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讓別人借妳的錢作為賺錢的資本,為什麽不把它作為自己賺錢的資本?如果錢不是主要問題,妳想過什麽樣的生活?妳想住什麽樣的房子?在哪個小區?妳開什麽車?妳願意贊助什麽樣的事業?如何度過壹個假期?...妳到底想怎麽活?為了這個夢想,妳現在該怎麽做?有壹個簡單的道理很多人都不明白~想要過不壹樣的生活,就得做不壹樣的事。
當我剛開始職業生涯時,我非常看好工程師這壹職業的前景,認為它會給我帶來豐厚的收入。但是幾個月後,我發現我簽了壹份40/40/40/40的合同,也就是說,在未來的40年裏,我每周工作40個小時,戴40元的手表,所以我的生活需求只能滿足40%。
我開始懷疑這是壹個可怕的錯誤,我的老板沒有壹個能在爬到頂端後過上我夢想的生活。我們其實已經為自己的職業生涯做了很多準備,但是我們的選擇真的很有限。妳呢?妳對妳擁有的選擇滿意嗎?妳想過未來嗎?當負面新聞報道讓妳焦慮的時候,妳有沒有考慮過更好的辦法?努力嘗試,以為人生會蓬勃發展,有沒有如履薄冰的感覺?我想很多人的想法和我壹樣。我們在尋找類似的東西,也找到了壹些答案。我想與妳分享。
仔細想想,妳會發現,世界上賺錢的方式只有三種:
第壹種選擇,可以去上班,被別人雇傭。
我身邊90%左右的人都選擇這樣做。50年來,隨著工業化的發展,大部分人都就業了,學校也在教怎麽找工作,怎麽給別人打工,怎麽適應大企事業單位。打工成了大多數人的首選。這些人絕大多數直接去了窮人的營地。
第二種選擇是為了賺更多的錢,把賺到的錢進行投資。
第三個選擇是建立自己的事業。
傳統上,這些選項各有利弊。
我喜歡分析兩種收入:臨時收入和永久收入。
臨時收入是妳必須出現在某個場合才能獲得的收入。
我壹直記得壹個笑話。某人擁有壹家非常成功的企業,對員工很好,員工對他也很忠誠。有壹天,意識到機器可以取代大部分員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他把忠誠的員工叫到辦公室,說:“妳忠誠了很多年,現在企業不再需要妳了,但妳還是有工資的。妳要做的就是每周五領工資。有什麽問題嗎?”
壹個站在後面的年輕人問:“如果妳星期五不能來,妳要請假嗎?”
我想知道妳是否在這樣的場合工作?這種就業心態在如今的商業機構中相當普遍。
這些年來,人們形成了壹種別人欠他生活費,欠他真心,欠他前途的心態。我不喜歡整天抱怨公司有多差,怎麽炒員工,未來有多不可預測的人。因為這些才是現代商業的本質,這才是世界的真實面貌。
有些公司很優秀,對員工無微不至的照顧,經常因為經濟不景氣或者其他原因被迫裁員。這就是工作的事實:妳必須有壹個健康的身體,出現在特定的工作場所,依靠妳的智慧或技能,以及壹些妳無法控制的因素,來賺取生活費。經濟形勢、政府行為以及妳所在行業發生的事情往往是不可預測的,這就是工作的本質。
永久性收入是與妳每天做的事情無關的收入,比如投資收入、版權收入或者商業利潤。所以,給別人打工的前途是不確定的。經濟收入的大起大落,和老板的矛盾,自己的健康等等。,對未來會有很大的影響。如果某種不可預知的悲劇讓妳無法工作,妳在經濟上能堅持多久?專業人士都知道健康原因或者意外會讓他們無法工作。銷售人員因為突然失聲,無法從事推銷工作;飛行員因為眼睛發炎不能駕駛飛機;牙醫在壹次交通事故中傷了手指,無法手術;電視攝影師因為肝炎等原因幾個月不能上班。這也可能發生在妳身上。
這種事情發生的太頻繁了。很多人三個月不交分期付款,電視會被沒收;大部分人失業半年就會丟車。如果妳十二個月沒有工作,妳將失去妳的房子;他們中的大多數將在18個月或更短的時間內破產。
妳的收入有多少保障?我們來看看統計數據。年收入1萬元以上的人群不超過1%;不超過65,438+00%的人年收入近4萬元。如果妳的收入在這個水平以上,妳肯定會感覺很好。由於稅收或通貨膨脹,大多數人現在掙的錢比他們剛開始工作時少了2%。大多數人只有幾萬元的現金資產,而65歲以上的人有30%生活貧困,只有5%經濟獨立。
另壹方面,每12分鐘,就有壹個人成為百萬富翁。該國數百萬富翁中的大多數都是通過發展自己的企業致富的。怎樣才能改變自己,加入百萬富翁的行列,而不是做磨坊裏的驢子?以下是蓋洛普民調的壹些有趣結果:80%的都市人表示時間過得太快;54%的人表示被工作壓得喘不過氣來;51%表示沒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
每個人都說自己忙,因為有重要的事情要處理,大大小小的事情好像沒完沒了。妳必須優先考慮更重要的事情。工作是剝奪人們時間的最常見因素。大多數人希望每周工作四天而不是五天,但他們的收入永遠不夠。許多人感到時間的壓力,因為他們把時間花在追求金錢上。如果用時間換金錢,妳會花光所有的時間;如果妳花光了所有的時間,妳就完了。
我們也需要在這方面有所突破。許多人,甚至專業人士,如醫生和律師,都用時間來換取金錢。他們花的時間多,賺的就多,花的時間少,賺的就少。在照顧家庭和維持經濟收入之間保持平衡讓很多人抓狂。他們既需要時間也需要錢。妳可能和我壹樣。妳可能認識很多有錢沒時間的人,也可能認識很多有時間沒錢的人。兩者都不理想,都不完美。
我們既需要時間也需要錢。真正的財富是有時間做我們想做的事情。
普通人處置財產最常見的方式是存入銀行。在中國,還是有大部分人把自己的血汗錢作為“房產”存在銀行。這是有壹定原因的。在很多人看來,放在銀行不會造成意外損失,而且是獲得壹定利息的好辦法。
但是在銀行存款並不是最好的理財方式。單利增長模式很慢,活期存款不壹定能給妳帶來預期的利息。可以先看看下面這個典型的例子。
老張和妻子都在壹家國有旅行社工作。十幾年了,他們都舍不得離開餐廳,舍不得打車。壹發工資就跑銀行,最後存了幾十萬。老張有個老觀念,什麽都不如把錢存銀行。
本來夫妻倆打算存到退休,但這兩年親戚朋友都忙著買這買那。每次聚在壹起,話題不是基金,股票,房子。
生日那天,壹條新聞又引起了大家的話題。消息是:5月中國居民存款減少2784億元,創歷史最大單月降幅。
飯桌上,大家嘰嘰喳喳地給老張提意見。
“哥,這年頭,誰會把錢存銀行?現在變成了‘負利率’!照我說,妳還不如把豬領回家,放在那裏欣賞呢!”弟弟話音剛落,引起全家哄堂大笑。
姐夫接過話來:“妳應該開戶買些基金,壹年下來收益率至少10%!如果這個存銀行,活期利率只有0.72%,還要扣20%的稅,太不劃算了。”
“我看,買房還是比較踏實的。”老張的母親說話了。老太太70多歲了,精神矍鑠,說話慢吞吞:“股市那些東西太虛了!買房子吧,至少能看得見,跑不掉!”
“媽媽說的是北京房價只能漲!”老張的姐夫說。2003年,在她的“英明規劃”下,她家在五道口買了壹套80多平米的房子。這幾年房價壹路飆升,從原來的4000元/平方米漲到1.1,000元/平方米。老張的嫂子很驕傲,對房產投資守口如瓶。
我姐說:“哥,其實買股票收益也不錯。經濟學家紛紛表示,牛市才剛剛開始。妳看,我年初買的股票,現在已經翻倍了!”
大家妳壹言我壹語,把老張驚呆了。根據大家的發言,我老婆做了壹個“總結發言”:“也就是說,銀行存款利率太低,還要額外征收利息稅。存銀行相當於貶值!”
“我只想把它存進銀行。”老張心煩意亂。“再說我根本不懂股票,也沒精力天天盯著它折騰!”他壹揮手結束了這個話題。
吃完飯,送走了親戚,老張夫婦開始總結這件事。我老婆拿出計算器,壹個個算了壹下:“我們家現在每年存4萬塊錢。以目前0.72%的利率計算,扣除20%利息稅,全年只能拿到230.4元的利息。做壹年期定期存款,扣除利息稅,不到1000元。”
“妳說,這1000夠應付物價嗎?前幾天去菜場,豬肉8斤賣13元。下午去的時候是14元……”老婆壹臉疑惑的看著老張。
看著妻子焦急的臉,老張關於存款的心思不禁產生了動搖。親戚炒股買房總是翻倍,5萬變成了65438+萬,15萬,真羨慕他。但是,他知道自己沒有足夠的錢去炒房地產,也沒有精力去做生意。他無法承擔直接購買股票的風險。把錢存入銀行似乎是最安全的方式。但是0.72%的利率,20%的利息稅,加上最近物價不斷上漲,讓銀行裏的血汗錢不斷縮水...老張突然感到很不安。他該怎麽辦?結合實際,就是這樣。把錢存在銀行裏,收入不多。那錢對妳來說是死的,但是別人會拿妳的錢去為自己賺錢。所以對我自己來說,把錢放在銀行裏,讓錢活躍起來,變成資本,並不是最好的理財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