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傷感說說 - 三國時期的周瑜是怎麽的壹個人,後世是如何評價他的?

三國時期的周瑜是怎麽的壹個人,後世是如何評價他的?

周瑜是壹個什麽樣的人? 《三國演義》中,羅貫中刻畫的周瑜是心胸狹窄,肚量小的狠角色,死前的壹句“既生瑜何生亮”足以說明他的性格,《三國演義》描寫的心胸狹窄的周瑜是羅貫中為了襯托諸葛亮而刻意塑造的配角形象,是藝術處理,不可當真,“三氣周瑜”當然就更是毫無歷史根據,周瑜最後是病逝於出征途中。可是陳壽在《三國誌》中刻畫的卻更近於歷史中的人物。 其實周瑜既然能助孫權統壹江東足以說明其軍事才能和為人,這點也可以從《三國演義》的題材中略知壹二,小說畢竟要刻畫的部分是占大部分的。周瑜自幼與孫策交好,孫策初崛起時周瑜隨之掃蕩江東,並送錢糧物資助孫策成就大事。袁術仰慕周瑜的才幹,欲聘周瑜為將,但是周瑜以袁術難成大事而拒絕,其後設法正式投奔孫策,與孫策壹起南征北戰,為打江東基業立下汗馬功勞,深受孫策信任。孫策遇刺身亡後,周瑜與張昭壹起***同輔佐孫權,執掌軍政大事。曹操消滅袁紹後,威逼孫權送兒子為人質,周瑜誌向高遠,勸阻孫權送質。赤壁大戰之時,力主抗曹,並慧眼預見到曹軍的劣勢和我軍的優勢,指揮全軍在赤壁、烏林大敗曹軍,是為三國歷史上最經典的以少勝多的戰役。其後又成功地攻克了荊州戰略要地南郡,曹仁敗走。赤壁之戰後,周瑜向孫權建議出兵攻取蜀地,消滅張魯,吞並劉璋,與曹操二分天下,周瑜在江陵進行軍事準備時死於巴陵,時年三十六歲。 翻開正史,可以發現本傳中的周瑜毫無缺點,確實是個完美之人。英雄應為“聰明秀出為之英,膽略過人為之雄”(劉劭《人物誌》),再加上壹條道德高尚。周瑜除了符合上面說的三點外,從另壹個角度說他的完美,可說他是壹個有德、有才、有風度、有朝氣的人。先說德:他舉賢薦能,可比鮑叔;折節為國,可比藺相如;謙禮忠君,無人能比;性度恢弘,眾將誠服。次說才:他弱冠征伐,為東吳開國立下汗馬功勞;赤壁又力挽狂瀾立下頭功;後又親冒矢石為東吳開拓荊州,豐功偉績不去多提,單說當時人對他的評價,他的文武全才在時人眼中已萬眾矚目了,“英雋異才”、“王佐之才”、“年少有美才”、“文武韜略,萬人之英”,這些就是時人對周瑜才智的評價,而且說這些話的都是當時第壹流的人物,周瑜的有才本已公認沒必要再多做文章了。 再說風度:周瑜是出名的儒將,其雅量高致。老將程普因周瑜年輕地位卻比自己高,對他不服,多次當面侮辱他,周瑜都不跟他計較,程普最後被周瑜的才華和品德所折服,感動得說:“與周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和他成為好友。而且周瑜精通音律,雅量高致,即使在喝醉時也能聽出曲中的謬誤,因此史書記載民謠雲:“曲有誤,周郎顧”、“ 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非比那些粗莽武夫,是壹個風雅超群的人物。只壹句“遙想公瑾當年”其人其貌已使人多麽心馳神往了。最後說說他的朝氣,周瑜不僅具德、才、風度,他又獨具壹種朝氣,壹種銳意進取自信豪邁的英霸之氣。對自己人他是謙遜有禮的,但對敵人和挑戰他又表現出蔑視和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在劉備和周瑜在赤壁戰前相會時,當劉備說起兵力太少,周郎“此自足用”“操自尋死爾”的回答是多麽有氣勢,而劉備的拖延在後相比又是多麽的猥瑣。周瑜的謀略也無不透出這種先發制人,銳意果敢的氣質,這就是最令人羨慕的“英才天縱”了。但周瑜的豪邁和關羽之流的狂傲又有本質區別,因為他的自信是建立在合理的分析謀劃基礎上的,非比關羽之流無謂的狂傲換來的只是身敗名裂,正因為此周瑜是成功的。他的這種氣質和孫策相象,但孫策又是輕佻和嗜殺的,周瑜卻是從容嫻雅的,就象有人說的他的氣質是孫策和諸葛亮的結合,在周瑜身上剛和柔就這麽恰到好處的結合了。  如此壹個剛柔相濟的人物,又有無可挑剔的優秀品格和令人贊嘆的文武宏才,加之上天又特別偏愛給了他俊美的外貌,內外皆秀又風度翩翩,他稱不上完美又有誰能稱得上呢?所以復旦大學錢文忠教授說,周瑜是壹個在官場、戰場、情場場場得意的人,他是中國男性乃至亞洲男性所仰慕的對象。用壹句話形容周瑜實在是再合適不過了,他可謂人如其名:周瑜就象他的名字壹般如瑾似瑜,是壹塊完美無瑕的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