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傷感說說 - 為什麽清明節要用金豬掃墓?有哪些典故?

為什麽清明節要用金豬掃墓?有哪些典故?

歷史淵源折疊編輯本段

1400年前,山東人賈思勰主編的《齊·姚敏書》對選料、屠宰加工、燒烤等事項進行了詳細的描述,並稱之為“烤法”。從其中記載的22種燒烤方法可以看出,南北朝以前的燒烤制作技術已經達到了非常高的水平。

廣東人擅長烹飪,對原料非常講究。西晉張華的《博物誌》對廣東產的豬評價很高。“生延吉的皮厚,生梁勇的腳短,生嶺南的白胖得不得了。”用它來烤豬真的很獨特。

隨著粵菜在全國各地的興起,始於中原、興盛於廣東的烹豬技藝也回到了家鄉開花結果。

烤豬歷史悠久。

且不說英國作家查爾斯·蘭姆開玩笑說烤豬起源於古代的火,可信的、有記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西漢初年。廣州發掘的南越王墓出土了壹個火爐。爐壁兩側鑄有四只小豬,附近的壹個青銅鼎中發現了乳豬的遺骸,證明該爐是用來燒乳豬的。南北朝時,賈思勰在《齊·姚敏書》中記載了烤乳豬的方法,形容烤乳豬“色如琥珀,又似真金,但入口即消,狀似,含膏潤澤,絕而平凡”。在清朝,烤乳豬是滿漢全席不可或缺的燒烤。清朝以後,烤乳豬在其他地方似乎消失了,但在廣東依然流行,據說與20世紀20年代廣州西關“西施”酒樓的大力推廣有關。為了增強競爭力,店家特意在店門口立了壹個長方形的鐵爐,並當眾請了兩個烤乳豬師傅,即時上菜。當時,食客們爭先恐後地互相講述滿族美食的味道。後來餐館紛紛效仿,烤乳豬成為民國初年粵菜宴“八大菜”的第壹道菜,成為傳統粵菜宴的第壹道菜,這樣第壹道烤乳豬就可以正式代理開始了。

其實,燒豬能在廣東繼續獨領風騷,還有更深刻的原因。

第壹,廣東豬適合燒烤。根據博物學,嶺南出生的豬是“白色的,極其肥胖的”。清代《嶺南雜記》說,南雄產的豬“10-20斤”,“又瘦又嫩,不像正規豬”。現在珠三角產的豬仔,嘴短,耳短,腳短,皮薄,好煮,嫩脆,酥脆,其他地方望塵莫及。

二是廣東燒豬技術不斷提高。烤乳豬被視為廣東燒臘行業的基本功。

廣東烤乳豬堅持平爐烤制,在脆皮和彩皮上下功夫。在“先把裏面的肉烤熟,讓藥膏進入皮膚,皮會酥脆,味道不散”,再“烤皮”的技術基礎上,烘烤師嘗試改進塗層。除了在豬皮上塗抹酒和油,他還酌情加入麥芽糖和浙江醋,使皮色變脆。腔內還塗有五香粉、南乳、醬等。使它變得又濃又香。燃燒時間歇地打微孔,排出空氣,防止皮肉分離。早在清朝末年,廣州著名的燒烤店孔就能烹制出“琉璃皮”脆皮烤乳豬。20世紀60年代以前,廣東烤的是壹種“光皮乳豬”,它的皮用醋大量增甜。烤的時候,火上輕,油上輕。烤好後皮鮮紅亮澤如鏡,皮脆肉脆香。20世紀70年代,香港燒烤師創造了“麻皮乳豬”。燒制時不要戳破排氣,先掃油,註意重油,使豬皮上爆出芝麻狀的氣泡(行話叫“麻”)。“麻皮乳豬”比“光皮乳豬”更脆,抗脆化時間更長。在1988全國烹飪表演大賽中,廣州盤溪酒家燒烤師傅秋鳳在“光皮乳豬”的基礎上燒制了壹個龍紋,從此乳豬的皮以各種花紋給人以美的享受。

第三,也是更重要的原因,燒豬在廣東民俗中根深蒂固。燒豬寄托了廣東人謹慎而追求遠方的情懷。廣東歷來有祭祖習俗,用金豬祭祖的習俗早就流行開來。所謂金豬,就是把金花(就是簪花,尖尖的,用金紙做的)放在烤豬的頭上作為祭品。清明節,廣東人以家庭為單位,孝順的兒子、孫子擡著金豬,上山祭祖。金豬象征著家庭的繁榮和事業的興旺,告慰祖先在天之靈,表達對祖先的孝敬。

燒豬也寄托了廣東人致富健康的願望。據中山大學葉春生教授介紹,廣東有月城龍母的生日。相傳龍母吃金豬會“保佑金珠”,拜龍母的金豬“有她的口水和牙齒智慧”。吃金豬不僅能讓凡人“紅(肥)壯”,還能發大財,所以香客們會多買些金豬,在拜神後在廟裏吃。據統計,1946年月城龍母生日期間賣出了1.10000頭金豬!推而廣之,無論婚禮、端午節、元宵節、體育比賽,都少不了燒豬。尤其是大型龍舟賽,幾十斤的大烤豬成了最突出的獎品。在陳列獎品的“攤位”裏,幾十只大燒豬被掛成紅色,形成了富裕農村的壹道亮麗風景線。

在珠三角古老的婚禮習俗中,烤豬也是新娘貞潔的象征。在舊社會,新娘第二天回省裏,如果有人送壹只燒豬與她同行,就意味著“壹個完美的妻子”;“如果被砸了,女方就不貞潔了。”阿清詩人余曾以壹首詩嘲諷這種惡俗:“誰教臂印紅於呂巷,洞房中影總朦朧,誰為設禮,燒豬三日守宮。”雖然送的是燒豬,但是要是被老婆剁了尾巴或者剝了豬皮,那就太丟人了。這種習俗今天已經廢除了。

廣東人吃燒豬很講究,已經升華成壹種文化。比如吃“麻皮乳豬”之前,廚師會按照壹定的程序把皮切成32塊,原樣蓋在豬肉上,把整只豬端上來,讓客人先吃皮。客人壹般是先拿起豬皮蘸上甜醬,再點細糖,這樣煮好的豬皮借助甜醬就能和細糖粘在壹起,味道特別甜脆,還能解悶。只聽見“喀嚓”壹聲,乳豬的皮裂開了,像吃餅幹壹樣脆,吃貨們很難想到烤乳豬的美在於它的皮。然後把豬的屍體拿回來,切成和豬皮壹樣大小的塊,鏟出豬的頭皮(豬額頭上有“王”字的皮就是砒霜)和頰肉,把豬腎切成薄片,做成豬的形狀,再端上桌。奶豬肉鮮香,不用蘸糖,不用蘸甜醬。香港著名美食評論家佐克先生認為烤乳豬的肉用木炭更好,皮和肉之間有壹點木炭味。“皮滑乳豬”壹般是把皮、膏、肉分明的肉片切成片,作為壹個整體吃,要馬上吃。入口又辣又香,口感多層次。近年來,烤乳豬有年輕化(出生後壹個月)和小型化(體重2公斤左右)的趨勢,烤出來的就是所謂的“BB豬……‘幼豬……‘手抓豬’”。吃法也有創新。比如切片的乳豬,上面剁碎,下面油炸包裹,中間夾皮蛋,脆香四溢,回味無窮。再比如把烤乳豬切片,把米飯塞進乳豬肚子裏,用錫紙封好,然後用炭火烤。

來自乳豬的脂肪糊用各種香料浸泡在米飯裏,烤後的味道好得無法用語言形容。而且重視裝飾和美化,如為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做的“金紅色豬皮”,雙眼配壹對紅色小燈泡,更添格調。

金麻皮乳豬

烤乳豬有兩種做法:平爐燒烤和掛爐燒烤。廣州酒家的烤乳豬堅持平爐燒烤,制作方法如下:

1.用小刀從乳豬的肚子上切下背部;將豬頭劈開,取出豬腦,取出兩邊的排骨和肩胛骨,洗凈瀝幹。

2.乳豬內腔抹五香鹽,腌制30分鐘左右,用鐵鉤吊起,瀝幹水分,再將乳豬醬抹在豬內腔腌制20分鐘左右,用特制的燒叉從臀部插入,交叉到扇關節,最後滲透到臉頰。用清水將豬皮上的油汙沖洗幹凈,然後用開水將豬皮淋硬,最後掃去糖醋水,晾幹。

3.將乳豬放入烤箱烤至豬腔只熟,取出。

4.用木棍支撐乳豬,綁住手腳。用油刷豬皮。點燃炭爐,先燒頭和尾,再燒豬的身體,直到皮膚呈金紅色。

鴻運朱槿

這也是麻子乳豬。黑豬入選,腿短身短,體胖。每只重約10 kg,用炭火燒烤。麻皮乳豬的皮咬起來比較松,有點像威化餅,而光皮乳豬的皮簡直是香脆,所以麻皮乳豬似乎更受食客歡迎。

金滿城酒家的梁總說,清明節用乳豬祭祖其實是好意。豬皮是紅色的,肉是白色的。看起來很健康,很好看。

稻草草烤乳豬

南樂傳奇九大件餐廳的稻草烤乳豬,5斤左右的乳豬。乳豬的燃燒過程用的是稻草草,燃燒半個小時左右。因為稻草草的燃點低,不容易燃燒。這樣煮出來的乳豬皮脆,裏面的肉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