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傷感說說 - 為什麽我們的時鐘上只標有12小時而不是24小時呢?

為什麽我們的時鐘上只標有12小時而不是24小時呢?

記錄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麽,保護兒童愛問的天性。

雨林班的壹個孩子問了壹個問題:

為什麽我們的時鐘上只標有12小時而不是24小時呢?

現在,幾乎所有的國家都采用了24小時制。

既然壹天24個小時

再說時鐘問題之前,我們說說壹個地理知識:太陽運動所引起的太陽高度角的變化所決定的子夜零點到正午十二點,太陽高度角從0度到90度,然後再依次遞減,最後回歸到子夜,也就是又回歸到0度。

原來在古代,人們就會用太陽的運動測量時間。可晚上沒有太陽,所以只好測量白天的12小時。古代的人根據太陽東升西落,它所照射的物休的影子也會隨著移動。通過對這個自然現象的觀察,學會了計算時間,發現了日晷。就這樣,我們延續了古人的習慣,才會有現在的12時。

再說,如果時鐘是24小時,每小時的刻度太小只有15度,不便於我們的觀察,並且機械差會更大,視覺差也會很大,並且如果是手表看起來就更密了。而12小時,每小時的刻度就有30度,自覺感會更好。

79年,加拿大鐵路工程師伏列明提出了“區時”的概念,這個建議在1884年的壹次國際會議上得到認同,由此正式建立了統壹世界計量時刻的“區時系統”.“區時系統”規定,地球上每15°經度範圍作為壹個時區(即太陽1個小時內走過的經度).這樣,整個地球的表面就被劃分為24個時區.各時區的“中央經線”規定為0°(即“本初子午線”)、東西經15°、東西經30°、東西經45°……直到180°經線,在每條中央經線東西兩側各7.5°範圍內的所有地點,壹律使用該中央經線的地方時作為標準時刻.

這種世界時區的劃分以本初子午線為標準.從西徑7.5°到東經7.5°(經度間隔為15°)為零地區.由零時區的兩個邊界分別向東和向西,每隔經度15°劃壹個時區,東、西各劃出12個時區,東十二時區與西十二時區相重合;全球***劃分成24個時區.各時區都以中央經線的地方平太陽時作為本區的標準時.

這個是人為規定的,如果那時候人們規定10,也許現在就是10了

因為24小時分為白晝和黑夜,所以鐘表上的數字就分為0~12了.

很多與天文現象有關,像壹年(地球公轉太陽壹圈)、壹個月(月亮公轉地球壹圈);不過也有許多與天文無關的,純粹是因為某些人文因素,如民俗、政治、宗教等等而制定出來的,比方說壹星期七天、壹天24小時等,都與天文現象無關。我們壹般把壹天分成24小時的制度,當成埃及人的發明。不過,如果妳要問為什麽是24小時?而不是18小時?或是26小時?呵呵,這也許只能穿越回到古埃及時代,去問問古埃及人了! 我國從宋代 (約壹千年前) 以後,每個時辰又細分為「初」和「正」兩部分,比如,「子初」指的是 23:00 到午夜 0:00之間的壹個「小時 (較小時辰)」,「子正」指的是午夜 0:00 到淩晨 1:00 之間的壹個小時。這個便攜式的赤道日晷就是將正午到次日正午的時間按「初」和「正」分為 24 個時段,與現今時刻的制度是不謀而合的,「小時 」之稱也由此而來。 約在五百年前 (公元 1504 年) ,西洋人華耳 (walther) 發明了機械時鐘。 1656 年惠更斯 (c. huygens) 將鐘擺加裝在機械時鐘後,原本不很可靠的時鐘就準確了。他們早先在鐘面上就標示出白天和晚上加在壹起的整整 24 小時,後來也被稱之為「平均太陽日」。 地球除了自轉外,還有繞行太陽公轉的現象,那麽由地球自轉定出的「壹天」是不是正好 24小時?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地球依循右手表征方式約 365.25 天繞行太陽壹圈,當地球自轉壹圈的時間,它在公轉軌道上也約走了 1 度,所以壹天約略少於 24小時 !

北緯30度,主要是指北緯三十度上下波動五度所覆蓋的範圍,北緯30°線貫穿四大文明古國,是壹條神秘而又奇特的緯線。

鐘是人類最早發明的物品之壹,原因是需要持續量測時間間隔,有些自然的時間間隔(如日、閏月及年)可以用觀測而得,較短的時間間隔就需要利用時鐘。

數千年計時設備的原理也有大幅變化,日晷是利用在物體在壹平面上影子的變化來計時,計算時間間隔的儀器也有許多種,包括最廣為人知的沙漏。配合日晷的水鐘可能是最早的計時儀器。

歐洲在1300年發明了擒縱器,後來也創作了第壹個機械鐘,可以利用像擺輪之類的振蕩計時設備。發條驅動的時鐘約在15世紀出現,鐘表業約在15世紀至16世紀開始發展,1656年發明了擺鐘。

因此在計時的準確性又進壹步提升,當時因為航海導航對時間的精確性要求,也帶動時鐘可靠性及精確性的提升。電子時鐘在1840年申請專利,二十世紀電子學的發展產生了可以完全不用機械機芯的時鐘。

現在時鐘內的計時元件是諧振子,壹個會以固定精準頻率振蕩的物體,諧振子可能是單擺、音叉、石英晶體,或是原子在發射微波時電子的振蕩。

類比型的時鐘會用指針及角度表示時間,數位時鐘則是用數字的方式表示,有兩種時間表示法:十二小時制及二十四小時制。

大部分數位時鐘都是用電子設備及液晶、LED及真空熒光顯示器來顯示時間。時鐘功能也是現在電腦、手機的標準功能之壹。

為了方便性、距離、電話或是失明人士的需求,有用聲音報時的聽覺時鐘。為了盲人需求,也有用觸摸方式可以感知其時間的盲人時鐘,其中有些類似傳統時間,但調整其設計,可以直接觸摸表面得知時間,但又不會影響計時功能。計時技術也在持續演進之中。

擴展資料:

原始人憑天空顏色的變化、太陽的光度來判斷時間。古埃及發現影子長度會隨時間改變,發明日晷在早上計時,他們亦發現水的流動需要的時間是固定的,因此發明了水鐘。古代中國人亦有以水來計時的工具——銅壺滴漏。

中國除了用水流來計時外,中國古代民間亦有利用燃點線香來計量時間。龍舟報時更香就是利用燒香來計時的儀器,它更設有定時響鬧的作用。

龍舟上掛了數條兩端系著金屬球的幼線,線下放了燃著的香。每隔壹段時間,香便會燒斷壹條線子,當金屬球跌進下面的盛器時,便會發出報時響鬧。這種燒香時計最早見於宋代的文獻中。

用更香來計算時間的精度不高,但由於它簡單易行,極之適合民間使用,所以曾經十分流行。據文獻記載有些更香可燃燒壹晝夜,有些甚至可以燃燒至壹個月。

公元1088年,宋朝的科學家蘇頌和韓工廉等人制造了史上首座以水力作自動化機械操作的水運儀象臺,它是把渾儀、渾象和機械計時器組合起來的裝置。

它以水力作為動力來源,具有科學的擒縱機構,高約12米,7米見方,分三層:上層放渾儀,進行天文觀測;中層放渾象,可以模擬天體作同步演示;下層是該儀器的心臟,計時、報時、動力源的形成與輸出都在這壹層中。

公元1276年,中國元代的郭守敬制成大明燈漏。它是利用水力驅動,通過齒輪系及相當復雜的凸輪結構,帶動木偶進行“壹刻鳴鐘、二刻鼓、三鉦、四鐃”的自動報時。

自宋起,十二時辰分初正即廿四小時系統,壹刻即今天的十五分鐘,其準確度較德國之桌鐘早三百多年。

公元1283年在英格蘭的修道院出現史上首座以砝碼帶動的機械鐘。

13世紀意大利北部的僧侶開始建立鐘塔(鐘樓),其目的是提醒人禱告的時間。

公元1360年詹希元創制“五輪沙漏”,以齒輪、時刻盤合成。

16世紀中在德國開始有桌上的鐘。那些鐘只有壹支針,鐘面分成四部分,使時間準確至最近的十五分鐘。

公元1657年,惠更斯發現擺的頻率可以計算時間,造出了第壹個擺鐘。1670年英國人William Clement發明錨形擒縱器。

公元1797年,美國人伊萊·泰瑞獲得壹個鐘的專利權。他被視為美國鐘表業的始祖。

公元1840年,英國的鐘表匠亞歷山大·貝恩發明了電鐘。

公元1946年,美國的物理學家伊西多·拉比博士弄清楚了原子鐘的原理。於兩年後,創造出了世界上第壹座原子鐘,原子鐘至今也是最先進的鐘。它的運轉是借助銫、氫原子的天然振動而完成的,它可以在300年內都能準確運轉,誤差十分小。

18到19世紀,鐘表制造業逐步實行了工業化生產。

20世紀,開始進入石英化時期。

21世紀,根據原子鐘原理而研制的能自動對時的電波鐘表技術逐漸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