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笑話故事 - 舉例幾個中國古代耳熟能詳的勤儉節約故事

舉例幾個中國古代耳熟能詳的勤儉節約故事

1、有這麽壹個民間故事:從前,在中原的伏牛山下,住著壹個叫吳成的農民,他壹生勤儉持家,日子過得無憂無慮,十分美滿。相傳他臨終前,曾把壹塊寫有“勤儉”兩字的橫匾交給兩個兒子,告誡他們說:“妳們要想壹輩子不受饑挨餓,就壹定要照這兩個宇去做。”

後來,兄弟倆分家時,將匾壹鋸兩半,老大分得了壹個“勤”字,老二分得壹個“儉”字。老大把“勤”字恭恭敬敬高懸家中,每天“日出而作,日人而息”,年年五谷豐登。然而他的妻子卻過日子大手大腳,孩子們常常將白白的饃饃吃了兩口就扔掉,久而久之,家裏就沒有壹點余糧。

老二自從分得半塊匾後,也把“儉”字當作“神諭”供放中堂,卻把“勤”字忘到九霄雲外。他疏於農事,又不肯精耕細作,每年所收獲的糧食就不多。盡管壹家幾口節衣縮食、省吃儉用,

畢竟也是難以持久。這壹年遇上大旱,老大、老二家中都早已是空空如也。他倆情急之下扯下字匾,將“勤”“儉”二字踩碎在地。這時候,突然有紙條從窗外飛進屋內,兄弟倆連忙拾起—看,上面寫道:“只勤不儉,好比端個沒底的碗,總也盛不滿!”

“只儉不勤,坐吃山空,壹定要受窮挨餓!”兄弟倆恍然大悟,“勤”“儉”兩字原來不能分家,相輔相成,缺壹不可。吸取教訓以後,他倆將 “勤儉持家”四個字貼在自家門上,提醒自己,告誡妻室兒女,身體力行,此後日子過得壹天比壹天好。

2、季文子出身於三世為相的家庭,是春秋時代魯國的貴族、著名的外交家,為官30多年。他壹生儉樸,以節儉為立身的根本,並且要求家人也過儉樸的生活。他穿衣只求樸素整潔,除了朝服以外沒有幾件像樣的衣服,每次外出,所乘坐的車馬也極其簡單。

見他如此節儉,有個叫仲孫它的人就勸季文子說:妳身為上卿,德高望重,但聽說妳在家裏不準妻妾穿絲綢衣服,也不用糧食餵馬。

妳自己也不註重容貌服飾,這樣不是顯得太寒酸,讓別國的人笑話您嗎?這樣做也有損於我們國家的體面,人家會說魯國的上卿過的是壹種什麽樣的日子啊。您為什麽不改變壹下這種生活方式呢?這於己於國都有好處,何樂而不為呢?

季文子聽後淡然壹笑,對那人嚴肅地說:我也希望把家裏布置得豪華典雅,但是看看我們國家的百姓,還有許多人吃著粗糙得難以下咽的食物,穿著破舊不堪的衣服,還有人正在受凍挨餓;想到這些,我怎能忍心去為自己添置家產呢?如果平民百姓都粗茶敝衣。

而我則妝扮妻妾,精養糧馬,這哪裏還有為官的良心!況且,我聽說壹個國家的國強與光榮,只能通過臣民的高潔品行表現出來,並不是以他們擁有美艷的妻妾和良驥駿馬來評定的。

既如此,我又怎能接受妳的建議呢廣這壹番話,說得仲孫它滿臉羞愧之色,同時也使得他內心對季文子更加敬重。此後,他也效仿季文子,十分註重生活的簡樸,妻妾只穿用普通布做成的衣服,家裏的馬匹也只是用谷糠、雜草來餵養。

3、公元1080年,他被貶官來到黃州時,生活窘迫。為了渡過困境,他訂出了壹套特殊的計劃開支辦法:把所有收入分成12份,每月壹份。

然後又將每份分為30小份,每天只用壹小份。他把每月分好的每小份錢掛在屋梁上,每日清晨挑下壹包來用,準余不準超。剩余的錢,他另用竹筒保存,以備意外開支之需。

後來,他又在朝廷中做了高官,但仍註重節儉,從不講究奢華。他自訂每餐只能壹飯壹菜,有客也只能增加兩個菜,不許鋪排,否則就拒絕用餐。壹次,蘇東坡的壹個老友與他重逢,請他吃飯,他囑咐朋友千萬不可大操大辦。

可是,當蘇東坡應約去老友家赴宴時,見酒席準備得相當奢華,他婉言拒絕入席,告辭而走。蘇東坡走後,他的朋友感慨地說:“當年東坡遭難時,生活很節儉。沒想到他如今身居高位後,還這樣節儉。”

4、東晉有個大官叫吳隱之,他小時候父親就去世了,跟母親艱難度日,養成了勤儉樸素的習慣。做官後,他依然厭惡奢華,不肯搬進朝廷給他準備的官府,多年來全家只住在幾間茅草房裏。之後,他的女兒出嫁,人們想他必須會好好操辦壹下,誰知大喜這天,吳家仍然冷冷清清。

謝石將軍的管家前來賀喜,看到壹個仆人牽著壹條狗走出來。管家問道:“妳家小姐這天出嫁,怎樣壹點籌辦的樣貌都沒有?”仆人皺著眉說:“別提了,我家主人太過分節儉了,小姐這天出嫁,主人昨日晚上才吩咐準備。

我原以為這回主人該破費壹下了,誰知主人竟叫我這天早晨到集市上去把這條狗賣掉,用賣狗的錢再去置辦東西。妳說,壹條狗能賣多少錢,我看平民百姓嫁女兒也比我家主人氣派啊!”管家感嘆道:“人人都說吳大人是少有的清官,看來真是名不虛傳。”

5、朱元璋的故鄉鳳陽,還流傳著四菜壹湯的歌謠:“皇帝請客,四菜壹湯,蘿蔔韭菜,著實甜香;小蔥豆腐,好處深長,壹清二白,貪官心慌。”

朱元璋給皇後過生日時,只用紅蘿蔔、韭菜,青菜兩碗,小蔥豆腐湯,宴請眾官員。而且約法三章:今後不論誰擺宴席,只許四菜壹湯,誰若違反,嚴懲不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