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超然”與“矛盾”的心語
《荷塘月色》是壹篇寫景的優秀散文。寫於1927年7月,那時朱自清在清華大學教書,住在清華大學西院。文章裏提到的荷塘就在清華園。當時正值大革命失敗,白色恐怖籠罩著中國大地。朱自清也處於苦悶仿徨之中。他自己也知道,“只有參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決這惶惶然”,但他最終還是選擇了“暫時逃避的壹法”。原因是什麽呢?他曾經對夫人陳竹隱說:“我只是在行為上主張壹種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義。”又說,“妻子兒女壹大家,都指我生活”,“還是暫時超然為好”(陳竹隱《憶佩弦》)。但是他畢竟是壹個愛國民主主義者,面對黑暗現實,又不能安心於這種“超然”。在《壹封信》中他表白說:“這幾天似乎有些異樣,像壹葉扁舟在無邊的大海上,像壹個獵人在無盡的森林裏……心裏是壹團亂麻,也可以說是壹團火。似乎在掙紮著。要明白些什麽,但似乎什麽也沒有明白。”《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掙紮”的心跡的真實描摹和生活寫照。
2.仿徨苦悶,不與世俗同流合汙
這篇作品寫於1927年7月,這是“四·壹二”反革命政變時期,這時朱自清思想十分苦悶,他不滿現實但又看不到出路,在中和主義思想影響下,他感到“還是暫時超然的好”,“樂得暫時忘記,做些自己愛做的事業”(《那裏走》)。
文章開頭壹句說:“這幾天心裏頗不寧靜。”是怎樣的“不寧靜”呢?
他在《壹封信》(九月二十七日)裏寫過這樣的話:
在北京住了兩年多了,壹切平平常常地過去。要說福氣,這也是福氣了。因為平平常常,正像“糊塗”壹樣“難得”,特別是在“這年頭”。……現在終日看見壹樣的臉,板板的天,灰蓬蓬的地;大柳高槐,只是大柳高槐而已。於是木木然,心上什麽也沒有;有的只是自己,自己的家。我想著我的渺小,有些戰栗起來;清福究竟也不容易享的。
這幾天似乎有些異樣。像壹葉扁舟在無邊的大海上,像壹個獵人在無盡的森林裏。走路,說話,都要費很大的力氣;還不能如意。心理是壹團亂麻,也可說是壹團火。似乎在掙紮著,要明白些什麽,但似乎什麽也沒有明白,“壹部十七史,從何處說起,”正可借來作近日的我的註腳。
讀了上面的話,就比較清楚地看得出作者對當時的社會現實的不滿情緒。在前壹年,北京發生“三·壹八”慘案,作者懷著憤怒的心情寫了《執政府大屠殺記》、《哀韋傑三君》(悼念“三·壹八”死難的清華學生)。寫文章的這壹年,上海發生“四·壹二”反革命政變,全國出現了白色恐怖的情景。以上種種,不都是作者“心裏頗不寧靜”的背景嗎?可見《荷塘月色》寫景抒情,並不是悠閑者的自我消遣。細讀文章,“我”於夜深人靜時出遊荷塘,對待象征聖潔、光明的荷花、明月,賞心悅目,抒發個人淡淡的喜悅,借以消除“不寧靜”的心情,也就是內心的矛盾、苦悶,表現了那壹歷史時期裏部分知識分子不與世俗同流合汙,保持自己高潔磊落的情懷。
文末“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是畫龍點睛,含蓄地揭示出“心裏頗不寧靜”的原因所在。江南時期的朱自清,在***產黨的影響下,曾經以革命民主主義的姿態戰鬥過,呼喚過;大革命失敗以後,嚴酷的鬥爭現實使他陷入極度的苦悶和仿徨。從表面上看,作品處處扣住壹個“靜”字,從各個側面、用各種手法描寫、渲染荷塘的“靜”。實質上,處處扣住“心裏頗不寧靜”壹句,正是為了突出地抒寫心靈的“風乍起,吹皺壹池春水”的不‘靜’,正是為了抒寫回首江南鬥爭生涯的苦悶和仿徨。
3.理想破滅,追求剎那安寧
他在文章中用“靜”——小路的“靜”、踽踽獨行的“靜”、荷塘的“靜”、月色朦朧的“靜”,反襯自己“心裏頗不寧靜”,靜到了“路上陰森森的”,月光“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楞楞如鬼壹般”,則內心可怕的孤寂可見,而自己曾經向往的革命如同現在“惦著”的江南采蓮的盛景壹般,去而不復了。理想的破滅使《荷塘月色》的山光水色籠罩著壹層淡淡的哀愁,再也見不到《綠》中那種柔美、明快的感情,生機勃發的精神了。
為了獲得心裏暫時的寧靜,他獨自沿著荷塘小徑背著手踱著,忽然覺得“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壹世界裏”。這“世界”就是在“茫茫的月色下,什麽都可以想,什麽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人”的“獨處妙處”的境界。這種無牽無掛獨自受用無邊荷香月色的自由境地,就是他要擺脫由現實擾亂“心裏頗不寧靜”,而追求剎那安寧的心境的反映。
《荷塘月色》究竟是在怎樣的背景下寫出的,反映了作者彼時彼地怎樣的心境,是值得深入討論的問題。
1.“超然”與“矛盾”的心語
《荷塘月色》是壹篇寫景的優秀散文。寫於1927年7月,那時朱自清在清華大學教書,住在清華大學西院。文章裏提到的荷塘就在清華園。當時正值大革命失敗,白色恐怖籠罩著中國大地。朱自清也處於苦悶仿徨之中。他自己也知道,“只有參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決這惶惶然”,但他最終還是選擇了“暫時逃避的壹法”。原因是什麽呢?他曾經對夫人陳竹隱說:“我只是在行為上主張壹種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義。”又說,“妻子兒女壹大家,都指我生活”,“還是暫時超然為好”(陳竹隱《憶佩弦》)。但是他畢竟是壹個愛國民主主義者,面對黑暗現實,又不能安心於這種“超然”。在《壹封信》中他表白說:“這幾天似乎有些異樣,像壹葉扁舟在無邊的大海上,像壹個獵人在無盡的森林裏……心裏是壹團亂麻,也可以說是壹團火。似乎在掙紮著。要明白些什麽,但似乎什麽也沒有明白。”《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掙紮”的心跡的真實描摹和生活寫照。
2.仿徨苦悶,不與世俗同流合汙
這篇作品寫於1927年7月,這是“四·壹二”反革命政變時期,這時朱自清思想十分苦悶,他不滿現實但又看不到出路,在中和主義思想影響下,他感到“還是暫時超然的好”,“樂得暫時忘記,做些自己愛做的事業”(《那裏走》)。
文章開頭壹句說:“這幾天心裏頗不寧靜。”是怎樣的“不寧靜”呢?
他在《壹封信》(九月二十七日)裏寫過這樣的話:
在北京住了兩年多了,壹切平平常常地過去。要說福氣,這也是福氣了。因為平平常常,正像“糊塗”壹樣“難得”,特別是在“這年頭”。……現在終日看見壹樣的臉,板板的天,灰蓬蓬的地;大柳高槐,只是大柳高槐而已。於是木木然,心上什麽也沒有;有的只是自己,自己的家。我想著我的渺小,有些戰栗起來;清福究竟也不容易享的。
這幾天似乎有些異樣。像壹葉扁舟在無邊的大海上,像壹個獵人在無盡的森林裏。走路,說話,都要費很大的力氣;還不能如意。心理是壹團亂麻,也可說是壹團火。似乎在掙紮著,要明白些什麽,但似乎什麽也沒有明白,“壹部十七史,從何處說起,”正可借來作近日的我的註腳。
讀了上面的話,就比較清楚地看得出作者對當時的社會現實的不滿情緒。在前壹年,北京發生“三·壹八”慘案,作者懷著憤怒的心情寫了《執政府大屠殺記》、《哀韋傑三君》(悼念“三·壹八”死難的清華學生)。寫文章的這壹年,上海發生“四·壹二”反革命政變,全國出現了白色恐怖的情景。以上種種,不都是作者“心裏頗不寧靜”的背景嗎?可見《荷塘月色》寫景抒情,並不是悠閑者的自我消遣。細讀文章,“我”於夜深人靜時出遊荷塘,對待象征聖潔、光明的荷花、明月,賞心悅目,抒發個人淡淡的喜悅,借以消除“不寧靜”的心情,也就是內心的矛盾、苦悶,表現了那壹歷史時期裏部分知識分子不與世俗同流合汙,保持自己高潔磊落的情懷。
文末“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是畫龍點睛,含蓄地揭示出“心裏頗不寧靜”的原因所在。江南時期的朱自清,在***產黨的影響下,曾經以革命民主主義的姿態戰鬥過,呼喚過;大革命失敗以後,嚴酷的鬥爭現實使他陷入極度的苦悶和仿徨。從表面上看,作品處處扣住壹個“靜”字,從各個側面、用各種手法描寫、渲染荷塘的“靜”。實質上,處處扣住“心裏頗不寧靜”壹句,正是為了突出地抒寫心靈的“風乍起,吹皺壹池春水”的不‘靜’,正是為了抒寫回首江南鬥爭生涯的苦悶和仿徨。
3.理想破滅,追求剎那安寧
他在文章中用“靜”——小路的“靜”、踽踽獨行的“靜”、荷塘的“靜”、月色朦朧的“靜”,反襯自己“心裏頗不寧靜”,靜到了“路上陰森森的”,月光“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楞楞如鬼壹般”,則內心可怕的孤寂可見,而自己曾經向往的革命如同現在“惦著”的江南采蓮的盛景壹般,去而不復了。理想的破滅使《荷塘月色》的山光水色籠罩著壹層淡淡的哀愁,再也見不到《綠》中那種柔美、明快的感情,生機勃發的精神了。
為了獲得心裏暫時的寧靜,他獨自沿著荷塘小徑背著手踱著,忽然覺得“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壹世界裏”。這“世界”就是在“茫茫的月色下,什麽都可以想,什麽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人”的“獨處妙處”的境界。這種無牽無掛獨自受用無邊荷香月色的自由境地,就是他要擺脫由現實擾亂“心裏頗不寧靜”,而追求剎那安寧的心境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