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考證,最早提出蘭州鼓樓始建於北宋的是甘肅學者穆紹棠。他在《甘寧清史略》第五卷中收集的第壹批《臯蘭鼓詞》詞條註釋:“安定郡王趙靈疇,宋末上調鼓詞創始人”。接著是張先生,他在《古今蘭州筆記》中寫道:“鼓以鼓而得名,蘭州之鼓俗,其樂雅繁,壹人獨唱,猶有南音之余音。”但兩位學者都談到了“鼓詞”,而沒有明確說“鼓詞”是蘭州鼓詞還是蘭州鼓子,所以提法比較模糊,真正提出這壹理論的是李海洲先生。他認為:“蘭州流行的鼓最初叫鼓詞,也叫小曲。是宋末安定郡王趙靈疇所創,即蘇軾稱趙,創立商代鼓詞,作曲《西廂記》。”解放後,他撰文說:“蘭州鼓可能起源於宋代,興盛於元明。”從而使這個論點具體明確,但他沒有列出幾個依據,也沒有進壹步闡述,實在無法說服讀者。是王正強先生對蘭州鼓進行了系統的研究,並以翔實的事實作出了結論。他在《蘭州鼓研究》壹書中對其起源於宋元的理論提出異議,認為“蘭州鼓雖有壹些元曲曲牌,但不能籠統地說它起源於元代,或說元曲是蘭州鼓的直系祖先。這就好比樹木的年齡不等於制作木制工具的時間,磚瓦的窯子不等於建築完成的日期。”在談到曲牌曲本的起源時,他說:“對於它的48個曲牌,甚至包括每個曲牌唱腔的各種變體,我們不僅可以從八角鼓和胡美等類似的地方民間藝術中逐壹找出它自己的脈絡,而且還可以找出壹種地方民間曲調。”為此,他提出了“蘭州鼓應該是在北京八角鼓和陜西胡美形成之後產生的,應該說是外地來的,不是本地某個人”的論點。他在談到蘭州鼓的形成時說:“蘭州鼓,脫胎於北京八角鼓,大約在清道光年間,也就是1830年前後,開始在當地娛樂場所慢慢唱響。”
鼓書曲牌及其演唱形式
蘭州谷子的文學作品浩如煙海,源遠流長。據李海洲先生說,曾經有人獲得1.350份帶有古謠的曲本。目前他的收藏只有近200冊。然而到了近代,宋地唱的歌只有壹百多首。與其他曲藝相比,蘭州鼓子更註重平仄,甚至押韻。壹本歌本,壹首韻文。蘭州鼓不能像快書、彈詞那樣頻繁地換韻,但它是宋書,自始至終只用壹個韻,中間不換韻、不換韻。根據主題,它可以分為兩類:文曲(輕聲唱法)和武曲(硬聲唱法)。軟口唱法在文曲普遍使用。文曲,也被稱為“情歌”,主要關註人才和美女。如《大恩大德》《專屬花兒》《小尼姑下山》。刻板的嘴型唱法壹般用來唱武曲。武曲又稱“英雄歌”,如《宋武打虎》、《燕青打拍子》、《泥河救援》、《敬德》、《訪草堂》等。傳統劇目以英雄、民間故事、歷史傳說為主。文字寓意深刻,格式嚴謹,敘述委婉。比如《情債》裏的歌詞說:“從那天開始,我每天都在擔心我的奴隸。我懶得給妳拍我的鉆石眼鏡。我懶得為妳去梳妝臺。我懶得為妳換禮服。我懶得給妳穿繡花鞋。我的出現該怪誰?誰該為我的精神負責?妳不在乎我的夫妻之愛。妳為什麽不回來?上個季節,桃李未開,妳說妳壹走就回來。今天,海棠謝了,黃菊花被打敗了。梧桐葉的金風吹遍了臺階,透過秋水望去,看不到那可憎的東西。妳為什麽不壹個人坐著哭?妳的心為什麽沒轉?因為妳太壞了,妳會看到妳什麽時候會無情。”
蘭州鼓子曲牌,根據其組織程序和連接形式,分為鼓和越調兩大腔系。它們總是包括48種曲牌,其中大多數因其用途、詞形和曲調的壹些微妙變化而衍生出二至五種變化,構成了表達情感的非常豐富和復雜的專業知識。如《邊關》《索亞羅》的悲涼,《壹點油》《太平年》《秧歌》《急訴》的歡樂與喜悅。還有描寫劇情的“詩簽”,“石榴花”,“風吹”,“斷橋”等各種用途,足夠人們在相當寬裕的範圍內酌情使用。曲牌飄逸悠揚,空靈灑脫,恬靜恬淡,適合表達喜、怒、哀、樂等各種思想情感。
傳統的蘭州大鼓唱法壹般采用坐唱的形式,壹人唱,眾人幫。上世紀50年代,專業團體將其拍成了唱腔用的鼓戲《三難新郎》,可惜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堅持下來。直到90年代,臯蘭鼓再次登上了全國藝術節的高雅殿堂。
鼓以三弦為主,輔以揚琴、板胡、二胡、古箏、琵琶、笛子、梆子、鈴鐺、八角鼓、瓷碟。采用三和弦法,即151。除了跨弦還有三種定弦方法:壹種是平弦定弦法,即563,是平調專用弦,如《入蘭芳》、《四大勝景》、《繡兜》;第二種方法是海弦的定弦方法,即152。此弦又叫“三奇”,僅用於伴奏《黑龍哭海》,故稱海弦;三是官方調弦法,即514,只配以“哭五表”的曲調。這三種調弦方法都比較古老,很少有人會唱平調和海調,所以幾近失傳。壹般根據演員的音域來確定音高。壹般常用的調是D調(俗稱口調)和bE調(俗稱壹調),個別演員也可以設置F調或C調或C調(俗稱番子調)。藝術家也使用軟鍵和硬鍵來表達具有升和降符號的鍵,如bE鍵稱為硬口鍵。臯蘭鼓的形成、發展與分布
清代同治、光緒時期是蘭州鼓的鼎盛時期。不僅晉城的茶館、酒廠蔚然成風,附近的農村也常被作為婚禮、生日的歡歌。特別是非職業藝人的傳播擴大到了蘭州以外的郊縣,臯蘭縣作為甘肅省第壹縣,自然成為蘭州鼓形成、發展和傳播的地區之壹。水富鄉水富村王三(1858 —1899)認識了鼓手朱燁(姓名不詳),拜朱燁為師,邀請朱燁到水富授課帶徒。他帶出來的門徒是王希元、王柯元和王柯元。石川鄉南莊村的魏(1904-1987)因為繼母是石川人,和劉二旗接觸的機會比較多。民國二十三年(1934)冬,劉二旗舉行廟會,重修五泉山。他介紹石川、魏誌平、魏建靜去五泉山聽鼓。此後,他潛心學習鼓藝,經常出入茶館酒樓,以三弦為主,彈平弦、海弦、渡弦,知道了不少牌,在晉城頗有名氣。水富鄉老鸛村魏(1898-1963)曾以學唱鼓為師,1956年受省長鄧寶珊接見。水富鄉沙崗村牛德謙(1947-1989)壹生熱愛鼓藝術,會彈會唱。曾師從蘭州著名藝人羅萬元,在白塔山、黃廟、雙城門等地茶館演唱,備受好評。彭(1922-1961年)出生於中和鎮豐登村。早年在蘭州唱大鼓,被壹些人嘲諷。正因如此,他決心學好架子鼓。他專門拜在蘭州安寧崔家莊的舅舅崔小林為師,壹邊學唱大鼓,壹邊還學習銀器制作技術,兩方面都很精通。1955年,再次在白塔山演唱時,受到了著名鼓手的好評。黑石川鄉馬家灣楊連元(解放前去世),生前不僅彈琴唱歌,還邀朋邀友。他經常在水富、水原、什川、鹽場堡、白塔山等地連續幾天演唱,帶出了20多名弟子。以上六人是把鼓引入臯蘭縣的主要人物。
蘭州鼓子傳到臯蘭已經130年了。臯蘭能彈能唱的歌手很多,分布在今天的四個鄉鎮,特別是水富、石川、中和、石洞、黑石。尤其是老人對愛情倍加珍惜,視之為民俗文化的瑰寶,對它的興趣不亞於眉家和秦腔。鼓樂藝人走村串戶,流傳甚廣。此外,各村還興起了業余自樂班,湧現了壹大批優秀的鼓手,使之成為直男女老少喜聞樂見的歌謠。
20世紀初,鼓在臯蘭已初具規模,成為各種節日的主要活動之壹。1922年,在水富村舉行的物資交流會,歷時十五天。期間,除了蘭州老實人紅(李多山飾)的勝利社表演秦腔外,還特別邀請了蘭州鼓手鐘燁、張、竇傑與當地的好藝人壹起演唱,交流技藝。聽到了四五十個世界各地的好藝術家,這是前所未有的。五六十年代是鼓發展的鼎盛時期,這壹時期文化生活比較貧乏。唱鼓成了臯蘭民間藝人的唯壹選擇。休閑、節日、紅白喜事、雨雪天成了好家庭邀約朋友、切磋技藝的最佳機會。好的藝人拿壹塊煤,他提壹瓶油(點燈用的煤油),晚上都來唱歌的地方。對於他們來說,連續四五個晚上通宵唱歌是很常見的。不僅中老年人參與唱歌,許多婦女和年輕人也愛上了打鼓。壹個更大的村落的演唱會場地,根本滿足不了好藝人的需求,比如水富、石川、莊子坪。與此同時,幾個會場都在開唱,壹些住在分散地方的好藝人不得不跋涉數英裏甚至更遠的路去開唱。村鎮之間交流頻繁。據估計,當時該縣有壹千多名歌手。“文革”期間,大鼓被視為“四舊”和“精神垃圾”,受到批判,被禁止演唱。會場被打造成“黑社”,很多組織者被貼上“黑社負責人”的標簽,導致大量珍貴資料被燒毀,樂器被上交。從那以後,鼓就壹直處於靜止狀態。鼓在八九十年代重新興起,期間雖然歌手沒有以前多,但都是真正的好音樂家。在鼓比較集中的水富、石川鎮,不僅歌手數量穩步增加,而且在器樂更新方面,增加了三弦、揚琴、古箏、二胡等壹些常用樂器。近年來,創作團隊創作了《南水北調領袖臯蘭頌》、《抗洪英雄高建成》、《千裏龍源渡良馬》等作品,在重大節日的演唱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縣鄉文化部門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下,在廣大愛好者的廣泛參與和交流下,在眾多有文化有興趣的年輕人的加入下,在重大節日的頻繁演出下,高欄鼓在樂器配置、演唱水平、人員結構等方面都有了質的飛躍,大大提高了高欄鼓的知名度,使高欄鼓走向省會、全國、飛向國外。
壹個多世紀以來,在愛好者的共同努力下,高欄鼓引起了文化部和省內有關部門的重視。65438-0987,文化部文化司黃河文化調查隊壹行八人在什川了解蘭州鼓。2002年6月5438日至10月,省藝術研究所專家專程到臯蘭了解蘭州鼓子的當地情況,準備收入《中國曲藝誌·甘肅卷》。臯蘭的水富、石川、中和、黑石等地共有469名鼓手,僅石川壹地就有206名鼓手,經常在田間自娛自樂。為此,臯蘭縣文化館還成立了蘭州鼓協會。高欄鼓取得了輝煌的成績,代表省市縣參加了許多有影響的重要活動。1956年,全省“百花齊放”文藝匯演在定西舉行,縣裏選派了4名鼓手參加演唱。1982,水富村四位藝人在省文化廳參與錄制工作。1984期間,水富村藝術家應哈佛大學音樂人邀請,在蘭州大學完成了錄音錄像。1994期間,第四屆中國藝術節,以水富、石川為主的歌手參加了為期十天的演出,中央、省、市廣播電臺、電視臺進行了錄制和錄像。在這場演出中,不僅老藝術家們拿出了自己的“絕活”,還湧現出了許多後起之秀。1996,臯蘭縣創造的引水龍頭獲得全市表演二等獎。2003年,水富村的歌手參加了市政府主辦的文化廟會,在五泉山演出了六天。講鼓是壹種以講為主,在講中唱,以鼓講故事,以嗩吶伴奏的民間藝術形式。流行於松滋、公安、石首、監利等地。老壹輩藝術家認為,“談鼓”是由元明時期的“花刺”演變而來。
湖北曲中,又名荊州朔谷。流行於湖北荊州的石首、松滋、公安、監利等縣,也流行於湖南毗鄰石首的幾個縣。傳說鼓起源於中國傳統戲曲音樂,形成於清朝同治年間。早期的藝人都是戲班裏中國和武術場景的伴奏。當他們不能表演時,他們經常三五成群地聚在壹起,以清唱劇的形式演唱。後來逐漸改為獨唱。壹個人掌握了嗩吶、大鼓、單鈸、醒木四種樂器,在春節和秋收後應農民之邀演唱。後來,壹些流浪者沿著門敲門,失去了鈸,喚醒了木頭。現在除了獨腿班,還有兩三個人在臺上表演架子鼓,從架子鼓和說唱開始,打嗩吶伴奏,插空或答詞。
說鼓主要是說,說中唱往往在壹段有節奏的說後以兩行唱腔結束,稱為“唱沙”。閉腔後,用嗩吶再彈壹遍下壹句的旋律,打個鼓,再開始下壹段。唱歌要求“唱得像說話,說話像唱歌,說唱像板子,說話照字。”詠嘆調有四種曲牌:香蓮、浪子、花腔和過場。其中“郭崗”是吸收地方戲曲“西花鼓”的音樂品牌而形成的;“花腔”包括放風箏、打豬草、討錢學、蓮花鬧、七折書等民間曲調。除此之外,還有【吵死人的臺語歌】等播放品牌歌曲。具有代表性的傳統歌曲有《茫蕩山》、《王喜兒放牛》、《白羅衫》、《雙喜》、《父親集》等。
鼓的道白分為“散白”和“韻白”,“散白”屬於讀白的散文文體,又稱“說表”;“白蕓”有壹定的節奏和格式,包括七句和“五五七五”句。
唱說鼓往往是“似唱似說,似唱似唱,說唱有聲,字正腔圓”,小節與小節的過渡叫“截上韻,下韻引路(可以改韻)”。分段的句式有四、六、八、十等。
據說鼓可以改編自歌劇和言情小說;會唱民間故事;還可以唱社交笑話和趣聞。其音樂旋律接近口語,曲調幽默活潑,節奏鮮明。
《香蓮》和《浪子回頭》是演唱的主要曲調,演唱壹般由上下樂句的反復變化組成,所以演唱起來比較靈活自由。以前說鼓壹般是壹個人打講故事,有嗩吶伴奏,還有二胡、琵琶、揚琴等民樂伴奏。
主要流行於松滋、公安、石首等縣市。據說鼓是壹種非常流行的曲藝形式,表現力很強,但很少有人會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