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鄉民俗文化絢麗,采茶俚調、民間燈彩、古樸漆畫繁衍流傳,歷久彌新。淵源於楚巫的儺文化"三寶俱全"(儺面、儺舞、儺廟),被稱作"藝術的活化石"。在民間的群眾藝術活動品種多、活動多,代代相傳。至今仍保存下來並在民間流傳的尚有30余種:春鑼、漁鼓、花鑼鼓、茶燈、牛燈、漁仔燈、圍鼓、風箏舞、蓮花鬧、撲蝶舞、泥塑、瓷雕、盆景、彩紮、竹編及民間繪畫(農民畫、磨漆畫、剪紙、烙花、微雕、根雕)等。特擇要簡述1種。春鑼-最具有萍鄉特色的。春鑼起源於清末,興於民間,流行萍鄉及宜春、萬載、瀏陽、醴陵、等周邊縣(市)。藝人用紅綢系壹面直徑為15公分的小鼓,鼓邊掛壹面直徑比鼓大2-3公分的小鑼。擊鼓敲鑼做過門,春節時走門串戶向人報春。唱詞多為每句7字,兩句韻,語言為地道的萍鄉方言,通俗情切。曲目均為短篇,多為見贊(看見什麽贊什麽)。建國後,唱詞的內容擴展到時事、故事,計劃生育、新人新事等,篇幅擴大到中篇,形式上也加上了二胡等樂器伴奏,更為優美,很受群眾喜愛,成為各種文藝晚會演出的重要節目之壹。新曲目《敬酒歌》、《千年春來萬年絲》、《見贊》、《巧媳婦撮合老鴛鴦》、《喜盈門》等錄制成光盤,發行5萬余張,風行壹時,能喚起海內外萍鄉籍同胞的思鄉激情,是港、澳、臺及海內外萍鄉籍同胞歡迎的禮品。
萍鄉春鑼
是江西曲種。相傳是由民間“報春”演變而來。舊時,每逢春節過後,報春人身背鑼鼓,挨門串戶去告訴人們當年的農事季節,提醒人們及時播種耕田。隨著時代向前推進,歷書逐漸普及,春鑼的演唱內容開始改變,成為向人們祝賀新年,傳吉報喜,並逐步發展到說唱人物故事的壹種曲藝形式。同時,由於藝人的流動演唱,春鑼也由萍鄉的市區、農村而流傳到宜春、萬載等縣和鄰近萍鄉的湖南醴陵、瀏陽等地。
春鑼由壹人演唱,演唱者用紅綢系壹面小鼓,鼓邊掛壹面小鑼,左手持鼓簽,右手持鑼錘敲擊節奏來演唱。曲詞多屬於詠贊體,都是壹事壹贊的小段子,即見事贊事、見物贊物、見人贊人。這些贊語上及三皇五帝、忠臣良將,下至三教九流、七十二行,各有曲詞。老藝人多能背誦上百段的春鑼曲詞,過去常演唱的有《贊炭棚》、《贊茶》、《贊五谷》、《贊新店開張》、《贊新婚大喜》等。曲詞語言通俗流暢,生動形象,演唱常用誇張手法。曲詞句數不拘,壹般是兩句壹韻,有時也四句、八句壹韻,換韻靈活。
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後,春鑼藝人和業余演員進行了壹些改革嘗試,創造了集體演唱的形式,增加了伴奏樂器和舞蹈動作。同時編寫了許多新曲詞,贊美英雄模範人物,諷刺批判人民內部的舊思想、舊習俗,使萍鄉春鑼得到了新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