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素描教學領域出現了壹些主觀的、個性化的、帶有創造性質的素描語言,這無疑給古老而樸素的素描語言註入了活力,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但有些人不理解創作素描的初衷,盲目模仿其表現形式,過早地將其運用到基礎課教學中,造成教學秩序的混亂和價值取向的錯位。那麽,所有的素描教學是否不分層次、時間段、活動目的,都改變了原有的客觀形象信息?其實並不是。
我們知道,素描造型方法總是具有雙重性。壹種是客觀表現,即現實功能的體現;二是主觀表現,即擺脫特定客觀形象元素的束縛,從而創造出新的藝術形象。這是兩個不同層面的建模理念問題,既有區別又有聯系。前者是以客體提供的客觀現實的形象元素為基礎,借助現實主義的藝術表現手法和技巧,將客體和形象“真實”地、藝術地再現出來。它的本質特征在於它的客觀形象。目的是訓練學生的觀察和現實能力,為建模打下良好的基礎。例如,繪制石膏幾何體就是這種情況。本課程的研究方向是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了解物體的物理結構,感受透視空間,差異的強弱,虛實的變化,分析明暗系統等圖像元素,並能準確表現上述關系的能力。那麽,在這種活動中,主觀因素的主導作用受到這種活動目的的制約,這就要求我們所有的活動思維準確客觀地再現於我們面前,而決不是某種符號所能替代的。另壹個例子是畫壹個人物的肖像。其目的是表現三停五眼的動態關系,頭部解剖結構關系,體面關系,形象特征,強弱變化,固有色差,肌理關系,表現人物的表情特征,性格心理,社會“痕跡”。這種活動的主觀因素也受到客觀客體形象的制約。它要求我們“真實地”、客觀地再現我們感受到的壹切形象信息,並賦予它生命、氣息和個性。
主觀的和個性化的素描語言是不同的。在主觀審美因素的影響下,根據個體心理的需要,對原本提供的客觀形象元素進行概括、誇張、選擇和表現。其藝術主張是主觀實現,活動目的是培養學生創造新的視覺形象。如果對比兩者的培養目標,不難看出,前者側重於學生知識技能、藝術語言感知和現實觀察感受能力的培養,後者側重於學生在審美形式上的主觀偏好、個性心理的需求和壹種潛意識情感的釋放,從而使表現手段在壹定程度上脫離原有形式,提高“非客觀”形態表現能力的培養。比如在超現實主義畫派、主題畫派、意象畫派的作品中,我們都能充分感受到這種“非凡”的藝術個性的存在。那麽,寫實素描語言和主觀個性化素描語言不僅在藝術思維活動上不同,在畫面表現上也不同。前者的特點是形象生動,可視性強,能與觀者的形象記憶產生共鳴,後者的特點是以“我”的主觀性和個性化特征來支撐畫面的構圖,其特點是在形式上大膽地對原有的客觀對象進行誇張和變形,甚至鼓吹“醜畫”,將其轉化為壹種語言特征,強調自我表現和個性張揚。由於二者在藝術理念、表現形式、培養目的等方面存在差異,教師應嚴格按照科學的教育教學程序安排教學,不得違背藝術教學規律,單純鼓勵學生培養個性風格。
近年來,基礎素描教學中出現了“黑醜”現象,使素描評價標準壹度“失傳”。尤其是基礎素描課程的教學受到了很大的影響。有些學生為了追求視覺上的“沖擊力”,在寫生過程中不根據物體提供的形象信息來表現自己,而是根據個體心理的需要,主觀地把所有的物體都畫成又黑又醜的“大頭”。連最寬容的模特都忍不住說:“我讓妳毀容了!”雖然這是壹個笑話,但它反映了壹個問題,即什麽時候引導個性化的素描教學內容,如何把握培養方向,科學安排不同層次的教學內容,是素描教師的重要課題。實踐證明,只有嚴格控制造型,才能有的放矢地進行個性化教學,同時科學安排創意性、個性化素描教學的時間,不能讓學生過早地介入基礎教學的造型階段。如果過早地引導學生學習教學內容,會在造型概念上設置障礙,因為學生對客觀事物的理解能力不強,造型概念尚未形成。所以必須按照形象思維的基本程序來培養,即感受、感知、表象、創造表象,這在感受和感知表象的階段尤為重要,因為它是創造表象的基礎,屬於繪畫質量的範疇。如果在形成這種思維能力的過程中沒有建立起穩定的、科學的造型思維模式,那麽在畫面上的表現就會不準確、扁平、無序,局部脫離整體,也會造成心理上的排斥。因此,要正確引導,分清教學內容,分層次任務,明確教學目的。按照教育教學規律辦事,既要考慮單元內容的相對獨立性,又要考慮整體內容的連續性;既要考慮造型語言的客觀性,又要考慮時代的審美特征。
總之,素描造型的客觀性和創作的主觀性個性化素描語言是兩個不同階段的訓練內容,訓練目的不同,不能混為壹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