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笑話故事 - 《羅密歐與朱麗葉》的作者簡介

《羅密歐與朱麗葉》的作者簡介

羅密歐與朱麗葉簡介

英國作家查爾斯·蘭姆於1775年出生於倫敦。蘭姆出身貧寒,父親是律師的隨從和仆人。蘭姆從小就喜歡讀書。因為他的父親,他在律師家裏讀了所有的書。7歲時,他以優異的成績進入倫敦基督教仁愛學校為貧困兒童服務,卻因口吃未能進入大學。14歲開始自己謀生。他先在倫敦南海公司工作了3年,然後在東印度公司工作了33年,直到50歲退休。

作為壹個作家,“偉大”的頭銜加不到蘭姆的頭上,但作為壹個雜文作家,蘭姆是與蒙田並列的世界知名家族。

蘭姆出身貧寒,父親是壹名律師的貼身仆人。七歲時,他進入倫敦基督教慈善學校為貧困兒童服務。他拉丁語學得很好,是個優秀的學生。可惜他口吃,進不了大學。14歲時,輟學謀生。他在倫敦的南海公司當了36年職員,然後在東印度公司工作,直到50歲退休。所以他曾開玩笑說,他真正的作品“全集”就是每天登錄公司的大賬本。

蘭姆的生活經歷很普通,但他遭受了許多不幸。當他還是個孩子的時候,他經常去住在鄉下的田莊裏,他的祖母是那裏的管家。他認識了壹個叫安妮·西蒙斯的小女孩,是青梅竹馬,有了感情。但是當他20歲的時候,安妮嫁給了壹個當鋪老板。在失戀的打擊下,蘭姆壹度精神失常,在瘋人院住了六個星期才康復。第二年,他家發生了壹場大災難:他的姐姐瑪麗因為日夜忙於縫紉貼補家用,過度勞累而發瘋。她用刀刺傷了她的母親。這件事決定了蘭姆壹生的人生軌跡。為了贍養年邁的父親,照顧瘋瘋癲癲的妹妹,他完全把沈重的家庭負擔扛在了自己身上。為了不讓瑪麗流浪進瘋人院,他壹直沒有結婚,和妹妹相依為命,過著冰冷孤獨的生活。

蘭姆的大部分文學寫作都是在工作之余完成的。他寫過詩歌、傳說、戲劇和關於莎士比亞戲劇的論文。藝術評論,和瑪麗合寫了《莎士比亞戲劇故事集》(中國解放前的中文譯本叫《莎士比亞的樂府技巧》)——這本原本是為英國兒童寫的通俗讀物,現在已經成為全世界莎士比亞戲劇初學者的必讀之書。

1818,蘭姆43歲,出版了兩卷文集,打算“封筆”。然而,壹位眼光獨到的倫敦雜誌主編向他要了壹篇稿子,文章內容和形式不限,每個月出壹篇。對於壹個作家來說,這是壹個極其寶貴的機會。蘭姆可以不受任何約束,寫自己最熟悉、最樂意寫的東西。於是他借用了壹個老同事的名字“伊利亞”作為筆名,陸續發表了60多篇散文。後來又出版了兩部《羅密歐與朱麗葉》,分別是《伊利亞隨筆》(1823)和《伊利亞續書》(1833),是蘭姆最重要的代表作。

蘭姆的散文內容多樣:寫他的青春,寫他的親友,寫他當店員的艱苦生活,或者寫他從工作中抽出時間的壹點點樂趣,或者漫談他讀過的書,讀過的詩,看過的戲,認識的演員,或者倫敦的街景,乞丐,掃煙囪的窮孩子,書蟲,單身漢和酒鬼,等等。他的筆法是敘事的、抒情的、議論的,使用的語言是白話文詞語的混合。他的情緒和諧融洽,戲謔中隱含著個人的辛酸。

從文學史的角度來看,蘭姆的散文屬於英國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壹個分支。思想上擺脫理性主義的束縛,追求個性和感情的解放;蘭姆在創作方法上與其他英國浪漫主義作家無異,奉行“我手寫我心”。但不同的是,當其他浪漫主義作家(如華茲華斯)關註鄉村和自然時。當崇高的理想和熱烈的愛情是他的歌曲的對象時,蘭姆在他的散文中把倫敦的城市生活作為他的描述對象。他從這個城市的所有人身上尋找詩意的東西,並賦予日常生活中的平凡事物以浪漫的光彩。美國學者安妮特·魯賓斯坦博士指出,蘭姆是19世紀資本主義社會中辦事員、教師、會計、雇傭文人等中下層“白領”的代言人。

蘭姆生活在18和19世紀之交,當時歐洲最大的政治事件是法國大革命。蘭姆早年和其他英國年輕人壹樣,受到法國大革命的影響,結交了壹批激進的朋友,壹起寫文章、出版雜誌,與反動保守勢力作鬥爭,也受到了對方的攻擊。但滑鐵盧之戰,拿破侖失敗,歐洲局勢大變,封建勢力復辟;英國政府的政策越來越反動,蘭姆的朋友們也越來越分化。有的被輿論圍攻,有的被審判入獄,有的被流放,有的保守。這種情況下,蘭姆寫文章只談日常瑣事。評論家貝雷爾(Behrel)說:“蘭姆知道自己的神經是脆弱的,他知道自己壹生中要承受的沈重負擔,所以他拼命地躲在那些瑣碎的事情中,故意裝傻,以避免因為興奮而變得瘋狂。”他有他的困難。盡管如此,蘭姆在他的生活中始終對貧困、弱勢、婦女、兒童和殘疾人抱有真誠的同情。對於身處逆境的激進派朋友,如戈德溫、亨特、海茲萊特等,他壹直保持著友誼,盡力給予支持和幫助。這種感覺可以從他的雜文的文字中察覺出來。

蘭姆在他的雜文中使用了壹種特殊的文筆,這種文筆顯示了他的個性,顯示了他的勇氣——讀了他的雜文,他了解了他的個人經歷、個性和感情。所以他說:他的散文不需要序言來介紹,因為他的每壹篇散文都是他自己的“序言”。他的文章壹波三折,跌宕起伏,妙趣橫生——這是他不幸的性格和他博覽群書養成的“雜學”決定的。他的風格就像壹朵沖破重重阻礙的奇葩,從壹塊大石頭下扭曲發芽,最終開放。他用筆寫作,就是把個人的不幸升華為精彩的散文作品。他經常板著臉講笑話。關於壓制伊利亞浮腫的兩篇短文裏有壹種別人無法模仿的幽默感。這種幽默是發自壹顆善良的心的含淚微笑。

順便說壹句,“散文詩”這個詞,是中國五四運動以後,對英國文學中著名散文的早期翻譯。今天壹般稱為“隨筆”或“隨筆”,其含義自然是“散漫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