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方言:壹個很事兒的人,哪兒有事哪兒到。也形容壹個人很嘚瑟。
讀時壹般做:欠兒登。
形容人愛湊熱鬧!什麽事兒都管都問!
有些貶義
有的時候也分對誰講,要是比較親密的關系,如好朋友,家人等
也可以是昵稱。 例如:妳怎麽這麽欠兒登!
這人可欠兒登了,老往我這兒黏糊。
東北方言是東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東北方言的歷史成因是由當地各民族語言文化相互融合而產生的。東北方言的形成也有其認知動因,隱含型東北方言和半隱含型東北方言是通過人類的隱喻和轉喻思維得以體現。字面型東北方言也並非其構成因子字面意義的簡單相加,其中蘊涵了人類的認知加工。東北方言多義性符合家族相似理論。
其簡潔、生動、形象、高昂,東北方言是北方方言中的壹種 。 富於節奏感,與東北人豪放、直率、幽默的性格相吻合。由歷史的熔鑄和自然的陶冶而形成的獨特的多元性文化現象。東北方言具有多元性,研究東北方言的形成,有助於了解東北方言中蘊含著的中華民族文化特色。
多元化融合的結晶
多民族間 300 多年的互相融合,東北是壹個漢、滿、蒙、回、赫哲族、鄂溫克族、鄂倫春族、達斡爾族、錫伯族、朝鮮族等多民族聚居的地區 。 逐漸形成東北地區獨具的風土人情和地方特色,並保管下無數反映少數民族風俗文化的詞語,使東北方言呈現出別具壹格的特色。如,東北方言中的“哈喇” (肉和油變質 ) ”,“喇忽”(遇事疏忽 ) 為滿語; 松花(白色)江為女真語;吉林為滿語,吉林烏拉(“吉林”意為“沿”,“烏拉”意為江) 簡稱,因在松花江畔而得名;卡倫(邊防哨卡)湖為錫伯語等等。
外來語吸收現象
東北方言中不僅融入了眾多的滿族等少數民族詞匯,還融入了俄語等外國語。如稱下小上大的水桶為“畏大羅”(ведро)、稱俄羅斯面包為“列巴”(хлеб來自俄語),等等。東北方言有的來自正字的誤讀。語言的發展是由中原地區向全國擴散開來的,由於發展的不同步和傳輸手段落後造成的差異,有很多正字在傳播中被誤讀,並約定俗成形成方言。
正字誤讀現象
語言的發展是由中原地區向全國擴散的,尤其滿族入主中原後關內漢族沖破封禁出關到東北地區謀生,俗稱“闖關東”,還有清朝時大批流放人員來到東北,都給東北註入了中原語言和文化。但由於發展的不同步和傳輸手段落後造成的差異,有很多正字在傳播中被誤讀,並約定俗成為方言。如,東北人常說的“母們” (我們)、 “那旮旯”(那個地方)、農村稱呼老夫婦為“老姑姆倆”(老公母倆)、 “幹哈”(幹啥)、 “稀罕”(喜歡)都是誤讀而形成的。
壹字多義現象
壹字多義也是東北方言的壹種形成方式。如 “賊”,在普通話裏是小偷,在東北方言裏則有“非常”和“特別”的意思。“犢子”在東北方言裏是貶義詞,近於“混蛋”的意思。但是語言環境不同意思也有不同。如“扯犢子”不是扯混蛋,而是閑扯、不幹正經事兒的意思。
有待考查現象
有壹些東北方言很難找到它的出處和來歷,外地人很難理解,但是東北人熟悉、認同、運用它。比如,“埋汰”(臟)、 “整個浪兒”(全部)等。
東北方言與其它方言壹樣,其形成不是單壹、孤立的,所以我們有必要順著東北方言這條藤,挖掘蘊含著的豐富的東北文化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