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笑話大全 - “精通即煉,恒心即固”——林語堂《秋的味道》賞析

“精通即煉,恒心即固”——林語堂《秋的味道》賞析

林語堂在他的名篇《秋的情境與滋味》中居然用了壹篇文章來比喻秋天,真讓人覺得豁達。他的隨筆說:“或者說文人如果已經擺脫了驚人的文筆,越來越精通,越來越堅定,他們的文字讀起來就有意義了。”這樣看來,用“精通與恒心”來指代這篇關於秋天的寫作是最恰當不過的了。

林語堂(1895-1976),福建龍溪人。原名樂和,後改為玉堂,後改為玉堂。1912他進入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後在清華大學任教。1965438+2009年秋去了哈佛大學文學系。1922獲文學碩士學位。同年,他轉到德國萊比錫大學學習語言學。65438至0923獲博士學位後回國任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女子師範大學院長、英語系系主任。1924後,是《語絲》的主要作者之壹。1932論語主編。1934年創辦《人間世》,1935年創辦《宇宙風》,倡導“以自我為中心,以休閑為主”的散文。1935後在美國用英文寫文化作品和小說,如《吾國吾民》《北京的雲》《顫抖的風》。1967受聘為香港中文大學研究教授。1975當選國際筆會副會長。1976死於香港。

林語堂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不朽的藝術大師,也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壹個使用“幽默”壹詞的人。他的散文隨筆集“廣博、真實、幽默、閑適”於壹身,風格獨特,可以說是現代文學史上的壹場閱讀盛宴。

起初,他只是把“幽默”當作壹種語言風格。後來他把“幽默”理解為“壹種心理狀態,然後是壹種看法,壹種對生活的看法”。林語堂所謂的“幽默”,不是粗魯的玩笑,而是睿智的幽默,是端莊灑脫的幽默。

林語堂的散文往往以壹種超然物外、無憂無慮的心態看待世界,以平淡的文字進行褒揚或批判,從而形成壹種和諧融洽的“閑適風格”,如“私房話”。林語堂散文的語言不拘壹格,多才多藝。他主張文學語言可以融合文言、白話文、外來語、方言,從而形成壹種特殊的語言,稱為“白話文言”。

《秋的味道》是壹部關於秋的千古佳作。秋景中同樣的秋色,落入不同人的眼中,永遠是千人千面。有人讀到了寒意,有人聽到了哀號,有人看到了雕零,有人意識到了更替。在林語堂的眼裏,他看到了另外兩個字:成熟。叼著雪茄的作家,似乎在悠閑地享受著秋色,但翻開這壹頁秋色地圖,他評論的是秋天的意境,生命的狀態,靈魂的角逐。

作者捕捉到的大部分都是身邊的瑣事,看似是更多作者鄙視的“瑣事”,卻成了作者願意表達的內容。文章聯想到秋天吸煙的情況,古老而嫻熟的字典,招牌,書桌,不同時期女性的不同魅力。就是這些瑣碎的事情,被作者寫出來,半雅半俗,和諧合理,可謂別具壹格。

很多名家筆下的秋天,大多是悲涼、悲愴、蕭瑟、寒冷的,但林語堂筆下的秋天,卻有壹種獨特而深遠的味道。秋天是壹個豐饒、成熟、收獲的季節,但林語堂並沒有過多地去關註秋天的豐富和美好,而是以壹種愉悅的心態,寫出了壹種細節無窮的意味和壹種蒼茫的氣氛。手裏拿著壹支煙,獨自壹人在傍晚,在靜謐愜意的氛圍中,林語堂的思緒像白色的迷蒙煙霧,悠然飄蕩,像壹匹沒有韁繩的野馬,秋天的溫暖在他的心中自由蕩漾,而秋成則成了香煙上的紅灰,代表著成熟的內涵和古老的色彩,又像壹杯醇香的老酒,香氣醇厚,香氣純正。秋天被比作雪茄,鴉片,壹本用了二十年的爛字典,壹張用了半個世紀的書桌,壹個舊招牌,甚至是壹口發黑的陶罐在烤箱上慢火燉豬肉時徐夤的腔調。

“秋天確實有另壹層含義。春天沒有陽氣,夏天也沒有酷暑,也不像整個冬天。我喜歡的是邱琳壯麗的天氣。”這裏的“確實”是“確實”而不是“確”的意思,這裏的語感就是其中之壹,非常沈重地表達了對“邱琳古老而壯麗的氣象”的好感。

在這個成熟的秋天,作者還特意指出,“也許我愛的不是深秋,而是初秋。那時候空氣正開始消失,月圓,蟹肥,桂花亮,並不處於蕭瑟的狀態。這是最享受的。”有了氣息,有了月亮,有了螃蟹,有了花,壹氣呵成,也寫出了秋天享受音樂的意義。

文章就這樣由遠及近,由實及虛地寫出了對成熟的秋天的欣賞和喜愛。同時,在古代,他找莊子做古代的知音,在現代,他認為鄧肯是圈內人。壹個是古老的,壹個是異域的。在這裏,林語堂巧妙地點出了“和事主不是壹類人”的蒼涼和感慨,並進壹步表達了“秋天的景色更加絢爛壯麗,而秋天的幸福卻是萬倍瑰麗,驚艷而美麗”——這種感覺和世界各地的人是多麽不同啊!“只是秋天,壹切都成了成功”恰恰說明了林語堂豁達的人生觀。

文章的語言節奏優美舒緩,歡快寧靜,表達方式也是聊天式的自成壹體。讀書的時候,就像在風雨交加的夜晚,和作者圍著火爐聊天,看似連貫連貫,看似散漫卻又時而鋪墊,前後呼應。讀文章,必聞其聲,品文章,必見其人。

秋天的味道,風格上是淡淡的,甜甜的,像壹杯明前的新茶,清新雋永,含義悠長。全文充滿靈性之美,幽默而警醒,淡然而深遠。讓讀者心曠神怡,回味無窮。

全篇沒有華麗的繪畫,但筆法飽含深情,透露著醇厚濃郁的香氣。生命之秋的豐富和人類生活細節的深刻,在林語堂的筆觸下顯得從容自然,充滿智慧,營造出壹種溫馨而有人情味的氛圍。

林語堂讓煙頭在手指間燃燒,彌漫著煙霧,壹邊做著白日夢,壹邊覺得“初秋就像壹支雪茄,味道濃烈,寓意深刻”,這是作者對生活和歲月的深深熱愛,也是他試圖感染讀者的壹種嘗試。寫這篇文章的林語堂,當時正處於人生的中年,所以他對溫和的秋天裏“醇香”所隱含的“人生成熟的季節”有著深刻的感受,所以他的文章風格也拋開了文中所描寫的那種令人驚嘆的文筆,而追求那種逐漸變得“老練而堅定”的“渾厚而深沈”,讀來讓人回味無窮。因此,《秋的味道》成為林語堂散文的代表作之壹。

附:秋天的味道

林語堂

秋天的黃昏,壹個人坐在沙發上,抽著煙,看著煙頭白灰下的紅光,微微露出暖氣,心裏的心情會隨著藍煙,壹樣的輕松自由。瞬間,煙霧變成了壹縷壹縷的細絲,慢慢的消失了,但那壹刻,我心中的心情是壓抑在世間的,所以我沒有說當時的心情,只說當時的心情。我想再劃壹根火柴,把已經點了三四次的雪茄點著,但是因為白灰堆積太多,點不著。又是壹聲輕射,煙灰悄然落在銅爐上。它就像我此時用毛筆寫在中國紙上壹樣無聲無息,壹點聲音也沒有。然後我又點著了,我壹朵壹朵的吞雲吐霧,香氣撲鼻,就像倚紅又倚綠的暖香。於是我想到了煙,想到了它的溫熱,想到了房間裏朦朧的薄霧,想到了秋天的意義。這時候我才想起來,詩歌裏秋天的意義不是這樣的。讓人想起蕭沙,蒼涼,秋扇,紅葉,荒林,荒草。但是,秋天確實有另壹層含義,它沒有春天那麽蓬勃,沒有夏天那麽激烈,也沒有冬天那麽枯萎雕零。我喜歡邱琳的好天氣。有些人用同樣的方式罵人,這表明他們不了解邱琳古董的味道。四季中,我對秋天有偏愛,不妨說說。秋天代表成熟。春天的美,夏天的深,都是經歷過的人,這也不奇怪。所以它的顏色是淡的,葉子是黃的,有壹種古色古香的韻味,不僅以蔥郁的綠色贏得榮耀。這就是我所說的秋天。也許我愛的不是深秋,而是初秋,空氣消失,月圓人圓,螃蟹肥美,桂花燦爛,不在蕭瑟的狀態,最是享受。那時候的溫柔,就像我香煙上的紅灰,只是壹股醇香。或者說,文人已經脫去了驚人的文筆,漸漸的精通而堅定,他們的文字讀起來是有意義的。這就是莊子所謂的“秋來,萬事必成”的固意。人生最享受的就是這種事。比如酒精比衰老好。煙也有和猛之分。雪茄比香煙好,因為它們味道更好。如果燒的合適,慢慢抽完壹支,看著紅光,有無限的意味。鴉片我不知道,但看到人們在煙燈上燃燒,聽著微微的剝剝聲,就覺得很有詩意。大概所有古老的,精致的,煙熏的,精致的東西都給我同樣的快感。例如,當壹口發黑的陶罐在爐子上用文火燉豬肉時,鍋裏徐夤的音調讓我覺得像看著人們燃燒著巨大的煙霧壹樣有趣。或者像壹本用了20年的字典,或者壹張用了半個世紀的書桌,或者在街上看到壹個被熏黑的老式招牌,或者看到所有書法家蒼勁有力的字跡,人們都有同樣的幸福感。人生就像四年,妳必須經歷這個成熟期。如果女人發育好,遇到安順,在徐娘也會有壹段時間半老的魅力,這是二八美女望塵莫及的。我最佩服的是鄧肯的那句名句:“世人只歌唱春天和愛情,真不合理。需要註意的是,秋天的景色更加絢爛瑰麗,而秋天的快樂則是瑰麗、驚艷、美麗的壹萬倍。我可憐那些女人的不寬容,讓她們錯過了愛情之秋的盛大禮物。”如果鄧肯是個男的,可以說是個有底蘊的。

1941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