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古人經典家訓,重立今人家教觀念,培植家風、修身齊家。在跨越時空的文化傳承中,這大概是古代經典家風家訓帶給今人的啟示。
家庭是國家的縮影。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儒家思想傳統中知識分子尊崇的信條。
在我國古代,“人必有家,家必有訓”。作為家庭或家族內部父祖輩對子孫後代的垂誡、訓示,家訓成為儒家知識分子教育後輩的家庭教育讀物,也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瑰寶中最具特色的部分。而運用家訓教誡家人、子弟在我國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
關於家訓的說法很多,有人做過統計和專述,有包括家範、家戒、家教、家規、家法在內不下70種說法,然而其中被使用得最為廣泛的還是“家訓”。其形式有很多種,如訓誡、遺言遺訓、書信、詩歌格言警句、著作等等。
中國古代流傳下的.家訓到底有多少?用“汗牛充棟”來形容毫不為過。從先秦到明清,那些具有廣泛代表性,又是經典中的經典的家訓,即使是在現代也仍然聲名遠播。周公旦的《誡伯禽書》、司馬談的《命子遷》、諸葛亮的《誡子書》、顏之推的《顏氏家訓》、李世民的《誡皇屬》、包拯的《包拯家訓》、歐陽修的《誨學說》、袁采的《袁氏示範》、朱柏廬的《朱子家訓》、李毓秀的《弟子規》等等,不勝枚舉。
家訓往往是由家庭中的長輩或有名望、有社會地位的子弟所撰寫,作為為人處事的準則傳授給家庭的子弟,教育家庭的子弟;也有的是由子弟追記長者之言、垂範後世的。
“壹紙書來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萬裏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清代宰相張英的這首勸慰家人的詩廣為傳誦。其中“讓他三尺又何妨”則幾乎成為勸架的口頭禪,而其子張廷玉歷仕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是清代前期知名的重臣。在中紀委網站刊登的《讓人三尺又何妨——安徽桐城“六尺巷”的啟示》壹文中這樣寫道:“父子宰相為官清正,心系百姓,堪稱典範,應說是得益於張英的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得益於淡泊致遠、克己清廉的家風,得益於‘六尺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