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笑話故事 - 出走半生,已非少年;時光雖逝,記憶永存

出走半生,已非少年;時光雖逝,記憶永存

 年齡離從前越遠,記憶對從前越深。或許是漸老的緣故吧,最近幾年老是想起從前的事兒,雖然都是些零零星星的碎片式的鏡頭,卻隨著時光的積澱愈發清晰,並定格成壹幅壹幅的畫面,在我的眼前、腦海徐徐展開……那快樂無憂的童年生活,貧窮充實的少年時代,艱苦豐富的青春時期,以及青澀甜蜜的初戀,白手起家的婚姻,點點滴滴,瑣瑣碎碎,如今再回味咀嚼,竟覺得滿口生津,品咂出濃濃的千滋百味。

 我的記憶大概是從五歲開始吧!

那年,弟弟出生了,爸爸在村裏當支書,常常忙得不著家;媽媽要上地幹活,要做家務,還要照顧孩子,實在忙不過來,所以我剛滿月姥姥便把只大我兩歲的姐姐接走了。姐姐走了,六歲之前的我在家沒有了玩伴;因為有了弟弟,我也不再是承歡母親膝下的小孩子,於是房叉的梨樹下便成了我壹個人的樂園。我的玩具全部就地取材:三小塊磚壘起鍋竈,瓦片當鍋,碗片做碗,掰兩根短短的高粱桿或玉米桿就是筷子,拔幾根幹草頂柴禾,至於食材,那就更豐富了,泥土、石子、樹葉、野花等等加上下雨時由房檐滴到桶裏的水,就可以做成合種性質的“美味佳肴”,然後,我壹個人扮演三個角色,壹會兒當媽媽給爸爸、孩子盛飯,壹會又扮孩子喊爸爸、媽媽開飯,整整壹上午壹下午玩得不亦樂乎。“過家家”玩膩的時候,我就坐在樹下,用各種各樣的樹葉疊蝴蝶,自言自語,自唱自吟,獨樂樂,獨陶陶。娘說我小時候特乖,從不去煩她,她可以安心地做家務、看弟弟;娘還說我小時候特伶俐,聽聽房檐下安的廣播喇叭就能深受啟發,編書謅戲,自成壹曲。有次在姥姥家翻眉溜眼載歌載舞,硬是讓妗子笑得從炕上跌到地下,我還得意洋洋口出狂言:我就是要唱得把妳給笑死……

有時候,爸爸會有壹點兒難得的空閑,他拿個小板凳坐在葡萄架下,我蹲在他的兩腿間,爸爸壹邊嘴裏哼唱著“人家的閨女有花戴,爹爹我錢少不能買……”,壹邊用紅頭繩給我紮朝天辮。這是我幼年記憶裏最溫暖最幸福的時刻,這個鏡頭斧鑿刀雕般刻在我的骨髓裏,永生難忘,父親年輕剛毅而又充滿慈愛的面容便清晰如昨。雖然父親英年早逝,與我們陰陽相隔已近三十年,但時光可以陳舊,巨痛依然深深,依然切切,每每想起,總是禁不住心如刀絞,潸然淚落。

 姐姐八歲了,到了上學的年齡,父母便把她從姥姥家接了回來,六歲的我也嚷著鬧著要跟姐姐去上學,父親去向校長求情,於是我被破格收錄,成了和姐姐同班的壹年級小學生。  

我們那時候小學課程很簡單,壹至三年級課本只有算術、語文,到四五年級才加進政治、自然。沒有人請老師補課,課余也沒有家庭作業。每次考試,姐姐和我都能輕輕松松拿到第壹第二名。那個時代,不知道為什麽,家裏人總是忙,媽媽忙不過來的時候,就讓我和姐姐把不懂事的弟弟也帶到學校,壹邊上學,壹邊看孩子。上課的時候,弟弟有時就在桌子底下睡覺,有時就大聲嚎哭吵鬧,這時老師就讓我們出去玩,於是,我和姐姐就帶著弟弟在學校的打谷場上看麻雀,或者采操場邊的玖玖花,逗弟弟玩。60年代出生的人大都有同樣的經歷,大人忙,姊妹們多,哥哥姐姐壹邊上學,壹邊帶弟弟妹妹,這樣的事情壹點不稀奇,學校雖然不提倡,卻也不怎麽反對,老師們還特別照顧,真是人性化的很。

轉眼第二年,該升二年級了,爸爸又向校長說情,這次是要讓我留級,說年齡太小,升得太早,受制。我急了,大哭著去找校長:我是第二名,不讓第二名升級,那我後面的同學是不是都不能升級?“還滿占理的哦!”校長被逗得哈哈大笑:“好好好,小不點,妳升吧,只要妳跟得上!”這樣,我又成了二年級年齡最小的學生,和姐姐依然同班。

三年級那年冬天,天氣特別的冷,我的手腳嚴重凍傷,青壹塊紫壹塊的,到了晚上,腳後跟癢得不能睡覺,媽媽每天晚上用茄子根熬水給我洗也無濟於事,到後來,右手小拇指裂開了壹個大縫,經常流血,疼得不能彎曲,連筆都拿不住,無奈只得請了長假。整整誤了壹個冬學期,只能留級,和姐姐同班同學的關系也至此結束。

姐姐要強上進,生怕落後,在姐姐的帶動和督促下,我也不敢偷懶,所以壹至三年級姐姐和我壹二名的成績雷打不動。和姐姐壹分開,我就不行了,而且偏科現象日趨明顯,背書第壹名無人抗衡,作文頂呱呱常當範文,本來對算術就不感興趣,小學低段課程簡單,被姐姐逼著做題也還沒覺得怎麽難,到了四五年級,有了應用題,我這簡單的腦殼便蒙上了壹頭霧水,越來越糊塗,無論是學校期中期末考試,還是鄉鎮組織統考,我的語文成績總是遙遙領先,而算術不是剛及格就是不及格,嚴重拖了後腿,這樣的情形壹直持續到初中畢業。

說到玩,還有壹件事讓我記憶猶新。那年五年級吧,有天中午天下起了雨,我們幾個早早背完書的同學便在大廟房檐下的臺階上跳方格、踢鬥包,嘻嘻哈哈間我被壹個同學不小心推下了臺階,嘴巴和臉觸到了壹塊大石頭上,立馬腫的像豬八戒,正鄰近小學畢業,結果我考試都沒能參加,又留壹級,就像龜兔賽跑,我跑了那麽早,那麽遠,最後還是和晚我兩年上學的同學相跟上了,這是我讀書生涯中最丟人的壹件事,很長時間我都羞於提起。

還有壹件羞於啟齒的事,也是我們所熱衷的,哈哈,那就是捉虱子,現在的孩子們根本不知道虱子為何物,長什麽樣子,可那個時候,虱子恐怕是我們最忠誠最貼心的夥伴了,壹年四季跟隨我們,怎麽甩都甩不掉。特別是冬天,穿得厚,又沒條件洗澡,最容易滋生虱子。妳看吧,下課後,女生們三個壹群五個壹夥,教室窗臺底下紮成壹堆壹堆的,誰腦袋上長得虱子多,誰最受歡迎,大家像簇擁英雄似的,爭先恐後地往她跟前靠,有的擠不過去還會急得吵起來,壹個腦袋上亂麻麻五六只手。有時又像“猴子探月”,串成壹條線,妳給我捉,我給妳捉,捉到了還要比大小賽胖瘦,嘰嘰喳喳喊叫嬉笑,真是熱鬧得不得了。男生呢,壹屁股坐在地上,從衣服、褲子的褶縫裏很容易很迅速的就可以摸出幾個胖胖的家夥來,然後在地上畫壹個圈,把它們困在裏面,指揮它們打架。呵呵,天真無邪、無憂無慮的時代,不懂得和天地鬥,更不懂得和人鬥,但鬥鬥虱子,亦是其樂無窮啊!

 

學校生活的無憂無慮終歸填補不了家庭生活的貧困和饑餓,那時基本上沒什麽可吃的,主餐多半是土豆、紅薯、玉米、雜豆、南瓜等雜糧,壹年中能吃上壹餐白面大米飯的次數少之又少。所以那時候我們最企盼的是過年過節,因為只有過年才可以吃上壹點肉,嘗到壹點葷腥,家境好的還能置上壹身新衣。也有零食,比如槐花、榆錢、紅棗、桑葚、蘆葦根、柳樹葉等等,從樹上捋下或者由地裏拔出都可隨手入口,略作加工甚至可以成為全家餐桌上的 美食 。用凍紅的小嘴吹去上面的浮土,用骯臟的小手擦擦表面的泥巴,就可以放心地大吃特嚼,品嘗純天然食品的醇香,絲毫不用擔心會被奸商謀財害命,比起現在,物質雖然極度匱乏,但安全系數可是高多了。

壹家人老老少少大大小小辛辛苦苦勞作壹年,過年的時候還是缺吃的,少穿的。兄弟姐妹們多的,衣服都是老大穿了老二穿,老二穿了老三穿,最小的幾年都穿不上壹件新衣裳,家家都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而且,所有的衣襪鞋帽全是壹針壹線手工縫制,所以,那時候的家庭婦女更辛苦,除了和男人壹起出工上地,還得利用農閑和晚上的時間經營壹家子的穿戴。在我童年的記憶裏,我的媽媽似乎就沒有睡覺的時候,半夜醒來,媽媽總是靠著窗臺,借著昏黃如豆的油燈納鞋底、織毛衣、縫衣服,天剛蒙蒙亮,就披衣下地做飯。至於吃的,人口少的隊裏分的口糧還勉強夠吃,那也得瓜菜頂半年,人口多的不到半年就東家壹升米、西家壹碗面地借著吃。而且因為飲食裏極度缺乏油水,我們老是處於饑餓狀態,常常是吃了上頓盼下頓,又沒有任何零食,早上丟下的窩頭是不準半上午半下午充饑的,晚上還要給家裏的勞力當幹糧。於是最盼望成熟的季節,到那時,無論是樹上結的,還是地裏長的,等不及熟透就都成了我們的“搜刮”對象,成了肚子裏的 美食 。“比老鼠還能害!”大人們常常又恨又憐地罵我們。

和所有的孩子壹樣,姐姐和我很早就開始學著做飯。爸爸不在、媽媽上地的時候,姐姐就是我的直接領導,她分配給我的任務是負責抱柴燒火,而她則承攬了洗菜、切菜、和面、擦面等多個環節,盡管如此,等姐姐把壹切準備就緒要擦面的時候,我還沒給人家燒開水,原因大概有兩個,壹個是我太笨,總是快用完壹盒火柴也點不著火;第二個原因是我讀書太入迷,只要手裏有壹本書,就啥都忘了做。為此常常惹得姐姐發火,氣極的時候就揪我辮子踢我小腿,以致我的頭皮上總起雞皮疙瘩,腿上老有淤青,後來終於被姥姥發現狠狠地批評了姐姐,算是為我出了壹口氣。

除了做飯,春天挖野菜,夏天拾麥子,秋天撿糧食,冬天揀煤渣,還有打山杏、刨藥材、拾羊糞等等等等,壹年四季都有我們的活兒幹。說起打山杏,有壹次經歷可謂驚心動魄。那是壹年夏天,我和姐姐跟著爺爺去離家三十多裏的山上打山杏。去的時候風和日暖,在山上打杏的時候也是艷陽高照,但五月的天說變就變,壹會兒就烏雲密布電閃雷鳴,爺爺看陣勢不對,趕緊從樹上下來拾掇東西招呼我們趕快下山。誰料緊走慢走,瓢潑大雨瞬間從天而降。還沒走幾步,就聽得頭頂“嗡”的壹聲炸雷,嚇得我和姐姐壹下子鉆到爺爺懷裏不敢擡頭,爺爺摟著我倆半天壹動不動,等我們回過神,扭頭壹看,呀!嚇死人了!只見剛才爺爺爬過的那顆杏樹被攔腰截斷,光禿禿的只剩下半根樹樁!三個人站在密集的雨幕裏,雖然看不清彼此的面龐,但仿佛能聽得見對方咚咚咚咚的心跳,好半天才緩過勁來。爺爺擔著兩半框,我和姐姐擡著半小袋,山杏被雨水和成了稀泥,我們被澆成了落湯雞。祖孫仨在崎嶇泥濘的山路上,壹步壹窩,壹走壹跌,等走到山下已經滾成了泥人兒。粗布衣裳,手納布鞋,特別容易吸水沾泥,走起來就好像拖著幾百斤重的東西,邁不開腳拖不動腿,走幾步就得停下來剔拔剔拔鞋上的泥,擰巴擰巴衣服上的水,這樣走走停停,三十幾裏的路走了近五個小時,直到天黑才回到家,這時家裏已經亂成壹鍋粥,奶奶和媽媽去村口望了幾十遍,見我們終於安全回來,媽媽趕緊給我們換衣服、煮姜湯,奶奶則氣得又數落了爺爺半天。我和姐姐都感冒了好幾天,從那以後爺爺再沒帶我們去打過山杏。

冬天的時候,我和姐姐就到各機關單位的垃圾堆上揀煤渣。爸爸用鐵絲給我們網的鉤子,可以挖的深壹些,還不至於傷手,再拿壹個簸箕或者小籃子。放學回家,書包壹扔,不用大人吩咐,也不用互相督促,拿著工具,各自出發。為了收獲多,效率高,我和姐姐壹般按商量好的路線分頭行動,然後比賽看誰揀得多,還回來的早。壹個冬天裏,我和姐姐揀的煤渣基本上就夠家裏晚上封火用了,有時我們會在揀煤渣的時候刨出壹分二分毛票或者壹根塑料線、壹截毛頭繩,這時我們就興奮得如獲至寶,互相炫耀,然後把它小心翼翼地珍藏自己的小盒子裏,時不時翻開看看,這份簡單的快樂亦要持續很長很長的時間。

那時,學校搞勤工儉學,也種很多的地。有時利用課余,農忙的時候就幹脆停課勞動。擔水澆地,擡糞施肥,記得學校還種過稻子,稀罕的孩子們直接揉了稻穗摳大米粒吃。玉米是年年種,掰玉米棒子、摳玉米粒子那是每年都要幹的活。到了夏收和秋收季節,老師就帶領我們幫生產隊拾麥穗,收莊稼、揀糧食,壹年到頭,無論是家裏還是學校,時常有活幹,難得有清閑,每個孩子都是小大人,都得擔負起創造和建設生活的壹部分責任。

當然孩子畢竟是孩子,懵懂天真的年齡也會被生活逼出壹份機靈和狡黠來。那年夏天,學校分配任務,要我們每天割二十斤蒼耳苗,蒼耳苗有刺紮手,很不好割,再加上全校出動,狼多肉少,實在是完不成任務,怎麽辦呢?我們幾個要好的小夥伴就湊在壹起想點子,有人提議捆蒼耳苗的時候往裏面塞磚頭頂分量,有人說把蒼耳苗用河水澆濕加斤稱,這樣的方法大家都用過,也不知道老師是真的沒有發覺,還是體恤我們的難處,反正蒙混過關了,不過次數不多,只有壹兩次。幫生產隊拾麥子的時候,我們有時會悄悄地藏在還沒有割到的麥地裏壹把壹把的采,比去已經收割過的地裏撿拾省事多了。還有學校收糞的時候,我們趁午休時間到生產隊的牲口圈裏偷,壹兩個人望風,壹兩個人快速拿鐵鍬往外鏟,壹兩個人往框裏裝,配合的天衣無縫,我們用自己的行動真正實踐了學校墻上的標語——“團結緊張,嚴肅活潑”,忐忑不安的同時,又夾雜著些許成功的得意和滿足,如今想起,所有的苦累已如煙雲散盡,激蕩心頭的只有滿滿的快樂和濃濃的情趣。

前幾天下鄉扶貧,看到每家農戶的廁所裏,或者在地上置壹個精致的小盒子,或者在墻上釘壹個小平臺,都擱了壹卷衛生紙,廁所大多蓋成了房子,蹲坑都改成了馬桶,很幹凈,也很安全,這個小細節也讓我想起小時候各家廁所的情形,想起來真是既心酸又可笑。上廁所哪有手紙壹說?家裏如果有上學的孩子,還可以撕孩子用過的本子作廢紙解大手用,家裏如果沒有念書的孩子,家裏連片紙都沒有,上廁所就用石頭、瓦塊、土坷垃、各種樹葉或玉米桿擦屁股,有的甚至就在廁所墻壁的棱縫上刮壹下,“家家墻上都有屎,莫羨他人瓦下凈”,現在聽起來像講笑話,但這種現象在那時的農村實屬普遍。而且廁所都是在地上挖個深坑,坑上用三根長條石搭起來,那口子又長又寬,不時有孩子掉進茅坑熏死的事件發生,給不少家庭帶來悲劇埋下隱患。小小廁所,解決著人們的拉撒問題,折射著時代的貧窮、落後,帶給我們的都是苦澀不堪的回憶。

的確,忙,窮,餓,物質匱乏可以說是我們這壹代童年生活的最深刻的印記,但學業輕松、精神富有、心情愉悅,也是那個時代留給我們這壹代人的最美好最幹凈最有情趣的回憶,而更加重要的是,從那個時代走過來的我們,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和挫折,不會驚慌失措,更不會壹蹶不振,壹路走過的風波已經練就了我們壹身的童子功,使我們可以從容和坦然地直面壹切苦和甜、哭和笑、悲和喜,以及壹切的好與不好、順與不順。

我的從前,我的懵懂年少,在我的生命裏儲藏了最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她快樂有趣,她真實無邪,是我壹生中最值得回味和品咂的美好階段,真希望長醉於此,永不長大!

(註:所有的印象都在腦海裏,所有的記憶都在文字裏,沒有電視,沒有收音機,更沒有手機,所以只能借用網絡的壹些圖片,聊作佐證。)