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封建君王的宣傳強化了這種印象。
很多人都知道秦始皇封泰山,主要是因為泰山人的重要地位。泰山與五行有關。五行學說中,東方屬木。在五常中表示仁義,在八卦中表示地震(地震,我也)。《周易》中有壹段描述“天子驚震”。對於帝王來說,泰山真的很重要。
皇帝祭拜泰山是莫大的榮幸。當齊桓公想拜祭泰山時,遭到了管仲的反對。即使是像唐太宗這樣明智的君主也不提供冥想。他們認為泰山是壹座神聖的山,不能輕易去那裏。以神山治鬼的理論流傳已久。《後漢書·烏桓傳》中有這樣的記載:逝者魂魄歸岱山。也正因為如此,君主們才心生敬畏。
有的君主認為泰山是治鬼的地方,不敢輕易去。君主們相信,大臣們附和。這種思想自上而下傳播開來,人們逐漸相信泰山是治療鬼魂的地方,泰安是鬼魂經常去的地方。這並不是說泰安不好,而是說泰安是壹個靈魂與神相遇的地方。
泰安是這裏的名山。除了泰山,還有壹座山叫李浩。我們常說靈魂屬於艾蒿,宋麗指的就是艾蒿山。《史記》曾記載:“十二月吳佳朔,親禪高麗,神龕背後土。”漢武帝多次遊泰山,主要是為了長治久安,但這種行為卻成了後人的笑話。反正漢武帝很重視這個地方。
不僅漢武帝重視,其他君主也重視,不僅君主,還有壹些佛家、道家也重視這個地方。他們受到關註的主要原因是為了佛教和道教的進壹步發展,以及讓更多的人相信他們的思想。他們知道泰山在人們心中的地位,所以他們把泰山和他們所宣揚的觀點緊密地結合在壹起。
第二,佛家和道家的宣傳加深了這種印象。
很多人都知道佛教是在漢代傳到中國的,白馬寺就是道教是我們本土的壹個證明。佛教和道教在魏晉時期發展良好,是因為它們的宣傳符合當時的語境。佛教徒講究因果輪回。忍過當下,來世才能做個好人,享受榮華富貴。道教講究吃吃喝喝,得過且過,適應了壹部分人的需求,佛道得以興盛。
佛教徒為了擴大影響,宣揚泰山。趙普寺取“佛光普照”之意,是為了弘揚佛教,它的位置離泰山很近。玉泉寺也是如此,因南有鼓山,東有玉泉,故名鼓山寺,又稱玉泉寺。親近泰山的目的是提升佛教在大家心中的地位。有的人爬不到山頂,就有可能留在山腳下,這也是佛教把它建在泰山腳下附近的原因。
在佛教看來,李浩,又名羅森,屬於陰間的審判之地(據老人們說,最好在這個地方說實話。這種迷信的想法是不可信的。他們還宣傳陰陽界和孟婆湯,主要是讓大家有敬畏之心,相信他們的故事。道教對泰山的宣傳就更多了。玉皇閣、三陽寺、關帝廟都是道教建築。
佛道以闡述人的生死為主,客觀上加深了泰安的陰森意味。其實這些都是不存在的,不要相信,更不要傳播。畢竟我們是受過科學教育的人,自然知道這些東西,都是封建迷信。至於有些人,相信他們只是為了讓他們心生敬畏,不做壞事。從這個角度來說,還是有壹些積極因素的。
第三,文人的宣傳讓大家相信了這種說辭。
學者是閑的,願意用自己的知識去闡述壹些觀點。曹操的《好李星》說,好裏死的人多了,成了鬼神的聚集地。樂府詩中有“蒿裏是誰的地?”有句話叫聚魂無智愚。三國時期也有“魂歸泰山地獄”的說法,加深了大家的印象。讓很多人相信李浩是鬼的所在地,不到萬不得已是不容易去的。泰安鬼城論不脛而走。
文人的描寫可能是為了表達新思想,也可能是為了販賣恐懼,客觀上加深了泰安鬼城的說辭。很多普通人,沒什麽知識沒什麽文化,這麽壹說就信了。無論如何,如果妳去泰安,妳壹定要看看泰山和李浩。不到泰山就不是英雄!泰山是神山,能治鬼。郝山是鬼去的地方。然後,泰安就成了鬼神相處的地方。妳知道其中的奧秘嗎?歡迎大家留言,壹起來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