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壹直在準備《畫楊桃》壹課,感覺這篇課文好難上,壹直不知道從何下手,該怎樣來講?我在備課的時候其實就感覺到自己備的內容有些多了。真是應了那句話“語文教學是個筐,什麽都往裏面裝”。課堂證實了我預計,上課內容沒有全部完成。
在這節課上,我是通過讓學生自己找出在看到“我”的畫後,老師和同學們的各自反應,重點找出他們說的話,動作和神情,通過不同的態度進行對比,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借此對學生進行朗讀指導,讀好人物的話。尤其是同學的兩次回答,第壹次回答:“不像!”“像五角星!”,第二次回答:“不……像。”“像……五……五角星。”兩次回答內容相同,但是語氣卻不同,這裏既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又讓學生深入體會人物的內心,從中理解為什麽會有這樣的變化。這壹環節中,學生在課文中找得很準確,而且在朗讀時孩子們的語氣很好,讓聽得人很容易感受到文中人物的心理,讓我很高興,這達到了我對學生文字理解和朗讀的訓練目標。
在這節上的最大不足是:我對學生不放心,不敢放手讓學生去質疑,都是我在不停地向學生提出問題,不過回答得還不錯。還有就是我預想的那樣,設計的內容過多,使整堂課顯得很緊,沒有過多的時間讓學生去思考,致使最後的小結學生說不出來“實事求是”,只能說到課本上點出的道理,沒有更深的理解,這就完全是時間不夠造成的。
總之,在課堂的調控能力上還需要進壹步的培養和鍛煉,還有應該對學生的鍛煉加強,適當的對學生放手。
《畫楊桃》課堂反思2《畫楊桃》是壹篇精讀課文。課文主要講圖畫課上,老師要求同學們對楊桃進行寫生練習,“我”根據自己看到的,把楊桃畫成像個五角星的樣子,同學們覺得好笑。老師通過這件事,既啟發我們知道同壹個事物從不同角度看有不同結果,從中受到科學思想方法的教育,又教育我們要尊重他人的多元理解,要設身處地地去看待事物。
在這節課上,我是通過讓學生自己找出在看到“我”的畫後,老師和同學們的各自反應,重點找出他們說的話,動作和神情,通過不同的態度進行對比,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借此對學生進行朗讀指導,讀好人物的話。
尤其是同學的兩次回答,第壹次回答:“不像!”“像五角星!”,第二次回答:“不……像。”“像……五……五角星。”兩次回答內容相同,但是語氣卻不同,這裏既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又讓學生深入體會人物的內心,從中理解為什麽會有這樣的變化。這壹環節中,學生在課文中找得很準確,而且在朗讀時孩子們的語氣很好,讓聽得人很容易感受到文中人物的心理,讓我很高興,這達到了我對學生文字理解和朗讀的訓練目標。
接著我通過引導學生提問,***同思考討論:“老師的神情為什麽變得嚴肅了?最後為什麽變得和顏悅色?”“老師為什麽不直接把道理告訴學生,而是反復提問讓學生實地觀察後才說出道理?”
通過師生***同研討使學生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領悟課文包含的道理。最後把老師和顏悅色講的那段話和父親說的話找出來反復讀,從中懂得了“畫楊桃”這件事中引出的深刻道理。
《畫楊桃》課堂反思3這次中心學校開展同課異構教研活動,我也被推薦去湊湊熱鬧,對於我不熟悉的學生,我拿什麽去吸引那些陌生的孩子們呢?在精心構思之後,我想到了要註重提高課堂本身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只要課上得有情趣,學生才會樂意全身心步入我的課堂,走進樂於學習的世界。該怎樣在貫徹《新課標》的精神上出“新” 意呢?對於《畫楊桃》壹課,如果按照平常的教法,肯定很枯燥,文章內容看上去並不難懂,可是要真正讀懂它,理解要實事求是地對待任何事物的道理也並不是件易事。怎樣設計既能有新意,又能使學生樂於接受,真正以學生為主體呢?我反復揣摩,終於想了這樣壹套教學思路:遊戲導入——問題質疑——指導朗讀——積累古詩。
為了上好《畫楊桃》,我將生字卡片剪成楊桃的形狀,制作了課文插圖及文中人物對話的幻燈片,向參入講課的老師借了壹只楊桃實物。在學生基本掌握課文內容後,我引導學生找出文中的重點句子,再找出句子的重點詞語,壹次次領會文章的中心。在這節課上,我是通過讓學生自己找出在看到“我”的畫後,老師和同學們的各自反應,重點找出他們說的話,動作和神情,通過不同的態度進行對比,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借此對學生進行朗讀指導,讀好人物的話。尤其是同學的兩次回答,第壹次回答:“不像!”“像五角星!”,第二次回答:“不……像。”“像……五……五角星。”兩次回答內容相同,但是語氣卻不同,這裏既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又讓學生深入體會人物的內心,從中理解為什麽會有這樣的變化。這壹環節中,學生在課文中找得很準確,而且在朗讀時孩子們的語氣大多數較好,讓聽的人很容易感受到文中人物的心理,讓我很高興,這達到了我對學生文字理解和朗讀的訓練目標。
人們要做到“是什麽樣,畫什麽樣”,並不像說起來那麽容易,必須像課文中父親和老師說的那樣“不要想當然”,“要相信自己的眼睛”,也必須像文中的“我”那樣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這些道理,經過讀書思考,學生理解較深,學習效果較好。
讓我感覺不足的是:
1.在通過討論 “壹生受用”的含義以後,沒有引導學生談壹談實際生活中遇到過哪些類似《畫楊桃》這樣的事例,讓學生加深理解和體驗,沒能有所感悟和思考,把思考引向更廣泛的領域,讓學生明白實事求是可以用在為人處事上。
2.設置的問題過多,有些學生在回答提問時濫竽充數,並沒有真正弄懂。對學生不放心,不敢放手讓學生去質疑,都是我在不停地向學生提出問題,沒有過多的時間讓學生去思考,。在以後的教學中我要提煉出最主要的問題直奔文章的中心,避免教師的歸納與重復啰嗦。
總之,在課堂放手能力上還需要進壹步的培養和鍛煉,應該對學生的鍛煉加強,適當的對學生放手。不應以教師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應創設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的情境,促進學生主動地、富有個性的學習與創造,在自讀、自悟、主動探究中讀懂課文。同時,作為新課程改革之壹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還應該關註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壹。 在實際教學中註意激發學生實踐的興趣,把學生喜聞樂見的事物引入課堂,給學生以最大的自主學習的空間,調動其積極、飽滿的情緒參與語言實踐,在實踐中培養實踐的興趣,從而掌握實踐的方法,逐漸形成自覺開展語言實踐的習慣,這對學生的發展是十分有益的。
《畫楊桃》課堂反思4
《畫楊桃》是壹篇閱讀課文,課文通過畫楊桃這件事情啟發學生理解“是什麽樣,畫什麽樣”也就是實事求是這個道理。如何讓學生通過學習感受這壹道理,在教學中我註意以下方面:
壹、角色朗讀,理解內容。
這篇課文裏的對話很多,而且又要抽出時間來引導學生理解課文中蘊含的道理,所以我並沒有展開來讀,而是抓住課文裏很特殊的兩組句子(“不像!”“像五角星!”和“不……像。”“像……五……五角星。”)比較後再來引導學生通過填空補充提示語,鼓勵學生個性化朗讀。剛開始學生在充分理解老師和同學態度變化後,就基本明確的同學們由“嘲笑”到“慚愧”,抓住這壹點,我馬上讓學生想象,該怎麽讀好這兩句,學生大膽地發表自己的意見,之後,我模仿課文,在師生之間進行對話,在朗讀中,還有的同學還帶上了表情動作,如:嘲笑時,不僅有哈哈大笑的,還有嘻嘻笑的;在慚愧時,有幾個同學甚至感覺到像自己做錯事情壹樣,邊說邊把頭低下來。在這個教學片段中,學生以個性化的方式走進文本,給學生部分添加提示語。我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與文本展開對話,用自己獨特的視角去發現,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去想象,最後在敞開心扉的對話中,在表達閱讀感受中,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理解文本、感悟文本,這種源自學生“童心世界“的生成資源是富有生命力的 —— 處處呈現著精彩的感悟,煥發著靈性的光芒。
二、聯系生活,想像拓展。
讓語文拓寬,走出課本,利用資源,讓學生搜索在日常生活中妳聽到或遇到過像畫楊桃這樣的事情。並通過學習和聯系生活實際都有哪些體會、感受,從中明白了什麽道理。請大家也拿起筆用概括性的語言寫壹寫自己的這些體會、感受和明白的道理。把它寫在大家準備好的小書簽上。寫後讓學生讀壹讀把書簽送給老師或自己的好朋友,讓他們與妳***同分享。活躍了大家的思維。
三、親身實踐,思考體驗。
為了上好《畫楊桃》,我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特地從水果店裏挑選了壹只楊桃。並有意將楊桃放在教室的中間,讓學生從各自的角度去畫自己看到的楊桃。學生興致很高,都轉過身靜靜地畫起來。展示中間與前排旁邊同學的畫,看看有什麽不同。或者讓同學從前排靠邊的座位上實際觀察壹下,使學生增加感性認識,並激發閱讀與思考的興趣。讓學生親身實踐、親身體驗課文所講的事實,並進壹步理解這些事實所蘊涵的道理。人們要做到“是什麽樣,畫什麽樣”,並不像說起來那麽容易,必須像課文中父親和老師說的那樣“不要想當然”,“要相信自己的眼睛”,也必須像文中的“我”那樣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這些道理,經過對比、讀書、思考與實踐體驗的結合。學生理解較深,學習效果很好。
《畫楊桃》課堂反思5
這篇課文蘊含的道理深刻,和學生的現實生活也很接近。在導入新課時可以先讓吃過楊桃的同學談談他們看到的或吃過楊桃的感受,再利用課本上提供的插圖幫助學生更直觀的認識楊桃,老師不必用生搬硬套的講解,課後資料袋中關於楊桃的介紹通俗易懂,可以讓學生讀壹讀,進壹步知道有關楊桃的知識。
由於已經安排學生課前有過預習,所以課文不必再讓學生自由讀的過程,要對前壹天的預習作業有所檢查。教學時可以快速讓學生瀏覽課文,找出文中的生字進行學習,既節省了課堂時間,又對學生的預習效果進行反饋。
教學時先進行正音,再有側重的對每壹個字進行教學。如“嚴肅”的“肅”是平舌音,“審視”的
“審”是前鼻音,“半晌”的“晌”是翹舌音也是後鼻音。由於本課的生字不多,也基於這些生字的特點,為了充實教學內容,字詞教學中可以把“審視”、“半晌”、“和顏悅色”的意思說壹說,讓學生理解,在以後深入學習課文時再帶入句子中理解。生字雖然不是教學的重點,但也要復習鞏固,讓學生在讀準字音的基礎上再學習課文。第壹課時做好了“讀”的鋪墊後,在第二課時教師步步設疑,引導學生更深的進入課文,去更好地把握文章內容以及作者想要表達的觀點。
三年級的學生應該逐步培養其對正片課文的把握能力,教學中在讓學生概括課文內容時,幾位學生的發言有的不夠簡練,有的不夠完整,還有的不夠準確,這需要教師在仔細傾聽的基礎上,引導其他學生給予補充。或是教師適當的指導、修正。
教師的發言要有針對性,不可提出模糊或者是和上面的教學環節聯系不緊的問題,不能給學生不恰當的問題,給學生思考問題帶來難度。
字詞教學和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環節結束後,我安排了學生學習課文的第壹自然段,重點理解“叮囑”壹詞的意思,可以讓學生說壹說爸爸媽媽在什麽時候會叮囑我們,或者是用“叮囑”說壹句話。文中爸爸的話:“妳看見壹件東西,是什麽樣的,就畫成什麽樣,不要想當然,畫走了樣。”要讓學生說說是什麽意思,理解“想當然”這個詞。
在寫字教學中,由於本課要求寫的字比較多,不必個個都講,可以把生字進行結構上的分類,再重點指導個別難寫的字。如:“肅”的筆畫較多,而且筆順也是難點,教學時可以讓學生壹邊書空,教師壹邊在黑板上進行範寫,其他的字只要讓學生說壹說個別筆畫的書寫要點即可。
《畫楊桃》課堂反思6
在課堂上,教師是知識的指導者、引導者。在教學中教師要善於把握教材,機智地發現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靈活地加以引導,課堂上教師能夠機智的處理問題,會讓整個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在教學《畫楊桃》壹課時,我深深地體會到教師的機智是課堂的靈魂。在教學中由於自己的教學不夠機敏,致使課堂上的許多亮點沒有爆發出來。我認為在課堂上需提高引導的機智和評價的?
壹、提高評價的機智
在教學《畫楊桃》壹課時,由於缺乏評價的機智,導致學生對問題的理解不夠到位。如壹個學生在談到自己是否喜歡文中的同學們時,他說:“我既喜歡,又不喜歡。喜歡是因為同學們很愛笑,不喜歡是因為同學們沒有看人家是從什麽角度畫的。”我在處理學生這個問題時,評價不夠到位,致使問題的解決不理想。老師如果這樣引導“笑”,有很多種,我們都希望自己能笑口常開,妳壹定也喜歡笑,但是文中同學們的哈哈大笑是壹種什麽樣的笑。”學生回答:“是嘲笑。”那麽妳還喜歡同學們的這種笑嗎?這樣自然引導讓學生 在談“笑”中明辨是非,然後老師隨之引導,此時妳想對那些發笑的同學們說些什麽?而文中的老師又是怎樣看待這件事的?這樣就水到渠成的進行過渡,引導學生體會了文章的中心。
再如,壹個學生在聯系生活實際談自己的體會時,說到: “在了解了別人的想法後,如果他做錯了再去嘲笑別人。”這種觀點是不正確的`。老師在課堂上對學生的這壹說法沒有及時給予評價。由於自己的心急,導致壹個教學閃光點被撲滅了。如果我能及時讓其他學生對這位學生的說法進行評價,說說妳是否同意他的觀點,學生就會各抒己見,說明自己的看法。課堂上就會出現不同的聲音,思維產生碰撞。同時也進壹步地深化文章的主題:當別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壹樣時,不要忙著發笑,要看看人家是從什麽角度看的。
二、提高引導的機智
課堂上教師的引導尤為重要,它可以讓學生雜亂的思維變的有序、深刻;同時也能使知識的掌握更具條理性。而我在教學《畫楊桃》壹課時,恰恰忽視了對學生的引導作用。如當學生在概括文章主要內容時,不是用簡潔的語言進行敘述,而是在復述課文時。我這樣處理會更好:再找壹個學生用概括的語言說說主要內容,然後引導,我們在說文章主要內容時,如果能用簡短、概括的語言敘述就會更好,而妳好像是在復述課文內容。這樣壹引導學生就知道如何說文章的主要內容,對其他同學也起到指導的作用。
再如,在教學理解老師的壹段話時,如果這樣處理學生的理解就會更深刻些。讓學生把老師說的這段話都來讀壹讀,再談自己的理解和體會,學生的思路就會更清楚,理解起來會更順暢。在指導學生朗讀時,當發現學生讀的並不理想時,教師加以示範朗讀,效果就會不壹樣。
通過上《畫楊桃》壹課,我認為自己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自我提高:
1、深入鉆研、挖掘教材,靈活地處理教材。
2、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機智。
3、深入地研究自己的薄弱之處,提高評價的能力。
總之,課堂教學是壹門藝術,我將在這門藝術的殿堂中不斷提高。
《畫楊桃》課堂反思7
這節課,學生學習非常投入,思維活躍,課堂探究氛圍濃厚,原因在於教師抓住了學生在閱讀文本時動感生成的教學資源,使課堂精彩紛呈。其成功在於:
壹、關註生命靈性,把握生成資源
兒童教育是壹種充滿不確定的事。課堂教學中,常常會出現令人意料不到的事情。這時如果教師只註重自己的預設,忽視了學生的獨特體驗,那麽將使學生生命的靈性淹沒在教師的灌輸之中。以上這壹教學片段,教師十分珍視生成,適時調整自己的預設,準確把握好生成的課堂資源,尊重學生,給予他們發表見解的權利,而自己則以參與者的身份投入到學生對問題的探究中。學生在讀中悟,在悟中讀,用心理視線去讀書、去領悟語言文字,通過多元想象與文本產生***鳴,使他們生命的活力在生成中湧動。如果教師不關心學生獨特的感受,嚴格按照既定的預設方案進行課堂教學,那麽學生的靈性將被徹底抹殺,課堂也將毫無生機可言。
二、構建對話平臺,呈現精彩生成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教師應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以上這壹教學片段中,學生以個性化的方式走進文本──給師生對話部分添加提示語。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與文本展開對話,用自己獨特的視角去發現,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去想象,然後補白省略,最後在敞開心扉的對話中,在表達閱讀感受中,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理解文本、感悟文本,體會到不能隨意嘲笑別人,遇事要多從對方的角度來思考問題。這種源自學生童心世界的生成資源是富有生命力的──處處呈現著精彩的感悟,煥發著靈性的光芒。
《畫楊桃》課堂反思8這是壹篇精讀課文,要講的是圖畫課上練習畫楊桃時發生的事情。“啟發同學們懂得了看問題或做事情的時候,不能憑空想象,要堅持科學的思想方法,壹切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實事求是,不要輕下結論。
上完《畫楊桃》壹課,感覺今天的課堂上同學學得特別認真投入,課堂學習氣氛濃厚,這讓我感到壹絲欣慰。這也是我認為滿意地地方課前我準備了3個自學提示:思考
1、 “我是怎樣畫楊桃的?2、同學們怎樣評價我的畫?老師的神情為什麽便變嚴肅了?”3、父親的話與老師的話多麽相似,妳知道嗎?我讓學生壹步壹步通過讀文解決問題。本課有老師和同學的兩次對話很有特點。兩次對話的內容是相同的,同學的回答更是壹字不差。第壹次回答:“不像!”“像五角星!”,第二次回答:“不?像。”“像?五?五角星。”於是,在教學中,我引導孩子們註意標點符號,在朗讀中體會了人物的內心活動,前後心情的變化:之前,孩子們自以為是,得意洋洋,語言中帶著嘲笑,而後來發現自己錯了,覺得不好意思,很慚愧,說起話來支支吾吾了。課文中老師說的那段話是理解全文的重點,也是難點。這段話講了三點意思:壹是看楊桃的角度不同,樣子就不壹樣;二是講看到別人把楊桃畫成五角星,不要忙著嘲笑別人;三是講應該實事求是。為了讓學生的認識更加深刻,在引導學生反復朗讀理解了這段話之後,我讓學生反復讀文,觀察發現三句話的不同意思。”在這裏我用《題西林壁》壹詩中的“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引入,孩子們對“從不同角度看問題,往往結果會不壹樣”進壹步理解老師說的話。然後進行比較:老師和父親的話哪些地方相似?學生通過比較,明白了“實事求是”的道理。接著再思考:老師的話那幾句更父親說的不壹樣?通過讀書比較,理解了“從不同角度看問題”的意思及做人要實事求是的道理。在學生領會故事揭示的道理之後,接著,我引導孩子們聯系生活討論,結合課前聽寫生字,在學生對改中講究的就是實事求是。然後,出示作者岑桑的壹段話再次讓學生感受實事求是的重要。最後以名言“實事求是,做人之根本”結束本課。
當然,課前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也是本節課的敗筆之處。在讓學生對比老師對話的時候,我讓學生觀察了標點符號,註意人物的語氣,但是沒有講出來不同的標點符號運用在相同的語氣中意思不同。我應該把這兩次對話呈現在小黑板上讓他們比較、朗讀。小朋友通過比較,發現標點不同,語氣也不壹樣。另外。文章的整體結構在寫法上是前後呼應,備課時備進去了,但沒有講出來。在學生朗讀課文的時候個人展示的機會不多,課前導入時間太長等。我想,這些都與駕馭課堂的能力有關,時間分配上有關。這些都是我以後要註意和改進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