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笑話大全 - 畢竟陳老師成了笑話。

畢竟陳老師成了笑話。

在朋友的安利下看了被視為年度片的《大護法》。每個人對這部電影都有自己的感受,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壹句臺詞:

生活中無數的煩惱都來自於社會和他人的期待和評價。他們常常以“愛”的名義去支配和控制。

是的,我們從出生開始,就壹直被別人支配和控制著,活在別人對我們的看法中,用別人的期望要求自己,偽裝自己,最後成為壹個套子裏的人。

也許嬰兒期是我們唯壹能控制的時候。我們用“脆弱”來支配父母,用哭泣來獲得食物和關註。父母或其他人會立即回應我們的需求。

在幼兒時期,父母開始用“危險”來控制我們,告訴我們遠離這個,不要碰那個。

有人比較中美教育的差異。美國父母“給孩子開門的鑰匙”,中國父母“給孩子開門”。

但是,給孩子開門是壹種幹擾,是在剝奪孩子自己的話題。而且反復的幹涉會導致孩子什麽也學不到,最終會失去面對生活問題的勇氣。

童年時期父母與孩子的互動,會影響孩子以後對待世界的態度和方式。沒有學會面對困難的孩子,最終會想逃避壹切困難。

學齡情況更糟糕。我們會發現老師和家長逐漸團結在壹起,逼著我們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比如作業。壹旦他們試圖逃避作業,最可怕的事情就發生了。他們試圖用另壹種控制——懲罰來解決控制帶來的問題。

青春期,長輩禁止我們談戀愛,很多人失去了愛的能力。荷爾蒙的沖動讓我們想要失控。哪裏有什麽叛逆期,絕對服從父母就是孝順,按照自己的計劃發展就是叛逆。

正如魯迅所說:

我們身邊的每壹個人:家人,朋友,老師,同學,同事,都在告訴我們,不能特立獨行,外星人是不可能存在的。無論是被動還是主動,我們都像綿羊壹樣,隨波逐流。

大家用同樣的劇本重復著同樣的悲劇人生,同樣的戲碼在預設的劇本裏上演。

人生的每壹個階段:上學、工作、結婚、生子,都在別人的掌控之中。

他們不讓我們有自己的興趣,不讓我們看隨便的書,所以我們只能壹路走應試教育——困在無用的知識裏,對社會和人生壹無所知。

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幫助每個人自立,而我們的教育在壹定程度上與這個方向背道而馳,成為別人幹涉我們的工具。我們原本是有著無限發展可能的孩子,卻被統壹的大綱、統壹的考試、統壹的教材培養成了壹個模子裏刻出來的花生人。

每個人的性格和潛力都不壹樣,都是獨壹無二的,獨壹無二的。培養獨立思考和判斷能力是教育的主要目標,因為那是壹個人認識自己,從而成為自己的前提。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找到自己,找到自我,實現自立,成就自我。

當我們小的時候,我們真的離不開父母,需要他們的保護,但當我們長大後,我們必須學會自立。當我們想離開父母的時候,他們不想承認分離的現實。他們大多是按照自己的要求和期望,不讓妳出去和我們解釋。

讓妳留在他們身邊,讓妳留在家鄉的小城市,繼續掌控余生,讓妳考公考,讓妳不做營銷崗,做輕松的行政人事和財務——困在短知識裏,不懂營銷賺錢。

這篇文章沒有貶低職業立場的意思——只要妳知道自己想要什麽,而不是妳被別人的預期影響後的選擇。如果妳內心真正需要的是穩定,那也是妳最好的選擇。

我的壹個女同學,壹畢業就回家了,因為她需要和父母在壹起。中國壹個女孩長大,很大壹部分需求來自外界,是被她當時的人際系統所控制和要求的。

女生可能會說:“太晚了,我要回家了。”她真的想回家嗎?不壹定,可能只是因為激發了她的反蕩婦機制,因為家庭教育或者社會文化的制約。壹個人需要的不壹定是她自己的需要。

她到底是為了什麽而活了壹輩子?她需要救贖和解放。

她無時無刻不在人際系統的控制之下。畢業後,她離開了學校,新的壓力施加在她身上。她可能會想:我需要結婚。但是她真的需要結婚嗎?也許是,也許不是。可能只是大家都在逼她結婚,她屈服了。

但是這有用嗎?婚後就是生孩子,帶孩子,教育孩子,逼孩子上“興趣班”……沒完沒了。

大家都在催妳結婚生子,讓妳沒有時間也沒有錢去奮鬥——困在瞻前顧後的顧忌中,不敢去奮鬥,只能去工作。

不懂社會,不懂生活,不懂營銷,不懂賺錢,不敢打拼。結果,我將永遠成為奴隸,永不重生。

所以妳從父母那裏拿了劇本,想通過控制孩子把希望寄托在孩子的生活上。

妳需要明白的是:妳人生的劇本——不是妳父母的續集,不是妳孩子的前傳,也不是妳朋友的外國故事。

為什麽我們都活得那麽累?

* *因為我們從來沒有活過,從來沒有真正為自己活過。

**

逃離他人的支配和控制,這樣才能活得更輕。我們被社會、環境、他人操縱太久,已經迷失了自我。我們需要自由和自力更生。

我們會根據社會環境改變自己的行為。妳在教室裏既勤奮又安靜。妳在朋友面前開朗友好;妳工作認真,盡職盡責;

我們有無數的社會角色:孩子、學生、朋友、公民等等。我們根據社會角色行事,因為我們期望得到他人的認可。在別人評價的束縛下,我們學會隱藏真實的自己,做別人期待的事情,陷入自我表達。

內向的我們,聚在壹起口若懸河,內心卻疲憊不堪。我們如此巧妙地使用自我表達,以至於在滿足他人期望的過程中,我們已經失去了真實的自己。

如果有人評論妳:“妳真惡心!”只是說明他是那樣看妳的,不會因為他的觀點或者評論而降低妳的價值或者改變妳的本質。所以妳不必為此心碎。

同樣,如果別人誇妳,“妳是個好人。”妳不必很高興,因為他的評價不能決定妳的價值,也不能改變妳的本質。

古往今來,有多少藝術家生前沒有得到認可,但即使沒有得到社會的認可,也不代表他們壹文不值。

如果妳是壹個真正的藝術家,妳永遠不會因為別人的評價而痛苦,也不會為了別人的贊同而畫畫。即使他是為了別人的認同而畫,因為是為了迎合別人而作,這樣的畫也不能再算作他自己的作品。即使沒有任何人的認可,真正的藝術家也知道自己作品的價值。

擺脫別人期待的陰霾。妳需要認識到的是:

壹位老人在壹個小村莊裏療養,但附近住著壹些非常淘氣的孩子。他們每天互相追逐,吵鬧聲讓老人無法好好休息。屢禁不止後,老人想出了解決辦法。

他把所有的孩子叫到壹起,告訴他們誰喊得更大聲,誰就能得到更多的獎勵。他根據孩子們吵鬧的情況,每次給予不同的獎勵。等到孩子習慣了拿獎勵,老人就開始逐漸減少獎勵,最後不管孩子怎麽鬧,老人也不給錢了。

結果孩子們認為自己受到的待遇越來越不公平,認為“誰不給錢就叫妳回來”,再也不敢在老人住的房子附近吵鬧。

自我決定論認為,包括兒童在內的所有人都有三種基本的心理需求:關聯性、自主性和能力。如果滿足了三種心理需求,就能促進內在動機的形成。

人的行為有內在和外在的動機。從左到右,內在動力越來越強,而從右到左,越來越受外界控制。

通過付出這種外在激勵讓人們去做壹件事,往往會把自己原本的內在動機變成外在動機,老人最後通過停止付出來消除外在動機。孩子們沒有動力,所以他們不再制造麻煩。

我們從小就受到來自家庭、學校、公司的外在獎懲刺激。我們壹直被名利所驅使,為外在動機而工作,早已失去了內在動機。即使遇到真正喜歡的東西,也分不清是真的喜歡還是名利驅使下的喜歡。

比如妳喜歡畫畫,妳追求的是“地位”和“名聲”,這是外在的結果,而不是享受創作的樂趣和內在的滿足。這不是真愛,真愛來自於內在的動力,壹種歸屬感,自主性和能力。

那麽如何才能在內在動力的驅動下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東西呢?

我們需要找到歸屬感、自主感和能力感。如果這些需求得到滿足,我們就會積極、高效、快樂;但如果這些需求受到阻礙,我們的熱情、工作效率和幸福感就會壹落千丈。

妳需要找到壹些能帶來歸屬感的東西,感受到愛、尊重和接納。試想壹下,妳小時候讀書,要是學習成績好的父母愛妳就好了,如果妳成績不好,他們會拒絕妳。妳還有興趣學習嗎?

在社會和他人的控制下,妳形成了扭曲的工作觀和人生觀,做著自己不喜歡的事情,追求著自己不想要的東西,被打磨成自己討厭的人,做著別人眼中的好工作,為了物質穩定而活著,做著自己不喜歡的人。

如果妳不接受這個觀念,妳就會成為社會上的異類。如果妳接受了這種劃分的邏輯,會給妳的生活帶來無盡的煩惱。日復壹日這樣活著,內心無時無刻不被痛苦和迷茫折磨著。於是,抑郁、焦慮、狂躁成了時代病。

我們的天性是自主,我們傾向於管理自己。自主,就是我做什麽,我決定。我們需要逐漸減少外部動機的比例,

摒棄那些以結果為導向,以名利為導向的東西,遠離無聊的應酬,堅持做壹些與興趣無關的愛好。成為壹個自主的、內在驅動的人。

工作上堅持名利,生活上卻堅持利益驅動;白天為飯碗而活;晚上為興趣而活。長此以往,只會是竹籃打水壹場空。

妳需要覺得自己能行,滿足自己的勝任感,追求專業化。只有投入才能帶來專業化,然後把重要的事情做得越來越好。專業化可以讓人進入“心流”的狀態。心理學家將心流定義為壹種將壹個人的精神能量完全投入到某種活動中的感覺。當心流發生時,會有高度的興奮和滿足感。在心流中,壹個人需要做的事情和他的能力完美匹配。

專業化是壹種心理取向。妳需要認為智力是可以提高的,需要妳發展的,而不是不能提高的,需要妳證明的;如果妳更註重學習目標(說英語)而不是成績目標(過四級);然後,妳會追求專業化。

專業化要求我們有成長思維。

在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Carol Dweck)所著的《心態:我們如何才能學會發揮自己的潛力》壹書中,人們被分為兩種類型:成長心態和固定心態。

我們對自己的壹些基本信念為我們塑造了壹個完全不同的心理世界,進而對我們的行為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不管妳是否意識到。她所謂的心態,是指我們對智力、能力、性格是否可以改變的基本看法。在她看來,壹般有兩種心智模式——僵化和成長。

她總結了這兩個心理框架的三個要點:

這張圖表清楚地區分了兩種心智的不同行為。

頭腦僵化的人只追求成功,但往往得不到。成長型思維的人專註於成長,不斷進步。成功只是成長路上的附屬品。

我們必須拋棄僵化的頭腦,用成長的頭腦來看待自己。

自我接納對應的是僵化的心智,自我接納對應的是成長的心智。

比如妳考了60分,如果妳對自己說“這次只是運氣不好,真正的自己能考100分”,這就是自我肯定;另壹方面,在誠實接受60分的自己的基礎上,要努力思考“如何接近100分”,這就是自我接受。

有人曾經說過:

自弗洛伊德以來,許多心理學家認為人是過去的產物,尤其是童年經歷。現在妳是由妳的過去決定的。他們認為通過自我反省和心理測試,可以更好地發現真實的自己,最終找到適合自己的東西。壹旦妳找到了真正的自己,剩下的就是行動了。

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黑茲爾·馬庫斯的研究提出了壹個新概念:“可能的自我”。什麽是可能的自我?它是妳對自己的希望、期待和恐懼。在他看來,可能的自我是三個自我:希望我,期待我,恐懼我。

“真我”根植於過去;

“可能的自己”是基於現在和未來的。

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阿德勒也認為,決定我們的不是過去本身,而是我們賦予過去的意義。這直接決定了我們的人生。生活不是別人給的,而是妳自己選擇的,也就是妳選擇如何生活。

所以不要去尋找真實的自己,因為妳永遠找不到答案。真正的自己是不存在的。妳需要思考的只是可能的自己,也就是未來要做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