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三月三和九月九,是我國古老的傳統節日。人們的印象中,這兩個時間在壹春壹秋的節日,正是春秋風時氣溫和風景宜人的季節,人們紛紛到野外去,壹個是去春遊,壹個是登高。
“沒事不往河邊走”,春遊和登高,都是以遊玩為主,在農村人的眼裏,應該算是沒事,因此就沒有必要到河邊去。 可古人的三月三,人們喜歡到水邊坐著(江、河、溪、池塘等)飲酒,有的還要河邊沐浴、洗腳。而九月九,沒有明確說人們到溪河邊去,但是,到過山裏的人都知道,要想登上高山,必須要沿山谷行走,然後才登上山脊,再沿山脊登上山頂,或者山的高處。走進山谷的時候,就有溪水相伴而行。
在農村,河流與溪流有區別,河要大,溪則要小,但在古代農村人的意識中,溪河是壹回事,沒有明確的界限。
居住在山裏的人,往往把稍大壹點的溪流稱為河,讓真正從大河邊過來的人,聽起來有點好笑,但當地人就是這麽叫的。而有的地方則把河稱之為溪,讓只有小溪地方的人感到驚訝。比如湖南沅江的五大支流,雖然水深灘急,但舊時都能行船,是當時的重要交通要道。然而 歷史 上,則稱這五條比較大的河流為“五溪”。北魏酈道元所著《 水經註》:“武陵有五溪,謂雄溪、滿溪、潕溪、酉溪、辰溪”,指的就是沅江的五大支流。現在人們都不叫溪了,改叫“河”、“江”,只能在地方名字上還保留兩個,壹個是辰溪,湖南懷化的壹個縣名,叫辰溪縣;雄溪,湖南懷化洪江區壹個鎮名,叫雄溪鎮。
三月三和九月九兩個節日,古代人是離不開溪邊河邊的,現在的人,在這兩天,去不溪河邊倒是無所謂。那麽為什麽農村人忌諱到河邊去,並留下俗語:“三月三,九月九,沒事別在河邊走”呢?
三月三是我國傳統的上巳節,時間在農歷三月初三。事實上,古代的上巳節不壹定是三月初三,而是三月上旬的巳日,為“上巳”,也就是說上巳每年在三月上旬的日子會不相同,只是巳日多逢三月初三。魏晉後才固定農歷三月三日為上巳節。
三月三自古以來就沒有統壹的說法,我國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方,有諸多別稱,如現在稱上巳節、元巳、女兒節、中國情人節、春浴日、潑水節、肉孜節、踏歌節、趕歌坡、趕廟會等等。從這裏可以看出,三月三就是古人沐浴、郊遊、會情郎的日子。這些名稱都是比較好聽的,但是,古代還有壹個不太好聽的名字,三月三是我國古代四大“鬼節”之壹,也就是說,三月三又是古代祭祀祖先的日子。
三月三日這壹天,古人來到水邊祭祀,舉行辟災祛邪儀式,稱禊祭。
由此看來,古人所謂的“祓禊”(音fú xì),指的就是上巳日,人們來到在水邊舉行祭禮,用香草浸泡的水沐浴,祓除不祥。
這句話就是對春秋時期上巳節禊祭活動、沐浴場景以及活動結束後回家路上場景的描述。
2、古代民俗的變異:水邊宴飲,郊外遊春
古代三月三有“江渚池沼,曲水流杯”之說,《荊楚歲時記》中說: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每到三月初三這天,官民都走出家門,來到野外江河、小洲、溪水、池、沼的邊上,引水做出彎彎曲曲的水渠,然後“流杯”飲酒。
宋代吳自牧撰寫的《夢梁錄·三月》說:
“曲江”不是指江河的具體地名,而是指江河的拐彎處,或者人工引江河水的彎彎曲曲水渠。人們就在“曲水”水邊“流杯”飲酒取樂。當然,後來人們把飲酒的溪河及水渠邊都稱“曲江”,這也是後人借古風之意。不過也不排除,古人每到三月三,聚集到壹些景色優美的溪河邊,或水潭邊去遊玩,久而久之就把這地方的名稱固定下來,叫做曲江。比如說《南嶽記》說:
曲水壇這個名稱就是被後人固定下來的,至今依然沿用這個名字。
踏青,就是春天草長鶯飛之時,郊外散步遊玩,也有的叫春遊。至於“曲水流杯”之中的“流杯”,在古代是壹種 遊戲 似的飲酒方式。人們在水邊聚會飲酒時,把酒杯放在流水之中,酒杯在水中流動時,經過彎曲的水渠,停在哪個人的前面,這個人就要取杯喝酒。這與後人酒席上行酒令的壹些 遊戲 規則類似。
3、“曲水”風俗起源在古代的不同說法
南朝梁人吳均,寫了壹部神話誌怪小說集,書名叫《續齊諧記》,書中講述了壹段故事,晉朝初年,摯虞和束皙兩人,對“曲水流觴”的起源問題,在晉武帝面前有過壹場爭論。
晉武帝司馬炎是晉朝的開國皇帝。有壹天,晉武帝問尚書摯虞:“現在三月初三,引水成曲渠,流杯飲酒,這樣做的寓意是什麽呢?”
摯虞回答道:“東漢章帝(註:東漢章帝,即東漢第三位皇帝劉劉炟,漢光武帝劉秀之孫)的時候,平原縣壹個鄉村中有壹位叫徐肇的人,三月初,他妻子生了三個女孩,可是三天內陸續夭折了。村裏的人都認為是壹件非常邪門的事,以為是中了某種邪氣。為了祛除邪氣,村裏的人們手牽手,到河水邊去清洗。他們把酒杯放在水裏,任酒杯隨水流飄去。曲水的起源就是從這裏來的。”晉武帝說:“如此說來,曲水之說不是什麽吉祥之事。”
尚書郎束皙不認可摯虞的說法,他向晉武帝解釋道:“摯虞這個年輕人,對這個典故太不了解了,這種說法是沒有道理的。還是讓我來說說這個典故的來源吧。”
束皙接著說道:“這個典故的出處有兩種說法。典故的出處之壹,周朝時期,周公旦選定洛邑為東都。東都建成後,周公旦借流水泛杯飲酒,因此《逸詩》(註:《詩經》並 非足本,其記錄的305篇以外的詩稱逸詩)上有詩句說: ‘羽觴隨波流。’ 典故的出處之二,秦昭王於三月上巳日,在黃河的壹處拐彎處飲酒的時候,忽然有壹個金人從東邊走出來,將壹把水心劍獻給了秦昭王。金人對秦昭王說:‘這把水心劍可以讓妳統治西夏,使秦國強盛起來。等到秦國強大並稱霸諸侯的時候,妳就要在這個地方修建曲水祠。’後來秦國果然強大稱霸,至此以後,西漢和東漢就將這種風俗沿襲下來,天下江河拐彎的地方,就成後來人們在三月三日這天非常繁盛的聚會之所。”
晉武帝稱贊道說:“真是講得好了!”於是, 晉武帝賞賜了束皙,所賞之物為黃金十五斤。可憐年輕的摯虞太稚嫩,姜還是老的辣,人家走過的橋比妳走過的路還長。這下可倒黴了,被晉武帝降職使用,還得到基層磨練壹下。於是摯虞只得卷起鋪蓋,到陽城縣做縣令去了。
4、 古代不同階層,三月三的風俗有差異
上節所講的故事中,摯虞和束皙的說法,誰對誰錯呢?
其實從民俗學的角度來說,兩人都沒有錯,這兩種說法當時就應該都是存在的。束皙說的是在帝王將相及士族階層流傳的生活習俗,而摯虞說的則是鄉野百姓生活習俗。其實,古代各地已形成不同的習俗,《禮記·曲禮上》就有:
也就是說, 上巳節的風俗,從魏晉時期開始,就出現了兩極分化,有兩種不同的說法。城市士民階層,在上巳節那天,曲水禊飲、踏青;而農村,則依然是“祓禊”,香熏草藥沐浴,希望洗去災禍和病根。
胡樸安著《中國風俗》壹書引用《通州高誌》的記載:“三月三日,病創者多以長流水洗之,即古人修禊遺意。”也就是說,直到清代,直隸通州(今北京市通州區)民間在三月三日那天,依然有“病創者”到河邊洗濯,希望洗去災禍和病根。
無獨有偶,南方壹些山區,三月三這天,至今還有婦女有用草藥熏蒸沐浴的習慣,稱之為“祛風”,草藥也稱為“風藥”。只是熏蒸沐浴都是在家中,沒有到河邊去洗,這可能與 歷史 上長期處於封建 社會 有關,有封建禮制在,女人哪敢到河裏去沐浴?這也許就是“修禊遺意”,因 社會 的變化,風俗中發生變異。
5、民間關於三月三為“鬼節”的說法
民間傳說,三月三這天,與傳統的中元節、寒衣節類似,長時間被關天冥府的鬼魂,要放風壹天,接受陽間親人的祭祀。這也是現在壹些地方,三月三為祭祖節的原因。這自然也應該是古代上巳節為祭祀節的遺風。
傳說,那些被放出來的鬼魂,有主者直奔向生前的家中,接受後人的祭品和錢財,無主者則找不到要去的方向,在人間四處遊蕩,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孤魂野鬼”。
三月三民間祭祀活動大多在水邊,人沒有事的時候,盡量避免到河邊去。這其中有兩種說法。第壹種,民間認為河水是連接人間與陰間的通道。舊時,民間迷信活動的中送邪祟,就送到河邊。第二種,河裏有“水鬼”,即歷來溺水而亡者,在萬物復蘇時的三月三,以前溺水而亡者急於尋找替身,它們才能超脫,壹旦讓“水鬼”纏身,在將來的日子易落水而亡。
這些說法都是舊時代民間的迷信說法,也正是因為那時有這種落後而愚昧思想的存在,讓人們對三月三這天的河邊產生了壹種恐懼心理。
6、“三月三,沒事別在河邊走”的解釋
人們對“三月三”不同的理解,主要體現在舊時代不同的階層之間,也就是城鄉之間的差別。他們生活的條件不同,生活的環境不同,生活方式不同,會有不同的思想觀念。
城市的官僚階層、士族階層,他們生活衣食無憂,安富尊榮,有了物質上的滿足,追求的自然就是精神上的享受。因此,陽春三月,春暖花開,他們紛紛走出家門,水邊宴飲,郊外遊春,三月三就成為他們約定俗成遊玩的日子。
農村中的村民則不同,他們過著的是節衣縮食的貧窮生活,每日為生計發愁。陽春三月,正是春耕生產的大忙季節,農活都幹不完,壹年之計在於春,春天不下種,何望秋來收?他們哪有條件去水邊宴飲?至於郊外遊春,他們長年居住在山野田園,早就勞作在春天裏,用不著學城裏人的雅致,很多的人倒是夢想是能到繁華的街市走壹趟,見見世面。這與城裏人的觀念是相反的。
舊時,農民最害怕的就是生病,壹個家庭壹旦有人生病,就是壹場災難。由於人們對“病”的認識不足,把病看成是“災”和“邪”,有的認為是有“鬼”作祟。他們希望身體 健康 ,就得“辟災祛邪,祓除不祥”。於是,三月三日這天,“病創者多以長流水洗之”。也有的地方,三月三這天,以迷信的形式到河邊去“送鬼”。
因此,農村就有了“三月三,沒事別在河邊走”的三個理由。
壹是河水不幹凈。 “病創者”三月三日用河水洗過,河水帶有“病”,還是遠遠地躲開好,免得疾病染身。
二是河邊“不潔”。 按舊時迷信的說法,既然三月三這天,有人把“災”和“邪”送到了河邊,這天的河邊就滿是“災”和“邪”,到河邊就會招惹“災”“邪”。
三是很現實的問題。 農民是靠勞作為生,他們把城裏人的“水邊宴飲,郊外遊春”看成是“遊手好閑”,侈靡浪費,農村人學不了這種“風俗”,這是白白浪費“陽春”。到河邊看到這些水邊宴飲場合,會把村裏的“風氣”帶“壞”,還是眼不見為凈,耳不聽為清。這壹說法非常現實,比前面迷信的說法要靠譜得多。
其實,“三月三,沒事別在河邊走”這句話,農村講得不是很絕對,說的是“沒事”的時候,才不在河邊走。但是,農業生產勞作,必須在河邊走,那是“有事”,而且做的都是正經農事,當然可以到河邊走的,要不就耽誤了春耕生產。這就是這句俗語很有意思的地方。
我國古代的重陽節,以“登高”為標誌,而登高的目的就是為了“辟邪”。
這壹說法,《續齊諧記》也有記載。東漢年間,傳說汝南(今河南上蔡西南)有壹位著名的道士,他有預知未來之事的神通。道士有壹個徒弟,名字叫桓景。壹天,道士預言說,桓景全家在二九相重這壹天,即九月九日,會遭大難。若要避開這場災難,除非這壹天,他的全家人不能呆在家裏,而是身上插上茱萸,還要帶著菊花酒,到高山上去躲避壹天。
桓景壹聽可嚇壞了,他按照師傅說的話去做了。晚上,他們全家人從躲避的高山上回到家裏時,看到家裏的牛、羊雞、狗等家禽家畜全部都死了。這個時候,道士也來到桓景的家中,他對桓景說,這些死去的家畜,就是代桓景全家受了災禍。
從此以後,民間興起了九月九日登高避邪的風俗。我國傳統節日大多離不開吃喝,後來,壹些文人雅士為了增加登高的情趣,登高時還要舉行野宴,喝菊花酒。登高野宴也就成為重陽節俗的中心內容。
既然三月三暮春時,地氣下降,天氣上升,適合人們出門踏青,春遊。九月九日,地氣上升,天氣下降,天地之氣交接,人們出門秋遊,而這天出遊後,逐漸進入寒冷的冬天,民間把重陽登高稱之為“辭青”。
那麽,九月九日這天,為什麽人們不能到河邊去行走呢?主要是古人認為,地勢越低,不正之氣就越多,而河流是每個地方相對來說最低的地方。本來人們就是為了避免邪氣才登高,如果往河邊去,就會接觸更多的不正之氣。不到河邊去就是為了避免這壹點。
這種說法,與三月三有同樣的道理,說的是九月九這天沒事才不要到河邊去,有事要做,則不再忌諱之列,可以到河邊去。看來,舊時農村人為了不耽擱農活,在風俗和勞作之間,還是以勞作為重,並不是壹律禁止到河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