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笑話大全 - 快,快,快!!我需要香港藝術電影的歷史背景,發展和所有信息,包括著名導演,謝謝!如果它是好的

快,快,快!!我需要香港藝術電影的歷史背景,發展和所有信息,包括著名導演,謝謝!如果它是好的

[2]香港電影史的發展應該從電影傳入香港開始。18951895年2月28日,法國人路易·琉米愛爾發行了世界上最早的電影,如《琉米愛爾工廠的大門》、《火車到站》、《被澆灌的園丁》。這壹天被全世界電影界公認為“電影時代的開始”。1896年初,路易·琉米愛爾的助手來香港放映這些影片,影片就是這樣引入香港的。自從他走後,香港電影壹直不活躍,直到1898。當時美國托馬斯·愛迪生公司派電影攝影師到香港拍攝了多部紀錄片:《香港街景》、《香港禮賓府》、《香港碼頭》、《香港商業集團》、《翠克炮兵團》。這些有新聞記錄的電影雖然不是香港電影公司出品,但都是在香港拍攝的,內容都是香港風光,所以可以稱之為“港片”。盧米埃爾兄弟公司

從1896到1903,在香港放映了壹些短紀錄片,每次十幾集。直到1903,整部正片才在香港上映。報道是這樣說的:“現在在中央市場對面,也就是同濟博物館前面,允許放映‘全戲本’(也就是整部電影)十五夜。”這部電影是法國導演夏茲卡的壹張名片,《基督受難記》。1907期間,香港多家影院開業,公開放映的場次和場次都比以前多,因此被視為香港電影業的第壹個高峰。《偷烤鴨》完成於1909,是上海亞洲電影公司在香港拍攝的無聲喜劇。影片的導演梁少坡也是影片的主角。故事講述了壹個小偷(梁少坡飾演)試圖偷烤鴨,卻被警察抓住了。劇情很簡單,但是有很多幽默的動作。值得註意的是,《偷烤鴨》是在香港拍攝的,但不是香港電影公司的作品。這部電影的制片人布拉斯基後來在上海結束了他的電影生涯。回到美國途經香港時,與黎民偉合作拍攝了第壹部在香港制作的故事片《莊子·妻審》,催生了香港的電影事業,黎民偉甚至被譽為“香港電影之父”。這部電影的出現,象征著香港電影歷史啟蒙時期的結束,萌芽時期的正式開始。

萌芽時代

[2]據《中國電影史》記載,1913年香港第壹部故事片《莊子之妻審判》,由黎民偉擔任導演,羅永祥擔任攝影師,黎民偉、嚴珊珊擔任主要演員。黎民偉曾經是壹個戲劇俱樂部的主持人,那麽他是如何開始拍攝的呢?原來他壹直對電影感興趣,於是通過羅永祥的介紹認識了路過香港的布拉斯基。他們合作拍攝成功後,布拉斯基提供了拍攝所需的設備和資金,並利用劇社的布景和演員,以“華美電影公司”的名義制作發行影片,拍成了電影《莊子試妻》。《莊子·試妻》改編自當時的粵劇《莊周夢蝶》,取材於“範分”壹段。劇情大意是:莊子的妻子在丈夫未冷之前有了新的情人。為了取悅她的新情人,她毫不猶豫地打擾了她最近去世的丈夫的墳墓。但這個新歡其實是莊子演的。他只是裝死來測試妻子是否對他忠誠。《莊子妻子審判》的主角是莊子的妻子,由黎民偉飾演。女仆由黎民偉的妻子嚴珊珊扮演。嚴不僅是香港電影史上第壹位電影女演員,也是中國第壹位電影女演員。電影《莊子試妻》在陽光下露天拍攝,在香港拍攝,片中人物都穿著民國初年的衣服。影片還運用攝影特技,讓莊子的鬼魂時隱時現,以增強戲劇效果。這部電影創下了多項香港電影紀錄:(1)是第壹部在香港制作的故事片;(2)第壹部在外國上映的香港電影;(3)第壹部有電影女主角的香港電影;(4)也是第壹部采用特技攝影的香港電影。黎民偉和他的海山、北海兄弟於1923創辦了民信制造影業有限公司,這是第壹家完全由香港人投資的香港電影制作公司。他們不是為了名利,而是為了推動香港乃至中國的電影事業。民信的成立對香港的電影事業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不僅於1923制作了香港第壹部新聞紀錄片《中國運動員出征第六屆遠東運動會》,還於1924在廣州成立了香港第壹所演員培訓學院——民心演員培訓學院,發掘有表演潛質的人。此外,民信還制作了香港出品的第壹部故事片《胭脂扣》。1924年制作的中國國民黨第壹次全國代表大會、孫元帥視察軍團警察演習、孫主席東郊場閱兵等珍貴的新聞紀錄片也是民信制作的。事實上,從1924到1925,香港的電影產業逐漸壯大。但由於黎民偉聯盟的背景,港英政府禁止民信在香港設立電影制片廠,香港的電影發展被迫停止。

鄭融時報

1925年5月30日,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無理屠殺中國人民,中國各地紛紛罷市,罷工抗議。同年6月,內地的罷工熱潮延伸至香港。香港大罷工期間,每天都是店鋪關門,生意雕零,包括電影放映在內的所有娛樂活動停止。這種現象導致了萌芽中的香港電影業的死亡。罷工於6月結束,1926,但香港電影業仍未能復蘇,因為有實力的電影人都去廣州或上海發展了。期間雖然有電影公司招演員,但都是名存實亡。直到1929結束,還沒有壹部港片制作出來。1930年初,等人創辦了香港電影公司,並制作了開山之作《左慈戲曹》。隨後電影制作公司在香港相繼成立,香港電影業得到改善和復興。從65438年到0930年,隨著李北海(黎民偉兄弟)建立香港電影公司,香港電影業開始復蘇。然而,真正讓香港電影工業站穩腳跟的,是10月25日,1930,由上海民信在黎民偉與其他幾家電影公司合並而成的“聯華電影公司”。《聯華》可以說給香港電影業帶來了巨大的影響,戰前是中國最大的電影廠之壹。為了培養人才,聯華在4月份開辦了演員培訓中心,1931。教授的課程有編劇、導演、表演、攝影等。可以稱之為壹般的電影學校。培養了李鐵、黃岱等壹批傑出的粵語電影導演,為香港電影做出了巨大貢獻。《聯華》香港分公司壹直在做默片。雖然當時有有聲電影,但是創始人不敢冒險。於是,第壹部粵語有聲電影由上海海天電影制片廠的唐導演,也就是。有聲電影問世後,香港電影公司紛紛制作有聲電影。1934年,聯華香港分公司解散,李北海創建了香港第壹家有聲電影制片廠——中華,導演了壹部本土有聲電影《良心》(1933)和第壹部有聲電影《傻子的婚房》(1934)。進入1935,香港電影正式進入有聲時代。從1935開始,香港的粵語片產量每年都在增加,從1935的32部增加到1937的85部,翻了壹倍多。從65438年到0935年,受抗日熱潮的影響,香港制作了很多愛國電影,包括大觀電影公司制作的《生命線》。從65438到0936,社會教育片成為香港電影的主流。除了社會教育片,愛國主義片也在當年增加了產量。當然,在香港電影史上,故事片從來沒有被忽視過。1936的代表作之壹是南海十三郎編劇導演的《兒女債》。1937到1938,由於“七七事變”,香港反日氣氛高漲,電影人也開始拍攝抗日愛國片。短時間內,愛國電影成為主流。1937制作的85部故事片中,有25部是愛國主義影片。1939年秋,受歐洲各國戰亂影響,1940年港片產量下降到90部以內。1941 2月日本入侵香港,使香港電影業陷入低谷。大觀電影廠等電影設施被炸,大量的香港電影拷貝和底片也被燒毀或丟失,以至於1945之前生產的近600部電影至今只剩下1%。到1946年初,香港電影業完全停滯。這期間只出了壹部抗英專題片和幾部日本電影公司拍攝的紀錄片。戰後初期,電影制片廠的數量比戰前少,大中華區是其中之壹,因為這裏有李麗華、周璇等上海明星,還有著名導演朱士林、吳祖光等。從1946到1949,大中華區出品了34部國語片和8部粵語片。可惜到了1949,產量越來越少,被迫倒閉。總之,日本的入侵對香港的電影業造成了嚴重的損害。經過四年的停產,香港電影於1946上映,這是戰後第壹部港產電影。到1940年底,不少上海電影界的左派人士為了逃避國民黨的政治壓力或中國大陸通貨膨脹的影響,紛紛定居香港。因此,香港的華語電影業越來越繁榮,在70年代初達到頂峰。

成熟年齡

香港電影在二戰後迅速復興,1949後逐漸興盛,不無原因。1949之後,大批中國內地電影人因政治、經濟原因紛紛南下,在香港設立電影廠,與當地電影人合作拍片,使香港成為華南地區唯壹也是最大的電影中心。再加上50年代中期新馬電影勢力轉移到香港,香港本來就受到美日歐電影文化的沖擊,使得香港電影走向成熟的雛形。20世紀50-60年代是中國和廣東電影起飛的時期,尤其是從4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在這個黃金時期,粵語電影有以下幾個主要趨勢:粵語電影1:粵劇戲曲電影據估計,在20世紀50年代,每年戲曲電影有200部粵劇,幾乎每三部粵語電影中就有壹部是粵劇電影,1958年達到頂峰,當年160部電影中粵劇占了壹半。舞臺風格的粵劇電影基本上制作成本不高,電影技巧也不是特別考究,因為大部分都是跟著粵劇舞臺上的老老少少表演,只唱主要情節,其余的排場都不嚴格。所以這些戲曲大多被調侃為“五日鮮”、“七日鮮”。當然,也有很多經過精心制作,至今仍被人們津津樂道的不朽經典,如《帝王花》(1959)、《紫釵記》(1959)、《李後主》(1968)。歌劇電影中的演員也有許多耳熟能詳的名字,包括:任劍輝、白雪仙、孫馬世曾、薛覺先和林家聲。至於粵劇戲曲片,為什麽在50年代那麽受歡迎?這是因為戰後粵劇蓬勃發展,去棚裏看戲成了上流社會的消費享受。至於只聽廣播劇或粵劇的普通人,鑒於此,電影公司將大量經典粵劇拍成電影,讓戲迷們低門票欣賞傳統粵劇。2.文藝片這壹時期的文藝片背景多為民國或當代,強調戲劇結構,或改編自中外文學、通俗小說,或照搬好萊塢通俗劇的故事模式。說到這種圍繞家庭倫理和男女情愛展開的文藝片,就不得不提到廣東電影公司的領頭羊:聯合影業有限公司“中聯”。成立於1952,* * *共出品了44部電影和多部經典粵語片,如李鐵的《危樓春曉》(1953)、《永遠》(1955)、《楚原的窮人傳承風》(1966)。中聯的21精英,看到影視行業充斥著不正之風,在認真的拍攝態度和健康的電影信仰的前提下創立中聯,以對抗媚俗的炒作和劣質的七日鮮貨。這些電影精英包括導演李鐵、吳回和十三位著名演員:吳楚凡、張艾、張活遊、白燕、黃曼梨、自羅蓮等。中聯電影針對香港社會的各種問題,經常批判上流大亨的虛偽和醜惡,具有很強的教育意義,大大提升了中國電影的審美水平。大概是因為過於執著於傳統的道德使命,中聯漸漸與時代脫節。到1967,隨著粵語片的沒落而關閉,但對港片的影響不容忽視。3.50年代的古裝武俠片,大部分古裝武俠片都是以老百姓耳熟能詳的俠義神怪故事為藍本,但武打場景並不現實。後期(60年代初中期)越來越註重動作場景的設計,加入了大量的特效(如怪物、古怪的服裝、模特特技)。曹達華和於素秋表演了許多這樣的古裝武術電影,如如來的手掌系列。嘉禾公司創始人:鄒文懷

4.和鬧劇壹樣,這類電影大多以幽默的喜劇演員打頭,橋段無非是“大村出城”“癩蛤蟆想吃天鵝肉”之類的故事,比如孫馬世曾、鄧記陳主演的“二傻系列”。雖然上述類型的粵語片在電影審美上略顯粗糙,但在能否帶給觀眾* * *上卻是綽綽有余,所以也難怪這壹時期粵語片的產量可觀,使得粵劇片達到巔峰。5。其實從1967到1969,粵語片的產量還是高於國語片的,只是從1969到1970,情況才開始逆轉。國語片由低到高的轉折點是50年代中期國際發行公司和邵氏父子的重組,分別成為影業公司和邵氏(兄弟)公司。蕭伯納和典茂資本雄厚,野心勃勃。經過重組,他們決心在香港電影業取得巨大成就。他們不僅全力推廣國語片,還建立完善的發行網絡,開拓海外市場。1957期間,邵逸夫掌舵邵氏,拍攝了大量高質量的電影。第壹部成功的作品是李翰祥導演的《江山美人》和《無愛之戀》,取得了前所未有的10萬元票房成績。邵氏的電影制作豪華華麗,粵語片中的破衣爛衫相形見絀。另外在制作上質量比重量更重要,鮮有七天新鮮的片子。國語電影的熱潮不僅將興起於中國的黃梅調電影帶到香港並風靡壹時,還創造了新的武俠電影,包括胡朋導演的改編自金庸和梁羽生的武俠作品:射雕英雄傳(1959)。僅在1963,武俠片的產量就已經達到了61,武俠片的代表作有胡金銓的龍門客棧(1966)、張徹的獨臂刀(1967)。跑跑邵逸夫和方逸華。

武打明星狄龍、姜大衛、王宇的出現,也可以看作是70年代李小龍崛起的前奏。其實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華語電影和粵語電影確實是並存的。雖然兩者之間存在競爭,但本質上是兼容的。但隨著國語片從1970的快速發展,粵語片的匱乏,在1971期間,國語片的產量高達116,而粵語片只有22。71-72期間,國語片的數量還在增加,但是粵語片只剩下壹部了,那就是鄧麗君主演的《迷小姐》。隨後幾年,國語片壹直領跑香港電影市場。最後,值得壹提的是,盡管粵語在60年代末面臨著單方面主導中國電影市場的威脅,但它仍然努力在體裁上取得突破。青春音樂劇電影應運而生,當時誕生了兩個年輕偶像——蕭芳芳和陳寶珠,這可以說是電影界偶像崇拜的原因。

黃金時代

20世紀70年代和70年代是香港文化大眾化的重要轉折點。隨著電視的普及,社會經濟的發展,甚至香港人心態的改變,70年代的香港電影趨於多元化和真實化。繼60年代中期的兇猛勢頭之後,邵氏在70年代初仍在香港電影界占據領先地位,享有東南亞電影王國的美譽,用普通話制作了大量武俠片,大導演包括李翰祥、張徹和劉家良。都是依靠大家熟悉的刀光劍影功夫片,影壇充滿了強烈的陽剛之氣,其中的電影塑造了偶像級的武打明星,比如王李小龍。

羽、、亞歷山大·傅等。《龍虎門》(1970)是邵最暢銷的功夫片之壹。踏入1971,這種古裝劍的鋒利程度其實比60年代還要差,大概是因為壹代武打明星李小龍的出現。李小龍配合了鄒文懷嘉禾電影公司的崛起,在70年代初叱咤風雲。從第壹部作品《唐山大兄》(1971)到之後兩年的電影《精武門》、《猛龍過江》,李小龍進軍國際影壇,創造了香港影壇的神話。1973年,李小龍突然崩潰,讓對功夫片的熱潮無法繼續。隨著本土文化的普及,香港觀眾對遠離現實的功夫片逐漸失去興趣,轉而青睞反映當時社會狀況、諷刺現實的電影,這也解釋了為什麽楚原的《七十二地煞》成為1973最受歡迎的電影。《七十二變》中的演員,如鄭少秋和沈殿霞,都是當時的電視藝術家,因為電視在當時已經成為壹種重要的媒體,所以他們對觀眾很有吸引力。這部電影的成功不僅開創了日後新的電影流派,也使粵語電影重新煥發了生機。從那以後,很多電影都走了正宗的街頭風,演員的演繹也有了嬉笑怒罵的味道。從電視跳到電影的許氏兄弟,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香港電影的中流砥柱。從20世紀70年代中期開始,人們的主導閱讀模式就是電視模式,很多粵語片的靈感都來自於電視內容,比如《阿爾弗雷德的真實故事》(1974)、《大湘村》(1974)、《新哭笑不得的婚姻》(1975)。許冠文和許冠傑兩兄弟也跳出了電視搞笑劇的框框,走上了大銀幕,以他們獨特的笑話公式拍攝了壹系列非常受歡迎的喜劇:《鬼馬》(1974)、《兩匹馬差不多》(1976)、《買賣契約》(1978)等等。這些電影不僅使喜劇在香港電影史上獲得了前所未有的關註,也促進了功夫喜劇的誕生。從65438年到0978年,袁和平導演了《蛇形巧手》和《醉拳》,奠定了功夫喜劇的地位,使其成為70年代末最具代表性的電影類型。功夫喜劇離開電視感性,以密集的功夫設計和幽默的雜耍風格吸引觀眾;可以說是融合了傳統功夫片和許氏兄弟喜劇的精髓。演員方面,成龍和洪金寶也擺脫了以往武打明星的英雄模式,改演許冠傑。

以叛逆好玩的形象貼近觀眾。除了上面提到的電影,說到70年代的香港電影,就不能不提到大導演李翰祥從臺灣回到香港東山再起,拍出了奇幻的電影和戲法。似乎他在1971拍攝的電影《騙術之謎》不僅開啟了他電影生涯新的壹頁,也象征著香港70年代電影意識的轉變——金錢至上風格的興起,這種轉變壹直延續到80年代。但1979的香港電影新浪潮的出現,給香港電影帶來了壹個鮮活而短暫的變奏。1979是香港電影的壹個重要裏程碑,是香港電影新浪潮的開始。壹大批電視幕後工作者紛紛轉向電影圈,包括徐克、許鞍華、章國明、譚家明、嚴浩、余允抗等。他們用對電影的熱情和年輕人特有的創造力和社會感拍出了很多充滿個人色彩的電影,為香港電影翻開了新的壹頁。最先掀起新浪潮的是1979的三部作品:《瘋狂的搶劫》(許鞍華導演)、《蝶變》(徐克導演)、《直指士兵》(章國明導演)。後來,這群在國外學習電影或出身於電視臺少林寺的年輕導演,接著拍攝了壹部又壹部風格化的電影,包括方育平的《父子之戀》(1981)、阿英(1982)、徐克的《第壹危險》(1980)。雖然這些新導演都冠以“新浪潮導演”的名號,但其實他們的每壹部作品都很有個性,並沒有落入香港電影流派的傳統模式。許鞍華的作品流露出深刻的人性和高度的女性敏感性;徐克神經緊張;方育平的風格簡單寫實;嚴浩在暴力的青春和冷漠之間徘徊;譚家明走中產階級審美;章國明擅長拍攝警匪片等,這些影片都體現了新浪潮電影的“作者論”美學。“新浪潮”標誌著香港電影與上壹代中國粵語電影的決裂。五六十年代的粵語電影,往往背負著沈重的民族包袱,未能突破創新。“新浪潮”電影具有濃厚的城市色彩和強烈的鄉土氣息;這和導演在香港長大,在西方接受教育有很大關系。此外,這壹時期的電影摒棄了大明星的使用,制作成本降到了最低,完全不同於後來的港片標榜壹個動漫明星的角色,動輒幾百萬的運作模式。上世紀80年代,香港電影業始終以商業為主,新浪潮電影不受歡迎,被淘汰是必然的。80年代初,新藝術城電影公司異軍突起,吸納了壹大批當時嶄露頭角的導演:吳宇森、徐克、林嶺東、高誌森等。,並制作了壹部以喜劇為主的商業電影。這些電影的共同點是電視臺的集體創作模式,充滿了密集的笑料和動作,壹切都是以迎合觀眾口味為出發點。代表作品有許氏兄弟的《最佳拍檔》系列和周潤發主演的《英雄本色》《龍虎風雲》。80年代叱咤風雲的電影公司除了新藝術城,還有德寶電影公司。德寶成立於1984。壹方面拍喜劇(雙龍系列,繁華逼宮),另壹方面也拍動作片(皇家姐妹)或者都市雅皮士小品(三人世界,單身貴族),為了滿足綜藝的要求。至於嘉禾影業公司,成龍將繼續頂牌,讓他從“英雄”和“龍師傅”的功夫小子形象深入人心

,逐漸成為A計劃中真正的明星,但在《永不服輸》和《奇跡》中,卻是成龍的傑作。同樣是武術家的德寶明星洪金寶憑借《人鬼情未了》(1987)開創了奇幻片的潮流,《僵屍先生》系列也沿襲了類似的風格。而他的另壹系列電影《五福星》《五福星》也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據統計,80年代香港電影十大大片中,《新藝術城》占了4部,《嘉禾》占了5部。加上多產的德寶(1984到1989這五年間拍了47部),整個80年代可以稱得上是三個英雄各自為政的時期。對比70年代末興起的新浪潮,我們會發現,80年代的香港電影過於註重情節堆砌和明星包裝,因此電影類型單壹,更談不上作者理論。有人認為這個時期的電影成就了明星,扼殺了導演和編劇的創作,讓香港電影走到了窮途末路。此外,由於1989經濟和影像市場不發達等多種因素,港成為80年代末的成龍洪金寶

電影市場正在下滑。盡管如此,如果不衡量電影質量或創意,只看票房成績和投資者態度,說80年代的香港電影處於高速發展期並不為過。

當今時代(危機時代)

縱觀90年代的香港電影,基本可以稱之為百花齊放。我們不僅有從上世紀80年代平穩過渡到90年代的新壹代導演:張婉婷(《秋天的童話》)、王家衛(《淚奔》)、關(《胭脂扣》)、《(小人物的周記)》等等,還有90年代的周星馳、劉德華、張國榮等奇跡。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與80年代電影公司大把花錢、演員壹天演9場戲的好日子相比,90年代的香港電影確實充滿了危機和陰霾。首先,武俠動作片在90年代初很流行,黃飛鴻和東方不敗相繼掀起熱潮。這時候,李連傑和林青霞成了賣港的保證。但是按照香港電影的傳統,大片總是有跟隨者的,當跟隨者眾多,水準參差不齊的時候,也就是電影類型走向死亡的時候。武俠動作片的熱潮就是這樣,賭博片的熱潮以及後來的古惑仔系列也不例外。同年周星馳憑借賭聖崛起,整個90年代初基本都是周星馳在主導(雖然1994年周潤發憑借賭神2奪冠)。到了90年代中期,港片票房持續下滑,西方電影逐漸崛起。《侏羅紀公園》1993年首次取得6000萬元的票房成功,1998的《泰坦尼克號》以1.1億元登頂。這部好萊塢A級大片,歷時195天,也位列“本世紀100部賣座電影”之首,完全壓倒了80年代的威望。周星馳

香港電影在上世紀90年代衰落的另壹個原因是盜版。20世紀80年代視頻市場的興起大大降低了電影收入。到了90年代後期,盜版VCD給香港電影市場帶來了沈重的打擊。許多電影在午夜或首映後被盜版,海關和警方推卸責任。後來香港政府開始正視這個問題,海關也逐漸加強了搜捕行動,使得盜版VCD活動略有收斂。香港電影業多次到北京,與港澳辦和電影局討論創作自由和版權問題,也敦促中央政府開放市場。1997回歸後,香港特區行政長官董建華先生在施政報告中首次提及香港電影,並撥款1億港元發展電影技術,接受資助申請,給了香港電影人壹些安慰,也讓2000年香港電影金像獎異彩紛呈。可喜的是,香港電影人揚威國際、張可頤、蕭芳芳、王家衛先後在柏林、戛納等國際電影節上獲獎,香港電影也逐漸受到國際電影界的關註。不幸的是,這也導致了電影業的人才流失。吳宇森、唐季禮、袁和平、林嶺東等著名導演紛紛前往好萊塢發展,周潤發、成龍、李連傑、楊紫瓊等巨星演員也被好萊塢所吸引。隨著外援的流出和外援的加入,香港電影人在亞洲找到了很多新面孔。最突出的成就是在臺灣省成名的舒淇在香港成功從明星轉型為性格演員,成績斐然。90年代中期以後,香港出現了日劇熱,甚至電影界招募了更多的日本演員參演港片,其中以女演員為主,包括《月光快遞》、《東京攻略》和《阿虎》,當然也有很多日本美女在成龍的電影裏插科打諢。90年代賣票保證是“每兩周10%”(周潤發、周星馳、成龍),周星馳獨特的“無厘頭”喜劇深得人心。有人認為他的“無厘頭”文化類似於“XX”後港人逃避現實的心態,他的《逃學》、《唐伯虎點秋香》、《美食》等作品都是90年代的。這幾年,周星馳大幅減產,壹邊休養,壹邊走幕後之路。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周潤發以英雄本色肯定了自己在香港電影界的至高地位。後來,他拍了壹系列英雄片和動作片。雖然他偶爾票房失敗,但他仍然很受觀眾歡迎。這幾年進入好萊塢,除了平時的動作片(如《熱血依舊冷》)之外,也嘗試過拍《安娜與國王》等文藝片,但似乎還是無意回香港拍片。至於成龍,壹般每年都保持大制作,票房還是不錯的(但相對於80年代的成就,這幾年成龍的作品賣得並不好),但在電影風格上很難有突破。在導演方面,王晶和王家衛這“二王”可謂是壹對有趣的電影。壹部商業氣息非常濃厚的電影,甚至被嘲諷為“屎屁”導演;單壹大明星的合並,產量低,藝術氣息強,往往受到國際電影節的青睞,他們的電影風格也不盡相同,但香港電影在90年代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此外,新浪潮的創始人之壹杜琪峰近年來也引起了相當大的關註,他的作品廣受好評和歡迎,並且越來越具有個人風格。此外,憑借《香港制造》壹舉成名的陳果也從壹名獨立電影導演成功轉型為香港主流電影導演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