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服裝
湘西苗族古裝男女差別不大,都是“五顏六色”;身著花衣,百褶裙,長發,赭色花手帕,船形花鞋,各種銀飾。
清朝雍正年間,政府下令“衣服要分男女”後,變化很大,很多人甚至換上了漢人的衣服。比如今天永順、龍山兩縣的苗族,在服飾上就和漢族沒什麽區別。但在花垣、保靖、鳳凰、吉首、古丈、蘆溪等縣,苗族服飾仍各具特色。
苗族男子的服飾比較樸素;頭上裹著壹條布手帕,穿著壹件對襟大衣,長袖子和小袖子,短褲子和大褲子,喜歡裹藍色的腳。頭帕有兩種:綠帕和花帕。手帕有壹尺多長,有三尺之多。纏起來,多是十字形,大如帽子。衣服的顏色有格子,全藍,全藍等。,其中以格子布最有特色。通常有七個按鈕。有些年輕人穿多達七件衣服,讓人羨慕他們的富有和大膽。最外層衣服只扣最下面壹對扣子,第二層衣服扣最下面兩對扣子.....依此類推,直到最裏面的七對扣子扣好。這樣從外面就能看到層層疊疊的新衣服,別有情趣。
與苗族男性樸素的服飾相反,苗族女性的服飾非常精致復雜。
Toupa:苗族婦女的Toupa因地而異。鳳凰縣的苗族婦女有壹條三尺多長的短手帕。從額頭壹直包到後腦勺,連耳朵都包在裏面。花垣等縣的苗族婦女喜歡用黑手帕(戴白帕以防父母亡故),折疊整齊,包裹整齊,不偏不斜,末端打結,恰到好處。吉首縣苗族婦女頭帕雜,鳳凰縣毗鄰地區用花帕,花垣縣毗鄰地區用黑帕。瀘西、古丈、吉首東部的苗族婦女戴白色頭巾。手帕上繡有四對青色花蝶,簡單、美觀、獨特。所謂“頭帕上有四角,四角繡飛蛾”就是指這種白手帕。
首飾:苗族婦女的首飾,造型精美,種類繁多。按原料分,有金飾、銀飾、銅飾、鋁飾、玉飾等。,而銀飾最常見。從佩戴的部位看:銀帽、銀盆、鳳冠、素山耳環、項圈、手鐲、戒指、牙簽、皮帶扣等。,還有手鐲和戒指壹定要經常戴。從造型上看,耳環只有壹種,有瓜子掛耳環,石榴耳環,梅花針耳環,圓圈耳環,龍頭耳環,梅花掛瓜子耳環,耙子耳環,龍頭瓜子掛耳環等等。
衣服及其他:苗族婦女的衣服,腰長腰大,袖大袖短,無領。袖口大約壹英尺或更長。在胸前和袖口上,習慣卷、繡或穿紗,並加欄桿花瓣。有的還需要在叉和揮的前後兩側邊緣繡上挖雲鉤。服裝款式都是全排扣,沒有雙排扣。制作壹套苗族女性內衣需要幾十個工作日,通過縫紉和刺繡,制作精美。褲子短壹些,褲腿大壹些。褲筒邊緣的滾邊、刺繡或紗線支數與衣服相同。禮服又長又寬,繡線布滿廢邊,還有滾動的欄桿和大大小小的花瓣,五彩繽紛,令人眼花繚亂。鞋子上滿是刺繡,頭大嘴大,後面是穿用的耳朵。
解放後,在壹些苗族和漢族雜居的地區,苗族服飾受漢族影響很大,壹些年輕人也換上了漢服。
二、節日慶典
湘西苗族有很多節日和大型活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
1.趕上年。農歷正月,湘西苗族最熱衷趕年貨會,日期由各地自行決定。趕上過年了。那壹天,男女老幼,身著節日盛裝,相互邀約,成群結隊地前往現場。壹年壹度的集市上,人潮如潮,熙熙攘攘,熱鬧非凡。人們不僅可以交換材料,還可以參加或觀看蕩秋千、舞獅、玩龍燈、爬刀梯等活動。年輕男女也更多的利用這個機會互相做愛。更有甚者,歌女們各顯其能,三三兩兩結伴而行,說古道今,唱歌相和,或互賀,或講傳統故事,或即興新詞。唱的人越多,興趣越高,聽的人越多,精力越旺盛。即使下著大雪,天寒地凍,壹年壹度的交易會也會如期舉行。
2.三月三號。這是湘西苗族的傳統歌舞節。這壹天,苗族人自動聚集在約定的唱場,參與唱對話、聽歌、跳舞、看舞,其樂融融。
3.趕上清明。這是湘西苗族特有的大型歌會,又稱“清明歌會”。相傳由於苗族散居在深山老林,所有生活用品都要在偏遠的漢族地區兌換,經常上當受騙。因此,苗族人同意以清明節為他們的場地,互相交換材料,同時會見親友。這邊走。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今天的“清明歌會”。
清明節有壹個傳統的中心場地。吉首東部苗族趕上清明節,其中心會場在每年的丹青清明節上。屆時,苗族歌手會雙手托腮演唱,妳方唱罷我登場,喜氣洋洋。有的唱到天黑還不肯開完會,唱了壹夜。
4.看龍場。每年從農歷三月谷雨的那壹天開始,每天都是看龍El,以前叫觀龍日,然後每天看侵日,男女老少都休息壹天,積極參加。如果妳在這壹天幹農活,這是壹個禁忌。所以苗族人非常重視“觀龍”。
5.4月8日。“四月八日”是鳳凰縣落巢井鄉壹座小山的名字。傳說在古代有壹個苗族首領叫雅儀,他領導苗族人民與統治者進行鬥爭。他曾在現在的“飲血坳”裏組織各村苗頭喝雞血,發誓要團結戰鬥到底。並同意4月8日在壹座山上集會。起義後,起義軍連連獲勝,直抵四川、貴州。次年4月8日,雅依布心在貴陽噴泉附近去世。為了紀念這位民族英雄,方便苗族人民在每年的4月8日舉行紀念活動,緬懷雅儀的功績,為戰爭死難者掃墓。清朝甘家苗族起義後,統治者禁止湘西苗族舉行這壹活動,使苗族失去了壹個極有意義的傳統節日。解放後,經國家民委批準,將“4月8日”定為苗族統壹的節日。
6.六月六號。這是壹個古老的習俗,是苗族人民紀念自己的六男六女祖先,希望自己也能有六男六女,繁衍後代的祭祖活動。每年農歷六月初六,鳳凰縣落巢井壹帶的苗族人都會在溝梁山舉行盛大的歌會。花垣、吉首等周邊縣和貴州松桃、銅仁等地的苗族人也趕來參加。參加會議的人數往往達到兩三萬之多。
7.七月七日。這是苗族的傳統鼓會,在吉首、矮寨坡、古丈等地最為流行。每年農歷七月初七,苗族人穿上新衣服,聚在鼓場,敲鼓,跳舞,縱情歡樂。
8.趕上秋天。捉秋是湘西苗族的大型節日之壹。每年的“立秋”,苗族人都會停下手中的農活,穿上節日的盛裝,邀請朋友相伴,興高采烈地從四面八方湧向秋田,參加或觀看各種娛樂活動。傳統秋農場有吉首縣矮寨農場、花垣縣麻栗場、鳳凰縣溝梁山、瀘西縣潭溪、梁家灘。這壹天,秋場上的人群摩肩接踵,山坡環繞,人影晃動,百花盛開,歌聲裊裊,歡聲笑語,好不熱鬧。
追秋的由來,有人說“立秋日”,也有人說“蕩”。相傳,很久以前,苗寨裏有壹個叫八桂的人。大甲的年輕人正直、勇敢、善射,人人敬仰。壹天,他外出打獵,看見壹只山鷹從空中飛過,於是他拉開弓,用箭射中了山鷹,同時扔下了壹只花鞋。這只花鞋繡得很精致。壹看就知道是聰明漂亮的苗族姑娘做的。巴吉達雅決心找到這只花鞋的主人。在村民的幫助下,他設計制造了壹個可以同時坐八個人的風車形狀的秋千,並取名為“八人秋”。初秋的這壹天,他邀請遠近村莊的男男女女來玩秋天遊戲。蕩秋千本來是苗族姑娘最喜歡的活動,八桂大以為做花鞋的姑娘壹定會來。果然,八桂大的願望實現了。在秋天的田野上,他找到了花鞋的主人——美麗的姑娘七娘。他們通過對唱苗歌建立感情,結為夫妻,生活十分幸福。此後,人們紛紛效仿,每年都舉行這種活動,選擇情侶,形成了“追秋”活動。
9.櫻桃俱樂部。廟山有許多櫻桃樹。每當春天櫻桃成熟時,年輕的苗族男女會在櫻桃林中聚會並唱民歌進行社交活動。這種活動在苗語裏叫“六必娃”,中文字面意思是“摘櫻桃”。花垣縣和保靖縣的壹些苗寨最受歡迎。
10.跳香黨。香條會流行於吉首、古丈、蘆溪、沅陵壹帶。當它舉行的時候,它主要是關於跳舞和其他娛樂活動。
苗族是壹個古老而多彩的民族,自稱“目”、“孟”、“達木”、“大吉”。他說有幾種情況。壹是根據服裝的顏色分別稱為“紅苗”、“花苗”、“白苗”、“黑苗”;二是根據其所居或所種的作物,稱之為“高地苗”、“八寨苗”、“栽於江苗”。三是舊社會統治者對他們的侮辱,如“生苗”、“熟苗”、“麻苗”。新中國成立後,統稱為“苗”。廣西苗族占全國苗族人口的5.5%,占廣西人口的1%,居漢族、壯族、瑤族之後第四位。我國的苗族主要分布在貴州和湖南,廣西的苗族主要居住在桂北、桂西北和桂西與湖南、貴州、雲南接壤的山區。苗族最大的特點就是盛產各種木材和土特產,保持著燦爛淳樸的民族傳統文化。
苗族經典文化
苗族文化
苗族有豐富的民間文學。由於千百年來沒有文字,這種文學只能口頭創作、表演和傳承,所以口頭文學成為苗族文學最常見的表現形式,數量龐大。在許多口頭文學中,有詩歌、故事、寓言、謎語、笑話、順口溜等形式。
苗詩強調音韻,包括五言體、七言體和長短句。語言簡潔、和諧、勻稱、全面、易懂。它能表達豐富的思想感情,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它是苗族民間文學最重要的表現形式,有著廣泛的應用。比如在歡迎和送走至親好友時,男女談情說愛,甚至充當媒人,調解糾紛,制定村規民約,教育子女,描繪家譜和家規,有時還會用詩詞表達。工作時也用詩來娛樂,工作後用詩來消除疲勞。
創世歌:是壹首很古老的童話歌,主要講述天地日月的起源和萬物的生成。這類歌曲包括《創世之歌》和《萬物起源之歌》。
祖先歌:主要描述人類的出現,族群的起源和遷徙,如《人類起源之歌》、《洪水》。這類歌曲的主題積極進取,在壹定程度上曲折地反映了真實的歷史,具有歷史研究的價值。
婚嫁歌:反映了苗族從通婚到婚外婚姻,從母系制到父系制的演變過程,是研究婚姻史不可多得的資料。其中比較知名的有兄妹結婚,在全國廣為流傳;黔東南州的開婚禮歌、男女結婚歌、改嫁歌;《接女婿歌》、《遵義送別歌》、《黔北》等。
遷徙歌:在苗族中大量存在。各地苗族都有自己的遷徙史,所以都有自己的遷徙歌。其中比較著名的有黔東南的翻山越水,松桃銅仁的向秀馬修,黔西北的楊璐話,桂陽的格羅格桑。松桃、黔東南的遷徙歌曲反映了這壹宏大的場面,表達了人與人、人與自然的激烈鬥爭。它是壹部英雄史詩,對研究苗族歷史具有重要價值。
供討論的歌曲和詞:反映了古代苗族的社會組織,主要描寫各種社會倫理道德和行為規範,勸人除惡行善。
生產勞動之歌:隨處可見。其中黔東南州最為完整,有刺繡歌、植棉歌、紡織歌、蠟染歌、釀酒歌、造船歌等。主題積極向上,多為鼓勵人們努力工作,創造美好生活的作品。
庫格:是壹首關於階級和民族的詩。有的指責土司,有的指責地主惡霸,還有很多聲討政府。
起義鬥爭歌:又稱抗聯歌,多為控訴舊,歌頌人民反抗。比如黔東南的之歌,黔南的,黔西北的陶新春都很有代表性。這類歌曲激情澎湃,充滿鬥誌。
情歌:是青年男女戀愛時唱的歌。文字含蓄優美,充滿了抒情性。有表白,問答等。,而且大部分都是表情。
由於沒有文字,歷史上苗族的文字文獻多以漢文書寫,數量很少。建國前僅見於湖南及川東地區。近年來,貴州發現了壹些苗族文人詩詞。清康熙年間,道真縣小裏梅江進貢學生張、、、張曼德等都以作品聞名,他們都寫有《蔭山居》詩。在金平縣兩江鄉也發現了清代苗族學者龍紹訥的詩作,包括1878出版的《兩川集》四卷,集中了作者的主要詩文。內容多描寫苗族鄉侗寨的風土人情,鄉土氣息濃厚。民國時期,雷山縣著名苗族學者梁居武也寫過壹些詩。他的政治散文充滿了少數民族的感情,揭示了少數民族的政治無能為力和經濟困境。新中國成立後,在黨和政府的關懷和培育下,苗族人民開始有了自己的文字文學創作隊伍,湧現出壹批苗族作家。他們的許多作品在國內獲獎,有些被翻譯介紹到國外,受到好評。在民間文學的研究、搜集、整理、翻譯和出版方面,也有壹批自己的人才,並取得了不少成績。
音樂
苗族音樂包括民歌、蘆笙、嗩吶和秦曉,其中以民歌和蘆笙最為常見。
歷史歌曲:多為中老年人演唱,有朗誦形式,往往唱壹段,講壹段道理。歌詞也很長,從幾十到幾百行到上千行不等。比如創世之歌,祖先遷徙之歌,婚姻尋根之歌,理智之歌等等。歷史歌曲在黔東南州最為完整,最具代表性,曲調豐富,節拍鮮明,渾厚有力。
情歌:壹種民歌,由青年男女演唱。曲調很多,柔美,抒情,壹般都是低聲唱。有的地方如六枝、青龍苗族情歌也有豪放的特點。
格非:因其唱腔高亢而得名。壹般來說,青年男女交流時都是兩人壹組唱歌。也有的是業余時間,為了表達愉快的心情,即興獨奏,也有許多人合唱。即使相隔數百米,聽眾也能清楚地聽到歌詞。這種歌在黔東南最有名。
喪歌:是對老年人正常死亡的壹種悼念歌曲。旋律是悲傷的,歌詞的意思是悲傷的。當歌手唱到悲痛的時候,眼淚往往會流下來,聽者往往會淚流滿面。黔東南、黔中南部、黔西北、黔北都有苗族。六盤水苗族的喪歌更是有名。
苗族音樂曲調大多是從傳統唱法中傳承下來的。著名歌手的主要成就不在於曲調的更新,而在於歌詞的創作、修改和完善,所以曲調變化不大。到處都有著名的歌手。已故黔東南州雷山縣苗族歌手唐德海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掌握了苗族古歌、民歌的傳統唱法,會唱幾首民歌。他寫的歌詞有幾千首,其中光是韓苗的新歌就有1300多首。
樂器
蘆笙:是苗族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樂器,在古代苗族中非常流行。到了近代,除了湘鄂川黔邊區的苗族還在其他地方廣泛使用。蘆笙調也是苗族音樂中最具代表性的曲調,而且往往因地而異。傳統曲調有幾種,如舞曲、代歌、詢歌、祭歌,每種都有幾個曲調。舞曲的節奏比較輕,給人明顯的抑揚頓挫感。歌曲的旋律柔和委婉,有結尾。詢問歌曲調緩慢,節奏清晰。
除了蘆笙,還有嗩吶、芒管、琴、笛、簫、鑼、鼓。各地廣泛使用嗩吶,並配有大鼓和皮鼓。在松桃、銅仁、思南地區,嗩吶被廣泛使用,是該地區苗族的代表性樂器。經常在節日和喜慶時演奏,有30多個曲調,主要用於其他地區演奏喪歌。流行於雷山、丹寨等縣的芒果管,是在單管上安裝銅簧,穿入竹筒而成。大的是從樹幹上挖空的,長約六尺,直徑六七寸。小的是竹筒,長兩三尺,直徑三四寸,起著深沈的音響作用。笛子、簫和部都是用單壹的竹子制成的,壹般只有五個音。除松桃、銅仁、思南外,其他地區仍在使用銅鼓,特別是雷山、臺江、麻江、平塘。秦在苗族中並不常見,僅在威寧、臺江有,丹寨地區有古葫蘆。還有壹種貴州西部的竹口琴,長約三寸。鑼和鼓在各地廣泛使用,大小不壹,多用於節日。
跳舞
蘆笙舞:是全省除銅仁地區外最具代表性的苗族傳統節目。歷史悠久,北宋時進入宮廷演出。大隊形主要有兩種:兩排成壹條直線和壹圈。在前吹笙的幾十名男青年引導下,幾十至上百名女青年跟著蘆笙擊掌節,三步並作壹步後退,依次繞著會場行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