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傷感說說 - 詩詞故事

詩詞故事

詩詞故事|清明上河園和清明上河圖

這次我們從北京開車回老家。本來我們打算在洛陽休息。沒想到,出了北京,經過河北的時候,因為大霧,高速封路耽誤了三個小時,所以臨時改變計劃,去了開封。本來想去看看夜景,沒想到開封已經9點多了。另外路上太累了,不得不放棄夜景。

第二天早上,我準備和家人去逛清明上河園。沒想到壹個累得開不了車,壹個起不了床,就騎車去了清明上河園。

去之前補了壹下關於清明上河圖的知識:清明上河圖,中國傳世十大名畫之壹。是北宋的風俗畫,也是北宋畫家張擇端見過的唯壹壹幅傑作。這是國寶,現在在北京故宮博物院。

《清明上河圖》寬24.8厘米,長528.7厘米,絹本彩色。作品以長卷的形式,生動記錄了12世紀中國北宋都城東京(又名汴京,今河南開封)的城市面貌,以及當時社會各界人士的生活狀況。它是北宋都城汴京繁榮的見證,也是北宋城市經濟狀況的寫照。

這在中國乃至世界繪畫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在這幅五米長的畫卷中,* * *繪有大量各種人物、牛、騾、驢等牲畜、汽車、轎子、大小船只、房屋、橋梁、城樓等特征,反映了宋代建築的特點。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清明上河圖》的場景雖然熱鬧,但並不是繁華的城市景象,而是壹幅有緊迫感的“繁華險象圖”。官兵偷懶,納稅很重。《清明上河圖》描繪了北宋都城東京(今河南開封)的情況,主要集中在汴京及其兩岸的自然風光和繁華。

?清明上河圖是當時的壹種民俗,就像今天的節日聚會壹樣,人們借此參與商業活動。整張地圖大致分為三個部分:汴京郊外的春景、汴河風光和城內的集市。

輕輕打開這張圖,妳會看到小溪旁的路上有壹隊駱駝隊,從東北的汴京城過來,五頭毛驢[4]負重前行。前面的馬夫趕著領頭的牲畜到拐角處的橋上,後面的搬運工用鞭子趕著狼群前進,目的地很快就要到了。從馱工熟練地駕馭著馱隊的樣子,就可以知道他們是行走多年的老馬。

?壹艘小舢板栓在橋旁的樹樁上,幾間小農房有條不紊地散落在樹叢中。幾根高高的樹枝上有四個烏鴉巢,看起來和烏鴉巢的方式和高度壹樣。打谷場上有幾臺石磨,是秋收打谷用的,這個時候還閑置在那裏。羊圈裏有幾只羊,羊圈旁邊好像有個雞鴨圈,好像圈裏養了壹大群雞鴨。多麽寧靜的農村景象啊,令人驚嘆的是,1000多年前的宋朝,農業和水產養殖業竟和世界壹樣發達。

再看圖片,是農業和商業的交界處。右邊是壹隊已婚夫婦,從北邊慢慢拐過來。在馬的後面,新郎騎著壹匹棗紅馬。馬的後面有壹個搬運新娘嫁妝的搬運工,馬的前面有壹個拿著新娘梳妝盒的人。前面的轎子應該是新娘的座位,因為轎子的表面裝飾著各種植物和花卉,可謂“轎子”。轎子這個詞來自這個民俗,因為它是新娘結婚時乘坐的交通工具。轎子後面,壹個挑夫扛著壹車魚,表示女方家祝丈夫富貴魚(其余)。

從朱元璋時期開始,清明節掃墓開始流行。所以僅憑清明兩個字說這支隊伍是從墳墓中歸來是不恰當的。應該是照顧親戚結婚的團隊。

?茶館附近的壹戶農家有兩頭奶牛。雖然附近發生了如此驚天動地的事件,但兩頭牛卻無動於衷。他們還在悠閑地反芻。遠處田裏的秧苗茁壯成長,農民們正在給它們澆水施肥。

?南方的壹對夫婦旅行,雇了兩只動物和壹個搬運工,壹個搬運工帶著他們旅行需要的東西慢慢向東南走去。

茶館前面的街對面有壹家旅館。因為不經營早餐,所以高舉橫幅招徠顧客的速度很慢。酒店位於散貨碼頭,生意自然很紅火。只是客人都在忙生意,沒時間吃喝。妳看到碼頭上的貨主正在清點要發往某地的貨物,碼頭工人正在堆碼貨物,準備根據貨物位置的遠近及時安排裝卸。據說船會先上後下。另壹艘船也在卸貨。在這棵200年老樹的枝葉縫隙中可以看到粗大的桅桿和繩索。也應該是排水量在60到70噸左右的大船。在旅館和茶館之間的街道中間,有壹個人在叫算命先生。

過去幾個店鋪都是汴梁大道的主幹道。主要道路兩側有許多商店,被貨運碼頭和貨物倉庫所包圍。這個貨物倉庫地理位置非常優越,周圍街道四通八達,南面靠近深水港。港口裏停泊著幾艘船,輪流裝卸貨物。碼頭附近的壹艘船正在卸貨。幾個碼頭工人正在把裝著食物的麻袋扛下船,船倉裏有人在翻箱倒櫃裝貨。待裝卸的船只停泊在倉庫碼頭附近。水手長上船後,吃飯,開船。倉庫前的水手長剛結完帳,正要上船。途中,他偶然遇到壹個熟人,心中想著向前航行,卻無法讓熟人或朋友慢下來。他在急切中與他謙和家常,最後握拳敬禮離開。此時腳步已經轉向,沖向小船的樣子已經超脫。

汴河是北宋重要的交通樞紐和商業動脈。從圖中可以看到人口密集,商船雲集。有人在茶館休息,有人在看算命,有人在飯店吃飯。還有賣掃墓祭品的“王氏紙馬店”。河裏的船只來來往往,首尾相連,或由纖夫牽引,或由船夫劃槳。有的滿載貨物,逆流而上,有的緊張地靠泊卸貨。橫跨汴河的是壹座大型木拱橋,結構精巧,造型美觀。如飛虹,故名虹橋。有壹艘大船正等著過橋。船夫由竹竿支撐;用壹根長桿鉤住橋;用麻繩牽著船;幾個人正忙著放下桅桿,以便船能通過。鄰船的人也在指指點點,好像在大聲喊著什麽。船內外都在為這艘船忙著過橋。橋上的人都在為緊張的渡船場面捏壹把汗。這就是眾所周知的虹橋碼頭,刀剪攤、大排檔、各種雜貨攤遍布橋上。兩個攤主正爭先恐後地招呼壹個路人來看他們的商品。是水陸交通的交匯點,堪稱畫面的高潮。

碼頭主航道內,壹艘貨船逆流而上,船右弦的水手們正密切註視著,以免與停泊的船只相撞。在河裏安全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壹艘船停泊在船頭前的碼頭上。很高興有個水手出來了,時刻註意船的動靜,準備消除船與船之間的碰撞。行駛中的船好像靠泊了,船上的“頭纖”(拉纖隊的第壹個纖夫)已經轉過身來招呼夥伴們來收纖了。再往上遊看,壹條船上有八個船夫在劃船,可見水流的速度很快,壹個舵手緊緊盯著前進方向的水情和船情。前面壹艘客船正忙著對接。這裏是客運站。客船上有20多人在緊張地工作。船頂上的幾個船夫正在收帆,豎起桅桿。壹些船工正在接收從虹橋落下的纜繩,準備把客船拖到碼頭,然後綁在岸上的錨柱上,以增加客船的穩定性。左弦的水手用蒿船支撐船到碼頭,以增加接近碼頭的動力。船頭的兩個水手把船向右轉。他壹邊轉頭關註碼頭,壹邊用它調整客船的撐船力度。另壹個船夫右手向前壹揮,指揮碼頭的船夫接應。看來他應該是這艘客輪的水手長。客船又大又穩,船工們各司其職,行動非常協調。好像是壹群素質非常高的船工。船艙和艙面都是封閉封閉的,有倉門供客人進出。在船停下來之前,倉庫的門是永遠不會打開的,安全措施相當嚴格。可以斷定是壹艘安全性能良好的長途客船。

許多人在碼頭迎接客輪。他們向家人或親戚朋友打招呼,有些人甚至早早去虹橋迎接親戚。旁邊壹艘小壹點的客船上有人揮手大喊,是為了招攬生意,為需要去汾河水道碼頭的客人打電話。可想而知當時汴河流域的交通有多發達,水旱之路構成了龐大的客貨運輸網絡。

虹橋氣勢磅礴,高大到汴河流域最大的船只都能順利通過。它又寬又結實,可以並排開好幾輛滿載貨物的畜力車。從橋的結構來看,也是壹大創造。整座橋是木制的。可能是邊河水流很急的時候,不利於橋墩的建設。當時工程技術人員發揮聰明才智,將整塊大木並排鉚接。橋面用成排的木鏈扣緊,使其形成壹個巨大而堅固的整體,並分散荷載使過河木材受力均勻。試想,在壹千多年前,沒有建築機械,很難建造這麽大的跨河木材,工程是多麽宏偉。橋旁有堅固的護欄保證行人的安全,使工程的性能和質量達到了無可挑剔的程度。

虹橋是兩地的咽喉要道,橋面車水馬龍。由於過往行人多,商販們抓住機會占道經營,有的擺攤,有的賣食品,還有壹個攤位賣刀剪、牛尾鎖等五金。為了讓商品更搶眼,攤位設計成斜面,壹直延伸到橋頭,形成特色商圈。

橋下壹條船逆流而上,似乎要靠泊。船頭的船夫正在測試河水的深度,因為通常會在橋頭的河床裏放壹些大石頭,防止水沖刷橋頭的斜坡,以防坍塌。在這個位置移動船只時,妳應該特別小心,以免擱淺和損壞船只。

上遊不遠處,已經有幾艘船依次停泊在岸邊,還有兩艘在主航道航行。工程師的汴河號子和纖維工的汴河號子的合唱在空中回蕩,漸行漸遠,漸行漸遠。這些人文景觀和美麗的河山形成了壹幅美麗的風俗畫卷,於是壹些文人墨客和達官貴人都在尋找壹個好去處,在河灣緩沖區的對岸。

以高大的城樓為中心,兩邊是壹排排的房屋,有茶館、酒樓、腳鋪、肉鋪、寺廟、公廳等等。絲綢、珠寶、香料、熏香、紙馬等都有專門的生意。此外還有醫療診所,修車,算命,修面,整形,各行各業應有盡有。大型店鋪也綁上“彩樓喜臨門”,掛橫幅招徠生意,市場內行人摩肩接踵。有做生意的商人,也有看街景的人。有背著籃子走來走去的和尚,有外地問路的遊客,有聽說過書的流浪兒童,有在飯店豪飲的有錢人的孩子,有在城市邊緣乞討的殘疾老人,有男女老少,有讀書人,有農民,有工人,有商人,等等。交通工具:轎子、駱駝、牛車、人力車、平車、各種車輛,向人們生動地展示了壹個商業城市的繁華景象。

首先,汴河碼頭和城門之間的中間區域特別有利於商業活動。隨著多年沒有戰亂,酒店茶館逐漸發展起來,各種店鋪鱗次櫛比,各種車馬繁忙。畫面清晰地顯示,壹個木制車間裏,兩個技術人員正在緊張地趕制壹輛騾馬車。壹個貨主在街角租了壹頭毛驢,壹個搬運工正在地上裝貨,壹位女士正準備租壹頂轎子來代步。再壹看,是壹個小小的勞動廣場,也是進城的必經之路。因此,商業活動頻繁。壹個算命的不失時機的在這裏蓋了房子,很多找他算命算財的人生意都很紅火。過溪溝橋的人行橋前有很多勞動者。有的坐著休息,有的打瞌睡,有的幹脆躺著休息。人行橋上拴著騾子和馬。看起來他們是在積蓄能量,以便下班後精力充沛地工作。雖然他們無事可做,但也不會搶別人的生意。他們非常遵守人行天橋的規則。可以看到廣場上勞動者的生意很好。壹個轎子已經擡了,另壹個轎子已經坐了。小橋上的壹個小販已經賣完貨回家了。農家橋也有壹些居民,還有壹些毛驢。房子旁邊有壹個抱著孩子的女人,不遠處躺著幾頭肥豬。

在勞動廣場的拐角處是護城河橋,商人不失時機地在這裏擺攤。壹個小販的藤竹編籃子輕便耐用,壹個燈籠制造商生意興隆。這種籃子點亮後明亮防風,是夜間照明的好搭檔。妳看有人買了壹個轉身要走,攤主正在招另壹個買家。橋上行人如船,很多人往橋兩邊的河裏看,看有沒有人在河裏釣到什麽大魚。城門前有個小攤,更有意思。他正站起來和壹個騎手踢來踢去。好像每個行人都在賣他的屎,他身後的幾個人也在關註他的商業動向,有點像商業托兒。

城門高大雄偉,幾頭駱駝緩緩走出城外。這種動物在大陸上找不到。它是戈壁沙漠的特產,被用作交通工具。應該是西域商人來汴梁經商,是往來於絲綢之路之間的國際貿易集團。

城市更有特色。壹家公司似乎在運送另壹批貨物。貨運物流已初具規模。隔壁有個香油加工車間。香油的銷售情況很好。還有車馬,貨源充足。已經初具規模。壹個幾層的客棧,門前客人熙熙攘攘,裏面也有不少客人。壹定是住在大甲的富商。街對面的壹家店也有刮臉,所以特別註重城裏的儀表。城市的功能真的很齊全,衣食住行應有盡有。壹家絲綢店很寬,擺滿了五顏六色的絲綢場景。可見當時蠶桑織錦相當發達,送水的生意也很好。地下水就像礦泉水壹樣,清甜爽口。在這個城市的這壹小塊地方有兩家診所。楊醫生擅長瘡瘍外科,趙泰成更擅長內科。他精通男女兒科,各種藥丸齊全。當時醫療水平挺高的。

從內城方向走來,有壹隊人馬,前面有儀仗護送,很有氣勢。俗話說,文官坐轎子,武官騎馬。他確實是武官,後面還有人拿著警衛刀給他。另外兩個人在碼頭牽著手,怕嚇到馬或者掉了前蹄,這是最有效的辦法。

《清明上河圖》采用不斷移動視點的方法,即“散點透視”來捕捉所需場景。從遼闊的原野、浩瀚的河流、高聳的城垛,到船上、車上的釘子、鉚釘,攤販上的小商品,市場上的文字,都和諧地組織成壹個統壹的整體。畫中有官員、農民、商人、醫生、僧侶、道士、小官吏、婦女、兒童、教師、電報員等人物,還有驢、牛等等。有趕集、交易、閑逛、喝酒、聚會、推船、拉車、坐車、騎馬等等。街上有許多商店、旅館、茶館和點心店,還有塔樓、河港、橋梁、貨船、政府大樓和茅草屋。

《清明上河圖》之後,再來說說這個《清明上河圖》。早上8點剛開園我就從迎賓門進去了。壹進門就有張擇端的大型雕像和清明上河圖的雕塑。然後我沿著東京碼頭走,參觀了民俗街。因為開園後剛進來,工作人員開始工作,有的打掃衛生,有的還沒開門,所以沒怎麽逛民俗街,去了九龍橋。站在九龍橋上,我可以看到佛雲閣和明春廣場。風景很好。

因為我是壹個人來遊園的,自拍也拍不到全景,早上遊客也少,最後看到壹個男的。我趕緊上前跟他打招呼,讓他幫我拍幾張照片。他看起來和我年齡相差不大,很好說話,很隨意地說:“沒問題,想拍多少就拍多少。”

壹開始我以為遇到了熱心的工作人員。後來拍完戲,他讓我給他拍幾張。我意識到他也是壹個人逛公園的遊客,然後我們聊了兩句。後來,我們決定壹起去。壹個可以壹起去,壹個可以互相幫忙拍照。

我拍了壹張橋上風景的好照片。後來我們兩個穿過假山,走過小爐匠後,路邊有壹家民俗店。看到裏面有租傳統衣服的人,就進去看中了壹件白色的披風。於是我試了壹下,感覺不錯,就租了。壹小時30元,壹天50元,價格相當合理。

後來這個同伴看我穿的不錯,就問有沒有男裝,正好有黑色的披風,就租了壹件,然後我們就壹路玩,壹路拍照。

壹路上,我們穿過秋千園,穿過蹴鞠場,來到四方園,在大門口壹座書的雕像旁,拍下了古裝的第壹張照片。

過了廣場花園,我們差不多到了端門,沒什麽可參觀的。於是我們又轉了回來,後來問工作人員,古娛樂城有民俗表演。然後我們過了九龍橋,過了雙亭橋到了古娛樂城,路過東京餐廳,路過上山門,在王先生家門口看了壹場古繡球戲,旁邊看了壹場河南話的木偶戲。

然後,我參觀了趙泰成的房子,穿過水上停車場,去民俗園看了壹些民俗表演。後來,我沿著汴河散步,拍照,看風景,不知不覺又回到了校場。這時,我正好趕上了嶽飛的表演《槍挑王》。鼓聲如雷,馬蹄聲夾雜著喊聲。場面壯觀,馬術表演尤其震撼。

後來因為手機沒電了,中午還要繼續行程,就告別了那個同伴,壹個人回了酒店。

?《清明上河圖》雖然沒有《清明上河圖》畫的場景那麽全面,內容也不是很豐富,但也能從裏面看出來。

大概是還原了當時繁華的市井生活,尤其是我穿著傳統鬥篷服飾的時候。真的感覺身臨其境,好像穿越了壹般的感覺,或者說感覺像在拍宋朝的電視劇。也要感謝壹路陪我走來的陌生男伴。我發現我還是需要找壹個我不是很了解的人。這個男伴壹直很有耐心,所以我想拍哪裏的風景就拍哪裏,想怎麽拍就怎麽拍,遠景和近景都可以隨時換。像我老公這樣的豬隊友拍出來的照片,簡直好不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