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笑話大全 - 桃園三結義是什麽時候?

桃園三結義是什麽時候?

187

結拜兄弟

軼事趣聞:

東漢末年,朝鮮朝政腐敗,加上連年饑荒,人民生活十分艱難。劉備有意救民,張飛、關羽願與劉備同心協力壹千次。他們三個壹拍即合,選擇了張飛莊作為桃花源。此時桃花盛開,景色美不勝收。張飛準備了壹頭青牛和壹匹白馬作為祭品,焚香祈禱,宣誓完畢。三個人根據年齡認出了他們的兄弟。劉備成了大哥,關羽成了老二,張飛成了老三。這就是《三國演義》中著名的“桃園結義”。

歷史上有桃園三傑嗎?

提到劉備、關羽、張飛,人們總會聯想到他們早年在卓君縣張飛莊後盛開的桃園。他們準備了黑牛白馬,祭祀天地,焚香再拜,結為同父異母兄弟。他們不想同年同月同日生,只希望同年同月同日死。那麽三國歷史上,有沒有桃園結義的事呢?

歷史上劉、關、張三人的關系確實非同壹般。《三國誌·關羽傳》記載關羽不顧壹切跑到卓君,劉備在村裏收徒,關羽和張飛投了他。後來劉備是平原,余和費是另壹個司馬,分了不同的部分。劉備和他們兩個“睡在壹張床上,是兄弟。”關羽經常坐在人群中,整天站著。後來徐州失陷,關羽被俘,曹操派人投降。關羽也說:“我是被劉將軍大恩誓死在壹起的,背不了。”《張飛傳》也記載:“張飛.....且關羽預少,余大幾歲,飛哥必管。”

從關羽的“誓死同歸於盡”來看,似乎他們在那些年許下了壹些誓言,但史書上只說是“兄弟”,並沒有說是結拜兄弟。

可能是基於三人是“恩寵兄弟”,才導致桃園忠義的傳說在民間流傳,而元人則根據民間傳說把故事寫進了三國故事和雜劇。壹般認為《三國演義》寫於元末明初。在此之前,元代至知止(1321323)出版的五種全相平話之壹的《三國誌平話》,雖然只有8萬字,卻初步有了《三國演義》的主體輪廓。其中有壹段是“桃園許願”。第壹,關羽殺了貪財貪賄,殘害百姓的縣令,逃到卓君。張飛見他外表不落俗套,談吐風趣,便邀他到酒店小酌。就在劉備賣鞋之後,他也進了酒店。三人喝了幾杯酒,壹拍即合,於是相邀到張飛莊後桃園,每年“殺白馬拜天,殺黑牛拜地”,“同坐同眠,誓為兄弟”。這和《三國演義》裏的描寫差不多。據傅希華《元雜劇全集目錄》統計,元代以三國故事為題材的雜劇有40多種,三國主要人物幾乎都被搬上了戲劇舞臺,在書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還有壹出特別的戲《劉陶解遺》,其情節與平話不同。據記載,關羽殺死了趁亂稱王的周胤,然後逃到了卓君的範陽。有壹天,他去張飛的肉店買肉喝酒,卻被張飛提前用千斤石頭壓住了屠刀。關羽搬巨石,令張飛佩服不已。張飛到客棧參觀了壹下。他先拜關羽為兄,後遇劉備。看他長得帥,又有錢,又是皇帝的後代,就和關羽拜為兄弟,三人到城外桃園殺牛馬,祭祀天地,發誓生死與共,幫助漢家。

桃園忠義的故事也有現實生活的影子。三國時期有殺白馬為盟的習俗。建安七年(202),曹操攻南皮,殺袁譚。袁急摸部將,背對曹。他們起義時發誓要殺白馬,這在《袁紹傳》的反映中有所發現。但這只是誓言,不是結拜兄弟。後來很多農民起義的領袖在結拜兄弟的時候都是用這種形式。如元代劉福順等人的紅領巾起義,元史紀將他們的結義關系描述為“殺白馬黑牛,誓與天地,欲聯合作亂”。?

《三國演義》可能以民間傳說為基礎,吸收了農民起義的事跡,也可能與作者自身經歷有關。《演義》作者羅貫中,據魯迅考證,大約生活在1330-1400。他的生平事跡數不勝數。有人說他是太原人(今山西太原),有人說他是東源人(今山東東平),有人說他是錢塘人(今浙江杭州)。我只知道他生於亂世,閱歷豐富。有兩點值得註意:壹是齊的《史記》說他是壹個“有誌氣的王”,二是魏人和在《水滸百戲圖》上的題跋說他和元末農民起義領袖之壹的張士誠有關系。他有壹部雜劇《趙匡胤龍虎會》。除《三國演義》外,他的小說還包括小秦王的《花刺》、《隋唐演義》、《唐五代演義》、《三隋傳》,並參與了《水滸傳》的編撰。這些小說、戲曲都是以亂世英雄事跡為題材,應該和他的經歷、誌向有關。《三國演義》中大量的描寫,首先描寫桃園的忠義,應該也和他的經歷有關。

就《三國演義》的意境而言,在桃園寫下三個盟誓,不僅引出了書中的三個主要主人公,而且從多方面揭示了書中將要表現的忠義主題,這可能是作者在《演義》開頭就把盟誓寫在桃園的壹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