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彜山》是中國古代漢族民間傳說之壹,選自《列子·唐雯》。相傳作者是列禦口。列輿口,又名輿口(又名“雍口”、“過口”),相傳為戰國初期道士,鄭人,與鄭妙公同時代。他的學問源於黃帝老子,主張靜觀其變。漢末班固《文藝誌》“道學”部分有《列子》八卷,早已失傳。
作者簡介:列子,號虞寇,戰國時期莆田(今河南省鄭州市)人。道家學派的著名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寓言家、文學家。對後世的哲學、文學、科技、宗教都有深遠的影響。《列子》作者。當時,由於人們習慣在有學問的人的姓後加壹個“子”字以示尊敬,所以列禦口也被稱為“列子”。《列子》中的“天體運行”、“地球運動”、“宇宙無限”等理論遠早於西方同類理論。天寶年間,唐玄宗封列子為“徐沖真人”。列子壹生清貧,不求名利,不入官場,隱居鄭40年,潛心著述20篇,約10萬字。有壹部《列子》流傳至今。先秦時期就有《列子》研究,西漢時仍流行。西晉被永嘉之亂困擾,過河後殘缺不全。後來,它在張占完工。現存八篇:田瑞、黃帝、周穆王、仲尼、唐雯、李明、楊朱、傅說。其中,《愚公壹山》、《杞人憂天》、《兩個孩子在太陽上爭論》、《雞場雪社》、《唐雯》等寓言家喻戶曉,廣為流傳。其中《兩個孩子辯論當天》被收入小學語文人教版第六冊1課文。列子壹向低調,有“列子居正浦,四十年而不自知”之說,可見他確實達到了老子所說的“和而不同”的境界,所以列子在歷史上的事跡也是很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