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婆婆幫忙帶孩子,夫妻倆都上班。平時周壹到周五加班都很晚。我的閨蜜覺得婆婆帶孩子很辛苦,所以每周六日推掉所有社交活動在家帶孩子,讓婆婆休息兩天。
因為婆婆幫忙帶孩子,雖然生活中有些習慣我們不能壹起走,但是我最好的朋友並不介意。她凡事都聽婆婆的,怕傷了心。
目前已經快年底了。閨蜜的公司很忙,有大項目要跟進。可是婆婆突然來跟我女朋友說,可以讓孩子的奶奶過來帶幾天。她的朋友約好了壹起跟團去海南旅遊幾天,她缺壹個,所以想請假。
閨蜜聽著很不舒服:
首先,孩子們的奶奶們相隔很遠,壹個是南方,壹個是北方,更何況臨時轉學非常困難。孩子們的奶奶們也有壹個小孫子,跟他們脫不了關系。此外,孩子們沒有花太多時間和他們的祖母在壹起。他們如何能立刻適應?
然後我婆婆就用了“離開”這個詞。本來我閨蜜壹直對婆婆心存感激。只要有時間,她就趕緊接過帶孩子的擔子,讓婆婆休息。我以為她婆婆是真的想和她兒子兒媳分壹杯羹,沒想到帶孩子在婆婆心裏是上班壹樣的任務!
然後就是擔心我能不能跟公司請假。我不能丟了手裏的項目。出了差錯什麽的,直接決定了年底的工資和獎金。家庭開銷大,孩子奶粉的房貸車貸,加上壹家幾口人的衣食住行,都在等錢。過年的人情開銷也大。我壹個人靠父親的收入是支撐不了的。生完孩子回來有點沮喪,所以現在真的不能耽誤工作。
看到閨蜜不情願的臉,婆婆埋怨道:“我養兒子已經完成任務了,現在還要帶孫子。那不是我的職責。人家說什麽,幫妳是義務,我不欠妳什麽。妳不能給我任何時間。”
聽了婆婆的抱怨,閨蜜真的很委屈,也不知道還能說什麽,心裏堵得慌。
感覺這孩子是媳婦的事,自己也在打工賺錢養家。妳幹嘛不去找孩子爸爸請這個假,非要跟妳媳婦挑這個事?帶孫子這件事和她自己的兒子沒有關系嗎?
婆婆幫忙是情分,不幫忙是本分。孩子跟婆婆沒關系?
所以生孩子是媳婦的事,養孩子是媳婦的事。養家糊口,離不開媳婦的收入。
媳婦不是三頭六臂,更不是天生為別人家做苦力的。為什麽,妳說的時候,好像是在幫妳媳婦。
有些婆婆非常善於吸收國外的先進經驗,說“當他們的外國婆婆和媳婦有了明確的區分後,養兒子就不幹了,根本不用插手養孫子。他們想去哪裏就去哪裏,他們更自由。”但是,這些婆婆們在吸收別人先進經驗的時候,從來不去想為什麽自己能這樣!
是的,外地媳婦不需要婆婆帶孩子,但是他們的福利,他們的生育制度,他們的保姆怎麽樣?
不需要外人幫忙的媳婦,人家不用擔心沒錢養寶寶,也不用擔心生完孩子只有四個月的產假。他們的爸爸大多會親自帶孩子,看到忙碌的facebook總裁紮克伯格和壹家上市公司的總裁。妻子生完孩子後,他立即請了幾個月的假,只是為了回家照顧孩子。
而我們國內的媳婦,有幾個能受得了這種待遇?
有了孩子之後,幸福都差不多,連不幸都差不多。大家經常抱怨現在的家庭模式是如此的壹致:壹個焦慮的老母親+壹個看不見的父親+壹個熊孩子。
拜托,大家都喜歡用“幫妳是情分,不幫是本分”來跟媳婦的婆婆解釋。在吸收國外先進經驗的時候,不要那麽三心二意,只看對自己好的,把背後的血淚都扔給她媳婦。
理論上,媳婦是不敢全職在家帶孩子的。難道不是因為婆婆沒能養出壹個能承擔起養家責任的兒子嗎?
如果妳的養子賺的錢足夠支付家庭開銷,如果妳的養子能給妻子充分的愛和安全感,那麽哪個媳婦不願意花時間陪孩子呢?
我很想說,婆婆幫著帶孩子的時候,只是在幫自己的兒子。她在為自己沒能培養出壹個足夠有能力和責任心的兒子而付出代價。為什麽她要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到她可憐的兒媳婦身上?
我的朋友唐笑說過壹句諷刺的話:
剛結婚的時候,她去婆婆家。每當隔壁鄰居的媳婦回家,婆婆就跟她八卦,說婆婆現在特別不受待見,因為以前做女朋友的時候媳婦就回家了,也因為不確定兒子以後會不會娶她,所以沒有給她當地習俗裏長輩應該給的那種紅包。從那以後,兒媳婦再也沒有對婆婆的路人熱情過。
唐笑婆婆的言外之意是,鄰居家婆媳關系在別人看來是個笑話,朋友們也覺得兒媳婦因為這麽壹件小事產生芥蒂是非常不可理解的。
幾年後,唐笑的孩子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父親在外打工。唐笑每天晚上5: 30下班,但他必須在4: 30去幼兒園接孩子。最初,唐笑讓她祖母在放學後幫她收拾行李。後來她奶奶家裏有事。突然老奶奶不肯過來幫她接孩子,說她的雞鴨爺爺不能丟。
糖這時候沒有抱怨。她覺得孩子是自己的事,不能怪婆婆,就從公司辭職了。老板問妳婆婆和老公,妳不會回答嗎?小棠說,她婆婆家裏有事,她丈夫工作脫不開身,所以她無能為力。最後,公司破例讓唐笑五點鐘下班。她每天五點掐表,打車去幼兒園10分鐘接孩子。然而,孩子們仍然是每天最後被接走的人之壹。
因為婆婆要看孫子,所以她每周五都會打電話給小棠,讓他帶著孩子坐公交車去奶奶家。小棠沒有多想。她覺得奶奶想見孫子是理所當然的。每周五,她都趕去接孩子,然後坐車去奶奶家過周末。
這樣的生活持續了幾個月,直到有壹次公司改革。白天不斷增加的工作任務讓唐笑覺得她真的完成不了,她累得要爆炸了。她因耽誤了工作而感到內疚,所以她毅然辭職。從那以後,唐笑全職在家照顧孩子,兼職做壹些事情。當然,她賺的錢只能勉強維持生活開銷。她父親收入不穩定,家庭經濟狀況基本自給自足,沒有負債,但沒有積蓄。
壹年多後,金融危機終於出現在唐笑的小家庭。偏偏有壹天,父親為了孝順母親,沒有和唐笑商量,就給了嶽母壹筆小家實在太多的錢,理由是以前欠過母親錢,不想內疚。
唐笑這才想起曾聽婆婆抱怨過:“妳看看誰,誰家父母的養老保險都是兒子買的。再看看我們,只能靠自己,兒子也指望不上。"
唐笑的心冷了。婆婆不是不清楚家裏情況,老公收入不穩定。有時候她甚至連續兩三個月不賺錢。有時候她壹次賺錢好幾個月,家務和孩子的老公都顧不上。以前她還在上班的時候,孩子都是自己接,每個周末都不停的送婆婆。結婚後,她掙的錢都貼在她的小家庭上,但唐笑從不抱怨,她總覺得日子快到了。
婆媳,沒有血緣關系,也不是壹見如故。好的婆媳關系說到底就是以心換心,以幫代幫,以憂代憂。
如果婆婆給媳婦壹個無憂的兒子,那麽媳婦回饋給婆婆的自然是無憂的晚年;如果婆婆養的兒子既不能承擔養家的重擔,又不能照顧家裏的孩子,那麽交給媳婦的就是沈重的負擔,也要求對標別人家兒子的好成績。這種白色水果真的可以安全食用嗎?
那些沒有養育出無憂兒子的婆婆們,真的應該停止用“不幫忙是她們的義務”來麻痹兒媳們,讓自己振作起來,雞湯文處理者們也應該停止鼓吹這句話來傷害那些被生活重擔壓得喘不過氣來的母親們。不知道有多少母親在默默承受著來自社會和家庭的焦慮的同時,還在因為輿論中的毒雞湯而嚴厲譴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