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會覺得活著有多美好,但是為什麽有的人會選擇死呢?為什麽選擇下面的死亡?給妳帶來了,希望能幫到妳。
他可以選擇活著,但為什麽最後會死?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大致有三種力量在起作用:活在當下,每壹分鐘都難以忍受;向前看,路漫漫其修遠兮,只有絕望和恐懼;環顧四周,沒有人陪妳,只有風在呼嘯。給自己和家人壹個交代,可能是他最好的選擇。
無心生活的阿城。
國慶節那天,壹條驚人的短信在初中生中炸開了鍋:阿城去世,享年33歲。我以為這是愚人節之類的黑色玩笑,我壹個接壹個地試圖證明。鄰居同學去他家,聽到遠處有哀號聲。壹大群人聚集在門口。大廳裏,鋪著床單的地板上,壹個人靜靜地躺著,靜靜地睡著,左臉的傷疤特別刺眼?是阿城。門外的曬臺上,棺材正在制作,空氣中飄著新刷的油漆混合松香的味道,刺激著所有人。
阿城,我想不起我的樣子了。初中三年,很少聯系,放學後也很少聯系。但由於年齡相仿,同學打架,突然離開,多少有些讓人震驚。聽說打牌,借了很多高利貸,天天被壹幫混混逼著還。我當時處於焦慮狀態,身心疲憊,漸漸的不願意活了。想想過去和未來,與其帶著滾雪球般的巨額債務無償活著,不如死了算了。至於父母和孩子,忙得顧不上,那就順其自然吧。
接觸心理咨詢行業後,我會不自覺地去揣摩他從下定決心到死亡的那壹刻,每天的心理是怎樣的,在做什麽樣的掙紮。想象壹下,他的內心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壹階段,不想面對現實,覺得有點幸運。
借了壹部分高利貸,金額應該不會太多,但是妳得賣掉妳的車和房子才能還清。這樣,壹個年輕的將軍就沒有瓦下之地了。壹旦他尋求家人的支持,他就宣告了自己的徹底失敗,這是他無法面對和承受的。在這種情況下,他心裏還有壹根救命稻草:再賭壹把,連本帶利贏回來。這似乎就是風險最小,贏面最大的概率。按照墨菲定律,其實註定了結局:急於獲利的人,往往會賠光本金。可惜第二次從賭局下來,不僅身無分文,還加了壹大筆高利貸,應該是第壹次的好幾倍。本息金額可以覆蓋農村人辛苦幾輩子的全部收入。至此,他的第壹階段已經完成,後悔痛苦?害怕失敗?再賭壹次。
轉到第二階段,不願意放棄努力,尋求支持。
高利貸就像壹個魔咒,讓他喘不過氣來。他試圖鉆壹條縫,四處奔波尋找各種可能性:與貸款人談判,降低利息,放寬還款時限;求兄弟朋友支持,解燃眉之急;他跑到家鄉山頂的寺廟,求佛,給他指路。他嘗試了許多方法,但收效甚微。不得已,他把最後壹絲希望寄托在最親近的人身上:他決定告訴家人真相。正如他所料,來自家人的反饋不絕於耳。憤怒、指責、抱怨、失望,所有的情緒發泄出來後,會進入短暫的平靜期,壹家人會坐下來考慮解決或者逃避的辦法:要麽出去打工避債,三五年再回來;要麽賣掉車庫,借壹筆錢還清高利貸;或者搬出去重新開始。壹個人跑,讓老小老小天天受威脅?變賣壹切流落街頭?再借壹筆。有了名聲,誰來借?至於移民,這裏是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搬到哪裏?所有的糾結和焦慮,每壹分鐘都在啃噬著他,沒有壹刻安寧。夜深人靜,輾轉反側的時候,壹個模糊的想法從骨頭的縫隙裏蹦了出來。
至此,他邁出了第三步:
無法承受這種痛苦,他決定去死,擺脫它。
當他決定與死亡告別現在所有的糾結和焦慮時,他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平靜和壹絲愉悅。他像往常壹樣,登上初中生微信群,用水說話,壹邊搶紅包壹邊說,如果我走了,就給他打三個木鼓,做道場,唱夜場,熱情地給他送行。群裏歡聲笑語,沒人當回事。當時是國慶節下午5點半。六點,安排好壹切後,他像往常壹樣打開劇毒農藥,喝了壹整瓶。
人們常說有生有死,但指望山頂寺廟裏的道士常年打坐,還不夠數山腳下的人。會有什麽樣的災難?他可以選擇活著,但為什麽最後會死?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大致有三種力量在起作用:活在當下,每壹分鐘都難以忍受;向前看,路漫漫其修遠兮,只有絕望和恐懼;環顧四周,沒有人陪妳,只有風在呼嘯。給自己和家人壹個交代,可能是他最好的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