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社會上出現了很多30以上的老壹輩無法理解的事情,比如最近興起的快閃族,今天下午舉行的趣浪黨搞笑歌舞比賽,還有雅虎!奇摩拍賣中經常出現的“用過的筷子”或“牙線”,都是“惡搞文化”的壹部分。這壹代年輕人正在引領壹種惡搞文化的到來。
KUSO在日語中原本是“可惡”的意思,通常被用作罵人的口頭禪。但對於臺灣省的互聯網壹代來說,“惡搞”(或“惡搞”)被廣泛認為是“惡搞”、“搞笑”。在臺灣省,KUSO早期僅限於互聯網,後來利用互聯網的特性影響越來越大。
KUSO大概是三四年前開始的,最開始是壹種類似於網絡語言的亞文化。在網上留言中,它大量使用了香港電影《美食家》、《少林足球》或香港武俠漫畫中的經典對白或詞匯,如“折凳”代表最強武器,“不夠班”形容能力不足;或者在此基礎上創造了壹些顛倒是非的故事,比如“鐵腕孫中山”。
對於死忠的KUSO人來說,KUSO的定義是很嚴格的。即使是搞笑或幽默的,對象或素材也僅限於香港漫畫、日本ACG(漫畫、漫畫、電子遊戲)等。,並通過帶有距離感的詞語和語法營造出壹種獨特的幽默。
後來“lolicon”、“殘念”(可惜)等某些日語詞匯也加入了KUSO的行列,對象開始越來越廣泛,慢慢從BBS討論區擴散開來,不再局限於詞匯。
惡搞文化早期有“認真面對不好的事情”的意思。今年年初,《臺灣雷雨火》被網友用各種KUSO的方式處理,制造了新壹波的人氣。
很多貼近青少年的公司也開始接受甚至扮演推廣者的角色,舉辦各種活動,提供網絡機制鼓勵互聯網壹代繼續KUSO,比如把網民創作的“喬丹拖鞋”放到雅虎上!除了“just滑稽”貼圖區,奇摩主頁和PCHome最近還舉辦了“RO滑稽貼圖大賽”,可口可樂也舉辦了高中生滑稽歌舞比賽。
最近社會上喜歡用“草莓族”這個負面詞匯來形容20歲左右的壹代。現在,他們想用自己的KUSO文化反擊,顛覆老壹輩的思想,看起來還挺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