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笑話故事 - 不善楷書的書法家,是騙子嗎?

不善楷書的書法家,是騙子嗎?

不善楷書的書法家,是騙子嗎?

寫字變成了衡量人的道德行為,這個是不是太離譜了?若按此邏輯,善寫楷書的人都是道德高尚的人,寫不好楷書的人都是騙子的話,騙子就太容易識別了。

中國 歷史 上有個大貪官,他的名字相信大家都知道,就是和珅。他的楷書雍容大度,工整端莊。沒有壹絲壹毫的奸象。這和他的德行全不搭邊。

著名的狂草大家懷素,其草書出神若化,在中國書法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史籍上並沒有他善於寫楷書的記錄。我們就做個推測,他會寫楷書,但並不是出類拔萃。

題主所問的問題是“不善楷書”,不是“不會楷書”,對吧。楷書是作為唐代以後的識字基礎,但凡讀書識字的人,都要從楷書開始,我們現在也不例外。但學並不代表就能寫好。而寫好並不等於是善於楷書。這是有等級差別的。我們這裏也不做咬文嚼字的 遊戲 ,就只從“不善楷書”的書法家是騙子的這個問題來說事。

人的德行,不是非彼即此,不會因某方面的優秀而就可以做為道德上的法碼,以此來要求所有人都必須如此。書法只是壹項技能,善於寫楷書的人,只能證明他在楷書方面下的功夫多,比其他人寫的更好。並不能說明他的楷書寫的比別人好,他就可以以此來指責不善於楷書的人是騙子。在今天的 社會 中,沒學習書法的人我們也不說,因為這個面實在太大,學習書法的人在這個群體面前,只是壹個很小的群體。就只在這個小群體中,善於楷書的人又有多少?少之又少。如果妳的立論成立,這個書法界,就成了騙子窩了!以技能去判斷人的行為道德,不可以。

不會切菜的人,能當大廚?

不會走路的人,能當長跑冠軍?

不太會停車的司機,能參加 汽車 拉力賽?

楷書是操作筆尖的基本功,筆尖控制不好,妳當什麽書法家

若果真是“書法家”,那沒有不善楷書的。

因為楷書作為基本功書體之壹,是直接影響行草的。

當然,如果是自稱“書法家”,還出門遞名片,自我標榜某某協會會員、會長、研究員的人,那估計沒有幾個能寫好楷書的。

壹個懂書法的人,即便看壹篇行草作品,也能看出其楷書功底。

如果只能通過看楷書作品來確認其會不會寫楷書,那是不懂書法的人。

五體相通,看楷書同樣能看出行草或篆隸的水準。

未必十分準確,但眼力高者可以看的八九不離十,這是沒問題的。

當然,還有壹部分大眾審美,認為只有印刷體館閣壹類才算“善楷書”,那歷代名家,估計沒幾個是善寫楷書的了。

如南宋張即之,這楷書乃處於大眾審美的鄙視鏈下遊。

何紹基楷書處於大眾審美鄙視鏈的中遊

二田之列則為鄙視鏈上遊,大眾視之,可傲視天下群雄,可指點江山才人,可貶蘇黃,可壓鐘王。

真的不再想說這個事了。

草書是所有文字的始祖,又是所有書體的母體。她在完成所有書體的過程中又不斷的在豐富著自己。

舉壹最簡單的例子。

練習書法的各位老師應該都上過學,開始寫習作文的時候應該先幹什麽?打草稿呀。

再比如舞蹈,作為舞蹈演員最早的舞蹈動作是在什麽時候出現的?

剛生下來呀,正常情況下剛生下來的小孩子不都是手舞足蹈的嗎?

不動的是死胎。

目前再高級的舞蹈,包括武術,那壹個不是起源於剛生下來時的手舞足蹈呢?

寫出壹篇精妙的文章要先打草稿,放到我們的書法上這叫草書。

中間要反復的修改,這個過程的出現的東西,在書法上應稱之為行書。

最後定稿,應該稱之為正書。

用舞蹈去推理也是壹個樣子的。我們所從事的所有活動應該都同此理吧

楷書是正書,風格多樣,則各有其美。

隸書有正書,篆書也有正書,且都是風格多樣,各有其美。

行書是兩介書,誰要是不信,妳可以拿出草書,行出和楷書三套大字典出來查壹下,行書大字典上的字好多在草書大字典中,在楷書大字典上也有。

隸書字典不分,篆書字典也不分。

隸書可以查隸書檢索,看壹看哪些可以歸為正書。

篆書可以查篆書釋譯,壹看就什麽都明白了。

實質上這個問題本來是用腳後根都能夠想明白的問題,而現實呢?卻還是被壹些名人大拿們天天拿來忽悠人,讓人煩不勝煩。

楷書寫的好,行草書就壹定好嗎?

寫不好楷書,行草書寫的就沒有好的嗎。

我們可以仔細的去觀察壹下,好多人的楷書,隸書,篆書寫的很好,但是,落款卻很難看,這樣子的情況多的很。

寫什麽書體,在很大程度上與個人的審美偏好,職業和性格有關。

什麽事情都不要絕對化了,壹旦絕對化了,就會走向偏激,很不好的。

有壹定道理,因為楷書是書法技能最樸素客觀與全面的體現。按理說,楷書的基本功不過關,很難寫出漂亮的行書草書。五體之中,惟有唐人楷書堪稱為法,可見楷書技法的規範與完備程度。蘇東坡曾直言無諱地論述楷書功底的重要性,楷書沒寫好就去寫行書草書,無異於還沒學會走就要去跑。

但是,我們對此的認識也不能極左,因此而認為楷書水平就是衡量書法家實力的標尺,或者之間成正比關系。這是兩碼事。楷書並非五體之宗,也不是萬法之王,它只是壹個參照。楷書須要具備壹定的水平,但各書體的藝術高度,仍在各書體自身,是所謂術業有專攻。王羲之的楷書草書功力絕對深厚,但行書為最。懷素的狂草壹騎絕塵,但其楷書水平與顏柳歐趙決不能同日而語。

任何壹位出色的書法家,都應具備壹定的楷書功底。這個功底究竟要達到什麽程度,沒有量化標準,抱庸認為,筆法與字法的基礎應至少要過關,正妍的真書至少要看得過去,美觀得體,飽滿勻稱,有法所依。

如果聯系實際會發現,當今的不少醜書家,不是沒有臨帖,也不是沒寫過楷書,而是功夫普通沒有修練到位。就像田蘊章評論王鏞,在傳統書法的臨摩習練上缺少必要的功夫,這並非沒有道理。楷書寫正不難,而入險絕不易,但是不少知名的書法家,字就壓根沒寫正過,我就不相信他能搗騰出什麽曠世絕學。

抱庸淺談。

恕我直言

我還沒見過哪個書法家楷書是寫的很差的。

什麽是書法?

書寫的法則,沒有法則,談不上書法,法則不是壹人壹家創立的,是幾千年 歷史 長河優勝劣汰下來的,是大多數人認可的書寫規範。

這就涉及到正統的書法和醜書之分了, 歷史 上並不是沒有出現過醜書,字也分各派,派系眾多,但是醜書是能夠流傳下來的我還真沒聽說過,都是經過時間的洗禮而被廢棄。這裏又涉及到何為醜書,這個無需多言,群眾的眼睛都是雪亮的,嘩眾取寵也不過是笑話而已,實力擺在那裏,所以,以下我們開始談正統的書法,創新只要有法度,也屬於正統的書法。

文字的溯源,甲骨文不談,篆書便是比較早比較規範的文字。在早期,其實沒有書法家這壹分類,書同文的李斯嚴格來說,按那時的意義,稱之為書匠,屬於壹個職業。

然後到隸書,是楷書的前身,簡化了筆法。對應於書寫工具和載體的變化而產生。

行書其實不應是楷書之後,應該是並行的。行書裏有很多楷書的影子,但行書又有自己獨特的壹些筆法,我們細心發現,很多楷書法帖,很多筆畫在我們今天看來怪怪的,很奇怪古人為什麽要這樣寫,是因為古人從楷書到行書,習慣了行書的壹些筆法。又去寫楷書,就會不自覺的帶上壹些行書的東西在裏面,進而形成了比較通俗的創新,屬於良性創新。反觀今天的壹些所謂的書法代表(實在不想稱為書法家),創新毫無根據,壹拍腦袋就想出來的創新如何獲得大眾的認可?

至於草書,我理解為行書的再變化,再簡化。至於說楷書跟後來的行書和草書有沒有必然的因果關系,我覺得是肯定的。看了很多人,壹上來就學蘭亭序,講實在話,就算妳摹的百分之九十五像,妳可能永遠也理解不了這些筆畫為什麽要這樣寫,為什麽不那樣寫,為什麽這樣寫是好看的,我還可以怎麽變化更好看,好看在哪裏。

其實,壹筆壹劃都是有根據,有出處,有緣由的,只有系統的學習,妳才能有很深的理解,以後才能達到創新的水平,而這樣是繞不過楷書這壹關的,沒有楷書打底,妳學習的行書筆法不規範,也理解不了。

所以綜上,學篆書隸書為主的,不壹定要學楷書,因為沒有必然的聯系,學行書草書的,需要楷書墊底,楷書可以不精通,但基本的筆畫和結構都是很重要的,直接可以決定妳的行書水平是上乘還是下等。

書法家不論,書法高手都是能把楷書和行書的意和形糅合的非常好的。

楷書,書之楷模。

無論學到什麽水平,心裏都應該放著楷書,有時間多琢磨琢磨古帖比什麽都好。古帖裏的大千世界可能壹輩子都不定能琢磨透,看的越多,領悟越多,水平越高。

最後,真希望我們這個時代出幾個書法家呀,狠狠打擊醜書的歪風邪氣。

願妳我都能從書法中收獲良多,找尋自我!

這種問題只有那些不懂書法的田氏徒子徒孫才會回答“是”。那些人自認為二田的字就是楷書只有二田的字才叫書法,說他們兩句反懟妳四句什麽“妳來寫個看看”之類的話。對於這些我只有壹句話:我不會寫的是田體,不是楷書!還有,凡是壹個了解書法的人都知道楷書是由草書演變來的,不會欣賞別人草書就閉上妳的嘴,別看不懂就說別人寫的是“醜書”,看不懂證明妳楷書根本就沒入門!連若通草書先通楷書都不懂妳還談什麽楷書,妳有資格嗎?!

不會楷書就如練武之人不練馬步下盤長拳壹樣,壹旦與高人比劃,花拳繡腿,原形必露!但書法識別靠自身修養甄別,不比拳腿明白。所以,沈鵬張海劉洪彪胡抗美張繼等醜書大師們才有"唬人"的市場,欺世盜名,普通人怎可識別呢? 但就是普通百姓記住壹條亦可辨別,看他們的字可夠美?可象先賢書法?可有看頭?可有味道?可有越看越美的勁?用審美就可以"火眼精晴識妖怪"!永恒定律。

這是信口雌黃,古代哪來的楷書,不也出了大量的書法家,不要拿楷書當幌子,否定這否定哪。書法就是書法,與會不會寫字,寫得好賴不是壹回事。書法是有嚴格的審美規律和法度。寫字就不需要,可以任性,可以胡塗亂抹,妳認得也好,不認得也好,沒人理會,反正妳也管不了,他還是依然存在。只不過沈澱過後,人們會清楚的發現,什麽是書法。書法是有生命的,書法不是印刷體,當然也不會是垃圾字,書法是壹個完整的系統,他可以是大量的人凝結而成,也可以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靠壹己之力創造出來。不過傳承是最方便快捷的途徑。信也好不信也罷,真理就在那裏。就連張旭都感嘆明師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