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化石研究,這種小恐龍生活在大約8.1億年前的今天蒙古的戈壁灘。當然,在白堊紀時期,這裏不是戈壁灘。
類似貓頭鷹的小恐龍
通過對化石的建模和復原,我們可以看到這種小恐龍看起來像貓頭鷹,有壹雙大眼睛,這使得它可以在夜間活動,也可能它本身就是壹種夜間活動的神奇恐龍。
科學家將這種小型恐龍命名為Shuvuuia,它在地球上存活的時間並不長。Shuvuuia大約在7500萬年前滅絕,也就是說這種小型恐龍當時不具備在地球上生存的競爭力,所以只存活了600萬年左右。
幸運的是,Shuvuuia的化石非常完整,這也讓科學家們能夠更好地了解它的生活習性。通過研究,科學家發現Shuvuuia具有夜視能力,這是首次在恐龍身上發現這壹特征。
那麽,作為壹個“夜獵者”,Shuvuuia會是貓頭鷹的祖先嗎?對於這個問題,還需要進壹步的研究。雖然現代科學研究認為鳥類的祖先起源於獸腳類恐龍,但現有的主流觀點認為原始鳥類的祖先是單壹進化的,也就是說很多現生鳥類是後來進化的,並不是同時出現的。
貓頭鷹的祖先是誰?
追根溯源,現存的鳥類化石中並沒有貓頭鷹的直系祖先。但也有研究認為,貓頭鷹的祖先應該非常古老,可能出現在白堊紀。
早在100多年前,科學家就在羅馬尼亞發現了許多具有貓頭鷹特征的原始鳥類化石。當時很多研究者認為已經找到了貓頭鷹的祖先,但由於證據不足,壹直沒有最終確認。
這次對Shuvuuia的化石也是如此。壹種可能是貓頭鷹的祖先獨立進化而來。如果科學家能夠確認Shuvuuia是壹種生活在樹上的小型獸腳類恐龍,那麽在它身上可能會發現壹些關於貓頭鷹起源的謎團。
貓頭鷹為什麽在晚上活動?
與其他鳥類相比,貓頭鷹在白天覓食的方式普遍不同。那麽,是什麽原因呢?如果不是祖先遺傳下來的夜間狩獵的習慣,答案只有另壹種可能:是後天養成的。
通過對化石的研究,有人認為貓頭鷹在大約3400萬年前變成了“藍魔人”。如果這個觀點是真的,那也意味著在此之前,貓頭鷹的生活習性和其他鳥類是壹樣的。至於原因,很可能是因為小貓頭鷹在白天覓食的過程中沒有優勢。
因為其他猛禽和肉食性鳥類都是在白天結束覓食,到了晚上,就不會有其他猛禽出來和貓頭鷹爭奪獵物了,這也是貓頭鷹生存的關鍵。畢竟它們也是地球上現存最古老的鳥類之壹。如果它們沒有變成“藍魔人”,貓頭鷹早就滅絕了。
此外,研究人員還表示,雖然貓頭鷹為自己找到了壹條特殊的進化道路,但在成為“藍魔人”的過程中,視錐細胞消失,以至於它們再也看不到顏色,這也使得它們成為地球上唯壹看不到顏色的鳥類。
鳥類真的起源於恐龍嗎?
既然提到了貓頭鷹的祖先,那就來討論壹下上面提到的問題:鳥類的祖先真的是恐龍嗎?
遼西發現的中華龍鳥等化石可以作為佐證。此外,鳥類起源於恐龍的觀點也是國際上的主流觀點,但直到今天也沒有得到證實,因為鳥類的骨骼很輕,保存其化石非常困難。
所以找不到過渡環節的化石,可以幫助人類完整梳理鳥類的準確起源。就像研究人類起源壹樣,現有的化石無法證實人類起源於南方古猿。
其他動物也是如此。要徹底了解地球上各種物種的進化史,需要找到每壹個環節的化石。就像這次發現的Shuvuuia化石,要想證明是否與貓頭鷹的祖先有關,還需要進壹步尋找7500萬年後與Shuvuuia有關的物種化石,通過基因溯源找到答案。等著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