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
What the Great Learning teaches, is to illustrate illustrious virtue; to renovate the people; and to rest in the highest excellence.?
原文: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中文譯文:
大學的宗旨在於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學習和應用於生活,使人達到最完善的境界。?
出處:
《禮記·大學》
擴展資料
壹、創作背景
據傳為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學生們所作,西漢禮學家戴聖所編,孔子教授弟子的《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是中國古典文化中最高哲理的載體,但是文古義奧,不易通讀,因而多做解讀以輔助理解,六經中的“《禮》”,後來稱《儀禮》。
主要記載周代的冠、婚、喪、祭諸禮的“禮法”,受體例限制,幾乎不涉及儀式背後的“禮義”。而不了解禮義,儀式就成了毫無價值的虛禮。
所以,七十子後學在習禮的過程中,撰寫了大量闡發經義的論文,總稱之為“記”,屬於《儀禮》的附庸。秦始皇焚書坑儒後後,西漢能見到的用先秦古文撰寫的“記”依然不少,《漢書·藝文誌》所載就有“百三十壹篇”。
二、作品賞析
《禮記》四十九篇的文體大致可分為議論文、說明文、記敘文三種類型。文章結構比較完整,論證透辟,條理清晰,邏輯性強,並註意采用多種手法來說理。
《禮記》章法謹嚴,映帶生姿,文辭婉轉,前後呼應,語言整飭而多變,是“三禮”之壹、“五經”之壹,“十三經”之壹。自東漢鄭玄作“註”後,《禮記》地位日升,至唐代時尊為“經”,宋代以後,位居“三禮”之首。
《禮記》中記載的古代文化史知識及思想學說,對儒家文化傳承、當代文化教育和德性教養,及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有重要影響。
三、作者簡介
戴聖,字次君,西漢時人,據據《漢書·儒林傳》《廣平府誌》《歸德府誌》《客家戴氏族譜》《新泰縣誌》等古文獻均記載其為西漢梁國睢陽(今河南商丘睢陽區)人。曾任九江太守,平生以學習儒家經典為主,尤重《禮》學研究。與叔父戴德及慶普等人曾師事經學大師後蒼,潛心鉆研《禮》學。
百度百科-止於至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