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人生格言 - 某劇團的專職編劇張某根據劇團的要求,編寫了壹部劇本,劇本完成後,團裏審閱同意,決定上演這部戲,但由

某劇團的專職編劇張某根據劇團的要求,編寫了壹部劇本,劇本完成後,團裏審閱同意,決定上演這部戲,但由

壹集40分鐘左右的標準電視劇大概有40場左右的戲

每場開始前寫清楚場次,時,景,人

有場景的大體描寫,人物對話,要強調的語氣和動作需要標出

電視劇本基本格式就是這些東西

劇本寫作基礎:劇本的格式

首先明確壹點,劇本區別於任何壹種文體形式,我經常看到有的朋友把劇本寫成了小說或人物傳記,這是不對的,至少是不專業的。劇本有自己專署的格式,寫劇本從某種程度上說是個技術活。

寫劇本也不是什麽很崇高的藝術創作,這只是壹個普通的工種,劇作家和清潔工人沒什麽區別,都是很普通的工作而已,所以每個人都可以寫劇本,每個人都可以當導演。當然,既然是壹個工種,就有自己的規範。這些規範也許不會讓妳迅速變成壹個專家,但至少能使妳看上去像壹個專家。或者,不至於讓妳糟糕的格式成為審稿人槍斃妳稿子的理由。因為壹個審稿人每天要看三到四篇稿子,如果妳的劇本格式看上去不怎麽專業的話,他完全有理由翻上幾頁就把妳的劇本扔在角落裏涼快。

先來看看劇本寫作常犯的錯誤:

1:把劇本寫成了小說

剛剛上面提到有的朋友把劇本寫成了小說,不是不可以,但那個是文學劇本,根本不能用來指導拍攝和制作。舉個例子,妳可以在小說裏花幾頁的筆墨來寫壹個人的身世,背景,家庭組成,或是用幾頁的筆墨來描寫主角的心理鬥爭過程,但這些東西是無法表現在電影屏幕上的。妳的劇本就是壹個屏幕,妳所要表現的是電影屏幕上能被觀眾直接看到感受到的東西。像心理活動這類東西是無法很好的表現出來的。加旁白?當然可以,除非妳能忍受主角的畫外音在壹動不動的鏡頭裏讀幾頁小說。電影*畫面表達情緒,妳的劇本就是電影畫面,要通過攝像機的角度來寫,這可能引起第二個問題。

2:不必要的攝象機標註

如果妳這樣寫劇本:在5號升降臺,用盤納為升70型相機,60mm鏡頭,由8.5m搖至2m對焦…………如果妳這樣寫,就算過了審稿人這壹關,妳的劇本也會被導演扔掉。妳不需要教他怎麽拍,這不是妳的事。妳在寫劇本的時候完全不用擔心相機的事。但是不是劇本就不要考慮相機了呢?也不是,妳需要考慮相機的關系而不是位置。劇本裏有自己的專用相機術語,多多使用這些術語,能讓妳的劇本很專業,至少看上去很專業。

1.Angle on 角度對準:比如BILL走出便利店,相機對準BILL。

2.Favoring 主要表現:BILL在壹個大廣場,人很多,但主要表現BILL。

3.Another angle 另壹個角度:換個角度的相機表現BILL在大廣場玩的很開心。

4.Wilder angle 更寬的角度:先表現BILL在廣場的壹角喝可樂,然後鏡頭拉遠,表現BILL所在的廣場。

5.New angle 新角度:換個角度表現BILL喝可樂,使鏡頭豐富。

6.POV 視點:從BILL的視點看東西。就是第壹人稱視角。

7.Reverse angle 反拍角度:BILL和SALLY在壹起跳舞,先拍BILL看到的SALLY,再拍SALLY看到的BILL,通常是兩人的POV互反。

8.Over shoulder angle 過肩鏡頭:相機越過BILL的肩頭看到SALLY,BILL的肩頭能把畫面自然的分割,很常用的類型。

9.Moving shot 運動鏡頭:包括跟拍,搖移,追隨等等,反正鏡頭是運動的,至於具體怎麽動,還不是現在考慮的問題。

10.Two shot 雙人鏡頭:BILL和SALLY在邊喝可樂邊交談,這種鏡頭的相機不要隨意移動,防止“越軸”。把BILL和SALLY兩人連起來有壹條軸線,相機只能在軸線壹側運動,如果越過這條軸線,在畫面上BILL和SALLY的位置就會左右互換,引起觀眾視覺上的邏輯混淆。

11.Close shot 近景:強調SALLY美麗的眼睛,但壹般少用為妙。

12.Insert 插入鏡頭:某物的近景,比如天色已晚,SALLY問BILL幾點了,BILL擡起手來,接下來可以接壹個BILL手表的特寫,當然妳還可以用此種鏡頭來換景,比如BILL移開手表時攝象機裏看到的已經是夜晚的舞會了。

以上就是劇本裏的鏡頭描寫格式,看個例子就明白了。這是具體的寫作格式:

場景說明要黑體,時間地點要黑體,居左

場景中出現的音效要黑體標出

第壹次出現的人物名要黑體居中

人物的對話要居中,兩邊留空,不同人物的對話要另起壹行

標明攝象機的關系

標明場景的切換,“切至”就是硬切,“化至”就是加轉場的效果,全部居右

如有特效運用,也要用黑體標出

二劇本寫作入門

這是我在大學修讀劇本寫作課程時所得到的體會。記得當年導師和我們說:「要想寫好劇本,就必須懂得劇本的基本知識和理論,搞明白電影的規律!」

今天,身為其中的壹員,有幸和大家分享壹下我所懂得的劇本理論知識,如有錯漏,還望大家多多包容。

簡單來說,要寫好壹個故事,首先要構思好妳的故事走向,人物關系,情節高潮,主題思想等…… 美國好萊塢有壹套編劇規律:即開端、設置矛盾、解決矛盾、再設置矛盾,直至結局。中國也有自己的編劇規律:起、承、轉、合。

在下面的文字,本人會分類將寫作劇本的基本和重要的元素詳加論述,並會舉出實例加以說明。

< 第 壹 節 >

劇本基本理論 :態度、主題

<<態度 (Attitude)>>

寫故事最重要的是對故事的態度,不同的態度會產生不同的效果。舉壹個簡單的例子,同樣是寫壹個青樓女子的故事,如果作者是以壹個淫穢、色情的態度去寫,故事自然集中於男女之間歡愛的部份。相反,如果作者是以壹個同情、尊重的態度去寫,故事便會集中於描寫青樓女子被迫賣身,身不由己的可憐、無奈……

<<主題 (Theme)>>

在下筆寫故事之前,妳必須要問自己:妳要講壹個怎樣的故事?是朋友之間的友情(如電影午夜牛郎—midnight cow boy),男女之間的愛情(鐵達尼號—Titanic),外星人入侵地球的故事(天煞地球反擊戰),還是壹個控訴戰爭的故事(殺戮戰場—platon)等。這就是主題。

主題必須十分明確、貫徹、毫不懷疑。妳不能寫壹套戰爭片段,壹時就懷疑戰爭,壹時就歌頌戰爭。主題有如壹支指南針,它會引導妳創作故事,和貫穿故事中的枝節。而最重要的是它能避免妳在寫作中偏離主道。試舉壹例,清朝皇帝雍正在野史是壹個殺弟、殺父奪位,強奸弟弟妻子的禽獸。但在雍正皇朝(早期亞視播出的電視劇)作者筆下的雍正,卻是壹個好皇帝。因為作者的主題是要寫壹個好皇帝,所以在故事中只會見到雍正徹夜不眠批奏章、視察農民、減稅、推行德政等場面,並沒有殺弟、殺父等場面。

所以,壹套成功的劇本是要讓觀眾看完後,清楚明白作者想表達的思想和主題。

< 第 二 節 >

創造角色沖突 (create character conflict)

角色沖突是吸引觀眾的不二法門。這包括故事角色和角色之間的沖突,角色和他自身價值觀的沖突等。

<<方法壹: Potogonist Vs Antogonist>>

故事裏的人物想做壹些事,但有壹股力量抗衡他,這就是Potogonist /Antogonist

例如電影怒火風暴(Falling Down)故事中,主角剛剛經歷完痛苦的勞獄生涯,當他出獄時,他壹心想見回自己的妻子,重過正常人的生活(Potogonist,他想追求的事)。但他的妻子逃避他,不認他,而四周的人也因他的犯罪紀錄而歧視他(Antogonist,阻止他達到目的的力量)。

<<方法二: 不能分解的關系 (unbreakable bonding)>>

當角色和角色之間存在沖突,而且有壹個不能分開的結把他們拉在壹起,好戲便來了。舉壹個簡單的例子,男主角的妻子是個三姑六婆、八卦的女人,而男主角的母親則是個守禮節的傳統婦女。因為環境的因素,主角和他的妻子必須搬進家裏和媽媽壹起住。試想兩個完全沖突的人:媳婦和奶奶被壹個 unbreakable bond 拉在壹起時,會是怎樣。

< 第 三 節 >

創造表面張力 (create dramatic tension)

<<方法壹: 讓妳的觀眾知道壹些事而故事中的角色是不知道的>>

例如故事中的主角闖進了敵人的基地,有支槍在黑暗處伸出來瞄準著他(觀眾知道但主角不知道),敵人就快要開槍了,觀眾也為主角擔心。

<<方法二: 讓妳的觀眾感到故事中的角色是走在壹條錯誤的路上>>

主角的母親病了,他全身家只有壹百元,於是他便去睹場碰碰運氣。很好運地,主角不停地贏錢,已有幾千元,有足夠的醫藥費了。但他竟然貪勝不知輸,繼續賭下去,結果輸了壹局又壹局(觀眾已知他已走在壹條錯誤的路上)。最後連手上的壹百元也輸了,竟然還去問大耳窿借錢(他用錯誤的方法企圖達到目的)。

<<方法三: 時間限制 (deadline)>>

故事中某些事件若存著時間的限制,或計時炸彈,能夠給觀眾壹股緊張的情緒,並且這股緊張情緒能維持壹段長時間。

還有十二個小時,隕石便會撞擊地球,地球上超過壹半的生物會死亡。(電影--隕石撞地球)

這輛巴士必須維持在時速壹百二十公理,否則車上的炸彈便會爆炸。(電影--生死時速)

<<方法四:轉折點 (Turning Point)>>

使用轉折點能制造意外的效果,引起觀眾的預期心理,加強情節張力,從而持續觀眾對故事的興趣。轉折點最常出現於故事的前段和後段。劇本前段的轉折點壹般用於開啟故事和陳列出主角即將面臨的各項選擇。至於後段的轉折點則指向主角解決危機,收攏故事。

例如著名電影「生於七月四日」(Born on the fourth of July),主角在故事開始面臨第壹個轉折點:是否要參加越戰。主角最後選擇參戰,走上戰場。但好景不常,在戰爭中主角被打破了雙腳,要終生坐輪椅。原本愛國主戰的他經歷了多件事件後,改變了他的想法。導致故事結局出現了很出人意表的轉折點,他由主戰派變成反戰派,從而帶出反戰的主題。

< 第 四 節 >

其它技巧

<< 伏筆 (Planting)>>

相信有作文的人都會知道什麽叫做伏筆吧!埋下伏線可以吸引觀眾追看劇情。例如在電影心計中,主角湯美壹早便表露了他有模仿人簽名和行為的能力(伏線),到故事發展到他殺了有錢人迪奇後,觀眾憑借伏線已經估到主角會假冒迪奇。

<< 關鍵匙 (Payoff)>>

所謂 Payoff,就是最能象征整個故事的對象。例如在電影”Apartment”中,那條門匙就是Payoff。又如著名電影「舒特拉的名單」中,那張猶太人的名單也是Payoff。

<<蒙太奇 (montage)>>

有兩個畫面,梅花間竹地播出,這就是蒙太奇。例如在電影教父中,畫面壹邊播出教會裏正在舉行的神聖儀式,如神父替孩子洗禮,向天主祈禱等。但另壹邊畫面卻轉接地播出教會中邪惡的壹面,例如教會中的領袖為求奪權,去反對他的人的住所,不停地大開殺戒。

蒙太奇亦可以指壹些不同而沒有關系的畫面,當他們剪接在壹起的時候,會產生另壹種意義,簡單來說,如第壹畫面中有壹只手正在投球,而另壹畫面是另外壹只手接到壹個球,然而球不見得是同壹個,但當兩個畫面前在壹起的時候,就是壹個人把球投給另外壹個人,註意/若中間再加入另外的畫面,這意思就完全不壹樣了!! (註:這壹段蒙太奇的文字解釋由網友「貝戈」提供)

< 第 五 節 >

劇本三大忌

<<寫劇本變寫小說>>

劇本寫作和小說寫作是兩樣完全不同的事,要知道寫劇本的目的是要用文字去表達壹連串的畫面,所以妳要讓看劇本的人見到文字而又能夠實時聯想到壹幅圖畫,將他們帶到動畫的世界裏。小說就不同,他除了寫出畫面外,更包括抒情句子,修辭手法和角色內心世界的描述。這些在劇本裏是不應有的。舉壹個簡單的例子,在小說裏有這樣的句子:

「 今天會考放榜,同學們都很緊張地等待結果,小明別過父母後,便去學校領取成績通知書。老師派發成績單,小明心裏想:如果這次不合格就不好了。

他十分擔心,害怕考試失敗後不知如何面對家人……』

試想,如果將上面的句子寫在劇本裏,妳叫演員看了怎樣用動作去表達。

如果要用劇本去表達同樣的意思,就只有寫成如下:

「 在課室裏面,學生都坐在座位上,臉上帶著緊張的表情,看著站在外面的老師。老師手上拿著壹疊成績通知書,她看了看面頭的壹張,叫道:「陳大雄!」大雄立刻走出去領取成績單。小明在課室的壹角,兩只手不停地搓來搓去。他看出課室外面,畫面漸漸返回當日早上時的情景。小明的父母壹早就坐在大廳上,小明穿好校服,準備出門,看了看父親,又看了看母親,見到他們嚴肅的臉孔,不知該說些什麽。小明的父親說:「會合格嗎?」小明說:「會……會的。」

「陳小明!」老師宏亮的聲音把小明從回憶中帶回現實。老師手上拿著小明的成績單看著他,小明呆了壹會,才快步走出去領取……』

<<用說話去交待劇情>>

劇本裏不宜有太多的對話(除非是劇情的需要),否則整個故事會變得不連貫,缺乏動作,觀眾看起來就似聽讀劇本壹樣,好悶。要知道妳現在要寫的是電影語言,而不是文學語言。只適合於讀而不適合於看的便不是好劇本。所以,壹部優秀的電影劇本,對白越少,畫面感就越強,沖?力就越大。

舉壹個簡單的例子,比如妳寫壹個人打電話,妳最好不要讓他坐在電話旁不動,只顧說話。如果劇情需要,可讓他站起來,或拿著電話走幾步,盡量避免畫面的呆板和單調。

<<故事太多枝節>>

很多人寫劇本都寫得太多枝節,在枝節中有很多的角色,穿插了很多的場口,使故事變得復雜化,觀眾可能會看得不明白,不清楚作者想表達什麽主題。試想如果在壹幕電影中同時有十幾個重要的角色,角色之間又有很多故事,妳叫觀眾在短短時間裏那能把每壹個角色記得這麽清楚。

其實,寫劇本有壹句格言:「 Simple is the best! 」愈簡單的故事就愈好。大家想想妳們所看過的好電影中,它們的劇情是不是都很簡單。例如電影鐵達尼號(Titanic)只是講壹艘大船下沈,而下沈當中男女主角產生了愛情。其它電影也壹樣,簡單到報紙短評用短短幾十個字就能講出故事大綱。

但是,簡單永遠是最困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