但是他在武則天稱帝期間,在自己職權範圍內,狄仁傑是盡忠職守,公正廉明,不負其“國老”之名。 武則天當年為了篡權奪位而施行的諸多暴政、改弦更張,到晚年政治頗有起色,後稱“貞觀之治”,這裏面狄仁傑擔任了不可替代的角色 。
不論是對史料的誤讀也好,還是影視劇的誤導也罷,狄仁傑的壹生絕不是僅僅用“神探”二字就能概括的,他的才能和智慧對後世產生了重要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