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笑話大全 - 唐代門閥政治衰落的原因是什麽?

唐代門閥政治衰落的原因是什麽?

到了唐朝,事情開始變得有趣起來。唐初,唐高祖和唐太宗對這個大家庭表現出不同的反應。有壹次,向大臣裴濟吹噓李氏家族的祖先多麽高貴。裴濟家族是中國中世紀最顯赫的家族之壹。唐高祖炫耀地說:我們在隴西時,李家盛產甲魚和玉器。到了調兵遣將,四海雲集,短短幾天就升了皇帝。我們兩個家庭都是很棒的家庭。龜玉就是龜甲寶玉,是古代非常重要的禮器,後來被引申為國家吉祥的象征,普通家庭是沒有的。對此很自豪,但他還是不敢說自己家是第壹個超過裴家的,只能說我們在壹個水平線上。可見家族層面的影響之大,連皇帝都會默許。

唐太宗李世民沒有繼承這種態度。當他看到自己的家譜居然把山東,也就是蕭山以東的士紳,列為壹等,排在李家之前,就非常不滿,動用皇權修改了由來已久的家世默認排名。唐太宗認為,壹個人的地位應該取決於他在政府機構中的成功經歷,而不是來自他家庭的舊名聲。唐太宗在很多場合都或明或暗地主張,人的官職和能力應該比血統更重要。他說:山東士紳沒落,俗無冠。我不明白為什麽人們這麽看重他們。在唐太宗看來,朝廷以上的官僚,或忠孝,或學識淵博,顯然應該比山東的破落士紳贏得更多的尊重。既然人們尊重漢高祖的普通家庭出身,那麽人們也應該尊重從草莽起家的唐朝官僚。

貞觀六年,唐太宗命高士廉等人修訂貞觀宗譜,充分表明了他的態度。《貞觀宗譜》成書於貞觀十二年,即公元638年。這個重構的標準很簡單,就是按照現在官階的位置來排名。官階越高,級別越高,官階越低,級別越低。皇帝的旨意得到了徹底的貫徹,貞觀宗譜的標準是官職,而不是家世。出生第二年,即公元713年,《貞觀宗譜》再次修訂,定名為《世家宗譜》。值得註意的是,這是唐代國家編制的最後壹部官方家譜,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壹次。此後再無官方工作安排宗族。

然而,這本書的作者認為唐力的精神是貴族的。唐太宗不想否定士紳,而是想改變人們的觀念。什麽是高尚,什麽是卑微,應該由他來重新定義。唐太宗利用政府的條件,推行新的標準,希望把王朝的權貴提升到更顯赫的地位,掩蓋名門望族的威望,從而從這些家族手中奪回社會風尚和政治秩序的主導權,集中到皇帝手中。

此外,自隋唐以來,還有壹種完全不同的選官方式,就是我們所熟悉的科舉考試。雖然在整個唐代,受益於科舉的士族子弟遠多於普通家庭,但畢竟這壹升遷通道的開通改變了以往“出身決定壹切”的局面。唐太宗的這種傾向,在他的後繼者手中發揚光大。作者評論說,到了8世紀,人們地位中的家庭因素,至少在政府看來,已經變得無足輕重,官職成為衡量人們地位的唯壹因素。政府對編纂士族的家譜不再感興趣,因為現在是國家授予人地位,而不是家族。在法律意義上,所有人的地位都直接來源於國家。

當優越的出身不再給人帶來太多的好處,學者也就平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