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事後聰明?
所謂後見之明偏差,是指人們傾向於用事件發生後的結果來理解事件發生的原因和過程。“事後諸葛亮”指的就是這種現象。人們往往會忽略事後理解的天然優勢,進壹步貶低事後決策的復雜性和難度。事後聰明的偏見是普遍的,是人性的壹部分。這種錯覺讓人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低估別人的能力。巴菲特盡力避免在投資中犯這樣的錯誤。事實上,他在20世紀60年代對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投資(主要是在紡織行業)給巴菲特上了很大的壹課。上世紀80年代,他被迫關閉了持續虧損的紡織業務。這就形成了巴菲特非常重要的投資準則,即投資那些保持壹貫經營原則的公司,避免陷入困境的公司。不要高估自己,期望自己比公司的經營者做得更好,扭虧為盈。“查理和我還沒有學會如何解決公司的問題,”巴菲特承認道。“但我們已經學會了如何避免這些問題。我們的成功在於專註於我們能跨越的壹英尺的柵欄,而不是找到跨越七英尺柵欄的方法。”常識的壹個問題是,我們在知道事實之前不會記住它。事後諸葛亮顯然比先見之明更容易。有實驗表明,當實驗結果已知時,人們會突然覺得結果並不那麽令人驚訝,至少相對於那些只知道實驗程序或預期結果的人來說是這樣的。壹旦掌握了新知識,我們有效的記憶系統會自動更新過時的假設。近半個世紀前,社會心理學家對二戰美軍士兵的研究發現:1。受過良好教育的士兵比受教育程度低的士兵在適應方面遇到更多的問題。相對於那些“社會”大學的畢業生,知識分子更不適應戰鬥帶來的焦慮。) 2.南方士兵比北方士兵更適應南海諸島的炎熱氣候。南方人更適應炎熱的氣候。白人士兵比黑人士兵更熱衷於晉升。多年的壓抑會降低成就的動力。南方的黑人士兵更喜歡南方的軍官,而不是北方的。(因為南方官員更習慣和黑人打交道,更有技巧。)在閱讀lazarsfeld的研究總結時,妳可能也有同樣的經歷。但是lazarsfeld接著說,“這些陳述中的任何壹個都與實際發現的正好相反。”事實上,這本書還報道了受教育程度較低的士兵適應性較差。南方人比北方人更不喜歡熱帶氣候。黑人士兵更熱衷於升職,等等。“如果我們壹開始就給出真正的結論(就像施萊辛格感覺的那樣),讀者可能會在這些事實上打上‘顯而易見’的印記。”同樣,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經歷那種事後諸葛亮。在壹瞬間,我們並不驚訝於對促使事情發生的力量的突然洞察。在大選或股市秀之後,大多數評論者並不感到意外:“是時候整頓市場了。”2003年伊拉克戰爭後,戰爭的結果——對盟軍來說,勝利來之容易,但對文明和民主來說卻不是——似乎顯而易見。很多人認為,考慮到美國在伊拉克有3300億美元對1.6億美元的優勢,任何人都會預料到這樣的結果。然而,美國軍隊應該提前預見到保護巴格達的博物館、圖書館和學校的必要性,以避免搶劫者的襲擊。比如丹麥哲學家和神學家索倫?6?正如克爾凱郭爾在《1》中所說:“人生就是活著,但要反過來理解。”如果這種“後見之明偏差”(又稱“我就知道”現象)深入人心,妳可能會感受到妳已經知道的結果。的確,幾乎所有來自心理學實驗的可信結論看起來都像是常識,當然是在妳知道結果之後。妳可以證明這個現象是存在的。把壹群人分成兩組,告訴壹組壹個心理學結論,給另壹組相反的結論。比如告訴壹組,社會心理學家發現,性格不同的人對我們最有吸引力,無論是擇友還是談戀愛。古語有雲,“異性相吸”。另壹組被告知,社會心理學家發現,無論是擇友還是談戀愛,性格相似的人對我們最有吸引力。老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先讓人解釋壹下這個結論,再問他們是否驚訝。無論他們被告知什麽結論,我們都能發現他們得到的結論並沒有讓他們感到驚訝。事實上,幾乎任何結論都會因為諺語和格言的解釋而成為常識。如果壹位社會心理學家報告說分離加深了愛,A會回答:“妳就是以此為生的嗎?大家都知道‘小別勝新婚’。”如果結果是分離會熄滅愛情之火,B會回答:“我奶奶可以告訴妳‘人走茶涼’。”卡爾什麽時候?6?1甘特讓英國萊斯特大學的學生評價格言及其反義詞時,壹定高興了很久。當他們看到“恐懼比愛更強大”這句格言時,大多數人認為它還不錯,但學生們也對它的對立面“愛比恐懼更強大”做出了同樣的評論。同樣,人們高度重視“壹個倒下的人不能幫助另壹個倒下的人”這句格言,也高度重視它的反面“壹個倒下的人可以幫助另壹個倒下的人”。不過,我最欣賞的是這兩句話是大家公認的:“智者貶義,愚者重言。”(真正的座右銘)還有人造的那句“愚者說謊,智者反覆。”事後智慧偏見給很多心理學學生帶來了困擾。有時候,結果真的出乎意料(比如奧運銅牌獲得者比銀牌獲得者對自己的成績更滿意)。但更多的時候,妳在課本上學到的實驗結論似乎很容易,甚至顯而易見。後來做選擇題的時候,面對多個看似可信的答案,任務會困難很多。受虐學生不禁抱怨:“真不知道是怎麽回事。我以為我什麽都懂了。”“我早就知道的事實”這種現象,不僅讓社會科學的發現看起來和常識壹樣,還可能帶來致命的後果。可能會讓我們自負,也就是高估自己的智力。而且,因為結果似乎是可以預測的,所以我們更傾向於把事後看起來“顯而易見”的錯誤決策歸咎於決策者,而不是表揚決策者同樣“顯而易見”的正確決策。從911的上午回過頭來看,指向災難的信號似乎非常明顯。美國參議院的壹份調查報告列出了這些被忽視或誤解的線索。中情局知道基地組織的爪牙已經潛入該國。壹份美國聯邦調查局特工發給總部的備忘錄以這樣的警告開頭:“本,美國聯邦調查局和紐約市?6?1本拉登可能會派學生去美國參加私立航空學院的聯合行動。”美國聯邦調查局無視這壹準確的警告,也沒有將它與其他預測恐怖分子可能使用飛機作為武器的報告聯系起來。“這些該死的白癡!”這似乎是壹種事後的偏見。"他們為什麽不把所有的線索聯系起來?"但是就事後看起來很清楚的事情來說,事前就不那麽清楚了。情報機構充滿了“噪音”——在壹點有用的信息周圍有堆積如山的無用信息。正因如此,分析師們不得不決定繼續調查什麽樣的問題。在911之前的6年裏,美國聯邦調查局反恐機構有68000件事毫無頭緒。在事後看來,這壹點點有用的信息現在看起來如此明顯。同樣,我們有時會責怪自己犯了“愚蠢的錯誤”——沒能和別人更好地相處,或者沒能更好地處理事情。當我們回顧過去,我們明白如何行動。“我早該想到期末會有多忙,早該開始寫論文了。”但是有時候我們對自己太苛刻了。我們忘記了事後看來顯而易見的事情在當時並不那麽明顯。當醫師知道病人的癥狀和死亡原因(屍檢的結論)時,他們有時會想:怎麽會做出這樣不正確的診斷?其他只知道癥狀的醫師不會發現錯誤的診斷如此明顯。如果陪審團被迫從先見之明的角度而不是事後諸葛亮的角度來看,他們是否會對玩忽職守的過失做出判斷而猶豫不決?)那麽,我們應該得出什麽結論:常識通常是錯誤的嗎?有時候是。常識和醫療經驗使醫生們相信放血治療傷寒非常有效。直到19世紀中葉,有人不厭其煩地做了壹個實驗——把病人分成兩組,壹組在放血,壹組只是在床上休息,證明兩者之間沒有聯系。其他時候,常識是正確的,或者雙方都有道理:幸福是知道真相還是沈迷幻想?是與人相處還是獨自生活?意見多如大海,無論我們發現什麽,總有人預見到。(馬克?6?1吐溫曾開玩笑說,亞當是唯壹壹個吐了蓮花之後還能確定自己是“世界上最好的人”的人。)但是在所有的論點中,哪壹個最現實呢?問題是常識並不總是錯的。更準確地說,常識總是在事後被證明是正確的。這樣,我們必然會認為我們現在和過去知道的比我們現在能做的和過去做過的要多。而這恰恰是我們需要科學的原因:幫助我們區分現實和幻覺,區分真正的預測和簡單的事後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