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鏈接:5299元,點擊查看HTC M8移動4G版購買鏈接。
?在評測之前,我們先梳理壹下這款M8的研發背景,順便從壹個側面了解壹下這款HTC M8。回顧過去幾年的HTC,應該說是喜憂參半。壹方面,HTC作為早期Android陣營的“開國部長”,確實風光無限。當時的三星電子,在產品上還遠遠比不上HTC不過,當時間已經步入2011,對於HTC來說應該算是“失落的壹年”了。去年,金屬美顏機M7的出現,標誌著HTC產品思路的轉變,但仍然不是其公司轉型後的大作為。時隔壹年,M8的發布無疑是HTC給用戶的壹份答卷,所以對於壹個註重設計理念的廠商來說,M8在造型上的成功也就不足為奇了。
▲從產品轉向營銷HTC的思路依然清晰明確。
除了產品,如果回顧過去幾個月,妳會發現HTC在產品之外做了很多重大調整。其中,三星前首席營銷官PaulGolden在年初悄然成為了HTC在王雪紅的顧問,而HTC的官方用戶論壇社區也在壹周前上線。這種在細節上的調整,意味著HTC在營銷上也有重大轉型。作為同期發布的旗艦機型,壓力很大的HTC One M8似乎是成功的必經之路。
最後,我們來回顧壹下這款旗艦的大致參數,評測部分即將登場。HTC M8采用高通驍龍驍龍801四核芯片,Adreno 330 GPU,配備5英寸1920x1080 S-LCD 3屏(441 ppi),內置2 GB RAM。存儲空間分為16 GB和32 GB兩個版本,支持最大128 GB的擴展卡。同時采用400萬像素UltraPixel雙攝像頭和500萬像素前置攝像頭。
HTC M8外觀體驗:
1分鐘入門結論:超薄握感很驚艷。
1小時結論:相比M7金屬,手感更好,邊角圓潤細膩。
前兩周體驗:距離完美度有待提高。
機器是永遠做不完的,任何產品在長期使用中都會暴露出自身的問題。這次筆者以M8為例,試圖還原這款產品在不同時期的感官體驗。不得不說,初壹開始用M8的時候,這款手機給筆者留下了極其驚艷的第壹印象。觸手可及的地方溫潤如玉,頓時有種說不出的喜悅感。
而接下來的壹個小時,雖然這種最初的驚艷感還在,但從理性的角度來看,這款旗艦機有驚喜,但槽點還是有的。先說驚喜。HTC M8沿用了經典的三段式設計。正面由兩塊類似金屬的材料(其實是塑料貼片)和壹塊屏幕組成,側面覆蓋了壹塊金屬,整體感覺和質感比M7強很多。
當然,如果只把這種優秀的體驗歸結於材質,對M8是不公平的。環顧整個智能手機市場,雖然金屬設計理念不是很常見,但還是可以挑出幾款。拋開iPhone這壹家獨大的廠商,國內的聯想和中興其實已經用上了金屬元素。但是整機外觀可以用金屬覆蓋,卻幾乎沒有留下直角的產品。除了HTC,我們還沒有找到第二家。
但說起來容易,但技術上HTC的處理難度極大,所以去年的M7獲獎無數,但終究留下了塑料邊框。在過去的壹年裏,HTC選擇了對整塊金屬進行切割加工的技術,通過超過50分鐘的基礎打磨,塑造了這種“溫暖而完整的金屬觸感”。從表面上看,機身最後的“塑料影子”被徹底抹去了。另外,關於手機殼的工藝,我們也有相關評測,有興趣的可以關註壹下。
如果妳耐心看完這壹頁,不難發現我們之前對HTC M8用了很多好評。其實文章這樣下去,作者難免會陷入“甘當馬前卒”的名聲。但是,機器並沒有完蛋,任何產品都是這樣。所以筆者反復考慮這部分外觀,覺得還是有話說的。
誠然,“成品金屬敗於金屬”價格昂貴,制造工藝難度大,加工時間較長,觸感和視覺效果容易與“質感、味道、風格”等字眼產生反應。然而這種感性的天然優勢其實掩蓋了金屬材料的壹些天然劣勢。
其中壹個最突出的“問題”其實是之前最大的賣點——手感,相信之前用過M7甚至One S的用戶都能理解。雖然金屬在精細度和觸感上都很優秀,之前作者用了潤如玉的形容,但此時的“滑滑”並不為過,壹種“無法控制的感覺”已經從中蔓延開來,而造成這種弊端的原因其實不僅僅是材質問題。
回顧HTC經典的金屬設計手機,ones的屏幕是4.3寸,M7的屏幕是4.7寸,邊框切角也增加了摩擦力。M8中,機身比One S更圓潤,尺寸也比M7大。最後,鎖屏鍵安排在機身頂部。所以當妳的手指在鎖屏鍵和正常操作中遊走的時候,感覺真的很難控制小中文紙和妹紙。
同時,外觀設計上的另壹大槽點應該是虛擬按鍵的設計,要回歸M8的外觀。M8采用了經典的三段式設計,在屏幕玻璃底部留下了HTC的Logo。雖然去年的HTC ONE也采用了類似的設計,但這次M8並沒有在Logo區域留下任何功能按鍵,不經意間進壹步降低了屏占比,減少了單手操作的可控區域。雖然官方解釋說這種設計是基於下層電路板的考慮,但無形中用金屬質感放大了單手操作的難度。
最後要說的是HTC Dot View。作為壹個手機配件中的“小東西”,HTC Dot View帶來的酷炫科技感簡直逆天。而宣傳中的點陣顯示效果和不用翻蓋接聽電話、查看日期時間的功能也足夠實用新潮。回到技術本身,簡單的“霍爾磁鐵感應+高敏觸控”就完成了這壹巧妙的應用實現,這也從壹個側面反映了HTC對“設計”理念的全面貫徹。不過需要註意的是,在過去兩周的使用中,HTC Dot View基本屬於“拆了壹段時間,過兩天再裝回去”的過程。畢竟妳不可能同時擁有炫酷的科技和金屬質感,所以每天只能糾結很久。
至此,對外觀的評價徹底結束。應該說,HTC僅僅從技術、外形、手感上,又壹次樹立了安卓手機的新標桿。雖然槽位部分占據了壹整頁,但這仍然只是“小手”中文紙的壹點點無奈,中等手大小的用戶完全沒必要太在意。同時HTC M8加入了最新的雙擊屏幕喚醒功能,壹定程度上緩解了單手操控的不足。我們將在下壹頁討論這個問題。
說完了外觀,細心的網友應該不難發現,用很大的篇幅來解釋主觀的“手感”和“觸感”。其實對於平時摸不到真機的用戶來說,最不能理解的就是這壹塊;同時M8主要側重於造型和材質,所以在這次體驗評測中多壹點空間也是合理的。接下來的評測重點是系統、拍照和續航。可以期待壹下。
HTC M8體驗系統:
1分鐘入門結論:簡潔感好看多了。
1小時結論:雙擊喚醒在壹定程度上提高了單手操作。
前兩周的體驗:熟悉的感覺,熟悉的“近乎完美”
這次HTC M8搭載了基於Android 4.4的Sense6.0定制UI。應該說,相比M7的Sense5.5,Sense 6.0有在扁平化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的趨勢。同時,壹改以往“我只有這樣壹個主題色彩風格”的態度,Sense 6.0還特別加入了多種色彩混搭主題。在應用中會根據不同的主題改變顏色,不同的展示風格可以搭配不同的壁紙。當然,美這個詞是不壹樣的,邊肖把界面放在這裏,大家可以自己感受壹下。
在功能方面,HTC的升級是壹次細致的調整。不過在這方面,Sense 6.0有點太強了。以鎖屏界面為例,鎖屏鍵面上排列的操作邏輯多達六種。向上滑動底部會進入語音搜索,解鎖標誌上的上、左、右分別代表解鎖、BlinkFeed和主界面。在快捷圖標上向上滑動,會直接快速進入通話、短信、瀏覽器、照片界面。然而,多樣性是多樣的,但我原諒邊肖的智商受到重創。壹般我只用直接解鎖和繪制圖標進入應用的功能,其他的真的沒用。
值得壹提的是,HTC M8在通知欄和虛擬按鍵方面做了壹些可喜的調整。其中下拉菜單的按鈕可以調節,具有直接進入相應菜單的功能。另外,HTC也終於提高了下拉菜單的系統級別,可以在任何界面隨時調出通知欄。雖然還是小改進,但無疑會是廣大全屏遊戲黨的福音(某星某家某米早就做了這樣的調整),虛擬鍵完全透明,增加了UI界面的透明度。
其實近兩年HTC Sense最大的亮點就是BlinkFeed的多彩聚合。雖然像“Flipboard”這樣優秀的RSS整合資源在發布前已經獲得了相當的人氣,但是基於系統底層的HTC BlinkFeed的整合帶來了更加定制化的體驗。其中,HTC為中國網民特別定制了適合國內用戶的來源,如騰訊財經,並高度整合了微博微信賬號,使其基本可以在壹個界面中容納資訊和社交。
該系統的最後壹個驚喜應該是Motion Launch,它使用高通SOC芯片中的低功耗編解碼器來實時識別用戶的具體動作。比如在HTC M8上,可以識別出不開屏上下左右滑動可以實現不同的效果,可以實現語音喚醒,不開屏水平持手機按音量鍵可以快速開啟相機。
其實類似的設計在搭載低功耗協處理器的手機上也能完成,包括LG G2和Moto X,只是體現在M8上,這樣的設計幾乎挽救了其解鎖鍵的設計缺陷。但遺憾的是,HTC在系統上似乎總是“近乎完美”。雖然鎖屏鍵的問題幾乎被Motion Launch解決了,但是當妳需要鎖屏的時候,妳發現頂部的鎖屏鍵又壹次成為了唯壹的選擇。
至此,系統評測部分到此結束。應該說,HTC Sense6.0今天給出的概念還是很有思想的,只是細節上有所欠缺。從當年Sense對Android的獨特性,到如今“社交體驗和交互理念”的主旋律,可以看出HTC在大方向上始終是正確的。但“解鎖動作太復雜”、“可以雙擊解鎖但只能用實體鍵鎖屏”等細節不足,總是導致“HTC,妳設計完產品後寫反饋報告了嗎?”這樣的問題。回顧過去的M7,海帶條的出現也產生了類似的感覺。雖然這些問題完全可以通過刷電腦和網民的智慧來解決,但對於小白用戶來說,Sense6.0畢竟近乎完美。
HTC M8體驗照:
1分鐘入門結論:對角線穩定牢固,照片色彩極佳。
入門1小時結論:功能太多,用戶體驗差。
前兩周體驗:2014最有趣最值得買的拍照手機之壹。
在評測的最後壹章,作者留了雙後置鏡頭。畢竟妳仔細分析HTC M8的拍照技術,400W像素的Ultrapixel鏡頭,後置雙鏡頭技術,這些聽起來都很神秘。那麽實際拍照體驗如何呢?這次真的要布局硬件技術了。
感謝去年M7的火爆,其實400W像素的Ultrapixel鏡頭對妳來說並不是很陌生。雖然用的是400W像素,但實際上在相同感光面積下,通過減少像素數量來提高單個像素的質量,最終400W像素的畫質PK了幾千萬像素。今年這個鏡頭又出現了,用的是同樣的原理。
同時,用於收集景深信息的攝像頭是當今的焦點。根據目前的數據,HTC通過這個鏡頭記錄了畫面中涉及的物體相對於手機的距離位置。用戶後期編輯照片時,最終的焦點會完整顯示,其他不在焦平面的物體會根據記錄的距離信息進行人為模糊,最終達到“後焦”和“淺景深”的效果。那麽效果如何呢?讓我們通過實際的證明來展示壹下。
從實際樣張來看,HTC M8很好的利用了這個輔助攝像頭的位置捕捉能力。無論是UFocus還是模糊背景,都能拍出不同於其他手機的藝術效果。包括四季效果,Dimension加三維攝影,多重濾鏡,增加手機攝影的可玩性。講個笑話,HTC M8的拍照功能在剛上手的時候能給人壹種“功能太亂,體驗太差”的錯覺。
經過壹段時間的使用,妳會發現通過景深效果的調整,HTC後期制作的照片會有很強的個人風格和品牌,會讓人壹眼就認出這張照片是M8的,對藝術調整的興趣也會逐漸產生。同時,良好的對焦速度和標準的色彩呈現,HTC M8在拍照的體驗和樂趣上應該是非常不錯的。
當然,HTC M8畢竟無法避免照片細節表現的不足,實際樣張放大後總是比旗艦機差。這方面,其實筆者是願意拿出“聽分析”這個詞匯來類比的。畢竟,照片或音樂在壹定程度上只是感官印象,是追求“嚴謹全面的數據”,還是選擇“舒適的音樂體驗”或“值得分享的有趣照片體驗”,這樣的決定最終取決於妳。在我自己看來,M8無疑是2014值得購買的產品。
硬件性能方面,筆者評測的HTC M8是移動4G版,采用高通驍龍801四核2.5GHz處理器,而歐美銷售的HTC M8采用2.3GHz版本。應該說HTC M8的理論價值要高於歐版。但是,實際的差別,我們“拒跑壹分”,就很能說明問題。但從今天來看,即使是2000元的性價比機,依然是高通801;即使是高通800,實際上也很難有什麽不同的體驗。所以,與其“拒跑分數”,不如趁著測評時間長,“壹起繼續壹次飛行”。畢竟多用三個小時遠比多跑3000點實際。當然,對於真正對高通801感興趣的用戶,可以看到我們之前的評測,點擊查看。
▲高通801與800的參數對比。
其實回顧HTC M8的發布,HTC的雙後置攝像頭是壹個特色,金屬質感是壹個賣點,但是HTC壹直不忘加強續航。從目前外媒的評測消息來看,HTC M8雖然功率提升不多,但續航水平極強,HTC One的待機容量提升了40%。所以是不是像傳言壹樣,壹測就知道了。
評測之前,首先要說明的是,為了消除網絡和光線的影響。這個續航測試是在WIFI下關閉GSM網絡,把屏幕亮度調到最大。所以實際續航水平可能比較高。
首先是日常輕量級應用模式環境的還原,筆者特意進行了半小時MP3播放和半小時QQ/微博/微信實用評測。實際測試顯示,HTC M8在半小時音頻播放過程中僅耗電3%,社交軟件運行時僅耗電6%。在影音娛樂體驗中,筆者選擇了“離線視頻播放、3D遊戲試玩、在線視頻觀看”的形式,時長半小時,HTC M8在這三個環節的耗電量分別為6%、15%、6%。
最後,在兩個半小時的高強度測試中,HTC M8的總電量損耗約為40%。日常生活中,微博微信用戶或者地鐵用戶看壹段視頻,保證每天都有充值,相對容易。而如果只是壹個社交應用遊戲,充兩天電也不是不可能。另外,超級節能模式其實也是我們感興趣的部分。
根據HTC官方宣傳,HTC M8在超級省電模式下可以保證24小時10%續航。但實際測量中,在超級省電模式下,手機只保留了主界面中的“電話、短信、日歷、郵箱、計算器”六大基本功能,屏幕顏色也調整為黑色,包括拍照、下拉通知菜單等功能。至此,“切斷絕大部分硬件模塊的電源,讓手機接近功能機”的設計思路表露無疑,而作為功能機,支持10%電量壹天也不是太難的事情。
至此,整個HTC M8的長篇評測到此告壹段落。讓我們來回顧壹下這款旗艦新機。在技術方面,M8再次為Android陣營樹立了新的標桿。它改善了系統,但仍略顯溫和。拍照極其有趣,續航也非常出色。但評測中暴露出的系統問題,比如虛擬鍵位降低屏占比,只能通過解鎖鍵鎖屏來解決,後期刷機就能解決。所以,僅從橫向來看,這款手機無疑是今年最值得壹提的旗艦。
從行業來看,HTC從壹段時間的“叫好不叫座”到近兩年的“叫好不叫座”。無論從企業發展還是品牌建設的角度,都迫切需要壹款產品宣布強勢回歸,M8就是最好的信號。同時,從水貨市場的“口碑晴雨表”來看,在索尼三星HTC的三款旗艦中,HTC M8的水貨價格最高,這也證明了這款手機在大眾眼中“購買價值”更高的結論。眼看HTC第壹季度財報即將出爐,除了媒體的評價,銷量將是評價這款手機好壞的最好證明。可以關註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