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能失信》教學反思
反思指的是回頭、反過來思考的意思,又譯為反省、反映。下面是由我為大家帶來的關於《我不能失信》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到您!
《我不能失信》教學反思壹
今天上的是人教版第五冊的第八課《我不能失信》,這是壹篇略讀課文。課文講了壹個星期天,宋耀如壹家準備到壹位朋友家去,二女兒宋慶齡也很想去。但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學疊花籃,爸爸媽媽都勸她改天再教,但她為了守信就留了下來。
誠實守信是做人處世的基本準則,講究 誠信 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是我們今天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在教學中通過角色表演朗讀來熟悉課文,在熟悉課文的基礎上通過 課文什麽地方讓妳感動 的思考進壹步領會慶齡守信用的可貴品質,從而使孩子受到熏陶感染,得到啟示。
兩個班上下來,有很多地方值得回顧與反思,整理如下:
1.意外的 守信 和 失信 。
意外之壹:課前,當我們說到好朋友要相互 守信 時,我把 守信 兩個字工整地寫在黑板上。接著出示課題了,我壹邊寫課題,壹邊問學生,如果我的課題中用的是 守信 ,應該怎麽說?奇怪的是,兩個班的大多數同學幾乎都是不加思考地說 我不能守信 。這讓我多多少少有些意外,我暗暗好笑,怎麽就不會拐彎呢?當我再追問 我不能守信,還能成為朋友嗎? 很多孩子才反應過來,急著更正,應該是 我要守信 、 我能守信 ,還有壹個同學說 我不能不守信 。這樣的問題出現,我想主要是學生還沒有養成思考的習慣,不會去比壹比,想壹想,思考 失信 和 守信 的意思和關系。我想,通過這樣的辨析,不僅弄清了 守信 和 失信 的意思,而且更是提醒學生回答問題要想好在說。
意外之二:學完了課文,我請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說說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有沒有遇到過類似的 守信 或者 失信 的事?我本以為,學生肯定會說生活中別人放自己鴿子的事情。沒想到站起來的兩位同學都是說自己 失信 的事情,並且當堂和對方表示歉意。這讓我很是意外,深深感受到孩子身上的童貞。小孩子就是這麽可愛,在平時的生活中往往會推卸責任,指責別人的不是。而壹旦經受教育,他們就完全不同了,會找到自己身上的問題,並真誠地向對方道歉。我就在想,平時我們的教育也可以多壹點故事,引導學生自審,這樣可能比壹味的批評指責有效。
2.同樣的小組合作,不同的效率。
兩個班都安排了小組合作分角色朗讀課文的環節,完全壹樣的任務,因為布置要求時指令不同,效率就完全不壹樣了。
第壹個班,布置了請組長分配角色,準備朗讀匯報的任務後,就請學生開始合作。可等我轉了兩圈,還有組因為分配不好角色而在爭論,大大地浪費了時間,效率很低。
第二個班,我明確了要求,請組長在5秒鐘內分配完角色,馬上進入朗讀。超過時間的小組將受到警告。讀的過程中不熟的句子可以反復多讀幾次。讀完壹遍馬上坐好示意。比壹比哪個組準備的最好,最抓緊時間。這樣壹來,第壹節課中的無效爭論少了,各個小組都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到朗讀中去,效率明顯提高。
可見,教學環節能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能不能更有效,關鍵看教師對課堂的組織和調控。多說壹句話,明確要求,節約的可能就是好幾分鐘時間,效率會更高。
3. 撲空 和 解釋 ,在生成中生成。
第壹節課中,發現 撲空 的 空 ,有的孩子讀 第壹聲 ,有的孩子讀 第四聲 。爭論沒有結果,我雖然也覺得是第壹聲,但不能肯定。於是,就請孩子查字典解決,弄清讀 第壹聲 ,課文裏的意思是 白跑壹趟 。
第壹節課中根據孩子反應生成的 撲空 讀音的矯正,文中意思的理解,第二節課成了我的預設。我準備在學生第壹遍讀課文的'時候,就根據學生的朗讀指出。果然孩子讀的時候又讀了第四聲,同時, 解釋 壹詞也出現了問題,讀成了平聲。既然 撲空 的讀音和文中的意思都弄明白了, 解釋 也就不能放過了。矯正讀音後,我生成了讓學生以宋慶齡的身份向 小珍 解釋的環節。這樣壹來,不僅理清了課文發生的事情,而且體會了失信對小珍內心的傷害,進壹步明白了守信的重要了。效果很好!可見,教師能不能敏銳地抓住課堂中學生表現出來的錯誤資源,進行有效的時實生成,是多麽的重要。
這兩節課反應出來的,還有很多內容值得我去尋找答案,比如如何讓學生理清 宋耀如的朋友 是 宋慶齡 的伯伯;怎麽讓每個孩子都能說清課文的主要內容;怎麽向孩子介紹離他們實在太遠的 宋慶齡 尋找到這些問題的解決辦法,會讓學生更受益。
《我不能失信》教學反思二
《我不能失信》壹課講述了壹個宋慶齡小時候的故事,通過宋慶齡為了遵守教好朋友小珍疊花籃的約會而放棄了去伯伯家看可愛的鴿子壹事,表現宋慶齡的誠實守信品格。因這是壹篇略讀課文,我打算讓學生自己去學習,出示了成語 壹諾千金 ,大部分學生不知道它的意思,我告訴學生壹諾千金的意思就藏在課文中後,我就讓學生自己讀課文,學習課文,最後大家又在 壹諾千金 的說話練習中結束學習。壹節課下來,我比來時少說了壹半的話,但學生學習積極性卻很高,效果也出奇的好。課後,好些學生在隨筆中寫了自己的想法。如,孟婷玉寫到:今天,我學習了第八課《我不能失信》,知道宋慶齡為教小珍疊花籃沒有去伯伯家,她是壹個守信用人,我也要像她那樣做壹個講信用的人。
教學時在討論、交流 課文講了壹件什麽事、故事告訴我們什麽 這個問題時,我引導學生抓住以下重點內容來理解體會:
(1) 宋慶齡顯得特別高興。她早就盼著到這位伯伯家去了。伯伯家養的鴿子,尖尖的嘴巴,紅紅的眼睛,漂亮極啦!伯伯還說準備送她壹只呢! 要指導學生抓住帶點的詞句,明白宋慶齡是多麽想去那位伯伯家,多麽想去看那些可愛的鴿子。如此想去而未能去表明了壹個孩子為守信做出犧牲是多麽的難能可貴!
(2) 不行!不行!小珍來了會撲空的,那多不好啊! 慶齡邊說邊把手抽回來。 宋慶齡的話說明她已認識到盡管明天教小珍疊花籃不是不可以,但是讓她來了撲空會使自己對不住小珍;如果說父親問慶齡怎麽不走時,她的回答還略顯猶豫的話(因為慶齡僅僅說明她當天要教小珍疊花籃,並未表明她因此就不去了),那麽此時 慶齡邊說邊把手抽回來 則直截了當地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3) 不,媽媽。如果我忘記了這件事,明天見到她時,可以道歉;可是我並沒有忘記,我不能失信啊! 如果說宋慶齡在回答爸爸的建議時還只是想到會讓小珍撲空從而對不住小珍的話,那麽她在回答媽媽的建議時則明明白白地表明自己因為沒有忘記這件事而向小珍道歉是自己失信的表現,這種明知故犯的失信,比無意中的失信,就更不對了。也更說明了宋慶齡人品的高尚。教師在圍繞連接語中的要求展開討論時,也可以將 課文講了壹件什麽事、故事告訴我們什麽 拆分成幾個小問題:宋慶齡想不想去伯伯家?她為什麽不去停住了腳步?別人是怎麽勸說的?她是怎麽說的?妳從中受到了哪些啟示?等來幫助學生理解體會。
在教學中讓學生 讀 ,在讀中感悟,力爭讀出感情,讀出意境;讓學生 議 ,議出真情的源頭;讓學生 品 ,品出文中的感情;讓學生 悟 ,悟出人生的滋味;讓學生 演 ,演出主人公的情感、性格。
借此契機,我問學生妳們還知道哪些關於誠信的名言警句?從而引出:
1.不精不誠,不能動人。 莊子
2. 言必信,行必果。 孔子
3.有其言,無其行,君子恥之。 子思
4. 曰仁義,禮智信。此五常,不容紊。《三字經》
5. 凡出言信為先。《弟子規》
通過這節課,我有兩點思考:壹是思想品德教育應該始終貫穿於教學活動。把傳統文化適宜、有機地滲透到教學中,課堂中所傳授的不應僅僅是學文識字,而應該將做人的道理融入其中。二是在教學中要相信學生,該放手時要放手。在本次課堂上,我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充分調動了他們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
同時,我也發現在備課過程中,對教材的鉆研還比較膚淺。今後備課要更紮實地鉆研教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