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是拼湊的,但兩個皇帝的節儉效果卻大相徑庭。
?真誠節儉的崇禎皇帝明朝末年,大明帝國四面受敵,外面被滿清鐵騎迫害,內部被李自成農民軍反叛,每年需要大量軍費開支。但明朝的財力早已捉襟見肘,士兵因發不出軍餉而不時嘩變,使得本已岌岌可危的明朝帝國隨時有崩潰的危險。三十多歲的崇禎滿頭白發。
為了提高俸祿,崇禎皇帝首先號召大臣們籌錢* * *渡過國難。於是,明朝的大臣們要麽哭窮,要麽被騙,有的像守財奴壹樣身無分文,有的故意上街賣貨以示貧窮,就連崇禎的老丈人也不願意帶頭大筆捐款。
無奈之下,崇禎只好典當宮中的銀器作為俸祿,並努力減少宮中開支,以身作則厲行節儉。壹件龍袍多年不換,龍袍裏的衣服褲子襪子到處打補丁。崇禎雖然是個急性子,但他走得很慢,因為他擔心走得太快,打了補丁的褲子會飄出來,被大臣們看到笑話。
不僅崇禎皇帝節儉,皇後宮的衣服和飯菜都很簡單,崇禎衣服的補丁也是皇後親自修補的。最不可思議的是,皇後親自帶領宮女們自己織布,自己做衣服,省下壹切開支,盡量少花國庫。
所以崇禎皇帝真的很節儉,也很無奈,因為明末帝國真的很窮。但即便如此,依然無法挽救明朝亡國的悲劇。
清朝道光帝1820年繼位。道光上任伊始,為了革除舊習,整頓奢靡,重振大清帝國的雄風,發起節儉之風,決心縮減開支,以身作則。他不僅吃得簡單,還省吃儉用,衣服都磨破了打補丁。
同樣是打補丁,崇禎的衣服是皇後安排的,不用花壹分錢,而道光的衣服打補丁要花五兩銀子。那時候兩銀子是什麽概念?1銀子可以買150斤豬肉,7銀子可以買壹畝良田,2銀子可以養活普通人壹年,5銀子可以買幾十件華麗的新衣,換句話說,打補丁的費用已經大大超過了買新衣的費用。
其實當時打補丁只需要三文錢(65,438+0兩銀子可以換65,438+0,000兩),之所以要花五兩銀子,是因為內務府的人虛報貪腐,導致勤儉節約支出高,因小失大,固若金湯。
最可怕的是,看到道光打補丁,底下的大臣們也跟著打,不管褲子破沒破,都壹個個往膝蓋上打補丁。為了“高度逼真”,許多官員用嶄新的長袍換舊的,有些人甚至出高價買壹條打了補丁的褲子。壹時間,帝都舊衣店的舊衣成了搶手貨。後來老袍、袍的價格比新袍高好幾倍!
於是,在朝廷之上,壹群衣衫襤褸的大臣聚在了壹起。乍壹看像是乞丐公會會議,真的是滑紀錄。
客觀地說,道光確實想節儉。事實上,他也嘗試去做。在位30年間,朝廷支出每年不超過20.2萬元,而老巫婆慈禧掌權後每年40.2萬元,已經做得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