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臟腑嬌嫩,形氣不充,衛表不固,柵欄不固,最易為邪。
六淫從皮毛、口鼻侵入,侵及肺衛,導致痰濁開合異常,衛陽停滯,出現以發熱惡寒為主要癥狀的壹系列外感癥狀,是兒童時期最常見、最常見的疾病證候。
及時準確的辨證論治,可以防傳、防變、防夾、緩解癥狀,縮短病程,早日康復。
根據臨床需要,總結整理出外感發熱的八個診療要點,明顯簡單,便於掌握和使用。
首先,這張桌子遵循了壹句古老的格言。
壹般來說,如果有表證,外感邪氣和六淫之邪就要通過宣肺氣、調營健、化痰等功能,隨汗而除。然而,癥狀和體征往往是混合的,而不是簡單的。在外感熱病的診治中,需要區分標本的先後順序,確定治療原則。
正如《蘇文·標本病傳》所說,“知標本者,無所不為,而不知標本者,因其魯莽。”表證以新發病、外感致病、癥狀重、病情急為特征,在主、精關系上屬於主,應急治主。
《醫心識》警示後世學者“醫者犯錯,標本失,要穩得正輕重緩急,先重病後重標,中肯學幾樣。”
《傷寒論》完美地運用了標本理論。“太陽病,表證未解,脈浮無力,宜發汗解”和“發汗於本”,也是反過來的。如果妳先出汗了,妳就不能把它當成反向。“壹切都是為了先治療表證。只要表證存在,沒有改變,妳就要繼續解表證,不能攻內,否則就違背了原則。
二、區分寒、風、熱
兒童感冒,風熱證,風寒證居多,夏邪感冒由於季節性比較嚴格,相對少見。
風熱證和風寒證的辨證,雖然主證不壹樣,舌脈也不壹樣,看似簡單,其實很難。比如惡寒惡風,這種主觀感受,雖然醫生很清楚,但是很難理解,所以需要有客觀體征作為診斷點。
賈老先看口咽部,咽部發紅,咽部有皰疹,軟腭充血,有紅斑出血點,但壹看病就能確定為風熱證;
風寒證的診斷要點是咽部不紅,面色蒼白,兩頰及上臂外側皮膚如雞皮,毛發直立,有礙手部。
第三,警惕流行病,防止誤診
溫病是感受疫邪引起的各種急性傳染病的總稱。
在壹些常見的急性傳染病的前驅期,臨床表現通常是非特異性的,如發熱、咽痛、乏力、食欲不振、頭痛、全身疼痛等,是許多傳染病常見的癥狀,與小兒感冒的癥狀非常相似。
壹般在1.3天後,傳染病特有的癥狀和體征才會充分顯露,如麻疹、水痘、猩紅熱、百日咳、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等。,並應註意有無黃疸、肝脾腫大、腦膜刺激征等。,以防止誤診誤治。
在傳染病的早期診斷中,應詳細詢問疫苗接種史和傳染病史,根據疾病早期特有的癥狀和體征,如麻疹的科赫氏斑,結合流行病學資料和實驗室檢查,綜合分析判定,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
第四,病情復雜多變。
孩子容易生病,變化快。在感冒後,他們往往會出現並發癥狀,包括痰,停滯和休克。
此外,壹些並發證書也很常見。
壹、腹痛,腹部受外邪侵襲,客在胃腸之間,使氣機受阻,經絡不通,產生腹痛,多並發急性腸系膜淋巴結炎。
第二,頸核腫痛是外感風熱、痰毒所致。癥狀為頸核腫痛,相當於西醫的單純性頸部淋巴結炎。
第三,風熱犯表引起的耳痛,也可傷及管口,或者現有的急性卡他性中耳炎屬於現代醫學範疇。
常繼發於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鼻炎,腺樣體腫大,炎癥直接波及咽鼓管,管腔黏膜充血腫脹,阻礙鼓室正常通氣和引流。
年幼的孩子撓耳朵、拍腦袋、哭鬧、煩躁不安,大壹點的孩子則經常抱怨耳痛、耳鳴、耳朵閉塞或發脹。
風熱感冒、耳痛常見,治療應以辛涼、清熱解毒為主,如龍膽草、夏枯草、牡丹皮等。
五、發燒初期要防止抽搐
在感冒發燒初期,容易伴有突然的抽搐,多是因為小兒感受到邪風邪熱,郁於肌表,化熱為火,極熱生風,風助火旺,風火迷,導致肝風發熱,落枕,頭暈,抽搐等癥狀。西醫稱之為熱性驚厥。
其發作多與溫病體溫驟升有關,70%以上與上呼吸道感染有關。
兒童患病率為3% 4%,首次發病年齡為6個月至3歲,男童多於女童。在壹個發熱疾病過程中只發生壹次,驚厥持續時間不超過10分鐘,屬於單純性熱性驚厥。
如果發作形式為局限性或不對稱,持續時間為15分鐘,24小時內反復發作或復發總次數為5次,符合復雜熱性暈厥的診斷標準,是癲癇的危險因素之壹。
早在1294年,中國元代醫生曾就註意到了休克後癲癇的可能性。《活出年輕的心》壹書中說“所謂三驚即癲癇”。
在小兒驚風的防治方面,古代醫書多有記載,《兒科辨證論治規範》中收集了300余則有關小兒驚風的方劑。
早在唐代就有關於驚悸先兆的詳細觀察,唐孫思邈在《錢進方》中記載了“手大魚際脈暗而肉白,鼻孔幹澀,大小便不利,目不清而陽光”等20余種先兆。
王清任還總結了20種驚厥的先兆癥狀,如“門頂下沈,眼睛昏昏欲睡,舌頭在口中抖動,不能哭,哭不出眼淚,但只要看到壹兩個癥狀,就知道以後會抽煙”。
在王清任看來,告知患者“古方無效”與醫生無關,也是壹種責任。“在妳想要抽搐之前,妳會看到抽搐的癥狀。”
相對於孫思邈和王清任對驚厥先兆的總結,沈清金奧在《兒科奧秘解讀》中說“凡欲驚厥者,先為智力不足,恍惚怕人,擡頭看人,東張西望,伸手握拳,心情抑郁,情緒異常,均為驚厥先兆”更符合臨床實際。
家裏常備壹些藥物如安宮牛黃丸、地西泮、丙戊酸鈉片、苯巴比妥片等,以備不時之需,也是不錯的措施。發病後立即針刺任重、合谷、湧泉、百會有效。
第六,妳要記住妳全身都是汗
《蘇文陰楊穎象大論》說“因皮膚出汗所致”。發汗是治療表證的壹個很好的方法,但是要使用得當。如果發汗不徹底,則原因不通,營衛不通,病入膏肓,容易波及經絡;多汗會導致陰傷陽傷,邪未解,正氣已虛。因此,在發汗法的具體應用中,不僅要遵循法度,更要尋找規律。
張仲景用汗法為大夫“掛法立梁”。《傷寒論》中桂枝湯的煎制方法告訴後人“溫補壹會兒,似乎渾身都是汗,不能使病消。”
全身出汗是最好的狀態,預示著清邪之邪,調和營衛,通暢肺血管,以汗除外邪六淫之邪。
至於如何掌握“全身”:如果下肢,尤其是小腿有輕微的汗液,說明全身汗液已經送完了。
七、出汗冷脈需靜養。
“靜脈”壹詞出自《傷寒論》。“傷寒壹日,太陽收之,脈若靜,則不傳。要吐的話,不耐煩了,脈搏快了,就傳過去了。”“靜”是指脈象和證候壹致,病情沒有變化。
後世醫家常用“脈靜體寒”這種說法來表示內和之解,邪去正,病已痊愈。這裏的“靜脈”應該理解為正常的脈象,應該是溫柔、均勻、從容的意思,比如春風和柳舞娘的形象。
感冒發熱,脈象多為浮或緊。《湖畔脈沖戰術》說“弦數緊”,“弦數緊似弦”。緊脈沖包含在脈沖數中。隨著表邪被徹底解決,病因被清除,體溫逐漸降至正常。此時皮膚濕潤,壹般持續幾個小時到壹兩天。脈象由數、緊變為柔,神清氣爽,愈合快。
八。詳細檢查熱衰退和熱上升的原因。
如果感冒發燒表現為表癥,排便,消化,清熱,疾病就會被治愈;如果退燒又回升,就要認真仔細地鑒別。比如出汗不如法,病情嚴重時用藥較輕,反復出現乏力、食少的癥狀,也改變了蜂漲的癥狀。兒童經常看到食物恢復和兩者的癥狀。
《蘇文熱論》“為什麽要禁止發燒?齊波說,少熱生病,吃肉就好了,吃多了就掉隊了。這是禁止的。”
孩子初步退燒,消化功能還沒有恢復正常。暴食肉類或吃得太多會導致疾病復發。
並發綜合征也很常見。比如結合現代醫學,要考慮病毒和細菌的混合感染,以及支原體和EB病毒的混合感染,需要再次辨證論治。
節選自:賈六金中醫兒科經驗集/賈六金,鄭雪主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