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看到朋友在朋友圈發布這段話,妳的第壹反應可能是猜測這個朋友可能是想表達自己的另壹半對ta很好。
但如果我們試著把這段話裏兩句話的順序換壹下,我們的第壹反應可能會不壹樣:
“如果壹個人壹直對妳很好,說明他很愛妳。如果壹個人突然對妳好,說明他對妳有所求。”
可能這個朋友突然遇到了壹個平時不怎麽關心自己的人,卻突然找上門來關註。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會遇到類似的情況。我們本來想說壹件事,突然先說了另壹件事。結果,聽者會覺得妳是認真的。
往往很多人會忽略這件事。以前讀書的時候,我最喜歡的課程是語言學,老師總會舉很多特別有意思的例子。有時候僅僅是標點符號的變化,或者壹個單詞順序的互換,就能讓聽話的人體產生不同的意思。可以說這門課影響了我以後的說話習慣。
也許當我們表達壹件事的時候,在說出來之前多想想,就能解決老板的誤會,改變愛人的態度,減少對家人的傷害。
或許這也是“三思而後行”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