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簡單可以分兩類,壹類稱古風,壹類稱近體詩,也就是所謂的格律詩。所謂古風,是針對近體詩而言的。詩歌起源很古老,其實不管是詩還是詞或是曲,都和音樂有直接聯系,單說文字,只是其中的壹部分。
最早的詩歌總集是《詩經》,詩經都是可以配樂唱的,所以《尚書》說“詩言誌,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意思是,把心裏所想,寫出來,給他譜上曲子,然後歌唱。(註意:是先有文字,然後譜曲,先後順序壹定記住,很重要的壹點。)這類的演唱,後人稱為“雅樂”,當時所有的詩都是可以唱的,所以到現在還是詩歌並稱。可惜經過先秦兩漢,五胡亂華,就完全失傳了。這個簡略說說就得,本和題目無關的,不過是個追蹤溯源。
漢武帝時期,開始置樂府,於是,把能入樂而歌的,稱為歌,把不能歌的,叫做詩,於是,“詩”,成了個沒音樂的單身漢。詩和歌的分手,從這裏代開始。(派系爭論略)順便說句,到了漢哀帝,樂府罷黜,估計是這位同學,因失聰而惱怒吧。後人把這時期寫的東西,籠統稱“漢魏樂府”。而這“樂府”,其配樂方式,也是先文字,後譜曲,其演唱方式,稱為“清樂”,和《詩經》的“雅樂”,大不相同。
南北朝時期,南朝浙江人沈約、周顒、謝脁等發現了漢語四聲,就是“平上去入”四聲。沈約因此撰寫了《四聲譜》,並創了“四聲八病”之說,這個就是聲律說的起源。不過這個學說在當時,並不是都知道,包括從小就受高等教育的帝王。比如那個喜歡當和尚的梁武帝蕭衍,就不懂四聲是什麽,哦,估計問他佛經,他該知道,呵呵。有次他問周舍(周顒之子)“妳們寫東西講究個四聲,到底是什麽?”小周拍了個馬屁說:就是“天子聖哲”。這四字,剛好是平上去入四聲,但老蕭光想去同泰寺當和尚了,問了也懶得知道。
上面說了半天四聲八病,這些就是唐朝近體詩的源頭。從南朝開始,聲律說蜂起,到了初唐,在杜審言、沈佺期、宋之問等人的不斷完善下,壹種講究平仄、對仗的新詩體,正式出現,後人稱為近體詩,或稱格律詩。其把平上去入四聲,分為兩類,平聲為平音,其他三聲叫仄音,其基本規律是“壹句之內,平仄相間;兩句之中,平仄相對;兩聯之間,平仄相沾。”並對拗句、孤平、拗救、對仗等,做了細致的規定。為了區分近體詩之前那些不怎麽講究格律的詩歌,於是,把那些統壹稱為古風。後來朝廷把五言排律的格律詩,納入了科舉之中,稱“試帖詩”,可想,因為功名,近體詩肯定大行其道了。(當然唐詩興起也不全是功名的原因,這裏隨便調侃句。)順便說句,杜審言也許未必大家都知道,他孫子,大家肯定熟悉,就是大名鼎鼎的杜甫老先生。杜甫教育他兒子的詩說“詩是吾家事”,這個是大實話,並不是他吹牛的。因為近體詩,就是他爺爺折騰出來的。
唐詩,也是先有文字,後有音樂的,這個也是詩歌壹個特色,或說是國產韻文的特點。既然有國產,肯定有“舶來品”,這個“船上來”的玩意,就是大家熟悉的宋詞,不過這個船,是沙漠之舟---駱駝,哦,也不知道“詞”當時是不是騎駱駝來中原的,下面扯下宋詞。
話說從南北朝末年,壹些由琵琶為主要樂器的西域樂隊,從印度、中亞細亞、等地經新疆、河西走廊,開始象中原“流竄”,經過和中原音樂少量的融合,在隋唐時期,在中原定居下來。這群樂隊,是先有了樂譜,但只有音樂太單調,於是根據音樂的高低旋律,演唱的,給這些音樂配上些文字,這樣就顯得的豐富多了。這群人,為了發展,經常出入各大宴會,於是,大家把這中新興的音樂,稱為“燕樂”,燕,是通假字,通“宴”,說白了就是宴會上的音樂。
因為這個新興的東西,先有了音樂,後有了文字,所以叫做“填詞”或“依聲填詞”。填詞,其實是根據旋律高低來湊字,而不是根據什麽平仄來寫。為了配合旋律,據說在隋朝就已經出現了長短不齊的文字了。後來文人逐漸介入到這個新音樂中,晚唐的溫庭筠、韋莊在早期最出名的詞家。經過溫、韋,到南唐二主、馮延巳、宋朝晏殊、歐陽修等,逐漸文雅。其中柳永,是壹個致力於長調的詞人,西夏使者說“凡有井臺處,皆歌柳永詞”。但因為他的詞很多比較俗,所以不被晏殊欣賞,由此也可知道到了晏、柳的年代,詞已經基本被完全雅化了。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