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初期,為了迅速恢復國民經濟,進行有計劃的經濟建設,1953年,北京對糧油棉布等基本生活必需品實行統購統銷政策,商品票作為調節計劃供應的手段應運而生。直到1993,主導民生40年的商品票終於完成了歷史使命,悄然退出歷史舞臺。對於70年代中後期出生的孩子來說,用票買各種日用品似乎是不可想象的。但對於經歷過票子時代的人來說,那些花花綠綠的票子,曾經是中國無數家庭的重要財產,承載著社會生活的風風雨雨,標記著百姓的辛酸與無奈。
我們已經告別了門票時代,但那個時代的人們對門票所帶來的悲喜記憶卻依然揮之不去。76歲的老人王照坤回憶起那壹年時說:“那是艱難的壹天。今天,回憶起那段慘痛的經歷,可以說是甜蜜的。”他告訴記者,當年的票子有糧票、油票、布票、煤票、豆腐票、肥皂票、肉票、魚票、煤油票等幾十種。如果妳想點壹個爐子,妳必須使用三種票,包括煤票、柴火票和火柴票。每個家庭每個月都要搞清楚這幾十張彩券的用途。對於壹些沒文化的老人,經常開玩笑說用豆腐票買肥皂,用油票買火柴。那時候,糧票是最重要的東西。沒有糧票意味著沒有食物。出差前壹定要先兌換國家糧票,否則當地餐館不會賣給妳食物。
半粒戳、壹尺布戳、三肉戳的時代壹去不復返了。現在,那些歷經歲月而幸存下來的門票正在成為收藏品,它們見證了中國人民從貧窮走向繁榮,見證了中國從計劃經濟走向市場經濟的艱難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