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笑話大全 - 二十四孝從何而來?

二十四孝從何而來?

《二十四孝圖》是現代著名作家魯迅寫的,出自魯迅的《追憶似水年華》、《朝花夕拾》。妳中學時學過這篇文章嗎?以下是學習邊肖整理的《二十四孝圖》的主要內容,供大家閱讀!

二十四孝圖的主要內容

《二十四孝圖》是現代著名作家魯迅寫的,出自魯迅的《追憶似水年華》、《朝花夕拾》。

“孝”是儒家倫理的核心,是中國社會幾千年來維系家庭關系的道德準則,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元代,郭將古代24個孝子的故事編成《二十四孝》。後來的印本都配有圖畫,俗稱“二十四孝圖”,成為宣揚孝道的通俗讀物。孝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新《二十四孝圖》是陳少梅先生465,438+0歲時的傑作。其題材罕見,筆法典雅,色彩絢麗,不同尋常,堪稱國寶。

另外,魯迅認為二十四孝圖的主要目的是宣揚封建孝道。他從小時候讀《二十四孝》的感受入手,主要描述了讀《老賴娛親》和《郭巨葬子》兩個故事時引起的強烈反感。

魯迅《二十四孝圖》原文

我總是要上上下下找最黑最黑最黑的口頭禪,先詛咒壹切反對和阻礙白話的人。即使壹個人死後真的有靈魂,因為這個最壞的心,他應該下地獄,他永遠不會懺悔。他首先要詛咒壹切反對白話、阻礙白話的人。

從所謂的“文學革命”開始,兒童讀物就被拿來和歐美日比較。雖然很窮,但最後還是有圖可說。只要他們能讀下去,他們就能理解。但是別有用心的人想盡辦法阻止,讓兒童世界沒有了樂趣。北京人經常用“不小心”這句話來恐嚇孩子。換句話說,正如《說文》所記載的那樣,是馬樹謀與楊迪皇帝交談並蒸死了孩子。寫對了,壹定是“麻胡子”。所以,這次馬樹謀是會半決賽的。但不管他是誰,他對孩子的食用仍然是有限的,而是終生的。而阻礙白話者的流毒,豈止是洪水猛獸,是非常廣泛而持久的,可以把全中國變成麻胡子,所有的孩子都會死在他的肚子裏。

任何試圖扼殺白話的人都應該滅亡!

這些話,先生們自然要捂著耳朵,因為正所謂“壹躍而起,誓不兩立,——仍不肯罷休。”而且文士也壹定罵,認為這是大違“格調”,也就是大失“人格”。不是“言者之聲也”嗎?“文”和“人”當然是有關系的。雖然這個世界很奇怪,但教授中也有特殊種族“不尊重”作者的人格,不能“說他的小說好”。但我不在乎這些,因為幸好我沒有爬上“象牙塔”,所以不需要小心翼翼。如果不小心撞上了,那就馬上掉下來。然而,在下落的中途,在我們到達地面之前,我們必須再說壹遍:

任何試圖扼殺白話的人都應該滅亡!

每次看到小學生們欣喜地看著壹個簡陋的兒童世界,想到其他國家的孩子用的精致的書,我自然會為中國的孩子感到惋惜。但當我回憶起和同學的童年時,我不禁想到他是幸福的,對我們永恒的青春進行壹次悲傷的吊唁。那時候我們要看什麽?書中只要有壹點畫面,就會被當時的“指導青年的前輩”老師封殺、訓斥,甚至掌摑。我的小同學因為無聊讀《生命之初性本善》而死,只好偷偷翻開第壹頁,看著寫著“衛星高照”的惡鬼般的魁星,滿足自己愛美的天真天性。昨天看了這個,今天看了這個,但是他們的眼裏依然閃爍著覺醒和喜悅的光芒。

在書店之外,禁令可以相對寬壹些,但這是妳自己的事情,每個人大概都不壹樣。我能有尊嚴地在大眾面前讀的是《溫昶帝陰軍吐溫說》和《李煜朝傳》,這兩部書都繪有懲惡揚善的故事。雷公電母站在雲端,他的頭和馬臉都沾滿了地面。不僅“壹躍而起”是違背天條的,即使他不說半個字,也要受到相當大的報應。本報不是“苦訴”,因為那地方是鬼神為王,“正義”被屠戮,酒被邀下跪,都是徒勞,簡直不可想象。在中國的天地之間,不僅做人很難,做鬼也很難。但是,有壹個比死人更好的地方:沒有“君子”,沒有“八卦”。

黑社會,要想平安,不能被人誇。尤其是在總愛筆墨的人,比如當下的中國,被謠言控制,大談“言行壹致”的時候。作為前車之鑒,聽說阿爾日巴·穗夫曾經回答壹個女生的問題說:“只有在生活的事實中找到歡樂的人,才能活下去。如果什麽都沒有看到,他們還不如死了。”於是壹個叫米·哈洛夫的人寫了壹封信嘲笑他說...所以我真心勸妳自殺來害自己的命,因為這首先是合乎邏輯的,妳的言行不會背道而馳。”

其實這個法學理論就是謀殺,所以他在生活中找到了樂趣。阿爾日巴·穗夫只是發了很多牢騷,並沒有自殺。後來,哈洛夫先生不知道這個是怎麽丟的,還是找到了別的東西。誠然,“這些時候,勇敢,是穩定;熱是沒有危險的。”

但是,對於黑社會,我已經最終贊不絕口,無法改變;雖有“言行不壹”之嫌,但確實沒有收到顏或小鬼的半文津貼,可以自行解決。總而言之,還是寫下:

我看過的冥界圖片都是我家的舊書,不是我自己的。我收到的第壹本繪本是壹位長輩送的禮物:《二十四孝》。雖然這只是壹本薄薄的書,但下圖說的是人少鬼多,是我獨有的,讓我很開心。每個人似乎都知道那裏的故事;即使是不識字的人,比如常,也能壹眼看出這個故事。但是,我高興了,然後又失望了,因為我請人講了24個故事,才知道“孝順”這麽難,對自己之前的壹廂情願和做孝子的打算徹底絕望了。

“生命之初,人性本善”?這不是要研究的問題。但是我還是依稀記得,我小時候從來沒有故意不服從父母,但是我很願意孝順父母。但我年少無知,僅以個人見解來解釋孝道的做法,以為無非是“順從”“順從”,長大後好好養活年邁的父母。自從我得到& gt這本教材之後,我才知道不是,更難。其中自然也有壹些可以模仿的,比如“魯茲負米”、“黃翔粉絲枕”。懷橘子不難,只要有錢人請我吃飯。“魯迅先生做客,懷了橘子?”我跪下答雲:“母愛欲歸母。”富人很佩服他,所以孝子很穩重,很隨和。“哭筍”很可疑,怕我的真誠未必能以這種方式感動世界。但如果哭不出筍來,那也只是壹個巴掌拍不響。如果妳去“臥冰尋鯉”,妳會有生命危險。我家鄉的天氣很溫和。嚴冬的時候,水面上只有薄薄的壹層冰。即使孩子躺著,也壹定會撞車,冰會破入水中,鯉魚遊不過去。自然要冒著生命危險,這是唯壹能表示孝順的方式,也會有意想不到的奇跡,但我當時還小,真的不懂這些。

其中,最讓我不解,甚至惡心的兩件事,就是“老賴招待親戚”和“郭巨埋孩子”。

我還記得壹個老人躺在父母面前,壹個孩子在母親手裏,給我的感覺是怎樣的不壹樣。他們都壹手握著“搖”。這東西真可愛。北京叫它小鼓,蓋起來就尷尬了。朱曰:“嘿,小鼓兩邊有耳;用它的手柄搖壹搖,耳朵也會自己發出“砰砰”的聲音。但是,這個東西不應該握在老萊子手裏。他應該拿著拐杖。假裝侮辱孩子。我沒有看第二遍。壹到這壹頁,我就趕緊翻了過去。

那時候的“二十四孝圖”早就沒了。現在只剩下壹本日本海賢·奧德畫的書,講的是老萊子的故事:“70歲的時候,妳不說自己老了。妳經常穿五顏六色的衣服,給寶寶玩。”經常拿水去打官司,騙仆人倒地,弄個嬰兒哭來娛樂親戚。“和舊的差不多,讓我反感的是“出軌”不管多叛逆多孝順,孩子都不願意出軌,聽故事也不喜歡謠言。這是稍微關註兒童心理的人都知道的。

不過,壹本比較老的書裏的支票就沒那麽虛偽了。覺老師給孝子的故事雲,“老萊子...總是穿著花花綠綠的衣服給親戚拿飲料,上課摔了壹跤怕傷了父母的心,拘謹的仆人哭著要寶寶。”(《太平禦覽》四百壹十三句語錄)比起今天,似乎更接近人情壹點。不知何故,後壹位先生壹定要讓他“出軌”,這樣他才能感到舒服。鄧伯道為了救侄子而拋棄兒子,想來也不過是“拋棄”罷了。傻子也壹定會說,他把兒子綁在壹棵樹上,這樣他就不會停下來,直到他能追上為止。就像把“惡心”當成好玩的,汙蔑古人,教後人壞。老萊子就是壹個例子。當道學先生認為自己完美無瑕的時候,他就死在了孩子的心裏。

至於郭巨的兒子,他正在玩“抖豐滿”,他真的值得同情。他被媽媽挽著胳膊,開心地笑著;他的父親正在挖坑埋葬他。釋雲,“韓國家境貧寒,有個三歲的兒子,母親盡量少吃。巨人指的是妻子,說貧窮不能養活母親,兒子是分母。埋葬這個孩子?”但劉給《孝子傳》講的有些不壹樣:巨家有錢,他分給他的兩個弟弟;孩子剛出生,沒到三歲。結完了,又大致差不多了。“挖兩尺,就能得到壹桶金。其雲:郭巨天賜,官不能取,民不能取!”

我壹開始真的很擔心孩子,直到挖出了壹桶金才覺得輕松。但是,我自己不僅害怕做壹個孝子,也害怕父親做壹個孝子。家庭場面越來越差,經常聽到父母為柴米操心;奶奶又老了。如果我父親應該向郭巨學習,那麽我應該被埋葬。如果能挖到壹桶金而不走樣,那是壹件幸事,但那時候,我雖然年輕,卻似乎明白,世界上可能沒有這麽聰明的東西。

現在回想起來,我真的覺得自己很傻。這是因為人們已經知道了這些舊東西,而且最初沒有人實施它們。整理壹下倫吉的電文電報是常有的事,但君子裸身臥冰面,將軍跳車去負米,卻是少有的。再說我也長大了,看了幾本古書,買了幾本新書,比如《太平玉蘭》《古代孝子傳》《人口問題》《節育》《二十世紀是兒童世界》等等,有很多理由抗拒被埋沒。但那時候,那時候,我真的有點害怕:我挖了壹個深坑,卻看不到金子。我把它埋在壹起,蓋上土,踩上去。我能怎麽做呢?我想,雖然事情不壹定會成真,但我總是害怕聽到父母窮,害怕看到白發蒼蒼的奶奶。我壹直覺得她和我格格不入,至少,是壹個對我的人生有些阻礙的人。後來這種印象淡了,但總有壹些東西留到了她去世——這大概是給了二十四孝的儒生們始料未及的。

魯迅《二十四孝圖》原文劄記

1.本文最早發表於1926年5月25日《莽原》第壹卷第十期。

2.“文學革命”:五四時期反對舊文學、提倡新文學的運動。

3.宋人寫的壹部傳奇小說。

4.胡人:中國古代對漢族以外的部落的稱謂,通常指中國北方和西部的遊牧民族,主要有匈奴、鮮卑、狄、羌、吐蕃、突厥、蒙古、契丹、女真等部落,有輕蔑之意,指其為境外未開化、未開化的民族。

5.“跳到半邊天”這幾個字,是陳西瀅在1926年1月30日《晨報副刊》發表的《致誌摩》中攻擊魯迅的話。

6.“言者發心”:指語言和文章是人們思想的表達。

7.我不能“不說他的小說好”:陳西瀅在《現代評論》的《閑話》中說:“我不能因為不尊重魯迅先生的人格就說他的小說好,我也不能因為仰慕他的小說就贊美他其余的文章。”

8.“象牙塔”:後來用來形容脫離現實生活的藝術家的小世界。

9.《兒童世界》:壹份面向高、低層次兒童的周刊,內容包括詩歌、童話、故事、謎語、笑話和兒童創作。

10,《生命之初性本善》:老學校常用的初級讀本《聖紫晶》的前兩句。

11、魁星:魁星俗稱,原是我國古代天文學中的二十八宿之壹。

12,《溫昶帝君印筆文插畫》:是壹部宣揚因緣的畫集。伊尹是尹德。

13,《玉歷寶鈔傳》:全稱《玉歷寶鈔傳》,是壹本宣揚迷信的書。

14,“壹個恩怨”:表示有點仇恨。

15,談“言行壹致”:陳西瀅曾說:“言行不壹致,並不少見。世界上有很多這樣的人。談革命的是官僚,談言論自由的是燒報紙的。”

16,阿爾日博舍夫(1878—1927):俄羅斯小說家。

17,《二十四孝圖》:舊社會宣揚封建孝道的通俗讀物。

18,《魯茲敏密》:姓鐘,春秋時期魯國(今山東泗水)人。孔丘的學生。

19,《黃翔扇枕》:黃翔,東漢安陸(今湖北)人。九歲那年,他失去了母親,在《東觀歷史》中,他說他“全心全意供養父親...夏天,他給自己的床和枕頭扇風,冬天,他給自己的墊子取暖”。

20.“陸機懷居”:三國時期吳縣(今蘇州)人陸機。

21,《哭竹出筍》:三國時吳國孟宗的故事。

22.金代王翔的故事。

23.“老賴招待親戚”:老賴,相傳是春秋時期楚國人。文藝薈萃的人民部,講述了他70歲時穿著花花綠綠的衣服欺騙父母的故事。

24.《郭巨葬子》:郭巨,晉代龍秀(今河南臨縣)人。

25.朱(1130—1200):字惠,徽州婺源(今江西)人。

26.尾田海賢(1785—1862):日本江戶幕府末期的文人畫家。

27.覺壽老師:聶陽(今河南平南鎮)人,生於南宋。

28、《太平禦覽》:類題。宋太平興國二年(977),李雲等人撰。

29.鄧伯道舍子救侄:鄧伯道,字於,晉代平陽襄陵(今山西)人。據《晉書·鄧佑傳》記載,石勒蘇益格攻打晉國的戰爭中,其家人外出逃難,途中為救侄兒而棄子。

30.倫理與紀律:倫理與紀律是指封建道德所規定的人與人之間應該遵守的相互關系的規範。

31,道學先生:道學先生指的是信奉和推廣這壹理論的人。

32.劉向(公元前77年-前6年):字子正,西漢沛縣(今江蘇沛縣)人。

33.《古代孝傳》:清代毛主編,匯集了劉向、蕭廣濟、、、周、石覺壽、宋公、俞攀友、等的《孝傳》。,已從《類書》中散見,並收註《梅瑞軒古彜書十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