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的夜晚,本該是花市的喧囂,黃昏後的浪漫,我們的小鎮依然淹沒在深深的寂靜中。半個月來,我們經歷了口罩、體溫計、消毒液、雙黃連等壹系列哄搶。或許,元宵的香甜可以稍微緩解我們心中連日來的恐慌。刷屏的人可能更渴望知道我們疫情的拐點什麽時候到來。
窗外的小樓依然是夜空下最耀眼的地方。我習慣在睡覺前看著房間裏明亮的燈光。我相信,當這裏的壹切融進夜色,我們小城的天空真的會亮起來。
這不應該是秘密。晉城壹級響應啟動時,這座曾經是感染性疾病科的小樓,已經順利完成三層改造,開始正式接受醫療救治。壹周後,疫情依然來勢洶洶。隨著首例新冠肺炎患者確診,二樓原有病房也已重新布置並投入使用,傳染科原有工作人員掉頭投入新的戰鬥。
好像不是我的錯。我在這裏忘記了,我肯定要“怪”護士長張彩俠,她是我的學姐,和我同名,沒有回復我的任何新年問候!護理部公開招去壹線的人的時候,我才知道她是在小樓裏和以前的姐妹們撐著!
我就更好奇裏面的壹切了。我很好奇他們凹痕和腫手的背後有多少我不知道的故事。我很好奇我51歲的學姐廉頗,她老了。她還能吃東西嗎?
最後,我從萬能的微信聯系人那裏清晰地勾勒出了所有關於他們的圖片,這些以白色為主色調的圖片,都在講述著上帝和天使的故事。
住在這裏的人都是真正的神!從病房的消毒到打針輸液,從鋪床疊被子到吃飯喝水,包括所有的屎倒,這裏的護士都是親力親為!沒有家人,沒有衛生工作者,他們甚至要扮演保姆的角色!為了節省時間和稀缺的醫療資源,他們不得不在離開工作區之前把壹切都擺平,而等待他們的通常是冷食!按時吃飯純粹是奢望。疲憊的女孩有時靠在椅子上睡著了。
妳不是說護士是天使嗎?有這樣可憐的天使嗎?在消毒液的長期刺激下,他們的手上布滿了小刺,穿著厚重的防護服。他們看不清對方。如果他們需要互相交流,就必須把聲音提高到最大分貝,撕裂他們那更不敢喝水的喉嚨!穿著薄薄的秋褲,壹晚上的夜班就足夠泡透了!
我終於淚流滿面了!這些如花似玉的女孩和嬰兒般的孩子有沒有這樣照顧過父母?我那個長的,略顯虛弱的學姐,面對如此高強度的工作,她還吃得消嗎?
“哎,我參加過非典,沒事,我吃過他們的苦。”
“其實我想哭。”
她有壹搭沒壹搭的留言,讓我本來就緊張的心更緊了。我能想到,在如此嚴峻的形勢下,她要像老母雞壹樣照顧好自己的雞,要付出多少!
“也照顧好我們的小張軍。”
我對她做了個鬼臉。婦產科的女生張軍剛剛加入這個群體。她才工作壹年多。她這個熱血的年紀真的累了。哭吧。沒關系。反正厚厚的防護服下,沒人知道妳是誰。
今天,第壹個被感染的新冠肺炎病人出院了,這絕對是最近的壹個好消息。但是我們能唱歌嗎?我們可以舉杯了嗎?看著窗外不時有救護車靠近的小樓,我很擔心。
?小樓裏還冒著煙,和我命運擦肩而過的學姐還在努力奔跑。我有什麽資格退縮在自己家的角落裏?
如果說第壹次報名是基於孤獨,那麽第二次報名肯定是有思想的。我相信烈士暮年依然是有勇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