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告訴我們的是唐僧帶著孫悟空、豬八戒、沙悟凈去西天取經。壹路上歷經重重艱難險阻,八十壹難終於修成正果。《西遊記》故事取材於唐朝聖僧玄奘法師赴印度交流佛法,獲取真經的故事。作者吳承恩在此基礎上增添了神話色彩,使這段歷史更具戲劇性。
壹、唐嫣三弟子名字的由來首先,我們來看看唐嫣三弟子名字的由來。三個弟子的名字都很精致,對應著他們的性格和成佛路上需要跨越的“障礙”。
孫悟空
《西遊記》中,孫悟空的名字取自“鴻蒙系統初創時無姓,為破頑空不得不為悟空”這句話。
這句話是對孫悟空名字由來的最好回答。“鴻蒙系統本無姓”中的“姓”也可以是“性”的同義詞。簡單來說,世界之初,沒有規則,先行者會創造規則,然後就有了規則。
《破頑空需悟空》中的“空”字,是指世間萬物的本體,應用廣泛。如果需要打破這種局面,只能回歸本質,包容壹切,這樣才能重新認識真理。
放在孫悟空身上,說明初生嬰兒天生沒有“善”與“惡”,而孫悟空天生倔強。想要打破頑固,需要做“悟空”,回歸本質,清空內心,才有解決的辦法。這也是孫悟空成佛的途徑。
我們來看看孫悟空的回答。孫悟空本身來自補天女神。後師從菩提,賜姓“孫”,名“行者”。他學了許多本領,學成後敢與天道相合,所以被稱為“孫悟空”。最終孫悟空大鬧天宮,被如來佛祖五指山鎮壓了500年,被唐僧解救後正式改名為“美猴王”。從孫悟空的經歷可以看出,可以對應“悟空”這個名字。
孫悟空最初是鴻蒙系統留下的壹塊神聖的石頭,沒有善惡的本性,也沒有指引。他跟著猴子學,養成了倔脾氣。後來他向菩提祖師學了壹技,卻不服從天地的管理。於是,孫悟空大鬧天宮,與天庭和諧,闖了大禍。這就是他想要打破的規則。
之後,孫悟空被如來壓制在五指山腳下,被唐僧救了出來,於是戴上了箍圈咒,可以平衡這個強大的孫悟空。在唐僧的指引下,歷經八十壹難,孫悟空終於悟出了返璞歸真的道理,修成正果,成為佛道“爭佛”。
豬八戒
豬八戒在下凡向唐僧取經之前,是掌管天庭十萬水軍天蓬的元帥,後因在天庭調戲嫦娥而被降世。雖然比起孫悟空的識天識地能力,豬八戒還不夠看,但他在天庭取經的路上也幫了不少忙,是不可或缺的壹部分。
觀音菩薩在遇到唐僧之前,將已經降世的田鵬元帥改名為“八戒”,後被唐僧安撫,取名為“豬悟能”。
那麽“悟能”這個詞是什麽意思呢?
“悟能”壹詞有“皈依法”的意思,主要指能“感知”的心。
被降世之後,豬八戒應該是吸取了教訓,改過自新了。但他被貶為“豬”,仍想霸占高老莊的高翠蓮,死狀不變。因此,“悟能”也希望豬八戒能學會誠實。
“悟能”這個詞也指“能力”。西遊記裏,豬八戒除了好色,對應的就是懶惰。懶惰是豬八戒最大的特點,但也是他成佛路上最大的障礙。
唐僧取名“悟能”是希望豬八戒回歸正道,踏踏實實做實事,提高自身技能,提醒他遵守條條框框,永不再犯。
沙悟凈
沙僧原本是天庭卷簾大將,地位尊崇,但因做事不慎,不小心打碎了玉帝心愛的玻璃燈,因此被貶下凡,進入流沙河成為“妖怪”。“悟凈”二字也是希望沙僧做事細膩而不失粗魯,專精佛法,清明赤子之心。
西遊記電視劇裏這個老實本分的沙僧,其實是三個徒弟裏最反感的。沙僧被貶下凡後,曾在流沙河吃過唐僧九世。唐僧本是第十次做好人,卻在路過流沙河時被沙僧吃了第九次。第十回因為孫悟空和豬八戒的保護,被唐僧收為第三弟子。
沙僧被貶下凡後,怨天尤人,性格比較粗暴。後來他把怨氣撒在唐僧身上,吃了唐僧九世。"?“悟凈”二字也是希望沙僧能夠學會反省自己,而不是學會抱怨別人,能夠凈化自己的心靈,消除自己的委屈。從此皈依我佛,凈化我心,永不再造業障。
孫悟空、朱和沙悟凈都有據可查,分別對應著他們的個人性格和他們在成佛路上將要面臨的考驗。
把孫悟空、朱、沙悟凈這三個名字放在壹起讀,如果把悟空、悟能、悟空這三個名字連在壹起,可以看出這其實是修行佛法最重要的過程,只有做到這三點,才能修成正果。
這其實隱含了《西遊記》中的主題,而“悟空”、“悟能”、“悟空”是理解佛道的成長過程,也是吳承恩自己作為壹個作者對佛道的理解。
而生活不就是這樣嗎?是從“悟空”到“悟能”,最後到“悟空”的過程,對應佛教中的“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不得不說,《西遊記》確實值得反復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