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為什麽能勝項羽?能說說具體原因嗎?
劉邦勝項羽的原因“秦失其鹿,天下***逐之,捷足者先得。”劉邦和項羽雙雄並起,叱咤風雲,合力滅秦,奪得天下,又壹分為二,豆萁相煎,勢不兩立,經過曠日持久的楚漢相爭,最後以劉邦的勝利和項羽的失敗而告終。究其原因,歷來眾說紛紜。範文瀾先生說:“推究劉項勝敗的原因,主要在於劉邦的擁護者是廣大農民特別是舊秦國農民,項籍的擁護者只是些野心的領主殘余分子。兩人所依靠的力量不同,因之後果也不同。”項籍“代表領主殘余勢力,要把社會倒退到秦以前的舊時代去,阻撓歷史前進的趨勢,他只能成為壹蹶不振的可憐蟲”。(《中國通史簡編》)至“文革”中,此說被利用於“批儒評法”,進壹步上綱上線,說劉邦是法家,主張統壹,是進步勢力;項羽是儒家,主張復辟分裂,是反動勢力。給他們二人貼上“階級”和“路線”的標簽,只不過壹廂情願,並不符合歷史事實。劉邦和項羽的起義,是陳勝、吳廣率領的農民起義的壹部分,順應了天下反秦之暴政的歷史潮流,客觀上都代表了農民的利益,難分彼此。而在主觀上,兩個人都懷著做皇帝的野心揭竿而起,不管誰做了皇帝,都想統治整個中國,亦無所謂孰優孰劣。當初見到秦始皇的出巡的威儀,劉邦說:“大丈夫當如是也!”項羽說:“彼可取而代也!” 這便是他們最坦率的自白。至於劉勝項敗的原因,劉邦本人在做了皇帝之後有壹番很為得意的“經驗總結”。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天下大定,高祖置酒雒陽南宮,向群臣發問:“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項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都武侯高起、信平侯王陵答道:“陛下慢而侮人,項羽仁而愛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與天下同利也。項羽妒賢嫉能,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戰勝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但是劉邦卻說:“公知其壹,未知其二。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裏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魏,不絕糧道,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壹範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長期以來,論者多數以劉邦的見解為基礎,從劉項兩人在謀略和用人方面的強烈反差來分析劉勝項敗的必然性,與前引“階級”和“路線”的分析相比,倒更令人信服壹些。 然而,這個答案還不是問題的全部。項羽的失敗,還有壹個致命的直接原因,兩千年來壹直被史學家們忽略。前引高起、王陵所說“陛下慢而侮人,項羽仁而愛人”這句話至關重要。對於劉邦的“慢而侮人”,人們印象很深刻,最典型的事例就是他蔑視知識分子,往儒冠裏面撒尿。而對於項羽的“仁而愛人”,則完全不予註意。項羽這個人的確可以稱得上殺人如麻的魔王。早年他攻襄城,由於久攻不下,壹旦獲勝,就對手無寸鐵的百姓大加殺戮,“襄城無遺類皆坑之”。進軍鹹陽的時候,新安壹戰,又“夜擊坑秦卒二十余萬人”。他“引兵西屠鹹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後來城陽之戰“北燒夷齊城郭宮屋,皆坑田榮降卒,系虜其老弱婦女。徇其至北海多所殘滅”,外黃壹戰竟然要將城中15歲以上的男子壹律坑殺……他壹生殺了多少人,恐怕數也數不清,不僅殺“敵人”,而且殺俘虜,殺百姓。然而,正是他的敵對陣營中的高起和王陵說他“仁而愛人”,這又怎麽解釋?高起、王陵是漢臣,在漢高祖劉邦面前,他們不可能違背事實,為項羽塗脂抹粉,而且劉邦也沒有反駁,可見“項羽仁而愛人”已是當時人們普遍的看法。司馬遷不以成敗論英雄,為項羽破例地作《本紀》,將其功其過其得失都秉筆直書,當然難能可貴。但司馬遷畢竟也是漢臣,他不可能有意美化項羽,把不存在的美德強加於其身。“項羽仁而愛人”之說,必有所本。“仁”是什麽?孔子曰:“仁者愛人。”曰:“博施於民而能濟眾。”曰:“誌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孟子曰:“為天下得人謂之仁。”曰:“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曰:“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壹正君而國定矣。”項羽生性殘暴,少時“學書不成學劍”,未必讀過多少聖賢書。但他畢竟出身於貴族世家,耳濡目染孔、孟倡導的“仁義禮智信”這壹套道德規範,雖不壹定信服,卻難以擺脫其約束。也正是這壹點,成為他的致命弱點,在楚漢相爭之中幾個關鍵時刻都表現出來。 公元206年(前206年,衛註),項羽擺下“鴻門宴”,欲殺劉邦。以當時的軍事力量而言,項羽擁有40萬大軍,號稱百萬,而劉邦僅10萬,號稱20萬,懸殊很大。劉邦戰戰兢兢,俯首稱“臣”地來見項羽,根本不是對手。當時,項羽想殺掉劉邦,簡直易如反掌!然而他並沒有這樣做,最大的障礙不在劉邦,也不在暗中幫助劉邦的項伯,而在項羽的內心世界。樊噲帶劍擁盾闖帳時所說的那番話,正中他的要害:“懷王與諸將約曰:先破秦入鹹陽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鹹陽,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閉宮室,還軍霸上,以待大王來。故遣將守關者,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勞苦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賞,而聽細說,欲誅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續耳,竊為大王不取也。”不管劉邦、樊噲的實際行動如何,至少在理論上滿口仁義道德,頭頭是道,理直氣壯,咄咄逼人,項羽竟無言以對。“義帝”楚懷王是他和劉邦擁立的,“先破秦入鹹陽者王之”是***同約定的;如果他殺了劉邦,就毀了約,把自己陷入“不仁不義”的被動地位。而實際上,“義帝”只是個傀儡,劉邦和各路將領都懼怕項羽,他即使背叛義帝,殺了劉邦,也無人敢說什麽。但他自己的內心深處有壹個“道德法庭”,阻止他那樣做。於是,不顧範增的勸阻,項羽放虎歸山了。這是項羽的壹次重大失誤。正如範增事後所說:“唉!豎子不足與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事實證明,這次失誤造成了項羽的終生遺憾。劉邦死裏逃生,得以休養生息,等到羽翼豐滿,項羽再想消滅他,就難了。 公元前203年,在鴻溝為界的廣武戰場,項羽為了要挾劉邦,曾經做了壹個水平不高的手腳,把劉邦的父親抓了來,隔岸綁在高俎上,對劉邦說:“今不急下,吾烹太公!”他滿以為,劉邦為盡孝道,壹定會向他讓步。卻不料劉邦完全不為所動,從容答道:“吾與項羽俱北面受命懷王,曰:約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爾翁,則幸分我壹杯羹!”這壹招又失算了。他本來是以道德為武器,想制服劉邦,不料反為劉邦所制。劉邦這個人,為了全局利益,對於局部的必要的犧牲毫不憐惜。即使他的父親真的被項羽所烹,也決不妥協。“治大國若烹小鮮”,“烹”壹個太公又算什麽?!何況他深知項羽的弱點。項羽既然和他“約為兄弟”,若烹了太公,就會落下“不孝”、“不義”的罪名,所以他斷定項羽決不敢烹!而劉邦自己呢?他從彭城逃跑的時候,為了減輕負擔,讓車子跑得更快壹些,以擺脫楚軍的追擊,曾經幾次把自己的兒女踢下車!他心裏只有自己,哪裏還顧得上道德!可是在必要的時候,他又撿起道德這面旗幟,為自己大造輿論。項羽殺了“義帝”,劉邦借此做足了文章,為“義帝”發喪,聯合諸侯討伐“不義”的項羽,又擊中要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