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知道別人是什麽樣的,但這並不妨礙我們用理解和關心的語氣和別人交流。還可以加上壹點幽默和自嘲,可能更容易化解陌生人的尷尬和防備。比如“哎,我戴口罩也覺得生悶氣,但是我響應政府號召”;“壹個口罩就幾十塊,確實貴,但只能在特殊時期治療。”
盡量避免批評:
即使確定對方做得不對,也盡量不要采取批評和說服別人的態度,因為這樣會激活對方的心理防線,增加不必要的溝通難度。畢竟作為壹個有大局觀的公民,我們的目的不是批判,而是要求對方戴上面具。我們必須戰勝肺炎病毒。所以不要本末倒置,忘記初衷,而要註意自己的心態,以最終目的為導向。
勸說,但不要強迫:
作為普通乘客,我們有建議權,但沒有強制權限。當我們勸說無效時,可以要求地鐵安檢人員處理。不戴口罩不得入內的道理雖然沒錯,但還是那句話。安全人員說出來可能比我們強迫別人要好得多。畢竟這是他們的權利。
不要忘記說服的目的:
本來我們從道理出發是為了達到壹個積極的目標,但是最後可能會忘記這個初心,重點會不自覺的變成我要贏。我想證明我是對的,妳必須聽我的。這種潛意識的變化,我們自己可能察覺不到。在與人交往中,要想達到積極的意圖,就要遵循人性的規律。所以盡量不要激活對方的心理防禦墻,因為強烈的情緒會迫使對方退縮,更難說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