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天下皆知取之為取,而莫知與之為取。——《後漢書》
3、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莊子》
4、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
5、笨鳥先飛早入林,笨人勤學早成材。——《省世格言》
6、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7、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左傳·襄公二十五年》
8、學而不知道,與不學同;知而不能行,與不知同。——黃?
9、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詩序》
10、君子諸已而後求人,無諸已而後非諸人。——《大學》
11、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
12、利於國者愛之,害於國者惡之。——《晏子春秋》
13、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大學》
14、學而不化,非學也。——楊萬裏
15、盛年不重來,壹日難再晨。——陶淵明
16、臨患不忘國,忠也。——《左傳·昭公元年》
17、世道別頹波,我心如砥柱。——劉禹錫
18、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戰國策·趙策》
19、芝蘭生於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窘困而改節。——孔子
20、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左傳·僖公十年》
21、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論語·子罕》
22、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心。——《大學》
23、人壹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24、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大學》
25、寧靜可以致遠,淡泊可以明誌。——諸葛亮
26、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中庸》
27、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增廣賢文》
28、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周易》
29、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大學》
30、善惡隨人作,禍福自己招。——《增廣賢文》
31、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
32、人而不學,其猶正墻面而立。——《尚書》
33、學之廣在於不倦,不倦在於固誌。——葛洪
34、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蘇軾
35、欲安其家,必先安於國。——武則天
36、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三國誌》
37、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廢,吾弗能已矣。——《中庸》
38、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韓非子》
39、強中自有強中手,莫向人前滿自誇。——《警世通言》
40、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於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曾子
41、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
42、日中則移,月滿則虧,物盛則衰。——《戰國策·秦策》
43、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增廣賢文》
44、多行不義必自毖。——《左傳·隱公元年》
45、良藥苦於口而利於病,忠言逆於耳而利於行。——《孔子家語》
4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學記》
47、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左傳·襄公十壹年》
48、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增廣賢文》
49、輔車相依,唇亡齒寒。——《左傳》
50、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大學》
51、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論語》
52、圖窮而匕首見。——《戰國策·燕策》
53、夫誌,氣之帥也;氣,體之充也。——孟子
54、平靜如水,正直如繩。——嚴遵
55、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
56、人壹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中庸》
57、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勸學》
58、外舉不棄仇,內舉不失親。——《左傳·襄公二十壹年》
59、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陳廷焯
6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
61、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戰國策·趙策》
62、生得貞心鐵石堅,肯將識見與時遷?——鄭思肖
63、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
64、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65、人之為學,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顧炎武
66、亡羊補牢,猶未為晚。——《戰國策·楚策》
67、人固有壹死,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司馬遷
68、欲誠其意,先致其知。——《大學》
69、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國語》
70、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
7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72、華而不實,脆而不堅。——《左傳》
73、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孔子
74、欲窮千裏目,更上壹層樓。——王之渙
75、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論語》
76、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大學》
77、小來思報國,不是愛封侯。——岑參《關人赴安西》
78、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論語》
79、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國語》
80、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論語》
81、吾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