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畫家畫畫的故事
唐朝時,有個叫吳道子的人,少年失去父母,只好背井離鄉,出外謀生。壹天傍晚,吳道子路經河北定州城外時,突然發現前面有壹座雄偉壯觀的寺院“ 吳道子畫觀音碑柏林寺”,便走了進去。 吳道子邁進院內,他從大殿虛掩的門縫裏,看見油燈下壹位年邁的老和尚正在殿墻上聚精會神地畫畫。吳道子很好奇,悄悄推開門,輕輕地走了進去,站在老和尚身後看畫畫。老和尚壹回頭,發現壹個十來歲的男孩這麽出神看他畫壁畫,打心裏歡喜,便問吳道子:“孩子,妳喜歡這幅畫嗎?”吳道子點了點頭。老和尚知道了他的身世後,撫摸著他的頭說:“妳要願意學畫,就做我的徒弟吧。”吳道子聽了忙磕頭拜師。 這天,老和尚把吳道子領到後殿,指著雪白的墻壁說:“我想在這空壁上畫壹幅《江海奔騰圖》,畫了多次都不像真水實浪。明天我帶妳到各地江河湖海周遊三年,回來再畫它。”次日壹大早,吳道子收拾好行李,就跟著老和尚出發了。走到哪裏,老和尚都叫吳道子練習畫水,開頭他還認真,時間壹長,吳道子就覺得有些膩煩了,畫起來就不怎麽用功了。老和尚把他叫到身邊說:“吳道子呀,要想把江河湖海奔騰的氣勢畫出來,非下苦功不可,更要壹個水珠、壹朵浪花地畫。”說罷,老和尚打開隨身帶的木箱,吳道子壹瞅怔住了:這滿滿壹箱畫稿,沒壹張是完整的,上面全是壹個小水珠、壹朵浪花或壹層水波!這時,吳道子才知道自己錯了。從此,他每天早起晚歸學畫水珠浪花,風天雨天,也打著傘到海邊觀望水波浪濤的變化。 光陰似箭,壹晃三年過去了。吳道子畫水很有長進,得到師父的贊賞。萬沒料到,回寺的第二天,老和尚竟病倒在床了。吳道子跪在床前真誠地說:“師父,我願替您畫那幅《江海奔騰圖》。”老和尚見十五六歲的吳道子,竟說出這樣有誌氣的話,心中大喜,病也好了壹半,當下就答應了。於是,吳道子便走進後殿畫起《江海奔騰圖》來。整整九個月,他不出殿堂,吃喝睡全在裏邊,精心構思壁畫。 深秋的壹天,吳道子高興地跑出後殿,跪在老和尚面前激動地說:“師父,我已把《江海奔騰圖》畫出來了!請您去觀看。”老和尚聽後,病竟然全好了!他沐浴更衣,領著全寺院的和尚壹同去後殿觀賞。吳道子把後殿大門輕輕打開,只見波濤洶湧,迎面撲來!壹位和尚大聲驚呼道:“不好啦,天河開口了!”眾和尚嚇得妳擠我撞,爭著逃命。老和尚心裏有底,站在殿門口,看著撲面而來的浪花仰天大笑,沖著吳道子說:“孩子,妳畫的這幅《江海奔騰圖》成功啦!”從那以後,來柏林寺觀賞臨摹《江海奔騰圖》的文人畫師絡繹不絕。但吳道子並不驕傲,他更加刻苦地學畫,終於成為中國盛唐時期的“畫聖”。為了幫助徒弟積極進取,吳道子采用師傅的方法,將徒弟與自己歸為而壹...... 故事之二 《盧氏雜記》記載了這樣壹個故事:有壹次,吳道子去訪問某僧人,欲討杯茶喝,但此僧對他不太禮貌。他很氣憤,即請來筆硯,迅即在僧房墻壁上畫了壹頭驢,然後離去。不料壹天晚上,他畫的驢變成了真驢,惱怒異常,滿屋地尥蹶子,把僧房的家具等物都給踐踏得亂七八糟,十分狼藉。這僧人知道是吳道子所畫的驢在作怪,只好去懇求他,請他把壁上畫塗抹掉。以後則相安無事了。畫上的驢變成了真的,固然是壹種神奇的傳說,但卻反映了吳道子畫動物具有傳神之筆。 故事之三 唐朝時候,畫聖吳道子來朝雞足山。他在金頂寺住宿的那天晚上,月亮格外明。他與躍治禪師對月飲酒,閑話古今,談得非常投機。禪師說 吳道子仕女圖:“久聞大師是丹青高手,乘此良宵,敢請大師即興作畫,壹來讓貧僧開開眼界,二來也給寒寺留下壹個永久的紀念,不知意下如何?”吳道子連連點頭。禪師便命小和尚侍侯。畫師略微想想,就拿起筆來,作了壹幅《立馬圖》,那馬畫得真是活龍活現。剛要畫最後壹筆——馬尾,畫師覺得胸悶惡心,十分難過,就把畫筆壹擱,快步走到院裏,嘔吐起來。執事和尚忙端茶水請畫師洗漱,又攙回禪室安歇。第二天醒來,畫師精神好些了,但沒有記起畫馬之事,吃過飯便辭別眾僧,下山去了。 過了幾天,禪師細看《立馬圖》,才發覺馬尾巴還沒有畫,十分惋惜,但也無可奈何,只得將它掛在禪堂側室裏。禪師每天要在畫前燒壹爐香,壹來懷念大師,二來觀賞馬圖。看那馬,越看越覺得活靈靈的,好象嘶鳴著要跳下來。 有壹次,山下十來個農人鬧鬧嚷嚷地沖進寺院來,怒沖沖地對禪師說:“妳們寺裏的禿尾巴馬,天天晚上來吃我們的莊稼,這次被我們追著,它壹直跑進妳們這個寺去了,妳們得賠還我們莊稼。” 禪師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說:“佛家養什麽馬?不信請妳們遍寺搜壹搜。” 農人們到處去找,卻連馬的影子也沒見到,他們想壹定是禪師藏了,便和他糾纏不休。禪師想了半天,忽然想起那幅畫來,便對農人們說:“眾位鄉鄰,老僧確實無馬,倒有壹幅吳道子大師畫的立馬圖,請進屋來看看。” 莊稼漢壹看那圖上的馬,都大吃壹驚,這禿尾馬竟跟他們尾追而來的禿尾馬壹模壹樣,看它嘴裏,還銜著幾根青麥苗呢!於是,指著畫上的馬說:“就是它,天天夜裏偷吃我們的莊稼。” 禪師大怒,指著禿尾畫馬罵道:“畜生,留著妳害人,不如送妳到火塘裏去。” 壹說這話,只見那馬跪了下來,兩眼流著淚。莊稼漢看著真是驚奇,覺得把它燒了也可惜,就說:“算了,只要它誠心改悔,不再糟蹋莊稼就行了。” 從這以後,人們經常看見有匹禿尾馬從雞足山下來,去幫莊稼戶幹活,馱柴,馱麥,馱稻子。許多人不知道它的來歷,可那十多個莊稼漢心裏明白:它就是吳道子畫了留下的禿尾神馬。 故事之四 聽說“畫聖”吳道子壹天傍晚,從新政離堆山觀景回來,路過壹座茅草房側,裏面傳出紡棉花的聲音,但不見屋裏有燈光,感到奇怪。 第二天壹早,吳來到這茅草房前。壹個白發老太婆走出來,請他進屋坐,請 吳道子《天王圖》 他喝茶。吳接過茶問:“老人家妳認得我嗎?”老太婆說:“認得,認得,我到街上賣線子,聽人說妳是吳畫匠,還說妳為人好,不巴結發財人和官府。”吳點了點頭,又問:“妳家有幾個人?”老太婆傷心地說:“丈夫死得早,前幾年兒子害病死了,剩下我這孤老婆子,就靠紡棉花賣線子糊嘴巴”。吳道子嘆了嘆氣,又問:“妳晚上紡棉花,為啥不點燈?”老太婆含淚說:“吳先生吶,我白天夜晚不停地紡,賺的錢還供不住吃飯穿衣,哪有錢買油點燈羅!從兒子死後,已經三年沒點燈了。”吳道子想了想,說:“老人家,妳的日子很苦,我也幫不了妳啥忙,給妳畫幅畫吧。”老太婆很高興。 吳道子研磨鋪紙,開始作畫。先把蘸飽墨汁的筆往紙上壹甩,紙上立刻出現許多亮晶晶的小點點,又用筆在小點點上輕輕塗幾下,最後在空白處畫了壹個圓圈兒就算畫成了。他對老太婆說:“妳把這畫貼在屋裏,會有用的。”老太婆雖看不出畫的是啥,可是深信吳道子是個好人,不會騙她,她高興的接過畫,隨即從床頭邊取出壹把挽好的線子對吳說:“操勞妳了吳先生,我不曉得咋個報答妳,就把線子送妳去換筆墨吧!”吳道子說:“我給畫畫,不是為了錢。要是為錢,妳就是出壹千兩銀子我也不會畫的。妳還是留著線子換米吧!”說完收拾畫具出門走了。老太婆小心地把畫帖在紡車前面的墻壁上。天黑了,老太婆發現,那幅畫竟是壹片藍天,上面有數不清的星星在閃光,壹個圓圓的月亮把屋裏照得和白天壹樣亮。從那以後,壹到夜晚,畫上的星星和月亮就發出光來,老太婆對著星月紡線比以前方便多了。 故事之五 據說,吳道子剛剛學畫時,曾拜壹位普通的畫匠為師,這位在歷史上甚至沒有留下名字的老畫匠雖然自己在繪畫上沒有取得什麽突出成就,但是卻很懂得教育藝術。他循循善誘,毫無保留地將自己全部畫技傳授給了學生吳道子。當他發現弟子的畫技已經超過了自己時,又胸懷坦蕩地建議吳道子另擇高師,繼續深造。更為可貴的是,他用自己壹生總結的經驗教訓,教育弟子要想取得突出成就,必須破除常規,敢於走前人未曾走過的路。當吳道子即將拜離師傅出外遊學時,老畫匠對他講了這樣壹段意味深長的話:“道子,師傅茍活壹生,只是個村野畫匠,如今妳的技法,確實已經在我之上,憑妳這身本領,自然可以出去闖蕩了。不過,妳要記住我的壹句話:若要取得事業的成功,必須‘不拘成法,另辟蹊徑’。” “不拘成法,另辟蹊徑”八個字,正是老畫匠半生的心血的結晶。他多年辛苦作畫、庸庸碌碌,但是卻從自己的教訓中悟出了壹個道理要想有所成就,必須不循陳規、大膽創造。他把這個心血凝成的經驗教訓毫無保留地告訴給弟子,表現出他的誨人不倦的高尚品德。“不拘成法,另辟蹊徑”這句話成為吳道子壹生學習奮鬥的座右銘,他正是遵循著老師的道路不斷地有所創新,不斷地前進的。 吳道子在離開蒙師以後,按照“不拘成法,另辟蹊徑”的指示,首先在學習上打破舊有框框,他壹反傳統學畫的老路,不是拜畫家為師,而是拜書法家張旭為師,進行創造性地學習。張旭是唐代著名的狂草書法大師,他向以不拘壹格、敢於創造的精神為人稱道,人們頌揚他為“狂”,正是對他的創造精神的肯定。吳道子跟張旭學習書法,壹方面從他筆走龍蛇的草書藝術中吸取營養,壹方面學習張旭的創造精神。經過刻苦努力,終於熔書法繪畫為壹體,首創“蘭葉描”技法,當他完成了這段學習任務,準備拜離張旭時,對張旭講了自己的心裏話。他說:“弟子本習丹青繪畫,可惜現今畫壇技法俱已陳舊。弟子誌在創新。幸得偶見恩師書法,筆走龍蛇,大氣磅礴,猛悟得若能以書法繪畫,便可壹改前代畫風,於是拜在恩師門下。現在弟子就此告辭,還要去雲遊山川、廟宇,再創山水畫技!”吳道子的大膽創造精神使得壹向不師古法勇於創造的張旭也深為嘆服。他不得不承認:“絕頂聰穎絕頂狂,天生道子世無雙!” 以後,吳道子又遵照蒙師“不拘成法,另辟蹊徑”的教導,雲遊祖國壯麗河山,師法自然。從豐富多彩的大自然中受到啟發和陶冶,創造出不用勾勒放筆揮灑的“潑墨寫意山水畫”,終於成為中國美術史上具有開創精神的著名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